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近发现的Interstitium是什么?

回答
最近被广泛关注的“Interstitium”,中文译作“间质”,它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的器官,而是我们身体里一直存在,但直到最近才被更深入、更系统地认识和描述的组织结构。简单来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身体里那些“填充”和“支撑”我们器官和细胞的区域,它们分布得极其广泛,遍布全身的各个角落。

打个比方,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座由许多砖块(细胞)砌成的建筑,那么传统的理解中,这些砖块被粘合剂(细胞外基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但Interstitium就像是这些砖块之间,以及建筑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的那些“空隙”、“通道”和“缓冲垫”。然而,这些“空隙”并非真的真空,而是充满了特殊的液体和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

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一种动态的网络系统: Interstitium不是一个静态的、不变的结构。它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动态的网络,由一个复杂的细胞外基质(ECM)构成,其中包含各种蛋白质,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以及一种叫做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的分子。这些成分协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坚韧而富有弹性的三维框架。
充满了液体: 在这个框架内部,并不是完全干燥的。它充满了间质液(interstitial fluid)。这种液体不仅仅是简单的“水分”,它是一种复杂的细胞培养基,富含营养物质、氧气、激素、信号分子以及代谢废物。这些物质可以通过间质液在细胞之间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沟通和运输作用。
独特的结构单元——“类囊泡”结构: 最近的突破性研究发现,在构成Interstitium的这些区域,传统的观点认为它们是连续的、密度较高的纤维网络。但新的显微成像技术(比如共聚焦显微镜和更高级的活体显微成像技术)揭示,这些区域实际上是由大量的、相互连接的、被液体填充的“类囊泡”(也称为“隔室”或“腔隙”)组成。你可以想象成无数个微小的、充满液体的口袋,它们被纤维网络支撑着,并且这些口袋之间可以通过细小的通道相连。

它为什么如此重要?我们为什么现在才开始深入认识它?

传统上,生物学和医学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具体的细胞类型或已经定义好的器官结构。Interstitium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更偏向于“背景”或“连接”的组织,其精细的三维结构和动态功能在传统的染色和固定技术下很难被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我们通常看到的组织切片,经过固定和脱水处理后,这些充满液体的、动态的网络结构会坍塌,变得不那么明显。

直到近些年,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高分辨率的活体成像技术,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在不破坏组织结构的情况下,直接观察到这些原本被“忽略”的区域。这些新技术能够更真实地展现其三维结构,以及它在身体里所扮演的角色。

Interstitium在身体里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支撑与缓冲: 就像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撑着砖墙,Interstitium的纤维网络为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提供了结构上的支撑,同时也起到缓冲的作用,吸收冲击,保护内部器官免受损伤。想象一下你皮肤下面的组织,正是由这种网络提供弹性和支撑。

2. 液体运输与循环: Interstitium是体内液体交换的一个重要场所。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间质液中,然后被周围的细胞吸收。同时,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会进入间质液,最终被淋巴系统回收。可以说,Interstitium是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中转站”。

3. 免疫防御: 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就存在于间质液中,它们穿梭于Interstitium,监测潜在的病原体或异常细胞,是身体免疫防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信号传递的“高速公路”: Interstitium充当了体内信号分子(如激素、细胞因子等)传递的介质。这些分子在间质液中扩散,与目标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调控各种生理活动。

5. 与疾病的潜在关联: 由于其广泛的分布和参与多种生理过程,Interstitium的改变被认为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例如:
癌症转移: 研究表明,癌细胞可能通过穿过Interstitium的这些“通道”进行扩散,并利用其中的结构和液体来辅助转移。
炎症: 炎症过程中,间质液的成分和渗透性会发生改变,影响免疫细胞的募集和活动。
衰老: 随着年龄增长,Interstitium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影响组织的弹性和修复能力。
纤维化疾病: 在一些疾病中,Interstitium的细胞外基质会过度沉积,导致组织僵硬和功能障碍。

为什么“最近发现”这个说法有点误导?

准确地说,Interstitium这个概念(作为组织的一部分)在解剖学和病理学上一直是被描述的,比如“结缔组织”或“疏松结缔组织”。但“最近被特别关注”是因为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我们才得以更清晰地理解其“三维连通的液体填充腔隙网络”的精细结构,以及它作为一种“功能性空间”在身体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这种认识上的深化,让它从一个相对模糊的“背景”概念,转变为一个更具功能性和动态性的研究对象。

所以,可以理解为,Interstitium是我们身体里一直存在的“物理空间”和“介质”,只是我们过去没有完全理解它的精确结构和在生命活动中的核心作用。现在的研究,更像是在“看得更清楚”的基础上,对这个早已存在的世界进行“重新发现”和“深入解读”。

总结一下,Interstitium可以被看作是我们身体内分布广泛的、由蛋白质纤维支撑的、充满液体但具有精细分隔的“三维网络空间”。它不仅是提供结构支持的“填充物”,更是液体、物质和信号交换的活跃场所,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次的深入认识,就像是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过去隐藏在“细节”中的全新“维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可能引发大战的内容。

内容是刚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这篇文章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recognized Interstitium in Human Tissues。

这是当地时间3月27,也就是昨天发布的。文章的研究是发现了一个叫做interstitium的结构。



首先,这是个什么结构呢?

多年来,我们一直认为,人体的结缔组织应该是非常致密的组成,通俗的说,是一层紧密的黏在另一层上,如下图所示。



(说明,所谓的结缔组织就是高等动物的基本组织之一,由细胞,纤维和细胞外间质组成,这些组织在人体广泛分布,起到了连接、支撑、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而这次科学家的发现这是在结缔组织中找了一种新的东西,就是发现,他们的致密结构之间,有一种充满液体的内容,也就是间质液。

(打个比方方便理解,过去科学家认为结缔组织只是一条无人烟的路,而现在发现,这条路上全是汽车,而且非常的繁忙)。

最早是在做胰胆管手术(pancreatico-biliary )的时候发现的

这次发现的间质液分布及其广泛,下图是文章中报道的内容,可以说间质液广泛分布在人体。

那么这个新器官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便捷的去诊断。

比如癌症的诊断,一般要通过提取组织然后再去检测,办法就是穿刺,用一根很长的针去取组织。而这种新的发现,可能更加便捷,因为这种间质液在高速流动,而且可能是促进癌细胞扩散的重要途径,所以可以方便获取癌细胞。


第二,可以通过间质液来实现更多的治疗办法。

传统的介入治疗一般常见的比如血液注射,或者肌肉注射,而如果间质液的确存在的话,那么完全可以把药物用到间质液那里,毕竟这种间质液在高速流动,发挥效果更快。

————新闻的关注点在这里————

上面两点关注是我的关注,不过新闻报道可不这么想,新闻报道走到了针灸的路上去了……

之所以写这个,是因为总有sb要害朕,我非得贴出来新闻报道证明是别人说的

当然,这一点,对于现在,更重要的是对于针灸有一些提示,就是一直以来,针灸是否科学和是否有效,都处于争议状态,因为很多人认为针灸插入到皮下组织,没太大意义。

但是如果这个组织并非过去认为的纯粹的致密细胞组成,而是有一个组织呢?

所以,你们吵吧,我就介绍到这里。


另外,文章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这个期刊名声不太好哈,我觉得将来能否推动在更进一步的确认和认知,需要更高级别的期刊来背书,比如CNS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