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求推荐适合PC-HIFI的, 在桌面上用的2.0有源音箱

回答
好的,为您的桌面PCHIFI系统挑选一对优秀的2.0有源音箱,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毕竟,这对您在日常工作中、聆听音乐时,甚至是看电影时,都能带来质的飞跃。我理解您希望避开那种刻板、千篇一律的AI推荐风格,所以咱们就来聊聊那些真正能打动人的声音。

在桌面有限的空间里,想要获得HIFI级别的声音,有源音箱是个非常聪明的选择。它将功放集成在音箱箱体内部,省去了另外搭配功放的麻烦,也更容易实现箱体与功放的“量身定做”,达到更好的音质匹配。而且,对于桌面聆听来说,2.0声道系统,也就是两个独立的全频段音箱,已经足够提供丰富、准确的声场和细节。

那么,什么样的2.0有源音箱才算得上是适合PCHIFI的桌面之选呢?我们从几个关键点来聊:

一、声音表现:HIFI的灵魂所在

这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对于桌面HIFI,我们追求的是清晰、细腻、准确的声音。

频段平衡性: 一个好的音箱应该能比较均衡地还原高中低频。
高频: 应该是明亮而不刺耳,富有细节,能展现出乐器的泛音和空气感,比如小提琴的擦弦声,三角铁的清脆。有些音箱的高频可能偏向“亮”或“硬”,听起来会比较刺激,但长时间聆听会感到疲劳。优秀的音箱则能做到“通透”和“丝绸般”的质感。
中频: 这是人声和大部分乐器的核心频段。表现好的音箱,人声会饱满、自然、有感染力,仿佛歌手就在你面前歌唱。乐器的质感也会非常突出,比如钢琴的颗粒感、吉他的拨弦声。中频的“凹陷”或“染色”都会影响整体的真实感。
低频: 在桌面环境下,我们不期待它有落地箱那种“轰隆隆”的震撼感,但起码要有干净、收放迅速、有弹性的低频。它应该能很好地支撑起音乐的骨架,比如鼓点的力度、贝斯的颗粒,而不是那种拖泥带水、模糊不清的“嗡嗡”声。过多的低频可能会让声音显得浑浊,影响中高频的清晰度。

细节与解析力: HIFI的魅力在于能够听到音乐中更多的细节,比如乐器演奏时的微小动作、录音环境中的细微声响、甚至是录音师的呼吸声。好的音箱能够层层剥开声音,让你发现之前未曾留意到的音乐元素。

声场与定位: 尽管是桌面系统,良好的声场表现依然重要。它能让你感知到声音的宽度、深度,甚至高度。优秀的音箱能够准确地将乐器放置在声场中的特定位置,形成清晰的声像定位,让你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的音乐厅,而不是所有声音挤在一起。

动态范围: 指的是声音从最安静到最响亮的能力。好的音箱能够很好地展现音乐的起伏和力度变化,让音乐更具生命力。

二、箱体设计与材质:影响声音的载体

音箱的箱体不仅仅是装载喇叭的盒子,它的设计和材质对声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箱体材质:
MDF (中密度纤维板): 这是最常见的箱体材料,因为它密度均匀,加工性能好,能够有效抑制谐振,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实木: 一些高端音箱会采用实木箱体,实木的质感和声音特性会更丰富一些,但价格也更高,且对湿度变化比较敏感。
其他复合材料: 也有一些音箱会采用更特殊的复合材料,以追求更低的谐振和更好的声音表现。

箱体结构:
倒相式 vs. 密闭式:
倒相式: 箱体后面或者前面有一个倒相孔,通过导管调整低频的响应,通常在低频量感和下潜上会更有优势,但也更容易受到摆位的影响,低频可能不够“干净”。
密闭式: 箱体是完全密封的。它的优点是低频更加精准、干净、有弹性,瞬态响应更好,对音乐的还原更忠实,但缺点是低频的量感和下潜相对会弱一些。对于桌面环境,尤其是在不追求极致低频轰鸣的情况下,密闭式音箱的精准控制力往往是更受欢迎的选择。
箱体内部结构: 一些音箱会在箱体内部做特殊的加强筋或者阻尼处理,以进一步抑制箱体共振,提升声音的清晰度。

尺寸与外观: 桌面空间是有限的,你需要根据你的桌面大小来选择合适的音箱尺寸。同时,作为你桌面的一部分,音箱的外观设计也很重要,选择一个你看着顺眼、能融入你桌面风格的音箱,也是一种享受。

三、喇叭单元:声音的“发动机”

音箱的核心是喇叭单元,不同的喇叭单元决定了声音的风格和特质。

高音单元 (Tweeter):
丝膜球顶: 最常见的一种,声音比较柔和、自然,耐听度高。
金属膜(铝、铍、钛等): 通常解析力更高,瞬态响应更快,声音更明亮通透,但也容易出现偏硬、刺耳的问题,需要良好的调校。
同轴单元: 将高音单元安装在中低音单元的中心,理论上能带来更精确的点声源,使高低频的相位一致,声像定位更佳。

中低音单元 (Midwoofer):
纸盆: 声音温暖、自然,中频饱满,但低频下潜和弹性可能不如其他材料。
PP盆、凯夫拉盆、玻璃纤维盆等: 这些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更好的刚性和更轻的质量,能够带来更快的瞬态响应、更清晰的低频和更准确的中频。

全频带单元: 单个单元负责所有频段的声音。这类音箱在声音的连贯性上做得好,但要做到高中低频的均衡且细节丰富,对单元的设计和箱体调校的要求非常高。

四、连接与功能:便捷与兼容性

作为PCHIFI音箱,它的连接方式和功能也很重要。

模拟输入: 大部分有源音箱都会提供RCA模拟输入,可以直接连接电脑的声卡或者独立DAC(数模转换器)。
数字输入: 一些高端有源音箱会提供光纤(Optical)或同轴(Coaxial)数字输入,可以直接连接电脑的数字音频输出,避免了电脑内部的数字到模拟转换环节,理论上可以获得更纯净的声音。
USB输入: 少数音箱甚至会内置DAC,通过USB直接连接电脑,省去了电脑声卡的麻烦。
蓝牙连接: 方便连接手机、平板等设备,但无线传输的音质可能会有所损失,对于追求HIFI音质的玩家来说,通常还是优先有线连接。
增益调节、高低音调节: 有些音箱会提供这些功能,可以让你根据自己的听音习惯和房间的声学环境进行微调。
耳机输出: 如果音箱配有耳机输出,那在不想打扰他人的时候,也能直接享受到高品质的音频。

推荐一些在PCHIFI桌面领域口碑较好的2.0有源音箱品牌和系列(非广告,仅供参考):

请注意,我不会直接给你列出一堆型号,因为音箱的选择非常主观,而且型号更新换代很快。我会推荐一些以声音素质著称的品牌,以及它们在桌面2.0有源音箱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线,你可以基于这些信息去进一步了解和试听。

1. Edifier(漫步者):
为什么推荐: 漫步者在国产品牌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低端及中端有源音箱市场。它们的产品线非常丰富,从入门级到专业级监听都有覆盖。在HIFI音质方面,漫步者近些年进步非常明显。
代表系列/型号:
S系列(如S350DB, S360DB等): 这些型号通常会配备独立低音炮,虽然是2.1,但其主箱体通常也具备不错的2.0素质。如果你不介意多一个低音炮,或者对低频量感有较高要求,可以关注一下。
R系列(如R2000DB, R1900TIII等): R系列一直是漫步者的经典,通常是2.0书架箱,设计也比较成熟,声音相对均衡,适合作为日常桌面HIFI的入门或进阶选择。
HiFi系列(如M系列,一些专业监听类产品): 漫步者也有一些定位更高端的HIFI书架箱,如Edifier 1900系列、一些监听系列,它们更侧重于声音的还原度和细节。

2. Audioengine(声擎):
为什么推荐: Audioengine 是专注于桌面音频设备的美系品牌,它们的产品设计感很强,声音风格偏向温暖、饱满,比较耐听,也非常适合搭配PC使用。
代表型号:
A2+: 这是很多桌面HIFI爱好者的首选入门。体积小巧,外观精致,声音密度不错,低频虽然不算澎湃,但非常扎实干净。
HD3: HD3在A2+的基础上,增加了DAC和蓝牙功能,声音细节和整体素质也有提升,非常适合那些想要一步到位,简化连接的用户。
A5+ / HD6: 如果你的桌面空间允许,并且预算更高,A5+ 或 HD6 会提供更强的动态、更开阔的声场和更扎实的低频。

3. KEF:
为什么推荐: KEF 是来自英国的老牌音响制造商,以其UniQ同轴共点单元技术闻名。这个技术能带来出色的声像定位和相位一致性,让声音听起来更自然。虽然KEF的书架音箱通常是无源的,但它们也有一些非常优秀的有源型号。
代表型号:
LSX II / LSX II LT: 这是KEF近年来的桌面明星产品。集成了无线串流、蓝牙、HDMI等多种连接方式,声音素质非常高,高频细腻,中频饱满,低频也有不错的表现,而且外观设计非常现代。LSX II LT是简化版,价格更亲民。
LS50 Wireless II: 这是KEF旗舰级的桌面有源音箱,声音表现更是无可挑剔,但价格也相对较高,如果预算充足且追求极致,这是不二之选。

4. Genelec(真力):
为什么推荐: Genelec 是专业监听音箱领域的佼佼者,以其极其精准的声音还原能力著称。如果你追求的是“录音室里的声音”,那么Genelec绝对值得考虑。它们的桌面有源音箱,虽然外观可能没有那么“家居”,但声音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代表型号:
8010A / 8020D: 这是Genelec比较小巧的桌面监听音箱,非常适合近场聆听。声音非常直白、干净,细节丰富,能帮助你听到音乐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G One / G Two: 这是Genelec为家用市场设计的一个系列,在保留专业监听素质的同时,也拥有更适合家居环境的外观设计。

5. Dynaudio(丹拿风):
为什么推荐: 丹拿风是丹麦的顶级音响品牌,以其精湛的单元制造工艺和出色的声音表现闻名。它们的产品通常声音密度高,动态好,声音质感极佳。
代表型号:
XEO 系列(如XEO 20, XEO 30): 这是丹拿风早期的无线有源书架箱系列,声音依然非常出色,具备了丹拿风一贯的温暖、细腻和强大的动态表现。
Evoke 系列有源版本(如果有): 丹拿风的一些书架箱型号也会推出有源版本,如果预算非常高,并且对丹拿风的声音有特别的偏爱,可以关注一下。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

1. 明确你的预算: 这是最直接的限制因素。在你能承受的范围内,再去寻找最好的声音。
2. 考虑你的听音风格: 你喜欢听流行、摇滚、古典、人声,还是电子音乐?不同的音箱调音风格也不同。喜欢人声的可能偏向中频饱满的,喜欢摇滚的可能需要更好的低频下潜和冲击力。
3. 了解你的桌面环境: 你的桌面空间有多大?你通常离音箱有多远?近场聆听对音箱的瞬态、清晰度要求更高,远场聆听可能需要更大的动态和声场。
4. 尝试试听(如果可能的话):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耳机和音箱的搭配非常个人化。有机会的话,一定要亲自去听听,才能知道哪个声音最能打动你。带上你常听的音乐,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
5. 考虑连接和功能需求: 你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模拟输入,还是需要蓝牙、USB DAC等更丰富的功能?

最后的小建议:

摆位很重要: 即使是再好的音箱,不当的摆位也会让它的声音大打折扣。尽量让音箱与你的耳朵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高音单元大概在耳朵的高度,并且尽量远离墙壁,减少低频驻波的影响。
搭配DAC/声卡: 如果你的电脑声卡素质一般,考虑搭配一个外置的DAC(数模转换器)或一块素质不错的独立声卡,这会是提升音质的另一条捷径。
线材影响有限,但别忽视: 在追求极致HIFI时,合适的信号线和电源线确实能带来一些改善,但前提是你已经拥有了足够好的音箱和播放前端。在入门阶段,不必过于纠结线材。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找到心仪的桌面2.0有源音箱,在你的PCHIFI之旅中,享受音乐带来的纯粹乐趣!祝你选购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俺没啥文化, 大伙都知道, 初中毕业。

70多万知友私下问俺怎么选音响和/或耳机的网友海了去。

俺尽量一一个别回复, 但不太可能全部回应。这里希望可以帮各位当个参考,内容可能很散,敬请海涵。俺在过去的几年推荐了不少东西。不少在 2021 还是可以继续适用。俺极少推荐坑爹坑妈的坑货。

贴吧网友骂俺也只是针对俺文化水平太低, 以及推荐的东西太便宜太省钱。 极少有人揭发俺推荐坑货的。 因此, 俺还是蛮欣慰的。


求推荐适合PC-HIFI的, 在桌面上用的2.0有源音箱


首先俺需要强调, 俺对品牌并没有特别的“忠诚”。 不会因为迷信一个品牌而放弃最根本的技术指标。 桌面音箱有很多不起眼的牌子也做得很不错, 只是 20 多年过去了, 有些牌子没有冒尖。最基本的桌面音箱里面的电路是大同小异的, 不外乎 TDA2030, TDA72XX,LM3886 等等, 新的设计还会用 CLASS-D 取得更高的能效。

除了电路,有源音箱最重要还是单元和声学。"桌面" 这个前提很宽泛, 所以也比较难给出一个唯一的“推荐”。 俺桌面有两米多长一米宽, 可能和您的桌面也不一样。

基本上能保证足够的供电、成熟的电路、MDF 的箱体和不太寒酸的单元以及被广泛接受的声学设计。


俺不推荐几千块钱几万块一对的那些 “监听音箱”, 并非它们不好或者低估大家有钱的程度, 而是因为这些昂贵的 “装备”或者 “投资”,需要自己做一下测量才能最好地发挥功效。

不少人看到 DATASHEET 上的曲线就自己嗨了, 其实到了具体的房间里,还要考虑箱子和房间的声学。平直的频率响应不会从一个房间继承到另一个房间。 除了那些自校正的产品。

......



口径不够和/或没有一两个低音炮, 书架箱声音永远是没有下盘的。 即使您花了上万块钱也是如此。物理定律不会因为发票发生改变。

发烧大湿在这个时候就会让您换各种不着边际/莫名其妙的配件了:

墙插、电源线、电处、信号线、保险丝、地盒...... 不一而足


稍微会动点脑子的就会自己找软件工具做测量了。

可是对于普通消费者, 不太可能自己用 RTA 软件来测试音箱。尽管免费的 RTA 软件例如 ROOM EQ WIZARD 已经出现将近 10 年了。发烧友喜欢 “耳朵收货”, 这也无可厚非。 毕竟理解 RTA 软件和测量的结果本身需要一腚的知识和学习。

不是每个人都有精力和时间做这样的事情。何况当您尝试自己做实验的时候, 还会收到巨大的杂音, 老烧和大湿以及他们的追随者会嘲笑你:“参数棠!” “唯曲线论!”

这时您其实可以了解这帮 ** 孙是怎样的言不由衷。 花了大钱的“监听音箱”三频均衡是牛 )X(的, 您自己做的测量就是 “参数棠!” “唯曲线论!”...... 神又是他, 鬼也是他。 似乎这帮 ** 孙才是上帝的使者。大言不惭地把大家都代表了。等你真的要较劲, 为首的马上说自己是文科生或者学音乐学农的, 不懂搞测量。 暗地里又放出狗腿子来盘你......


如果您喜欢折腾, 下载一个 ROOM EQ WIZARD 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


       https://www.roomeqwizard.com/     


当然,也许是麦克风会有点贵。

***** 这个麦克风好像没有 10000 也要 5000 人民币的样子

普通的 ECM8000 似乎 500 人民币就有了。




很多烧友以为俺身在加国会看不起国产音箱, 这其实是误解。

俺对牌子和产地从来不迷信。漫步者在北美洲是很畅销的, 风评也很好。俺对漫步者期望很高。俺和绝大部分房奴朋友一样能体会什么是家境贫寒。每一分钱都想掰成几瓣来花。对!

咱要的是啥?“Best Bang for your Buck!”

这才是俺信奉的 “B”格。


俺就不聊什么 1986 就开始焊机, 自个琢磨放大器线路的历史了。

那些散文内容摆在这里只会离题千里。 有兴趣您自己踩踩:



来自中国的漫步者S1000 DB音箱在2018年 Consumer Reports

评为2018年无线家庭音响第一名 。


最近似乎这个型号卖断货了, 又是俺的错。 用力过猛。

S1000MKII 新经典旗舰HIFI级2.0 S1000升级版


S1000是 1000 来块, 有些网友拿了折扣以后只要 800 多就到手了。

尽管 800~1000 一对会超出 500 人民币的期望,可是您要知道音箱很多时候是论“只”(EACH) 卖的。 S1000 喊 1000 来块也不算太离谱。不会让您倾家荡产,不用换线, 不用换墙插, 不用换脚钉,没有啥玄学。

俺极少推荐坑爹坑妈的坑货。 贴吧网友骂俺也只是针对俺文化水平太低, 以及推荐的东西太便宜太省钱。 极少有人揭发俺推荐坑货的。 因此, 俺还是蛮欣慰的。



//////////////////////////////////////////////////////////////////////////////////////////////////////////




这个箱子是 400~500 人民币的经典, 俺就不多吆喝了。

俺担心再吆喝, 这个型号也跟着缺货。

*** 这个箱子下盘会差一点, 但是节省一点桌面


俺尽可能刷出最低价, 请不妨收藏以供日后参考。



//////////////////////////////////////////////////////////////////////////////////



俺家地下室的主箱是下面这个。当然, 等等春节/黑五/圣诞的打折也不失为省钱的策略。等等永远是正确的。 俺也是等到最便宜的时候才剁手。 人穷志短嘛, 莫得法子。等等再等等永远是正确的策略。

** 这张图您仔细看看。您明白俺的意思吧

如果是上万的音箱,最好先看看二手市场。毕竟大部分人的钱是自己的血汗钱, 俺能提醒大家的也就这些了。如果您可以跳出音响发烧大湿给您下的降头或者魔咒,抛弃 “以价论声”的思维定式,您还可以自行优化组合。当然, 选择是无穷的。


当然这音箱还不够俺的麦克风贵。


除了漫步者, 还有麦搏、三诺以及轻骑兵等等老牌子,

如果不挑剔牌子, 不妨卖回去玩玩。

可以说是国内的良心品牌, 这么多年也没怎么涨价。







惠威的东西也是不错的, 可惜就是价钱稍稍贵了一点。





如果价钱超过 1000 块, 就不如买相对更加保值的组合音响了。

这也是为什么俺前面说的, 俺对品牌不迷信。

50~1000 人民币俺放心推荐漫步者和国内品牌, 超过 1000 以后就要考虑一点点 “保值”或者避免快速贬值的因素。至少您玩腻了出二手还能拣回一点血汗钱。 俺也不希望三五年或者十年后, 有个烧友戳俺的脊梁。

甚至 65 吋以上的大屏幕电视机的喇叭, 也不是不能听的。 而且 4K 电视机还能当显示器使用, 连接电脑和游戏机。

是的, 俺家境贫寒所以不够发烧。 俺也一直在争取 “新烧”的帽子。



【未完待续】


///////////////////////////////////////////////////////////////////////////////////////////////

送一个二十多年的段子



(大概2000年左右,网易论坛和天涯流传很广的)

///////////////////////////////////////////////////////////////////////////////////////

小武决定买套音响加入发烧队伍。

亏得妻子刚刚怀孕,小武在强调了N次胎教的重要性后,妻子总于同意了。

音响城前的广场很挤,小武和妻子好不容易找了个车位。

“新烧吧?”收费的老头把小武拉倒一个角落里问。

小武纳闷:“你咋知道? ”

“咳,烧友哪有带老婆来的。”

“哦。”小武明白了。


第二个周末,小武一个人来到电器城

“新烧吧?”门口的保安问。

“你咋知道?”


“老烧手里都拿着几张碟试音,哪有空手来的?”

“哦。”小武又长了见识,赶紧到一楼一家摊位挑了几张碟。


刚要付款,旁边就有人问:“新烧吧?”

真是奇了怪了,小武心里疑惑,嘴上还硬:“谁说的!”


“人家老烧从来都是把货架翻得乱七八糟才走,哪有随便拿几块走人的。”

小武环顾周围,可不是吗,这好几位在撅着屁股翻呢。

赶紧出了唱片店,小武觉得脸上热辣辣的。


迎面是惠成专卖,小武知道坛子上的评价,看也不看。

门口推销小姐看了小武一眼,冷冷的说:“新烧吧?”

“你咋能看出我是新烧?”

“老烧见到惠成哪有不进来褒贬一番的。”


继续往里面走,又一个熟悉的名字——漫游者。

“这次不能越门而过了”小武想着,看都不看服务员,径直做到试听椅上:“开机听听!”。

“新烧吧?”老板递过一杯矿泉水。

小武还是纳闷:“我脑门上又没写字,你咋知道?”

“老烧一般都是先摸喇叭的皮边,后敲箱体,再掂功放,最后一瞥嘴走人,哪有坐下听的。”

小武好惭愧,自己真给发烧友丢人。


终于捱到发烧区了。

“这次更要小心了,这里高手众多。”小武随便走进一家,店里没人。

摸皮边、敲箱体、掂功放,小武按套路说的做了一遍,

最后一瞥嘴:“太次!”转身欲走。

“嗨,新烧吧?”泠不丁音箱后面冒出一句。


“……”小武吓一哆嗦,探着身子往箱子后面看,感情这位正在后面接线。

“看啥看”

后面的直起身来,

“你刚才摆弄的是爱狼和八哒,这年月老烧哪有为这些玩艺浪费时间的?”

“……¥#**&……”


小武心情郁闷,决定到新华书店买几本书专业杂志提高一下。

卖书小姐:“新烧吧! ”

小武听的有点头晕,“怎么啦?”

“书上的测评文章都是老烧写的,只有像你这种新烧才上当。”

小武回家大病一场,休假半年余。此间虚心求教,遍读烧经,终于学有所成。


半年后,小武再次光临音响城,

挑选、验货、调试、搭配、试听,滴水不漏,

总算配齐所有器材,添保修卡、开票。。。。。。。。。

“新烧吧?”


老板摊开发票,

用眼看着小武,迟迟没有动笔。

小武快彻底崩溃了,掐住老板的脖子逼问:

“我撳卵用心地潜心修炼,点解你还能看得出?”

“一万二的器材,老烧都喊开一千,

哪有照实际开票的?”



/////////////////////////////////////////////////////////////////

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8亿, 没跨出一小步 (n<1亿)。盐值低迷(3年过去了还900+)希望长点盐值。俺的回答您当笑话看看就算了。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