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在引用时,通常说的是“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我现在变成了死亡,世界的毁灭者)。这里使用“become”(变成)而非“am”(是),可能反映了他的一种主观体验和道德上的冲击。
“I am” (我是):这更侧重于一种内在的、永恒的存在状态。如果黑天说“我是”,那是他神性的本然。 “I have become” (我已经变成):这个说法更强调一个过程、一个转变。奥本海默在原子弹爆炸的瞬间,感受到自己作为科学家和项目负责人,亲手促成了这种毁灭性的力量的诞生,仿佛他自己也“变成”了这股力量的一部分,承担了与之相关的命运和责任。他不再仅仅是见证者,而是这股“死亡”力量的创造者和释放者,这种转变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因此,奥本海默的引用,虽然灵感来源于《薄伽梵歌》中的“kālo ’smi lokakṣayakṛt pravṛddho”,但其英文表述“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则更具个人化的、带有深刻哲学反思和心理冲击的意味。它不仅仅是对字面意思的翻译,更是对一种前所未有力量的诞生,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责任感和宇宙观的深刻感悟。
网友意见
कालो sस्मि लोकक्षयकृत्प्रवृद्धो kālo `smi lokakṣayakṛt pravṛdd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