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钱的席位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也是当时拉锯的核心价值,否则多一张普通票意义不大。
本质是:为什么欧洲和加拿大们都认为彼时的我朝,有资格坐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把交椅?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意味着对全球有影响力。对全球没有影响力,强大也不过是圈地自萌。
文绉绉一点的说法:就是不仅要有力量,而且要有能力把这些力量投射到全球范围。
这里其实就常常让有一定历史知识的朋友陷入迷茫:我朝彼时是有力量的,但是是纯纯的陆权力量,投射范围到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就是极限了,全球范围肯定不对。
如果力量处于高度被封锁的状态,资本主义阵营是没有必要让你参与到全球治理中的,封锁你就好。
没有出海口的俄罗斯再强大,在全球利益划分上也不如荷兰,这也是为什么斯拉夫人到现在看到出海口都会手冷抖,ptsd了。
那为什么?
全球嘛...其实我们还真有。
我一直讲,在某段时间里,马来亚革命之声广播电台在哪里?在湖南益阳;东南亚共产主义训练营在哪里?在云南昆明。
印尼苏加诺的1965年、老挝对泰国的“解放区”、新加坡人跑到公海上看《决裂》、菲律宾现总统杜特尔特的导师何塞西松、印度的那夏里特运动;
不仅仅是南亚东南亚这么热闹,秘鲁古兹曼68年在北京的岁月、72年墨西哥与我朝建交时的尴尬、罗德西亚津巴布韦民族联盟、阿曼游击队...
你打开世界地区,看看上面提到的几处地点在哪里。
单非洲,2万多人受训。
这也是全球力量投射。
有个观点说烂了:二战台面上是法西斯阵营与反法西斯阵营之间的斗争,台面下暗含了美苏两大阵营对英法荷比欧洲殖民主义阵营的斗争。
二战结束后,第一个十年是美苏两大阵营对殖民主义阵营的彻底瓦解;第二个十年是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同时,在殖民主义阵营的遗产上划分势力范围。
所以不要老觉得丘吉尔还没等盟军攻入柏林就挑唆美帝去打苏联很脑残,不得已而为之。英法与美之间的矛盾,仅是次于英法与德的矛盾。德国的威胁消失,那就必须迅速寻找新威胁,来继续巩固老欧洲和美国的合作关系。否则美国一空下手,第一个揍的就是欧洲。
可惜,美帝不傻,一边听着丘吉尔的铁幕演讲看着凯南报告,一边和苏联一起,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上一巴掌呼在英法脸上。
美帝表示:我都要。全球霸权就是要有全球影响力,一边反苏一边把表面盟友的家拆了,没毛病。
我们常说六七十年代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之时,没错,但不全面。
因为如果真的按民族自决来解放,为什么亚非拉那么多国家依然继承了殖民时代的国境线?那么多不相干的民族被强行划分在同一个国境内,直接导致了亚非大地在20世纪后半段漫无止境的流血漂杵。
捷克和斯洛伐克还知道划清楚,奥匈帝国拆的时候拆得那么“民族自决”,怎么到殖民地解放的时候,就连经纬线都那么清晰了?非洲民族是天然带着卫星视野来建国的?
因为这还是披着民族解放的皮,干划分势力范围的勾当。不否认第三世界国家的自我努力,但是政治是讲现实力量对比的,没有外力扶植,他们自己做不到。
美苏就这么一边对喷,一边愉快地分起了老欧洲的遗产。
苏联美帝愉快地分家,老欧洲不停地出卖集体主权,换取一点援助,抢救一点非洲和中东的残余资产。很像两头老虎打架,几头受伤的老狼瑟瑟发抖,偶尔趁着老虎不注意,把本属于自己的猎物咬一口扯一块回来。
这个画面,本来和我们没什么关系的。
直到两头老虎打着打着,突然发现猎物动了。
wdnmd我柜子动了我不玩了。
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方式很有意思。东欧中亚肯定是苏联的,南美洲西欧和日本肯定是美帝的,有意思的就在亚非地区。
某第三世界国家:殖民者走了,我们组了个政府,独立咯!
美帝:为了自由世界,小盆友来我这,蜀黍有钱。
好,我们就是要钱!来咯!
苏联:为了民主世界,小盆友来我这,蜀黍钱不多,但有枪。
某第三世界国家:我裂开了。
A:跟美帝,要钱。
B:跟苏联,要枪,然后抢钱。
得,开打。
六七十年代,上一秒民族解放建国,下一秒开打,这是常态。本身就是人为造出来的国家,内部板块完全不统一,美苏在外面一发力,新国家立刻内战。
打,打完哪派站上风就算跟了哪个阵营。当然,之后还有墙头切换阵营的,那是后话,按下不表。
建国,内战,站队,拉锯。周而复始,势力范围的划分就在原殖民地国家这么循环往复。
那到底跟我朝有啥关系?
哦,是这样的,某一天美苏发现,除了A和B,还来了个C。
A:美帝,自由。
B:苏联,民主。
C:你们都是人民的敌人,死ね!
A & B & 美帝 & 苏联 & 只能看着的老欧洲:
我靠你哪位?
全乱了,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从玻利维亚到秘鲁,从坦桑尼亚到喀麦隆,从阿曼到印度,从菲律宾到老挝。
成群结队的第三势力出现,不认美也不认苏。装备虽然落后,但是意志坚定,游击战术又能够以低成本产生高代价,划分势力范围的成本突然被拔高。
而且不仅仅是亚非拉有穷人,欧美日也有穷人。这一思潮对相同的阶级产生一样的震撼和鼓舞,亚非拉人民端起枪钻入丛林,踏进深山;欧美日人民走上街头,冲向警察。
全世界点起了一把火,一把我们如今完全无法想象的燎原野火。不仅让你即将咽下去的卡在喉咙里,也能让你已经吃下去的在肚子里发疼。
这就是我朝当时,以极低成本实现的全球力量投射。效果之佳,以致苏联跑过来抗议,认为我们太革命了。
阻碍,也是一种力量。
教员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很多人一翻当年的投票记录:不对呀,非洲一堆反对票,没抬咱们呀。
这就是看事只看一层。
是非洲兄弟抬进去的,不过不是投票的那些政府代表,而是端着枪讲农村包围城市的游击队员。
他们展现给美苏老欧洲一个结论:不让我朝参与全球治理,那么全球治理的成本就会越来越高。高到某个阶段,桌子都给你扬咯。
有人翻了投票结果:哎呀欧洲票最多,你看人家多讲规矩。
人家老欧洲看到你的表现,觉得你是在这场美苏分他家遗产大赛里,唯一有实力缓阻他俩的潜在盟友,才愿意舔着脸来把渎圣联盟,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又睡一块去了。
你要是乖乖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蹲着,你看老欧洲理不理你。
这才会出现70年代,美苏势均力敌愉快对喷时,老欧洲突然对遥远的东方那么感兴趣。
戴高乐的声望是有道理的,你看人家反应多快。
这就是教员谋断的精妙之处。
种子在延安时期就种下了,起手式在抗美援朝后亮出来,六十年代初轻轻一手把印度还没坐热的“第三世界领袖”交椅夺了过来,等到六十年代中期,老欧洲的遗产争夺战进入高潮时:
爷来辣。
我穷,但是我是丐帮帮主,武林大会能上主席台么?
被打残的五岳剑派代表赶忙上前:有的有的。
没有这些,没那么快的。
可惜这套玩法是自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以来,第一次有人这么玩。没有前例,无法对比,所以乍一眼看不出精妙之处。
只有在特殊时刻,我们才会抖一抖这张牌。
墨西哥的三不言论就是不经意抖了一下。
拿回这把交椅后,还有5年就76年了。
教员千古。
五常的意思就是在我这一片如果什么事我不同意就可以搅黄它,不论你们所有国家如何努力都不好使。
否决权不是联合国赋予五常,而是五常有实力,行使否决权就代表,不行我就使用我的手段把事情搅黄了。
很多人以为是联合国赋予五常权利,其实是五常赋予联合国权利。联合国是五常用来商讨利益分配的地方。
因为联合国这个组织是领导全球的组织,但是因为中国的原因,联合国的会议和决议在东亚和东南亚甚至一些非洲地区不好使。
第一次行使是在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说要干预,中国说不行不能约过38度线,不然就出兵。也就是说行使否决权了,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出兵了,结果大家已经知道了。
第二次就是越南战争了,那时候中国也说不准进入北越,这时候美国就老实了,始终没有越过去,但是这就导致越南战争始终打不下来,因为有大后方,加上中国的输血。
第三次是中印边境战争,中国对印度说不行也就是又行使了否决权,结果大家也知道了。
第四次是中苏珍宝岛战争,结果也是一样。
最后大家发现联合国决议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落不了地。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联合国在东亚和东南亚没有公信力,对于这地区的国家来说,我加入了你们但是毛用没有,对联合国在世界的公信力都会有影响。
也就是说哥虽然不在联合国,但是联合国到处都有哥的传说。
所以大家还是把你拉进来吧,有什么事好商量,好好协调互相的利益。
所以说我们的否决权不是联合国会议赋予的,是我们的先烈靠鲜血证明的。
1964年炸了原子弹,说没有载具;
1967年试验了氢弹,构型奇妙常年值班;
1970年发射了卫星,还有啥要问的?
这是道刁难题。
毛主席说,我们入联合国,是非洲兄弟抬进去的。那是顺手又抄一把好处,哈哈,毛主席的老爹到底是做生意的。
强权和强权的附庸,永远害怕强权。
很简单,时也运也。而且最后投反对票的,其实也未必就是真反对……
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回联合国,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1年~1960年。自1950年苏联提出驱逐中华民国案失利后,美国采取的策略是“缓议对策”——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不进联合国,这事挺重要的咱们得从长计议,所以美国提出的意见是:
1.咱们搞个特别委员会,讨论一下这事。
2.在讨论出结果之前,先让中华民国的代表干着这个常任理事国。
这俩建议看着还挺靠谱,于是大家都同意。于是这个“中国代表权归属问题特别委员会”走马上任,那么50年的时候都谁在这个委员会里呢?有加拿大、厄瓜多尔、印度、波兰、伊拉克、墨西哥和菲律宾七国。
然后这七国研究了一下,表示朝鲜战争还在打,咱们今天不聊归属权这事,先聊战争,大家说好啊好啊,于是这事就拖下去了。
在目前情况下,本委员会对中国代表问题,不能做出任何建议——1951年11月5日,中国代表权归属问题特别委员会提交的结论报告[1]
这不是最骚的,最骚的是万一有人在联合国大会上越过这个委员会,直接以程序事项提出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归联合国相关的提案怎么办呢?好办,美国捅咕泰国,在51年搞了个“在第六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任何排除中华民国代表或容纳中共的提议,均不予列入议程”的这么个提案,然后顺利通过……
于是你想讨论中国问题,那么对不起,你不能在大会上提出来,只能去找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而等你找到了委员会,委员会就表示哎呀这个事啊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是好复杂啊哎呀妈呀你看看……
于是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再三年,整个五十年代就这样被拖过去了。
问题是联合国这个东西,是会变的。第一届联大的时候只有51个国家代表出席,而等到了60年,联合国已经有99个会员国了!时逢冷战高峰,美苏双方为了比嗓门大就拼了命的往联合国里拽亚非拉小国,而拽来拽去发现你今天否一个我的提案我明天否一个你的提案,最后的结果就是谁的事也办不成。所以后来拉小国入会变成了“批量”交易——我今年拽仨,你今年拽五个,咱们谁也不否谁,各显本事。
然而中国当时跟这些亚非拉的小国,偏偏关系就比较好。
于是52年讨论搁置中国问题的时候,是42票赞成VS7票反对,11票弃权。
等到60年再讨论这事,是42票赞成VS34票反对,22票弃权。
眼瞅着就没法继续这么搞了。
所以美国换了个思路——“拖”字诀不是不行了么?咱来个“挡”字诀,这是第二阶段。
美国表示中国系联合国重要之创始国及常任理事国,中国代表权之转移,非常重要,因此得遵循联合国宪章之规定,把这事定义为“重要问题”。
大会对于重要问题之决议应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此项问题应包括:关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建议,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之选举,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理事国之选举,依第八十六条第一项(寅)款所规定托管理事会理事国之选举,对于新会员国加入联合国之准许,会员国权利及特权之停止,会员国之除名,关于施行托管制度之问题,以及预算问题——联合国宪章·第十八条[2]
妥了,重要问题得有2/3的人表决同意才能通过,于是美国表示咱们又能愉悦地拖下去了。
然后在这期间,62年中国锤了印度,在东南亚地区拥有了重要的影响力;64年中法建交,顺便一提,同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三年后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然后70年第三世界不结盟国家元首会议,大家一致表示咱们哥儿几个得找个在联合国里给咱话事的啊!我瞅着中国就不错!于是大会最后发了个联合声明,表示我们集体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归联合国。同年加拿大跟自己的小麦大买家——中国也建了交。
我看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日本、加拿大对美国是不满意的。——毛泽东
然后中苏交恶达到顶峰,美国立场开始松动,中美关系缓和。这就到了1971年。
这下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
美国鉴于中苏交恶,所以态度松动,对中国回归联合国这事已经没什么反对意见了。但是老蒋跟自己混了这么多年,也不好意思就直接甩掉,所以美国的想法,是在联合国搞“两个中国”——请注意,美国的基本思路,是同意中国回来的。
美国的态度松动导致了众多西方国家的态度变化——然后有意思的来了,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竟然也是支持中国的!
法国对自己在非洲留下的一票殖民小国进行了游说。
最后亚非拉的各种小国,本身就十分希望中国回来。
最后把中国抬回联合国的这个提案叫“阿尔巴尼亚提案”,乃是阿尔巴尼亚从61年开始就不断提出的的这么个提案(知道为啥要援助这个国家了吧?)。61年的时候这个提案有48票反对,36票赞同,等到了70年,就是49票反对,51票赞同了——要不是美国用“重要问题”做挡箭牌,必须拿到2/3以上的赞同票才能搞定这事的话,70年这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所以到了70年,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回归联合国这事是大势所趋了,进入第三阶段。1971年上半年TG哗啦啦一下子多了15个建交国,美国则忙着搞“双重代表”方案安慰老蒋。先总统 蒋公宁死不屈,提出“汉贼不两立”!然后私下跟日美交流一番,最后美、日、蒋三方估票,认为大陆今年肯定是得回来了,但是咱们可以努努力,把你留住。老蒋这边一合计,说老毛我是了解他的,这么里出外进的事情他估计不能干,最后说不定大陆一生气,他们就不进了。
(1)我國仍然要求提出「重要問題」的模式,以三分之二多數決的門檻來保障我國在聯合國的會籍。(2)台灣願意接受雙重代表權的方式,但決不放棄我國在安理會的席次。(3)我國在安理會的席次,美國會努力維護,但無法做出保證。(4)台灣願意策略性的讓步,是因為評估中共不會依此「雙重代表」的模式來加入聯合國。(5)台灣對外不會公開表示支持「雙重代表權」案。[3]
然后7月,美国发布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基辛格已经秘密访华,尼克松明年也将访华!
所以说谁有病啊……这种情况下还非要投反对票?花花轿子众人抬啊!所以大势就算彻底定下来了。
然后剩下的是一些极其搞笑的细节问题……
阿尔巴尼亚的提案那是年年必提的,所以1971年7月人家就把提案给交了上去。
而老蒋方面,基于上述的“台灣願意策略性的讓步,是因為評估中共不會依此「雙重代表」的模式來加入聯合國。”与“台灣對外不會公開表示支持「雙重代表權」案。”两点,台湾对外的宣传口径始终是“汉贼不两立”,所以美国一直忙着跟老蒋和最后几个死忠商量这事,把时间就给耽误了……
如对同一问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提案,除非大会另有决定,应按照提出的先后次序付诸表决。大会每表决一项提案后,可决定是否将下一项提案付诸表决。——联合国大会议事规则
1971年10月18日,联合国大会进入辩论中国代表权问题阶段。大家一共拿出来了五个方案:
一是阿尔巴尼亚方案,七月份就提出来了,没什么说的。
二是美、日联手提出的“重要问题”方案,基本上重复了60年代初的思路——但是咱们前边已经说过了,这个方案不行了。
三是“双重代表”方案,这个方案是九月二十二日提出来的。
四和五一个是对阿尔巴尼亚方案的修正,一个是偏袒台湾的方案,大家基本都没考虑过。
所以最后实际上就是“阿尔巴尼亚方案”、“重要问题方案”和“双重代表方案”三个方案互相PK。然后咱们前面也说过了,提案表决是要按先后次序来的……
美国施展的最后一招是把“重要问题”方案给提了上来,声称关于“重要问题”的表决,不应被视为与一般问题一样,所以应该提前表决。然后大伙表示成啊,那就提前表决一下子,最后表决的结果出来了:五十九票反对,五十五票赞成——美国拿这个方案恶心了中国十年,终于在联合国大会上被恶心回去了。眼下的情况就非常简单了:“阿尔巴尼亚方案”不被定义为“重要问题”,而其提出的时间又较早,所以只要这个方案能在大会上拿到简单多数票(过半),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能恢复合法席位,并把老蒋给赶出去。
美国还要再挣扎一下,表示我们要进行“分段表决”!
任何代表可提议将提案或修正案的各部分分别付诸表决。如有 人对分部分表决的请求提出反对,应将主张分部分表决的动议付诸 表决。主席应只准许两名赞成和两名反对该动议的人发言。该动议 如获通过,提案或修正案中已通过的各部分随后应合成整体再付诸 表决。如提案或修正案的各执行部分均遭否决,则应认为整个提案 或修正案已被否决。 ——联合国大会议事规则
那就表决呗,于是61反对VS51赞成,大伙表示我们不赞成“分段表决”。
至此,大势已去。台湾代表起身宣布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然后——
阿尔巴尼亚案进行了表决!
所以明白了么?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任何人还会坚持投下反对票。最后的35票反对票纯属是“艾玛老铁你别哭哥们这不还是站在你身边呢么”……
所以不要以为美国投了反对票,他就真的是反对中国回到联合国了。要知道,在1971年9月16日,尼克松曾经亲自在记者招待会时表态:
我们允许且将投票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自然,这也表示给他们安理会的席位——尼克松[4]
所以最后,请让我们再一次回顾这个闪闪发光的决议。它的背后,是一个国家20年的顽强抗争。
彩蛋:
我们绝不上“两个中国”的“贼船”。我们下定决心,不管是喜鹊叫还是乌鸦叫,今年不进联合国。——毛泽东于1971年
中国进入联合国还得再等一年——基辛格于1971年访华时
今年有两大胜利,一个是林彪,一个是联合国。这两大胜利,我都没有想到。林彪搞鬼,我有觉察,就是没有想到他跑外国,更没有想到他坐的那架“三叉戟”飞机,摔在外蒙古,“折戟沉沙”。对联合国,我的护士长(吴旭君)是专家。她对阿尔巴尼亚那些国家的提案有研究。这些日子她常常对我说:联合国能通过;我说:通不过;她说:能;我说:不能。你们看,还是她说对了——毛泽东于1971年10月26日[5]
说几个时间节点
1960,中国试射第一枚导弹
1964,中国试爆第一枚原子弹
1967,中国试爆第一枚氢弹
1969,中苏交恶达到顶峰,同年美军开始逐步从越南撤军
1970,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所以1971年我们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是三方面原因,一是我们成为了核武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拳头才是硬道理,作为地球管委会外的最强势力,要知道这样的中国不进入管委会一天,这些管委会的话事人们就一天睡不好;二是台湾最大的保护伞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在和苏联的冷战当中处于守势,现实考虑需要和正在于苏联交恶中国改善关系,也是希望减轻苏联的压力;三是亚非国家1955年后联大开会必提驱逐蒋介石代表,恢复中国席位的事儿。所以1971年能进联合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1971恢复中国席位的过程,首先1970年联大就曾就驱逐蒋介石代表,恢复中国席位进行表决,均失败,但后者获得多数支持。1971年4月,美蒋密谈,蒋介石同意在保留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基础上,允许大陆进入,即美国人倡导的双重代表。同年7月尼克松宣布即将访华当天,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向联合国提交两阿提案即驱逐中华民国代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9月两阿提案正式提交,编号A/L.630。随后澳大利亚,日本等22国提交提案称涉及驱逐中华民国为重大事件,应获得绝大多数即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编号A/L.632。联合国表决顺序按序号来,于是又有了632应当在630前表决的特别动议,获得批准。于是632拿到了630之前表决,但是被亚非国家为首的国家一致抵制直接否决,所以才有了630的76票赞成35票反对的结果,所以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包括加拿大都赞成是因为632被半数否决就说明中国已经获得多数支持,要知道大部分欧洲国家与中国是在中美之前就建立外交关系了,主要还是不甘心做美国附庸,现在台湾大势已去,投个票卖个好也很正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