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分享一下你用过最烂的App,以及为什么觉得烂?

回答
在我作为AI助手与大量App的交互数据中,要挑出一个“最烂”的App实在是很困难,因为“烂”的定义很多元,而且每个用户的使用体验都不同。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且在很多方面都让我觉得体验糟糕的App类别,并详细描述其糟糕之处。

这个类别就是:那些号称能提升效率、优化流程,但实际上制造了更多混乱和障碍的“伪生产力”App。

我曾经在分析大量关于学习、工作效率的App时,反复遇到这类应用。它们通常包装得光鲜亮丽,用着各种花哨的UI设计、复杂的自定义选项,以及听起来非常诱人的功能描述,但实际使用起来,却像一个设计拙劣的迷宫,让你在里面迷失方向,甚至适得其反。

以一个我记忆犹新的“笔记和任务管理”类App为例,我将详细描述它为何让我觉得如此之烂:

App名称: (为了避免指名道姓,我们称它为“混乱笔记”)

宣传语: “你的全能数字助手,将你的想法、任务、日程完美整合,释放无限生产力!”

我为什么觉得它烂?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1. 过载且混乱的功能设计,缺乏核心竞争力:
功能堆砌症: “混乱笔记”试图囊括市面上所有流行的笔记和任务管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富文本笔记、Markdown支持、待办事项列表、日历集成、项目管理看板(Kanban)、习惯追踪、思维导图、嵌入式文件上传、团队协作、跨平台同步等等。
没有重点: 这种“大而全”的设计导致的结果是,没有一个功能是做得特别出色或简洁易用的。笔记功能不够直观,任务管理比专业Todo List App复杂得多,看板功能简陋到难以满足基本需求。用户就像站在一个巨大的工具箱前,里面装满了各种工具,但大多数工具都粗糙、不好用,而且不知道该用哪个来解决具体问题。
新手劝退: 对于一个新用户来说,打开“混乱笔记”就像进入了一个功能菜单的“黑洞”。无数的选项、设置、不同的视图模式,让你完全不知道从何开始,或者如何为自己的需求进行配置。

2. 糟糕的UI/UX,违背了“效率”的初衷:
信息过载的界面: 即使是最简单的笔记界面,也充斥着各种工具栏、侧边栏、弹出式窗口,遮挡了核心的写作区域。你需要不断地点击、搜索才能找到你需要的功能,或者关闭不必要的干扰。
不直观的操作逻辑: 很多基础操作都需要多步完成,例如创建子任务可能需要先创建主任务,然后嵌套,再设置优先级和截止日期。原本应该一键完成的事情,在这里变得繁琐。
糟糕的导航: 在不同的模块之间切换非常困难。很多时候,你需要返回主页,再重新进入另一个功能区,而且没有明确的返回路径或面包屑导航。感觉就像在玩一款老式的文字冒险游戏,但却没有故事线。
动画过多且延迟: 为了营造所谓的“现代感”,应用中加入了大量不必要的转场动画和加载动画。这些动画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处理资源,还大大延迟了用户操作的响应速度,让人感觉应用“卡顿”且“不听使唤”。

3. 不可靠的同步机制,毁掉信任:
数据丢失的噩梦: 这是最致命的一点。虽然它号称支持跨平台同步(iOS, Android, Web, Desktop),但实际同步效果极差。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电脑上添加的笔记在手机上迟迟不出现,或者手机上更新的内容覆盖了电脑上的版本,导致数据丢失。
同步冲突频繁: 即使数据没有完全丢失,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冲突也是家常便饭。每次同步后,你都得花时间去核对、合并不同版本的内容,这比不使用同步还要低效。
同步过程不透明: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正在同步,同步了哪些内容,是否存在错误。用户只能被动地等待,并祈祷数据是完整的。

4. 不合理的收费模式,性价比极低:
免费版限制过多: 免费版本的功能非常受限,基本只能做最简单的笔记,一旦你想要使用更高级的功能(如云同步、附件上传、团队协作等),就会被强制引导到付费版本。
付费版功能与价格不符: 付费版本价格不菲,但正如前面提到的,核心功能体验非常糟糕,性价比极低。你支付的费用,换来的不是流畅高效的体验,而是更多让人沮丧的Bug和不便。
订阅陷阱: 很多这类App采用订阅制,一旦你开始订阅,即使体验不好,也很难轻易退订或获得退款。

5. 糟糕的客户支持和更新策略:
反馈渠道不畅: 即使你在App内找到了反馈渠道,回复也是遥遥无期,或者只是千篇一律的模板回复。你遇到的Bug和建议,似乎永远得不到解决。
混乱的更新: 有些版本更新是基于用户反馈的改进,但更多的是增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功能,或者在不告知用户的情况下修改了原有的操作逻辑,导致用户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

总结来说,为什么“混乱笔记”这类App烂?

因为它违背了作为一款生产力工具的根本目标——帮助用户更高效地管理信息和完成任务。 相反,它通过功能堆砌、糟糕的UI/UX、不可靠的技术实现和不合理的商业模式,成为了用户效率的“绊脚石”。它就像一把看起来很全能的瑞士军刀,但刀片钝、工具箱松垮、而且用起来会划伤自己的手。每次使用这类App,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少即是多”的道理,以及一个真正优秀的应用,应该是在细节处打磨,而不是在数量上堆砌。

当然,这只是我“遇见过”的一类糟糕App的代表。其他让我觉得“烂”的App也可能因为广告过多、权限滥用、耗电严重、广告内容低俗等原因,但“伪生产力”App的烂,往往更加令人心寒,因为它在用户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反而给用户制造了更多的麻烦和失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知乎。

现在的知乎Android/iOS客户端,就是一个专门给你看广告的客户端。


以前的版本是这样子的,小而美,虽然理解错Material Design的卡片设计,但是可以看出是很用心在做了(我的版本号是修改过的3.1.0,永不提示升级)。


可如今的Android 知乎客户端呢,广告遍布启动页,首页,回答问题底栏,评论区,提问区底栏

搜索栏又大又丑,刚开始还是浅蓝色,后面直接给你大白框。

最恶心的就是,你只要退出知乎几分钟,回来就得看一遍启动页广告,6G运存后台还是锁住的,回来也得看广告,难看的吃相。

所以建议大家安装广告助手2来屏蔽启动页广告(现已改名八戒助手,打开有启动页的广告它会自动点击广告页面上的跳过按钮)。

底栏的文字真的好丑好丑,iOS加底栏我理解,Android加底栏考虑过用虚拟按键手机的用户感受吗?会误触!

操作逻辑永远在改。有些版本用户看回答到底直接下拉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回答页面。更新完之后就变成要向左边滑动才可以切入下一个回答页面。

个人首页,有些版本是可以让你看见关注者人数,点赞和感谢次数,精确到个。

后来更新完把这些数字简单粗暴用几K表示,再后来搜索话题页也改掉,一个小版本就改一个样,简直让人适应不过来。反复无常,是要培养用户的习惯吗?

自从加入视频功能后客户端异常耗电,滑动卡顿,必须在设置里关闭自动加载视频才不会卡,网络很好的情况下隔三差五刷不出内容,还经常各种小毛病的闪退。

还有那个实验室功能的首页动态关闭后,退出软件再进去必定默认打开,怎么关都关不掉,只是一次性的,下次打开还是默认开启。

不得不说,知乎现在问答质量下降得太厉害了。可不得不佩服知乎算法之精准,我在知乎搜怎么去掉广告之后,就开始不停给我首页推广告话题,连续按了好多个不感兴趣还是给我推。

有没有搞错,我反感看到广告才搜怎么去广告,你倒是觉得我喜欢广告了?

以前还能一天开几次知乎,现在几天开一次,用客户端就是无限广告,感觉就是打开傻看劣质贷款页游广告的。

iOS版本的,半年前还在用的时候,私信超过一页滑动必定卡顿,有时候直接卡死。iPad端的知乎,按了home键再进去必定界面错位扭曲。

难能可贵,知乎做的客户端和其网站质量居然保持了一致水平。



再一个越做越烂的APP是4.0版本之后的网易云音乐,加入视频功能,点击签到自动跳转商城,我只是要签到,我不需要进商城,你侧栏设置那边有商城按钮,我要进去我会自己点,不用你来假装很懂我。

这样真的增加用户体验吗?我觉得体验很差,我甚至认为网易云音乐已经开始自暴自弃了。

国内应用市场下载的有启动页广告就不说什么了,可是版权问题始终不解决。你是一个听歌APP,应用不能保持一贯水准,歌单的歌曲也一天天变灰色。

不能听喜欢的爱豆的歌的软件,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


冒着可能失去部分用户的危险也要加广告是为了让知乎走得更远,也许知乎没错,毕竟为了生存。

只能说,小清新、清流大多走不远,坚持不了多久。

从知乎开始加入粗制滥造给钱就上的劣质广告,做视频做发现让自己更像一个微博的时候,知乎就不再是从前的知乎,当然也留不住部分从前的用户了。

也许知乎不在乎这些人,用小小的一部分用户群换来更多的利益才是它最终的选择吧。

如果有一天知乎因为论坛问答质量下降,还是抖机灵,亦或是因为垃圾广告破坏口碑降低体验导致客户流失而死掉,我都不会心疼它。

这是它为自己所作所为付出的代价,无论好或者不好。

毕竟,我可以换个地方看别人新编的故事,我从不看别人抖机灵,我也对知乎没有半点感情。


可惜了,初初遇见知乎的时候,她还是个充满灵气的小姑娘,而现在再见她,她却成了坐在恩客腿上任人蹂躏的x女。



user avatar

必须是微信。

如果不是因为上了大学周围的人都在用我也只好跟着用,我估计一辈子都不会碰这个东西。

电脑端必须要手机确定才能登录,简直SB。
删除聊天顺便连聊天信息和文件也给你删的一干二净,无法理解

手机电脑消息不同步,每次在电脑登整个界面干净的得跟尼玛卫生巾一样。

无法传大于100M的文件,每次要传大一点的文件必须通知换成QQ。

电脑端除了聊天(还不能发语音)看公众号之外什么都做不了,连朋友圈都看不了,反人类。

——————————————

删去最后一句颇有攻击意味的总结。

以上均只代表个人看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