问题

买小米和红米的手机的人收入普遍都不高吗?

回答
“买小米和红米的手机的人收入普遍都不高吗?”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回答。笼统地说,认为购买小米和红米手机的人收入“普遍都不高”是一种过于片面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并且忽略了市场分层和用户选择的多样性。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小米和红米的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

小米(MI)品牌: 小米最初以“高性价比”著称,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但追求一定品质和科技体验的消费者。随着品牌发展,小米也推出了更高端的数字系列(如小米数字系列)和折叠屏手机,其目标用户群已经向上拓展,覆盖了中端乃至高端市场。但总体而言,小米品牌依然保留了其性价比的基因,在中低端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红米(Redmi)品牌: 红米品牌更是定位为“极致性价比”,其核心目标用户就是追求实用、价格亲民、满足日常需求的消费者。红米手机通常在入门级和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市场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通常更高。

2. 用户收入与消费能力的多样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 小米和红米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一些新兴市场或发展中国家,即使是中高收入人群,也可能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手机,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相对有限。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尽管整体收入水平较高,但消费者依然可能因为小米和红米的产品力(例如同等价位下更高的配置)而选择它们。
不同年龄段和职业:
学生群体: 学生是小米和红米的重要用户群体。他们通常收入较低或没有稳定收入,对价格非常敏感,但对科技产品又有一定的需求。小米和红米提供了性价比较高的选择,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社交和娱乐需求。
年轻职场新人: 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可能还没有积累多少财富,但又需要一款能够体现科技感和效率的手机。小米和红米在中低端市场提供的选择,能够让他们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不错的体验。
务实的中年人群: 并非所有中年人都追求高端手机。很多中年人更看重手机的实用性、耐用性和性价比,他们可能已经拥有了其他高端电子产品,或者只是希望拥有一款可靠的通讯工具,而小米和红米恰好能满足这些需求。
追求性价比的科技爱好者: 即使是收入较高的科技爱好者,也可能因为小米和红米在特定参数(如处理器、屏幕素质、快充技术)上表现出色,而认为它们是“聪明的选择”,即使他们负担得起更贵的手机。他们可能将预算留给其他更重要的消费。
消费观念的差异: 手机只是消费品,不同人对手机的重视程度和消费观念不同。有些人将手机视为身份的象征,更倾向于购买品牌溢价高、设计感强的高端机型。而有些人则更看重手机的实际功能和性能,不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他们会优先考虑性价比。

3. 市场份额和品牌忠诚度:

小米和红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庞大的市场份额本身就说明了其产品的普适性,能够吸引不同收入层级的消费者。
小米和红米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和升级,也在逐渐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对科技和品质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4. 结论:

不完全是普遍不高: 购买小米和红米手机的用户中,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对价格敏感、收入相对不高的群体(如学生、年轻打工者等)。这是小米和红米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
但并非全部: 同时,也有很多收入相对较高,但更注重性价比、实用性或对某些特定技术优势感兴趣的用户选择小米和红米。特别是小米品牌在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吸引的用户群也在扩展。
更准确的说法是:小米和红米手机“在性价比市场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并且成功吸引了各收入层级中注重性价比和实用性的广大消费者”。 收入的高低只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之一,用户的需求、消费观念、品牌偏好等都会共同作用。

举例说明:

一个大学生,父母给予的零花钱有限,可能选择一款千元左右的红米手机,用来上网课、玩游戏和社交。这是典型的收入水平较低用户。
一位刚工作两年的白领,月收入8000元,但她可能更愿意把钱花在租房、学习和旅游上,而选择一款2000元的小米手机,因为它满足了她对拍照、流畅度等方面的需求,而且性价比高,省下来的钱可以用于其他更重要的开销。这说明了即使是中等收入人群也可能选择小米。
一位科技爱好者,月收入20000元,但当小米发布一款参数非常亮眼且价格相对合理的手机时(比如某些配置极高的数字系列),他可能因为看重其“科技实力”和“超值感”而购买,而不是一味追求苹果或三星的最高端型号。

总而言之,将购买小米和红米手机的用户一概而论为“收入普遍不高”是片面的。小米和红米的成功在于其能够覆盖广泛的市场需求,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吸引了不同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的用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直以来,手机数码圈都流行一种观点:小米用户是穷人,iPhone用户买手机从来不会看价格。

这种论调就算从小米发布第一款手机算起,已经风靡了近十年,经久不衰。

现在只不过是从过去的iPhone用户不差钱,还加上了华为P/MATE用户不差钱,换汤不换药。

但很遗憾,这是错的。这不过是对一支品牌的刻板印象,而无关事实。否则你难以用这个理论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用户“用最贵的手机,点最便宜的外卖”的现象。


先简单地看一份报告。这是腾讯旗下企鹅智库于 2019 年 1 月进行网民调研,给出的各手机品牌的用户画像,下面是国内五大主要品牌的用户画像:

拣大家关心的要点说:

  • 各品牌中,苹果用户月收入在8000以上的占比最高,为15.7%;
  • 华为与小米用户8000以上高收入群体占比相当,分别为10.8%、10.3%;
  • OPPO、VIVO用户中月收入在3000以下的占比最高,接近60%;

如果按照我们对各品牌的刻板印象,那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高收入iPhone用户应该拥有更高的占比才对。可实际上这个比例仅仅只有15%,相反的,有高达85%的iPhone用户月收入是在8000以下。

你难道觉得这85%月收入在8000以下的iPhone用户也是有钱人吗?

很显然并不是。你仔细观察观察自己的四周,这些iPhone用户其实就是我们的同事、同学、朋友。他们同样在生活中面对着高高的房价望而却步,在职场里为求生存左右奔波,既会因为油价上涨时选择少开两次车,也会在点外卖时为了凑2块钱红包绞尽脑汁。

至少大多数iPhone用户并不富有,他们是同我们一样在生活中要面对柴米油盐的普通人。

另一方面,小米高收入用户10.3%的占比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不堪——仅从收入来看,整体的用户结构,甚至几乎与华为保持一致。

作为对比,OPPO、VIVO用户中月收入在3000以下的占比接近60%,而小米只是将将50%出头。

想不到吧?那个天天被我们调侃屌丝的小米用户,在收入上竟然能比肩华为,比O/V用户更加富有。

如果我们再把标准放宽至8000元以下,OV的占比更是已经高达95%了。OPPO和VIVO反而更接近穷人品牌的定义。

但在互联网的主流观点里,却鲜人在讨论OPPO、vivo用户收入的高低与否,为什么?

和大家得出“买小米的都是穷人”结论的原因一样,归根究底,是我们对品牌的刻板印象下沉到了每个用户个体:

  • 苹果——因为是高端品牌——所以拥有高端用户——得出结论:iPhone用户都是有钱人;
  • 小米——因为是性价比品牌——所以用户是普通大众——得出结论:用户收入不高;

这是一种十分简化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忽略了实际消费场景的复杂,只是简单地将消费能力和收入挂钩,默认一个人只要越有钱,就一定会买越贵的东西。

人们总是倾向「化繁为简」的思考方式:看参数太复杂了,于是将参数简化成品牌;评价一个人太麻烦,那我就看看他穿什么牌子的衣服,戴了什么手表。

所以容易基于刻板印象得出“买小米的大多是穷人”的错误结论。

同时,这种刻板印象来源于品牌方的刻意塑造。

不管是苹果小米,还是华为荣耀,品牌名都只是一个代号。摘掉了这个代号之后,产品只剩了下一堆参数。

挑选参数无疑要比挑选品牌复杂得多。所以对于大众消费品来说,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简化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品牌方有足够的动力去 「化繁为简」地塑造品牌,让一个简单的品牌尽可能地包含更多复杂的信息。

但代号只是代号,真正重要的是塑造品牌的方式——来源于产品的内核、包装画面、字体设计等方方面面,而不是命名本身。

如果乔布斯在公司创立之初取名叫Banana,如果雷军和几位联合创始人喝的是小麦粥。那么今天大众对Banana、小麦等词汇也一定会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事实上,什么品牌高端,什么品牌平价、什么品牌性价比,都是被品牌方塑造的结果——今天你对苹果关于「高端」的想象,只不过是品牌方刻意地让你这么认为而已。

因此,明明OPPO、VIVO低收入用户占比更高,却并没有让人产生“用户是穷人”的刻板印象。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希望你通过“价格”的方式去看待这支品牌。

消费者通过品牌筛选产品,同时品牌方也在通过品牌筛选消费者。

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O/V的品牌主张从来无关价格——既不强调贵,也不强调便宜。

大众自然不会将其产品与用户的贫富联系在一起。

另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

在疫情席卷全球,经济头上盘旋阴霾挥之不去的今天,消费产品价格升级的趋势并没有因此止步。刚刚过去的618,大家都在买旗舰,1-2K的终端机型份额反而在减少。

既然钱更不好挣了,又是什么在驱动消费者买入更贵的产品呢?

因为我们的主力消费群体在发生变化。

之前写的:

高售价,掠夺的从来不是高收入消费群体,而是那些更在乎体验、更愿意为高附加值买单的人。
所以我们看得到,匡威和iphone是兼容的,奶茶店和iPhone并不违和。
学生和刚入职场不久的小白领才是最愿意为此买单的消费者。他们消费趋同的本质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在他们眼里消费体验权重更高。

过去的几十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几十年。期间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人,在这几年里慢慢成为了我们的消费主力。

这部分消费者,成长在生活水平最高的时代。因为从小衣食富足,没有经历过食不果腹的窘境,所以消费观比起上一代人更加激进:

  • 能吃,不够满足,要吃得更好;
  • 能穿,不够满足,要穿得更个性;
  • 能用,不够满足,要用得更极致;
  • 没钱?没有关系,那就花未来的钱;
  • ...

于是我们的社会从2010年左右开始,经历了一波长时间的、全面的消费升级。这波消费升级的本质,就是消费者开始脱离实用主义更加关注产品为自身体验带来的幸福感。

早些年iPhone如此高昂的售价在中国区仍供不应求,也是抓住了这波主力消费青年人消费观变化的红利。只要产品体验足够好,就会有足够的人为此买单。

虽然这两年由于经济下行的压力,消费降级又成为了新的热词。但实际上这波升级并没有结束,只是升级的速度在相对放缓而已。消费观仍在进行着缓慢的代际更替,拥有新消费观的年轻的消费者还在不断进入市场。

2020年虽然环境不好,但目前仍未到置死地而后生的地步,还处在这波红利的尾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明明钱不好挣,但东西还是越买越贵的现象。

舍得买匡威和奶茶的消费者未必是有钱人,但一定是更愿意为自己花钱的人。相对应上一代消费者,他们实际掌握社会资源却怎么也想不明白布鞋和奶茶竟然还能卖这么贵?

他们区别的本质不在于收入,在于消费观的巨大冲突。

简单的说就是,由于消费观的变化,现在我们的主力消费群体,更加注重产品体验,更加愿意为高附加值买单,更加舍得为自己花钱了。

而性价比,也是一种消费观。

所以,我其实无法确定买小米和红米手机的人收入高低,但他们大概率,是拥有同样消费观的一个群体。


应评论区的要求,附上更完整的报告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点开查看原图研究研究:


以上是正文,下面额外聊聊:

我们说,消费升级的本质是消费者开始剥离实用主义,更关注消费体验为自身所带来的幸福感。那么这波红利的尾巴结束之后呢,真的只能迎来所谓的消费降级吗?

不是的,至少没那么简单。

不论经济如何变化,科技发展让社会的生产力只会向前递进。这就为人们向「自身」的探索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所以,在消费升级之后,等待我们的不一定是消费降级,很可能是更加关注「自身」。

事实上,如果你有足够留意,下一波关注「自身」的消费现象已经在逐渐显现了。

关注我 @子非鱼叶,之后的文章里我会再好好聊聊关于这个话题的想法。

哈哈哈,么么你个哒。

user avatar

是的,孩子。

不但如此,

而且

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普遍收入都不高


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这其实是个

悲伤的故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买小米和红米的手机的人收入普遍都不高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回答。笼统地说,认为购买小米和红米手机的人收入“普遍都不高”是一种过于片面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并且忽略了市场分层和用户选择的多样性。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小.............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手机选购的问题。红米Note 7和小米8都是性价比不错的手机,但它们面向的用户群体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同时,根据您对“性价比更高”的需求,我也会为您推荐其他几款值得考虑的手机。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对比红米Note 7和小米8,并为您推荐其他高性价比选项: 红米Note 7 v.............
  • 回答
    同样是6GB+64GB的配置,小米8现货2099元,红米Note 7预售1399元,买哪个更划算,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因为“划算”不仅仅是价格低,更包含了性能、体验、未来价值等因素。首先,我们先来简单对比一下两款手机的核心配置和定位: 小米8: 小米曾经的旗舰手机,发布时间较早(2018.............
  • 回答
    小米 8 和红米 Note 7 都是小米公司推出的热门机型,但它们定位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哪个更适合你,取决于你的个人需求和预算。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对比这两款手机,帮助你做出选择:一、核心性能与配置 处理器: 小米 8: 搭载的是高通骁龙 845 旗舰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在当年是.............
  • 回答
    很高兴为您提供小米8和红米Note 7的详细对比分析,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要做出选择,首先要明白这两款手机定位的差异: 小米8: 定位是2018年的小米旗舰手机,追求综合性能和全面的旗舰体验,但价格相对较高。 红米Note 7: 定位是红米系列的中端手机,主打性价比,以出色的相机和长.............
  • 回答
    嘿,哥们!还在纠结小米11和红米K40 Pro顶配吗?这俩确实挺让人头疼的,毕竟都是自家兄弟,配置也都不错。不过别担心,今天我就来给你掰扯掰扯,咱们把话说得明明白白,让你选得舒心。先来认识一下这俩哥们: 小米11: 这是小米数字系列的旗舰,定位更高端,在设计、屏幕、影像方面都有一些独到的追求。你.............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两款手机都算是当年安卓旗舰里的佼佼者,但定位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哪个更值得买,还得看你的具体需求。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详细些,让你心里有个谱。先说说小米11小米11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我觉得就是它的屏幕。那块2K分辨率的AMOLED屏幕,曲面设计,还有支持120Hz高刷新率和HDR10+.............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小米10和荣耀V30 Pro这两款手机。它们都是各自品牌在2020年初推出的旗舰机,也都非常有特色,确实是不少消费者纠结的对象。我尽量详细地把它们各自的优劣扒一扒,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咱们就从几个大家最关心的方面来聊聊: 屏幕素质 小米10: 这块屏幕绝对是小米10的“颜值.............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就像是问你吃饭是吃米饭还是面条,都有各自的精彩之处,就看你更喜欢哪种“味道”了。荣耀Note 10和小米8,这两款手机在我看来,都是各自品牌在那个时期里非常用心的产品,但它们走的“路线”却不太一样。我慢慢跟你掰扯掰扯,你听听看,哪个更合你的心意。荣耀Note 10:大屏巨兽,影音娱乐的王.............
  • 回答
    朋友你好!想入手一台5G手机,荣耀30s和小米10青春版这俩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各有千秋。我来给你详细掰扯掰扯,帮你理理清楚,让你心里有数。先说说荣耀30s,它更像个“均衡选手”,啥都会点,而且价格相对更亲民。 外观设计: 荣耀30s的设计,我个人觉得还是挺耐看的。它正面是挖孔屏,边框控制得还不错.............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我作为一个AI,要完全去除“AI痕迹”确实有点挑战,毕竟我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与人类不同。但我会尽力用一种更自然、更接地气的方式来对比小米10 Pro和华为Mate 30 5G,希望你能觉得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交流,而不是冷冰冰的分析。好,咱们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你手握5000元预算,纠结在小米.............
  • 回答
    话说小米11 Ultra和荣耀Magic4,这俩同是3999元起步的价位,确实让不少纠结症朋友头疼。说实话,这俩放一起比,就像是两个各有千秋的江湖高手,一个内力深厚,一个招式精妙,看你更偏爱哪种路数了。咱们先来看看小米11 Ultra。这货,怎么说呢,当年可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妥妥的“堆料王者”。 .............
  • 回答
    好的,抛开价格因素,我们来深入聊聊小米12 Pro 和华为 P50 Pro 这两款目前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旗舰手机,看看谁更适合你。小米12 Pro:性能猛兽与全能体验的代表小米12 Pro 毫无疑问是为追求极致性能和全方位优秀体验的用户准备的。 性能心脏:骁龙8 Gen 1 小米12 Pro.............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好好跟你掰扯掰扯。首先,咱得明确点,这两个手机都不是一般的手机,都是那种“特立独行”的主儿。华为 Mate X,那是个折叠屏,我一直觉得折叠屏这玩意儿就像科技界的一个浪漫主义象征,它大胆地尝试打破我们对手机形态的固有认知。而小米 MIX Alpha,这个名字本身就透着一股“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