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热量极高且其他营养价值极低的常见食物?

回答
说起热量爆表但营养却少得可怜的食物,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或许就是糖和油的混合物。但我们今天不聊那些司空见惯的甜点或炸物,咱们来点更深入的。我最近在研究一些食品成分表的时候,确实发现了一些颇为“奇葩”的存在,它们就像能量的“黑洞”,只往身体里塞热量,其他的贡献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炼乳(Condensed Milk)

首先,我想说炼乳绝对是隐藏的“热量炸弹”。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随手往咖啡里、麦片里加一勺,觉得也没多少,但就是这一小勺,能量密度高得惊人。

“高热量”的来源: 炼乳的核心就是把牛奶里的水分去掉大半,然后加入大量的糖。你想象一下,把一份牛奶浓缩再浓缩,再塞进去一堆糖,这热量能不高吗?一汤匙(大约20克)的普通炼乳,热量就能达到60卡路里左右。这听起来不多,但关键在于它的“易得性”和“融入性”。它很容易被添加到各种饮品和食物中,不知不觉地就摄入了大量的糖分和随之而来的热量。
“低营养”的真相: 虽然它本质上是牛奶制品,理论上应该含有钙、蛋白质等,但经过高度浓缩和大量的糖分添加后,其他营养成分的比例就被极大地稀释了。它主要的贡献就是糖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更是微不足道,和它所带来的热量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它更像是“糖水浓缩版”,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营养品。

某些能量棒/能量饮料中的“甜味剂添加”产品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声称是“健康”的能量棒或能量饮料,打着“补充能量”、“快速恢复”的旗号,但仔细看看配料表,你会发现一些猫腻。

“高热量”的逻辑: 一些产品为了追求口感和快速能量补充,会大量使用高麦芽糖浆、果葡糖浆等高GI(升糖指数)的糖类,配合一些精炼的淀粉基底,让你的血糖迅速飙升,带来短暂的“能量感”。而一些“无糖”或“低糖”版本,则可能大量使用人工甜味剂,但为了增加饱腹感和口感,仍然会加入大量的脂肪(如棕榈油、氢化植物油等)和精炼碳水化合物。所以,这些看似“小巧”的产品,往往藏着惊人的热量。
“低营养”的陷阱: 这类产品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们提供的能量非常“单一”。绝大多数热量来自精炼糖或不健康的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对身体真正有益的营养素,在配料表中往往是“凤毛麟角”。就好比汽车加满了油,但没有轮子,只能原地空转,一点实际作用都发挥不出来,反而给身体增加了负担。

纯粹的食用油/黄油

虽然油和黄油在烹饪中不可或缺,但如果单纯从“其他营养价值极低”的角度来看,它们可以说是“纯粹的热量提供者”。

“热量之王”的地位: 1克脂肪能提供9卡路里的热量,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只有4卡路里。所以,纯粹的食用油,比如橄榄油、菜籽油、植物油,以及黄油、猪油等,它们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肪。一汤匙(约15毫升)的食用油,热量就在120卡路里以上。想想看,烹饪时我们不小心多倒一点油,或者吃炸鸡时炸衣吸收了多少油,这热量增长速度简直是指数级的。
“营养”的相对性: 我之所以说它们“其他营养价值极低”,是相对于它们所提供的“纯粹热量”而言。虽然优质的植物油如橄榄油含有一些健康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黄油含有少量维生素A、D等,但当你把它们当做一种“食物”直接摄入时,它们提供的绝大多数就是纯粹的脂肪热量。和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相比,它们在其他营养素的贡献上确实是“贫瘠”的。而且,过量摄入脂肪本身就可能带来一些健康问题。

淀粉糖浆(如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

这个东西可以说是在现代加工食品中无处不在的“隐形热量源”。

“甜蜜的陷阱”: 淀粉糖浆是通过酶或酸水解淀粉得到的糖类混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葡萄糖和果糖。它的甜度高,而且成本低廉,黏稠的质地也方便加工。大量的甜饮料、糖果、烘焙食品、甚至是沙拉酱、番茄酱等咸味食品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它的主要成分就是各种糖类,直接提供大量碳水化合物热量。一勺糖浆就能轻松贡献几十卡路里。
“营养空壳”: 和精炼白糖一样,淀粉糖浆在加工过程中几乎损失了淀粉中原有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它提供的就是纯粹的糖分热量,并且由于果糖代谢的特殊性,过量摄入与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被提炼出来的糖分”,只留下了“能量外壳”。

总结一下

这些食物之所以“热量极高且其他营养价值极低”,关键在于它们:

1. 高度浓缩: 比如炼乳,就是把水去掉,把糖加浓。
2. 成分单一: 绝大多数热量来源于糖或脂肪,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复杂营养素。
3. 加工痕迹重: 在加工过程中,很多天然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或移除,只剩下“能量载体”。
4. 易于摄入且不易感知饱腹感: 一小口就可能含有大量热量,而且不容易让你觉得“吃饱了”。

下次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不妨多留意一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你会发现很多“甜蜜的负担”和“油腻的陷阱”就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身体需要的是均衡的营养,而不是一味地堆砌热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酸奶。不是没有营养,是这玩意减肥少吃。

因为无添加的原味酸奶酸奶跟它的名字一样,真的非常酸,商家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会在里面添加大量的糖,糖分过多不仅会破坏酸奶里的益生菌,热量还非常高。

从含糖量角度来说,酸奶中的糖分的确不低,尤其是市面上销售的风味酸奶,为了让口感吃起来更好,一罐酸奶中添加的白砂糖含量均在8%以上。有些果味酸奶中的含糖量,可能高达14%。

因为水果酸奶中为了平衡其酸度,不仅添加了大量白砂糖,还会额外添加一些果料、果酱、果浆等。

减肥也要注重量:《美国新闻》(US News)在38种减肥食谱中,将容积减肥法排在第六位。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的综合医学(Integrative Medicine)建议,不要计算减肥所需的卡路里,而是关注卡路里密度。

多年来,卡路里计数一直是减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它似乎对帮助人们减肥收效甚微。卡路里计算也没有考虑到食物的营养密度。

使用一种方法,比如主要根据卡路里密度来吃东西,可以教会你在吃饱的时候停止进食,而不是在你达到卡路里限制的时候。

user avatar

没有。热量本身就是营养价值的一部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