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8mm、16mm、35mm、65mm、70mm……等各种尺寸的胶片有什么区别?

回答
胶片电影,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复古的浪漫和颗粒感的质感,仿佛能把我们瞬间拉回那个还没有数字摄影、没有手机录像的年代。我们常常听到各种“mm”的数字,比如8mm、16mm、35mm,这可不是随便叫的,它们代表着胶片电影的尺寸,而这些尺寸的差异,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直接影响了影像的画质、成本、适用场景,甚至诞生了截然不同的电影文化。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些胶片尺寸,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本事,又有什么局限。

8毫米胶片(8mm Film):家庭的回忆,小成本的实验

“小巧玲珑”的代表: 8毫米胶片,顾名思义,它的宽度是8毫米。但你可能不知道,它实际上的穿孔孔径更小,大概是16毫米胶片的一半。而且,它有单 perforation(单孔)和双 perforation(双孔)之分,最早的单孔是声音和画面共用一个孔,后来双孔设计才把声音轨道分离出来。
为什么会有它? 20世纪初,摄影技术慢慢走向大众化。为了让普通人也能记录生活,柯达公司推出了8毫米胶片相机,主打的就是“家用”。相较于之前的16毫米或者35毫米,8毫米胶片便宜得多,操作也更简单,你可以在生日派对、家庭聚会时轻松拍下珍贵的瞬间。
画质特点: 由于胶片尺寸小,解析度自然不高,画面颗粒感会比较明显,尤其是在放大观看时。色彩表现也相对有限,但正是这种粗犷、略带失真的颗粒感,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老照片”风味,特别适合记录生活化的温馨场面。
应用场景: 曾经是家庭录像的主流,记录孩子成长、旅行风光。在电影制作领域,它也曾是独立电影制作人和实验电影爱好者的选择,因为成本低廉,可以让他们不受经济束缚地去大胆尝试。一些早期的纪录片、短片也多用8毫米拍摄。
现代的复苏: 如今,8毫米胶片在一些复古爱好者和追求独特视觉风格的导演手中又焕发了生机。它不再仅仅是记录工具,更是一种情感载体,一种对过去时光的致敬。

16毫米胶片(16mm Film):电视广播的黄金时代,纪录片的重要舞台

“实用主义者”的崛起: 16毫米胶片比8毫米要宽一些,它的宽度是16毫米。和8毫米一样,也有单孔和双孔的设计。16毫米胶片在穿孔的设计上更成熟,画面和声音的录制都更加稳定。
为何如此受欢迎? 20世纪30年代起,16毫米胶片因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不错的画质,逐渐在新闻报道、纪录片、教育影片和电视广播领域崭露头角。相比35毫米,它更轻便,更适合野外拍摄,尤其是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画质特点: 16毫米胶片的颗粒感比8毫米要细腻,解析度也有所提升,但与35毫米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它的画面表现力足以满足日常观看和电视播放的需求,尤其在色彩还原上,比8毫米有了显著进步。
应用场景: 它是许多经典纪录片和早期电视节目的首选。像《国家地理》这样的杂志,很多早期的野生动物纪录片就使用了16毫米胶片。此外,一些独立电影制作人也青睐它,因为它在成本和质量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许多学生电影和实验电影也常常选择16毫米胶片。
时代烙印: 16毫米胶片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它的存在,让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得以被世人看到。虽然在主流电影制作中被35毫米取代,但在很多特定领域,它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35毫米胶片(35mm Film):电影界的“通用货币”,经典永流传

“行业标准”的建立者: 35毫米胶片,这是电影制作界最熟悉、也是最广泛使用的胶片格式。它的宽度是35毫米,这是由早期电影先驱托马斯·爱迪生和他的团队确立的标准。35毫米胶片有单 perforation(单孔)和双 perforation(双孔),但主流使用的是单 perforation。
为何成为主流? 35毫米胶片之所以能够成为标准,是因为它在画质、成本、兼容性以及后期制作的灵活性上都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更大的胶片尺寸意味着更高的解析度和更细腻的颗粒感,这使得画面在影院大银幕上也能呈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35毫米胶片的技术非常成熟,设备也更普及,这降低了电影制作的门槛。
画质特点: 35毫米胶片能够提供非常出色的画质,细节丰富,色彩饱满,颗粒感细腻且有艺术感。放大后依然能保持较好的清晰度,画面冲击力强,能够满足商业大片的制作需求。它也是胶片特有的“胶片感”(film grain)最能得到体现的格式之一,这种颗粒感被许多影迷和电影人认为是数字影像无法完全替代的魅力所在。
应用场景: 几乎所有我们熟悉的经典好莱坞电影、商业大片、艺术电影,都曾或多或少地使用过35毫米胶片。它是电影制作的“通用货币”,从叙事片、动作片到喜剧片,无所不包。
不朽的魅力: 尽管数字摄影技术飞速发展,但35毫米胶片依然在一些追求经典质感、或者对胶片美学有着特殊偏好的电影制作人手中被广泛使用。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影像语言,承载了无数电影人的心血和观众的记忆。

65毫米胶片(65mm Film)与70毫米胶片(70mm Film):巨幕的震撼,极致的视觉享受

“巨幕”的缔造者: 65毫米和70毫米胶片属于同一家族,都是为了在大银幕上提供更震撼的视觉体验而诞生的。简单来说,65毫米胶片是负片(拍摄时使用的胶片),而70毫米胶片是正片(用于放映的胶片)。放映时,70毫米胶片比65毫米胶片多了7毫米的宽度,这7毫米的空间用于录制高质量的立体声声道。
为什么需要更大的尺寸? 电影院屏幕越来越大,观众对画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35毫米胶片在超大屏幕上放大时,颗粒感和清晰度就显得捉襟见肘。65/70毫米胶片,顾名思义,宽度分别达到了65毫米和70毫米,这巨大的尺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画面细节、色彩层次和动态范围。
画质特点: 65/70毫米胶片提供的画质是惊人的。极高的解析度,几乎看不到颗粒,画面非常细腻、通透,色彩还原极其丰富。无论是壮丽的风景还是细微的人物表情,都能被精准地捕捉和呈现。配合宽银幕格式(如ToddAO、Super Panavision 70等),能够带来无与伦比的沉浸感和震撼力。
应用场景: 这种尺寸的胶片通常用于制作史诗级巨制、动作大片或需要极致视觉呈现的影片,比如《 Lawrence of Arabia》、《2001: A Space Odyssey》、《Dune》等。它们被称作“70毫米格式”或“宽银幕格式”,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具冲击力的画面。
高成本与稀缺性: 毋庸置疑,65/70毫米胶片拍摄和放映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胶片本身价格不菲,相机、镜头和放映设备也都需要特殊定制和维护。因此,只有少数资金雄厚的制片公司和顶尖导演会选择这种格式。虽然在技术上提供了极致的享受,但它的普及程度远不如35毫米胶片。

总结一下,这些不同尺寸的胶片,就像是电影界的“语言”,各自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魅力:

8毫米: 家庭的温馨记录,小成本的艺术实验,带着一份质朴的年代感。
16毫米: 电视广播的先驱,纪录片和独立电影的良伴,实用且有故事。
35毫米: 电影界的“通用语言”,经典大片的基石,画质与成本的完美平衡。
65/70毫米: 巨幕的王者,极致视觉的追求者,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体验。

当然,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胶片电影在商业制作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胶片独特的质感和艺术魅力,依然让它在电影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不可磨灭的位置。这些不同尺寸的胶片,不仅仅是影像的载体,更是无数电影梦想和时代记忆的见证。每一次在影院看到胶片放映,都能感受到那种穿越时光的魅力,那是数字时代难以完全复制的独特质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首答,献给这个问题。

曾经拍摄过16mm胶片短片。

老机器,从上卷开始练,现在想想还挺酷的一件事。


------

常用的胶片格式有

8mm/Super-8mm

16mm /Super-16mm

35mm

60mm/75mm

各种胶片尺寸有什么区别?

如何规定胶片尺寸,毫米数代表什么呢?

胶片格式(毫米数)是胶片的宽度(含旁边带孔部分)定义的。

这里有一个误区,胶片格式不是由画幅定义的,画幅就是胶片上小长方形的大小。长方形越大,底片面积越大,同等的感光度时播放出来的画质越清楚。

所有格式分开来一个一个细说一下


---

35mm

35mm胶片是爱迪生当年研究出来的、一直沿用到现在的、一种最常用的胶片电影拍摄格式。35mm胶片大量投入工业制片,而且现在也有很多导演正在使用。

专业电影的标准量规为35毫米,1890年后期,托马斯爱迪生实验室和伊士曼柯达实验室一起引入美国。这里展示的例子有一个模拟光学声带,印在图片左边的胶片上。

彩色35mm胶片是用红色、绿色和蓝色染料从三个独立的底片上印刷彩色而制成的胶片。这一过程类似于光刻,让胶片色彩绚丽。

豆瓣这个标签里面的电影全都是用35mm胶片拍摄的,想了解的可以看一下!


-----

16mm胶片

16毫米电影规是在1923年为业余电影制作人引进,并成为工业和教育电影的标准电影格式。

简单来讲,胶片格式越小,所需的拍摄机器大小和重量都会减轻,人们在限定范围内的拍摄灵活性和机动性就越大。(这点还蛮重要的)

16mm便宜,比35mm的小,所需要的拍摄机器灵活度高,直接降低了拍摄成本,成为了民用的胶片首选,实验电影制作者和纪录片制作人员也经常选择采用这种格式。一开始的照片里就是一台arri拍摄16mm胶片的摄影机。

1927年,柯达研究实验室开始研究在16毫米胶片上录制和复制声音的问题。两年后,该公司推行了在左侧只有一行链轮孔的胶片,为右侧(35mm标准)的声带创造了空间。因此,该画幅不需要大幅缩小也可以为声轨留出空间。

这种格式在1935年被作为行业标准采用,16mm胶片也拍出过很棒的电影!


-----

8mm胶片

8mm胶片在1932年被发明出来。一开始8mm的摄像机拍摄用带双孔的16mm胶片拍摄,先拍上一半画幅,再拍下一半,显影完了再剪开。人们觉得这么样有点傻逼,所以直接把16mm中间半劈了,就有了8mm胶片规格。

Super-8mm

S-8mm是1965 Eastman Kodak公司发明的。胶片一侧的孔被减小了,所以有了更大的画幅去拍摄。据说现在还有很多个体在用这个格式的机器和胶片来拍摄。


Super-16mm

S-16mm是1960s发明的,但1980s才被广泛使用。Super-16mm只有单边打扣链齿轮孔,跟8mm和S8mm一个道理,减小边距增加画幅,所以S16mm画幅更大,画幅比例达到1.66:1。同时由于画幅太大,S16的音轨被挤没了。因为画幅比可以跟35mm的画幅比(1.85:1)相近,很多电影人为了减低成本就用这个格式拍摄。


说到画幅比,16mm,8mm和s8mm一般都是1.33:1,也就是传说中的4:3,1953年前35mm的也是1.33:1,然而1950s的电视的兴起使得新的比例出现来吸引观众。现在35mm胶片画幅进化成了1.85:1,甚至达到2.35:1。


65mm和70mm

最后说有钱人用的65mm和70mm。很屌,很有钱,big-budget的电影,拍成Imax的,会用65mm和70mm的格式,就像前文所说,胶片格式越大,需要的器材越笨重。用这么大规格的胶片拍电影非常麻烦。






最后放一两张自己拍的胶片电影的截图

16mm 黑白和彩色

转化成电子格式的时候,其实可以非常非常高清,转raw格式都没有问题

但是由于时间和金钱的原因,分辨率比较低,大家对付着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胶片电影,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复古的浪漫和颗粒感的质感,仿佛能把我们瞬间拉回那个还没有数字摄影、没有手机录像的年代。我们常常听到各种“mm”的数字,比如8mm、16mm、35mm,这可不是随便叫的,它们代表着胶片电影的尺寸,而这些尺寸的差异,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直接影响了影像的画质、成本、适用场.............
  • 回答
    说起“南部8毫米手枪弹”,这可真是个有些年头的东西,熟悉它的人估计也不是那么多。它不是咱们现在常见的九毫米帕拉贝鲁姆弹那种响当当的名号,但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确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简单来说,南部8毫米手枪弹,就是日本在20世纪初为自家的手枪而研发的弹药。提到“南部”,很多人会想到南部麒麟,这名字听起.............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我国5.8mm子弹的优势”,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详细阐述,并尽量用更具人情味和现场感的语言来描述,避免AI痕迹:要聊5.8毫米弹药,咱们得先知道它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不是随便哪儿都能碰到的,它主要装备在咱们解放军的95式、03式等一系列轻武器上。说它有优势,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
  • 回答
    在《星际争霸》(StarCraft)这款经典即时战略游戏中,机枪兵(Marine)的武器被设定为发射 8毫米口径 的子弹。对于许多玩家而言,这个口径听起来似乎有些小,不禁会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子弹在星际战场上真的够看吗?威力会不会太小了?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并结合游戏设定.............
  • 回答
    QSZ11式5.8mm手枪,这款国产自卫手枪,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作为我军新一代制式手枪,它承载着提升单兵作战能力的重任。要评价它,就得从多个维度细致地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贴个标签。首先,设计理念上,QSZ11式体现了我军对紧凑型、多用途制式手枪的追求。它借鉴了一些国际上成熟的设计思路,比如采用双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