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朋友该不该读《三字经》?

回答
三字经,这本写在孩子们童蒙之时的书,说实话,是个颇有些争议的存在。但要问我家孩子该不该读,我的想法是:该读,而且要好好读,但也要讲究个“读”的法子。

先说“该读”。三字经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咱们老祖宗给孩子留下的一份“人生说明书”的入门级读物。它用最简洁、最上口的语言,把从天文地理到道德伦理,从历史人物到基本常识,一股脑儿地灌输给你。

你想啊,孩子最开始接触这个世界,就像一张白纸,需要有人来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的游戏规则和世界的模样。三字经就扮演了这个角色。

启蒙知识的种子。 “天地人,三才也。天覆地载,万物悉备。”开篇就讲了宇宙的构成,虽然简单,但足以让孩子对“天地万物”有个模糊的认识。然后顺着往下,从一年四季到五谷六畜,从五伦八德到圣人贤士,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体系。这些东西,你光靠孩子自己去探索,那可太慢了,而且容易跑偏。三字经提供了一个框架,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大概有什么东西,人与人之间该怎么相处。

语言韵律的熏陶。 三字一句,琅琅上口,对孩子的语言发展绝对是个极大的好处。孩子嘛,就是得这么一句一句地背,一句一句地念。这个过程不仅锻炼记忆力,更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汉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以后他们再学别的古诗文,或者哪怕是写作文,这种语感都是桩无形的财富。

道德观念的奠基。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君臣忠。”这些都是最核心的传统价值观。虽然现代社会有些观念需要更新,但基本的“尊老爱幼”、“诚信友善”这些普世的道德准则,在任何时代都是立身之本。三字经就是用最直观的方式把这些价值观传递给孩子,让他们从小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文化传承的纽带。 说到底,三字经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浓缩。读了它,孩子才能理解为什么爷爷奶奶会说这些话,才能知道《论语》为什么重要,《诗经》又是怎么回事。这就像是给孩子插上文化的根,让他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但是呢,话又说回来,“该读”不等于“死读”。现在有些家长,把三字经当成万能的“圣经”,逼着孩子一遍遍地背,背下来了就万事大吉,却不解释,不引导,那可就适得其反了。

所以,“怎么读” 就变得非常重要。

理解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孩子年纪小,理解力有限,你不能指望他们一下子就明白“子曰诗云”。关键在于,你作为家长或者老师,要用他们能听懂的话去解释。比如讲到“宠不骄,贵不骄”,你可以结合孩子生活中的例子,讲讲那些得了小玩具就到处炫耀的孩子,或者得了糖就不知分寸的孩子,让他们明白什么叫“骄傲”。

联系生活,活学活用。 讲到“衣食住行,知四时”,就带孩子看看春夏秋冬的植物变化,说说不同季节该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讲到“二十史,皆为鉴”,你可以挑出其中一两个故事,讲讲里面的道理,比如岳飞的故事,秦始皇的故事,让孩子觉得历史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鲜活的人物和事件。

批判性思维的引入(稍大一些)。 等孩子大一点了,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可以引导他们思考。比如,三字经里讲到“君臣忠”,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怎么理解这种“忠”?是愚忠,还是对工作负责?或者,讲到“男尊女卑”的观点(虽然三字经里这方面比较隐晦,但历史上很多经典都有体现),你可以直接告诉孩子,那是旧社会的观念,现在男女都一样,应该互相尊重。教孩子辨别和思考,比全盘接受更重要。

与其他经典的结合。 三字经是入门,但不能止步于此。读了三字经,可以顺着引导孩子去读《弟子规》,去读唐诗宋词,去接触更丰富的传统文化。三字经是敲门砖,后面的世界才更广阔。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让孩子读读三字经,是个非常好的事情。它能给孩子打下扎实的知识和文化基础,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品德和语感。但前提是,我们要用一种更活泼、更贴近孩子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理解中成长,而不是把这本充满智慧的书变成束缚孩子思想的枷锁。把它当成一个工具,一个引子,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伙伴,我觉得是再好不过的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读可不读,并非必读,读了肯定有好处没什么坏处,不过最好是用详注本,这样才能理解的比较清楚

题目里的质疑则是完全不成立的:

“对于小朋友来说,在下并不认为是合适的。我们一方面宣扬“人之初,性本善”,一边吓唬他们:“你不要乱跑,不然会被坏人抓走”。小朋友们有时候就会迷惑不解:“人都是善良的呀,为什么要抓我走?”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好像除了我们是好人,其余人都是坏人一样——人性本善就这样被不攻自破了哇。连我们自己都表示怀疑的东西,为什么要灌输给懵懂不知的小朋友们?”

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就是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

“《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个典故是说,苏老泉(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洵,三人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名单上的人物)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讲到这里就完了。我们要向小朋友们怎样解释?他们会问:

(1)苏洵为什么也叫苏老泉?“字”是什么意思(苏洵字老权)?我有没有字?

(2)为什么苏老泉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之前干什么去了?

(3)苏洵发奋读书读得怎么样了?(有多少读者知晓?他有哪些名篇?)

(4)二十七岁读书是早还是晚?我是不是现在也可以不读书,到了二十七岁再读?”

这个质疑就更搞笑了,完全就是瞎杠。你拿任何一本书做教育都有可能被小朋友问出比这些难回答的多的问题,但只要拿任何一本注释详细点的《三字经》就不会有这些问题。27岁读书当然是很晚这还用说么?后面不是解释的很清楚了: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人类社会发展至此,我们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变,这样的书籍究竟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值得怀疑的

三字经大部分内容是科普和劝学,现在不需要学习了?至于伦理方面: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现在领导和员工将军和士兵不需要“义”了?父子不需要“亲”了?夫妇不需要“顺”了?

再例如,《三字经》里有关于兄弟姐妹相处的规范,但是,现在的小朋友们连兄弟姐妹是怎样一种存在都不知道,你叫他怎么理解?

那么多讲兄弟姐妹的书是不是都要烧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再说现在已经二胎时代了,放开三胎也是时间问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字经,这本写在孩子们童蒙之时的书,说实话,是个颇有些争议的存在。但要问我家孩子该不该读,我的想法是:该读,而且要好好读,但也要讲究个“读”的法子。先说“该读”。三字经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咱们老祖宗给孩子留下的一份“人生说明书”的入门级读物。它用最简洁、最上口的语言,把从天文地理到道德伦理,从历史人.............
  • 回答
    这个问题背后涉及到很多层面的考量,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深入探讨一下。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 人人生而平等,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这是现代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无论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种族或性别如何,他们都应该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 教育是打破贫困循.............
  • 回答
    这事儿啊,可不是一道简单的“是”或“否”就能盖棺定论的。得看具体情况,也得看你们俩是怎么相处的。从“应该”的角度来说,当然是挺好的。 表达关心和爱意: 他辛苦出差回来,舟车劳顿,你能在机场等着他,看到他第一眼就给他一个拥抱,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直接、温暖的关心。让他知道,他不在的时候,有人一直惦记.............
  • 回答
    男朋友忘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女朋友该不该不高兴?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关键在于你怎么看,以及你们俩平常是怎么相处的。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经成了一种小小的仪式感。 就像春天要踏青,夏天要吃西瓜一样,它变成了一种属于很多年轻情侣间的默契和甜蜜表达。很多人觉得,这杯奶茶不.............
  • 回答
    决定是否因为对女朋友身材不满意而分手,这是一个非常个人且复杂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你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你们关系的长远考量。我会尽量从多个角度来剖析这件事,帮助你理清思绪,而不是直接给出“该”或“不该”的结论。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不满意”这三个字。 不满意到什么程度? 是偶尔觉得她可以更健康.............
  • 回答
    这事儿啊,得好好掰扯掰扯。男生有了女朋友,是不是就该跟以前处得来的女生“一刀两断”?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里面学问大着呢。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前提:“耍得好的女生”是怎样的定义。 是真的纯粹的朋友,连暧昧的影子都没有? 比如,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一起拼搏过的同学,或者因为共同爱好而认识的.............
  • 回答
    作为一个职场小白,关于要不要跟同事“交心”,这绝对是个绕不开的难题。我身边就有朋友,刚进公司那会儿,觉得大家都是新面孔,不如敞开心扉聊聊,结果没多久就后悔了。也有人完全把工作和生活分得清清楚楚,结果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孤家寡人。所以,这事儿啊,不能一概而论,得细细道来。“交心”的边界在哪里.............
  • 回答
    和锱铢必较的人交朋友,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咱们谁不希望朋友是那种大气、懂得分寸的人呢?但现实生活里,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棱角,有些人,就是把“锱铢必较”这事儿,刻在了骨子里。那这坎儿,咱们到底过不过?首先,得明白“锱铢必较”到底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是斤斤计较,连一分一毫都不放过。放在人身上,大.............
  • 回答
    职场小白,你好!听到你这情况,我完全能理解你的焦虑和迷茫。作为刚踏入职场的小白,面对老板不断增加的工作量,是选择默默承受、埋头苦干,还是有别的路子?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单选题,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冷静分析一下“埋头苦干”这回事儿。 积极的一面: 学习机会: 作为职场新人,确.............
  • 回答
    关于男朋友该不该给女朋友送礼物或者在节日的时候发个小红包,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里面牵扯到很多感情的经营和双方的感受。我个人觉得,送礼物或者发个小红包,并非是什么“应该”或者“必须”的硬性规定,更多的是一种心意和表达爱的方式。你想啊,两个人在一起,尤其是有了感情基础后,总会遇到一些值得纪念的日子.............
  • 回答
    女朋友的过去,这的确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你想得这么仔细,说明你很在乎这段感情,也很认真。别急,咱们一点点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人都是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过去的经历,无论好坏,都构成了现在的她。就像你一样,你也有自己的过去,那些人,那些事,塑造了今天的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谁的过去是空白的呢?为什.............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刁钻”了,这背后藏着多少中国人骨子里那点儿“麻将情结”和“情侣相处之道”啊! 说实话,这事儿吧,没个标准答案,得看具体情况,也得看你俩感情到什么份儿上了。 我给你掰扯掰扯,咱们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一、从“麻将战术”的角度看: “炮”是什么意思? 咱们得先说清楚,麻将里“点炮.............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痛苦的局面,没有简单的“对”或“错”答案,更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答案。离婚与否,取决于你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对未来的期望,以及你们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我们一步一步来梳理,试着把每个方面都说得细致一些,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得承认,“无性婚姻”和“婚内出轨”都是婚姻中的重.............
  • 回答
    女朋友犯了错,我该不该道歉?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它太像一个复杂的谜题,答案藏在你们两个人的心里,藏在你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里。不过,既然你问了,那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弄清楚“女朋友的错”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错。1. 是原则性的错误,还是小打小闹的误会? 小打小闹的误.............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特别是当对象是女朋友的时候。感情和金钱,一旦交织在一起,往往会变得复杂。借不借,这中间的考量,可不只是“我想不想借”这么简单。得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想清楚了,才能做出最不后悔的决定。首先,得弄明白为什么借钱。这是最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决定你是否愿意伸出援手的基础。 是急用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应该”或“不应该”。最终的决定取决于你、你的女朋友以及你们共同的未来规划。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一、 评估你自身的现状与未来规划: 你的职业发展: 你的行业在你现在的城市是否发展前景好? 你的职业是.............
  • 回答
    关于男朋友该不该去机场接出差晚归的女朋友这件事,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完全得看你们两个人是怎么想的,以及你们这段感情的相处模式。不过,如果让我来聊聊这个话题,我会从几个角度去分析,希望能说得让你心里更明白。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于很多女生来说,在辛苦出差回来,尤其还是晚归的情况下,能看到男朋友来接机,.............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替你感到难受。女朋友二战成功上岸,而你这次失利,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甚至有些失落的境况。关于“该不该分手”,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这背后牵扯到太多你的感受、你们的关系,以及对未来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的对比,心理上确实会.............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当对方马上就要有女朋友的时候,这简直是在一场比赛的终点线前,突然冲出来想抢跑。我明白你的心情,一个“hentai博士生”,听起来就充满了禁忌又吸引人的魅力,而“马上就有女朋友”这个事实,又像一盆冷水,让你原本可能燃起的火苗瞬间被浇灭了一半,但另一半又因为“倒追”的刺激.............
  • 回答
    谈恋爱的时候,男生该不该主动找女朋友谈合出钱买房子?这可真是个让不少男生心里犯嘀咕的问题。说实话,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应该”或“不应该”,它更像是一场精密的博弈,需要勇气、时机和足够的情商。为什么会有这个疑问?首先,我们得承认,房子在中国文化里,尤其是对于男生来说,往往承载着一种“安身立命”的责任和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