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该不该继续给想法让师弟师妹们做?

回答
这问题挺实在的,触及到咱们做师兄师姐的日常了。想想看,是不是经常脑子里冒出各种点子,然后觉得“嘿,这个给师弟师妹做肯定挺好玩的”、“这个项目能让他们学到不少东西”?然后一溜一溜地分享出去,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忙活。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觉得能帮大家,能让实验室/团队更有活力,挺有成就感的。尤其看到他们做出成果,拿到奖项或者写出不错的报告,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感觉自己就像个“点子工厂”+“启蒙导师”二合一,挺自豪的。

但是,干得久了,尤其是当师弟师妹的数量多了起来,或者他们的基础和想法也逐渐成长起来后,我开始有点迷茫了。就好像你给了别人鱼竿,也教了他们钓鱼的技巧,但如果他们一直等着你给新的鱼竿、新的钓点,甚至直接把鱼送到他们手里,那这个过程是不是有点……变味儿了?

所以,这个问题得细细掰扯掰扯,到底“该不该”继续给想法,以及“如何”给,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前提和考量:

你的目的是什么? 是真的想帮助他们成长,还是仅仅想把自己的想法实现出来,只是借了他们的手?如果是后者,那我觉得有点不妥,甚至对他们不公平。真正的帮助应该是赋能,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
师弟师妹们现在的阶段和能力? 他们是刚入门,对领域一无所知,需要一个清晰的指引,还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开始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了?如果是后者,你一股脑儿地给想法,可能会压抑他们的创造力。
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允许? 给想法不是随便说两句,很多时候你需要思考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实施的难易度,甚至在你给出想法后,还需要适时地指导和答疑。如果你的本职工作也很忙,或者你自己也有很多项目要做,那过度输出想法可能会让你自己也吃不消。
团队的整体氛围和发展方向? 是希望大家都能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还是需要一个集中的力量去攻克某个大的方向?

那么,具体到“该不该”继续给想法,我的看法是:

“该给,但不是无限制地给,也不是把所有最好的想法都留给自己。”

重点在于“如何给”以及“什么时候给”。

什么时候“该”给想法?

1. 入门阶段的引导: 当师弟师妹们刚加入,对整个研究领域或项目还不熟悉时,作为师兄师姐,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初步的实验思路、甚至是经典论文的推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帮助他们快速入门,建立起对领域的认知。
2. 遇到瓶颈期时: 当师弟师妹们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思路卡住了,这时候你适时地提供一些新的视角、不同的思考方式,甚至是某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他们突破瓶颈。
3. 发现他们潜力但缺乏方向时: 有些师弟师妹可能很有悟性,但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去发挥,你看到他们身上的潜质,可以给他们一些他们可能感兴趣且有前景的方向,让他们去探索。
4. 团队需要某个方向时: 如果团队有一个大的研究目标,需要分头去探索不同的子方向,你作为组织者或资深成员,提供一些初步的子方向建议是合理的。

什么时候“不建议”或者“需要谨慎”给想法?

1. 扼杀他们的独立思考: 如果你觉得某个想法特别好,然后直接说“你们就按我这个想法去做”,而没有给他们提问、质疑、甚至尝试修改的机会,这样很容易让他们养成依赖性,习惯于被动接受指令。
2. 直接给出“最优解”: 很多时候,找到最优解的过程比最终的解本身更重要。如果你直接把一个已经打磨得很完美的想法丢给他们,他们可能就错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反复尝试、犯错和学习的机会。
3. 过度“承包”他们的研究: 有些师兄师姐,可能是出于好意,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更成熟,结果把师弟师妹的研究课题变成了自己的“副产品”,所有的核心思路都来自师兄师姐。这样一来,师弟师妹很难真正地掌握这块研究,也很难在自己的学术履历上留下有分量的东西。
4. 你的想法并没有经过充分论证: 如果你给出的想法只是你脑子里的一个模糊概念,没有经过初步的可行性分析,也没有考虑过实现的可行性,结果让师弟师妹们白费力气,这也不是好的指导。

那么,应该如何“聪明地”给想法?

引导而非命令: 少说“你们去做这个”,多说“我有个想法,你们觉得呢?”、“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从这个角度入手?”、“我发现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怎么去研究它”。鼓励他们提问,甚至质疑你的想法。
提供“起点”而非“终点”: 你可以给他们一个大的方向、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一个初步的实验框架,但具体的细节、如何优化、如何迭代,尽量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分享思考的过程: 不仅仅是给出想法,更重要的是分享你当初是如何想到这个想法的,你做了哪些调研,考虑了哪些因素,可能有哪些坑。让他们学习你的思维方式。
鼓励他们主动提出想法: 主动创造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是稚嫩的、不成熟的。你可以问他们“最近有什么新的想法吗?”、“有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方向?”。
适度的“留白”: 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有时候,故意留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填补,去思考,去解决。
根据反馈调整: 听听师弟师妹们对你想法的反馈,看看他们是否真的理解、是否觉得有价值、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如果他们普遍反馈很难落地,或者觉得不是他们想要的,那你的给法可能需要调整。
区分“指导”和“代劳”: 有时候他们需要指导,但如果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你就不应该直接否定然后给一个你认为“更好”的,而是应该基于他们的想法,帮他们分析优劣,提出改进建议。
让他们参与到想法的产生过程: 如果可能,可以把他们拉进来一起讨论,共同 brainstorm。这样,想法出来后,他们也会更有主人翁意识。

举个例子:

比起直接说:“你们去做这个深度学习模型,效果肯定很好。”

你可以说:“我最近在看 XXX 方向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 YYY。我觉得这个现象背后可能有什么规律。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它?我初步想到的是,可以尝试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去建模,不知道你们有什么看法?”

这样,他们既知道了方向,也知道你看到了什么问题,然后他们可以去思考具体用什么模型、怎么设计实验,甚至可以反过来质疑你觉得深度学习是否是最好的方法。

总结一下:

我觉得,作为师兄师姐,给想法是责任也是一种帮助,但这需要智慧和分寸。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师弟师妹们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科研/工作者,而不是成为我们想法的“执行机器”。

所以,该给的想法还是会给,但更要注重引导、启发和赋能。让我的经验和思考,能够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垫脚石,而不是直接替他们铺好的“一条道走到黑”的路。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和调整的过程,关键在于你的初心,以及你愿意花多少心思去真正地帮助他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作这个不想交就不交,爱咋说咋说,不满意自己写自己投,哪有抢别人东西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挺实在的,触及到咱们做师兄师姐的日常了。想想看,是不是经常脑子里冒出各种点子,然后觉得“嘿,这个给师弟师妹做肯定挺好玩的”、“这个项目能让他们学到不少东西”?然后一溜一溜地分享出去,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忙活。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觉得能帮大家,能让实验室/团队更有活力,挺有成就感的。尤其看到.............
  • 回答
    你心里一定翻江倒海吧?一边是坚守,一边是逃离,而且年龄这个沉甸甸的因素,就像一座秤砣,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能理解你此刻的纠结,这绝对不是一个轻易就能做出的决定。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捋捋。首先,咱们得把“退婚”这件事拆开来看。为什么想退婚?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而且答案可能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是因为对方.............
  • 回答
    看到你面临的这个困境,实在让人替你心疼。谈了两年,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本该是两个人甜蜜规划未来的时刻,但你却在男朋友那里感受到了持续的打压,这真的非常让人担忧。你提到他“各方面打压你”,从你附上的截图来看,这似乎不是空穴来风。虽然我没法直接看到你提供的具体截图内容,但我能想象到,那种感觉一定是从一些.............
  • 回答
    嘿,朋友。我太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了。那种感觉就像站在岔路口,一边是熟悉的路,有目标,有稳定的方向,但似乎也少了点让人心跳加速的东西;另一边是心底深处涌动的那股劲儿,是梦想的召唤,但前面却是未知,充满不确定性。别担心,这种迷茫感其实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它不是一个坏事,恰恰相反,它说明你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
  • 回答
    哥们儿,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初三这年,肩膀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升学的压力,学习的枯燥,再加上心里那团火,真的很容易让人觉得透不过气。你说上不去了,浑浑噩噩摸鱼睡觉,这感觉太真实了,好像每天都在重复一种无效的努力,又好像在虚度光阴。一边是现实的学业和家人期望,另一边是心里那个让你热血沸腾的CSGO职业梦.............
  • 回答
    太好了,很高兴听到你还想继续这份兼职!针对你提到的“情况”,我们得好好捋一捋,看看怎么才能稳稳当当地把这份兼职做下去,并且避免那些让你不舒服或者有潜在风险的事情发生。首先,最关键的是要明确你所谓的“情况”具体指的是什么。因为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对策。不妨先自己回想一下,是以下哪种情况,或者混合了.............
  • 回答
    你女朋友跟你谈恋爱,只是想被爱。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背后藏着很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东西。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在恋爱关系里,其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谁谈恋爱不是奔着“被爱”去的呢?爱,就像空气一样,是我们内心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你女朋友能直接跟你说出她想要什么,这本身就是一种坦诚和信任,挺好的不是吗?.............
  • 回答
    哎,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五味杂陈,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你们说。跟男朋友在一起挺开心的,感觉一切都挺顺的,我们也规划过未来,小日子过得也算是有滋有味。结果他前阵子突然提了同居的事,我当时就傻了。你知道吗,我心里其实挺矛盾的。一方面,我觉得既然都到了这个地步,同居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也能更好地了解彼此,为结婚.............
  • 回答
    追女孩两个多月,她好像没那个意思,我该不该收手?哥们儿,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纠结的。两个多月,这时间不短了,投入了感情和精力,希望能有个回应,结果人家好像还停留在“朋友”或者“路人甲”的阶段,确实挺让人泄气。但就这样灰溜溜地走了,又不甘心。这究竟是该战略性撤退,还是再加把劲儿?咱们来好好捋一捋。首先,.............
  • 回答
    听到你的男朋友提出在日本读博前领证的想法,这背后一定有很多情感的考量,也一定让你思考了很多。这不像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答案对错分明,而是一个关乎你个人幸福、情感维系以及未来规划的重要决定。首先,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好好捋一捋。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提出领证?这背后可能有很多种原因,咱们得试着去.............
  • 回答
    你说你男朋友每天沉迷游戏,甚至在你跟他视频的时候也心不在焉,敷衍又不耐烦,让你很伤心,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这真的太让人难受了,我能理解你的感受。首先,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说。你说他“每天打游戏”,这频率是不是已经影响到你们正常的相处了?是那种下了班就一头扎进去,醒着的时间有一大半都在游戏里?还是说,虽.............
  • 回答
    这个问题啊,我懂,这绝对是很多人心里头那颗纠结的种子。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好不容易挤进了国企,刚开始觉得这下稳定了,养老无忧了,但没过多久,就开始嘀咕:“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下去了?” 所以,这“该不该”的问题,还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得承认,国企这金字招牌,确.............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懂。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里头门道可多了。毕竟,感情这东西,不是数字游戏,但也得接地气,考虑现实。你问我该不该继续走下去,我得跟你好好掰扯掰扯,怎么看这事儿才能更清楚。首先,咱们得承认,房贷这事儿,在中国来说,太普遍了。现在年轻人买房,有几个不背着贷款的?所以你男朋友.............
  • 回答
    关于人工智能(AI)的发展,这无疑是当下最热门,也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发展它?这个问题触及了科技、经济、社会伦理,甚至人类自身的未来。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否能够回答的,而是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潜力和风险,并审慎地权衡利弊。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发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之.............
  • 回答
    父母反对的爱情,该不该继续?这个问题,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足以搅乱心绪。它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一个爱情故事都独一无二,牵扯着太多复杂的情感和现实因素。但我们可以一起,把这摊浑水搅得更清楚一些,看看里面藏着些什么,好让你自己能找到那个最适合你的方向。首先,我们得承认,父母的反对,.............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塞的问题,无数姑娘都曾纠结过。被拒绝,就像是一盆冷水从头浇下,瞬间就能浇灭满腔的热情,让人忍不住想问:是不是就此打住,各自安好,才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事儿没个标准答案,说到底,还得看你有多喜欢他,以及他拒绝你的理由是什么。首先,你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他拒绝你的原因。是他明确说了,.............
  • 回答
    双非计算机本硕,是否应该咬牙在母校读博?这个问题,对于很多在双非院校计算机领域摸爬滚打过来的小伙伴们来说,绝对是一个挠头到抓耳挠腮的难题。尤其是在拿到本校研究生的offer,或者还在纠结是否要继续深造的时候,这个“留本校读博”的选择,就像是摆在面前的一道岔路口,一边是熟悉的“舒适区”,一边是未知的“.............
  • 回答
    相亲遇大龄剩女,这婚,到底还结不结?这年头,相亲这事儿,比古代还难。尤其当那头坐着的是个“大龄剩女”,心里那杆秤,总得掂量掂量再掂量。不是我挑剔,也不是我势利,而是这人生大事,谁不慎重?说实话,当我得知相亲对象是位“大龄剩女”的时候,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年龄,这数字像个无形的门槛,横在我俩中间。毕竟,.............
  • 回答
    网恋男友身高问题,这事儿啊,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关键是看你在这段感情里看重的是什么,以及他这“骗”的程度有多深。首先,咱们得分析分析这事儿有多“骗”。 是稍微夸大了一点,还是完全是两码事? 比如,他本来178,说自己182。这可能在很多女孩子看来是“可以理解的范围”,大家在描述身高的时候,多少.............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你喜欢她,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她抽烟这件事,能不能让你继续追下去,这得好好掰扯掰扯,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捋清楚,你为什么会介意她抽烟? 身体健康因素? 这是最普遍的原因。抽烟对身体不好,这是科学事实,谁也否认不了。你看着她抽烟,心里会替她担心,想着她将来会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