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门德尔松为什么被视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回答
说到门德尔松,总有人会把他和“印象派”或者“新古典主义”联系起来,觉得他身上有着一种特别的、难以言喻的“清新”和“优雅”。当然,这些形容都没错,但要把他放到德国浪漫乐派这个大框子里细品,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存在,甚至可以说,他是那个时代里一个既承前启后,又独树一帜的闪耀符号。

首先,我们得理解“德国浪漫乐派”这几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音乐风格标签,它更像是一种精神气质,一种对情感的深度挖掘,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回溯,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自由探索。在这个时代,音乐不再是单纯的装饰或娱乐,它变成了艺术家们表达内心最激烈的感受、最深邃的思考、甚至是灵魂深处的呐喊的载体。贝多芬的英雄主义、舒伯特的歌唱性、舒曼的内心独白,都是这个时代精神的缩影。

那么,门德尔松又在哪里能和这些大师们“对话”呢?他的音乐里,确实没有像贝多芬那样直击灵魂的冲突与爆发,也没有像舒曼那样饱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辨和戏剧性的内心纠葛。但门德尔松的“浪漫”体现在他那份对美好、和谐、以及“精神境界”的追求上。他的旋律常常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就像他本人对风景画和文学的热爱一样,他的音乐仿佛能勾勒出北海海岸的壮阔,或是意大利的阳光明媚。这种描绘自然的功力,在浪漫主义时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更关键的是,门德尔松身上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怀古情怀”和对古典主义传统的尊重。他本人对巴赫、莫扎特、海顿等古典大师的作品有着无比的热情和深入的研究。我们都知道,他促成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在百年之后重新被发掘和演奏,这可以说是对音乐史的一次重大贡献,也体现了他对音乐传承的重视。这种对古典形式的精湛把握和对古典美学的崇尚,让他的音乐在充满了激情的浪漫主义浪潮中,显得格外清晰、结构严谨,而且充满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平衡感。

这正是他“代表性”的独特之处。他并没有像一些浪漫主义作曲家那样,完全抛弃古典主义的束缚,而是将浪漫主义的情感注入到古典的框架里。他的交响曲、协奏曲,虽然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和生动的描绘,但在形式上依然遵循着古典的体裁和结构。这种结合,使得他的音乐既有浪漫主义的深度和感染力,又不失古典主义的清晰和逻辑。他的《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以及小提琴协奏曲,都是在“浪漫化的古典”这条道路上的杰出范例。

此外,门德尔松还以其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而闻名,他的钢琴作品,如《无词歌》,以其细腻、优美、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成为了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经典。这些作品深刻地触及了个人情感的细微之处,用一种内敛而深情的方式表达了许多难以言说的情绪,这同样是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他的音乐也常常带有宗教色彩,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和《圣保罗》,展现了他对宗教题材的深刻理解和处理能力,以及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

所以,门德尔松之所以能被视为德国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因为他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与对古典传统和形式的尊重巧妙地结合起来。他用一种优雅而清晰的音乐语言,描绘出如诗如画的风景,表达了深刻的个人情感,并对音乐史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音乐,就像一座精心雕琢过的花园,既有自然生长的野趣,又处处体现着匠人的巧思与美学追求。他不是最狂野、最叛逆的浪漫主义者,但他绝对是那个时代里最能代表那种“温暖的、诗意的、对美好永恒追求”的浪漫精神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至今仍能抚慰人心,引发共鸣,这本身就足以说明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魅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第(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国作曲家。

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习,我在网易云上制作了一份门德尔松作品歌单,其中精选了本文提及的门德尔松代表作品中更好听的作品,欢迎大家关注收藏,链接: 贵公子的山水梦游:门德尔松作品精选

门德尔松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银行家。门德尔松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和一些有名气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学习音乐。16岁,他创作了喜歌剧《卡马丘的婚礼》(Op.10,1825),17岁时创作出著名的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Op.21,1826)。在1826—1829年期间,门德尔松到柏林大学学习,并于1829年,为纪念巴赫《马太受难乐》创作百年,亲自指挥了这部作品。1829-1835年,门德尔松去欧洲几次旅行,领略了不同国家的特色风光,他在旅途中构思了《苏格兰交响曲》(Op.56,1830—1842)、完成了《宗教改革交响曲》(Op.107,1829—1830)、管弦序曲《赫布里德群岛》(Op.27,1830)、《意大利交响曲》(Op.90,1833)、钢琴作品集《无言歌》第一卷(Op.19,1829)、管弦乐序曲《寂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Op.27,1832)等作品。1832年,23岁的门德尔松在杜塞尔多夫市担任指挥。次年,门德尔松开始到莱比锡担任格万特豪斯布业大厅担任指挥。此后,门德尔松因为他的音乐创作和音乐活动有了较为稳固的名气。在1843年,门德尔松参与筹建莱比锡音乐学院。在莱比锡期间,门德尔松创作了清唱剧《圣保罗》(Op.36,1834—1836)、《伊利亚》(Op.70,1846),完成《苏格兰交响曲》(Op.56,1842)、管弦乐序曲《美丽的梅露辛娜》(Op.32,1833),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1844),其余7卷《无词歌》(Op.30、Op.38、Op.53、Op.62、Op.67、Op.85、Op.102,1829—1845)及大量的重唱与合唱作品。门德尔松在1847年,在莱比锡去世,享年38岁。

门德尔松一生创作了5部交响曲,7部管弦乐序曲,3部清唱剧及赞美歌、诗篇、经文歌等宗教体裁作品,为钢琴做的《无言歌》8集,为钢琴、小提琴写作的数篇协奏曲,还有许多奏鸣曲及重奏的室内乐作品,其中在音乐历史中最重要的是管弦乐序曲交响曲钢琴作品

一、管弦乐序曲

在门德尔松的管弦乐作品中,最大的创作特色是他的“标题”。柏辽兹是在交响乐中加入了“标题”,创立了“标题交响曲”,而门德尔松是在管弦乐序曲中加入标题,确立了“标题性序曲”。序曲(overture)通常用于戏剧和歌剧的开场,类似于现在电视剧片头曲的概念,在门德尔松同期的贝多芬就曾为《科里奥兰》、《艾格蒙特》等戏剧创作了序曲。门德尔松的标题性序曲与普通不同的是,它可以不依附于戏剧或歌剧,可以专为音乐会独立创作和演奏。标题性序曲通常采用单乐章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单乐章相比于交响乐多个乐章的结构更加短小。加上标题后,与文学内容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让作品的内涵更加深刻的同时,也让作品具备了浪漫主义风格。标题性序曲的出现,让当时的人们眼前一亮。在门德尔松7首管弦乐序曲中,最有名的是他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改编的同名作品《仲夏夜之梦》(Op.21,1826)。《仲夏夜之梦》讲述的是古代雅典有两对青年贵族,经过误会和曲折,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门德尔松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描述了这部作品。

QQ音乐 ——门德尔松:标题性序曲《仲夏夜之梦》(Op.21,1826)

其他标题性管弦乐序曲还有:

QQ音乐 ——《赫布里德》(Op.26,1830)、

QQ音乐 ——《寂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Op.27,1832)、

QQ音乐 ——《路易·布拉斯》(Op.95,1839)

等等。

二、交响曲

门德尔松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创作交响曲,除去正式发表的5部以外,还有未发表的12部,他的交响曲创作中已经体现出了一些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如:模糊乐章之间的联系,注重情感的抒发和画面的描绘。等等。其中的《意大利交响曲》(Op.90,1833)、《苏格兰交响曲》(Op.56,1830—1842)是最著名的。《宗教改革交响曲》(Op.107,1829—1830)是门德尔松为纪念德国新领袖马丁·路德的“奥格斯堡信纲”三百周年而作,它在末乐章使用了德国新教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的旋律。

QQ音乐-专辑 ——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Op.90,1833)

QQ音乐-专辑 ——门德尔松:《苏格兰交响曲》(Op.56,1830—1842)

QQ音乐-专辑 ——门德尔松: 《宗教改革交响曲》(Op.107,1829—1830)

三、钢琴作品

门德尔松最著名的钢琴作品就是《无词歌》,他创作的8卷48首《无词歌》(Op.19、Op.30、Op.38、Op.53、Op.62、Op.67、Op.85、Op.102,1829—1845)是类似于“音乐日记”或“音乐素描”的作品。作品清新质朴,抒发了他对生活、自然、艺术的情感。

QQ音乐-专辑 ——《无词歌》全集(Op.19、Op.30、Op.38、Op.53、Op.62、Op.67、Op.85、Op.102,1829—1845)

结语

门德尔松在西方音乐历史中,他在音乐创作上的主要贡献就是确立了标题性序曲这种音乐形式。此外,他参与了的很多音乐活动也体现了他对西方音乐的价值。首先,门德尔松指挥了巴赫的《马太受难乐》,拉开了巴赫音乐复兴的序幕;其次,其基于多年的指挥经验,确立了近代指挥法的基础;再次,他在1843年参与筹建了德国的第一所莱比锡音乐院,对于德国音乐艺术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门德尔松,总有人会把他和“印象派”或者“新古典主义”联系起来,觉得他身上有着一种特别的、难以言喻的“清新”和“优雅”。当然,这些形容都没错,但要把他放到德国浪漫乐派这个大框子里细品,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存在,甚至可以说,他是那个时代里一个既承前启后,又独树一帜的闪耀符号。首先,我们得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