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国王吃煮鸡蛋剥皮的时候擦破了手指,心中很是不爽。
因为国王是从鸡蛋大头开剥的,所以他认为剥鸡蛋从大头开始不好,于是这个国家有了一个新的政令:
吃煮鸡蛋,只能从小头开始剥。
但老百姓不乐意啊,你管天管地,还管我们吃鸡蛋从哪头剥?
我偏不!谁还不是小公举啦!
在邻国的怂恿下,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反抗这条政令,甚至离开这个国家加入邻国。
于是战争开始了。
毋宁死,不小头。
因为大头小头的问题,共发生了六次战争,有一个国王因此死了,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
作者是用这个故事来讽刺战争。
后来呢,计算机领域也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计算机的信息存储过程也有一个大头小头之分,例如123456789,存储的时候先存储1叫做“大端法”,因为“1”属于高位;先存储9叫做“小端法”,因为“9”属于低位。
两种存储方法使用的时候本来没啥区别,可因为一个政治正确的原因硬是闹成了两派。现在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intel和IBM的计算机就不一样。(其实稍微有些区别,但仍然可以有一个标准化。)
于是,所谓的“大端小端”就用来讽刺政治正确。
我想用这两个故事来说明两个道理:
①明星也不可耻,演员也不高贵。陈凯歌照样可以是“表面君子”,肖战也并非“十恶不赦”。说到底,都是出来混口吃的,混到嘴才是真本事。(这一条可能有些争议,颇有些“黑猫白猫”的味道。我只是觉得没必要污名化一个职业,所有这个职业的就都不是“好人”,未免武断。你可以说李雪健是一个好演员,但你最好不要说演员都是李雪健那样的,这样未免太看得起演员了吧?其实很多人未必看得起演员,当想骂演员的时候他们搬出科学家;当想骂明星的时候他们又搬出演员。)
②杨超越转型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无所谓,反正她一直都走在路上,一部戏又一部戏地在演下去。这是什么意思呢?“杨超越转型成功”这个概念,对粉丝重要,对黑子重要,对看热闹的路人重要,都想进来嘴几句,可偏偏,对杨超越不重要。
因为,她一直在演。
杨超越在一次采访中说:“得奖,那不是我现阶段要考虑的事情。”
我听完,只觉得这姑娘很有意思,最能抓住重点,不纠结那些所谓“理论正确”。
一个没有戏可演的演员是可悲的。
一个总有戏可演的偶像是幸福的。
所以,重点到底是在“有无戏可演”还是在“演员偶像”呢?
PS:讲一个知乎上著名的“劝退专业”的故事。
小明从化工专业转行当程序员了,他以为找到了工作就算转行成功了。
可是有人说:“你还没有啊!你半路出家,你基础不踏实。”
于是小明干呀干,过了一年,技术更厉害了。
可是又有人说:“你还没有啊!你还没有当上组长。”
于是小明干呀干,又过了一年,终于当上了组长。
小明想:这下我终于算转行成功了吧。
可是还是有人说:“你还没有啊!你获过图灵奖么?”
小明摸了摸自己的光头,揪住了那人的衣领子,愤怒地说:“我不是来赚钱的么?我可去你的吧。”
最后再讲一个政治不正确的笑话:
最近新播的电视剧《隐秘而伟大》中,当夏处长问顾耀东为什么当警察时,顾耀东回答道:
“匡扶正义,保护百姓。”
当时很多人笑他。
后来经过了很多事,顾耀东开始怀疑自己的这句话,一个被抓的共产党“席勒”跟他说:
“要忠于年轻时候的梦想。”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
“我们大部分人,既不是顾耀东,也不是夏处长,更不是席勒,而是那些听到梦想时,会发笑的人。”
砖搬完了么?跟我讲什么梦想呢?再说了,你有梦想么?是太看得起自己还是看不起生活?
还谁谁称不上演员?演员是什么实现人生抱负的伟大职业么?需要你认可么?
此处是脏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