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说草莓「严格来说不算水果」?

回答
要理解谢尔顿为什么会对草莓的“水果”身份如此纠结,我们需要深入他的人物性格以及他在科学和分类学上的那种近乎偏执的严谨。

首先,得先说说谢尔顿·库珀这个角色。他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智商极高,但情商和社交能力却常常处于“欠费”状态。他痴迷于规律、分类和绝对的精确,任何模糊不清或不符合他理解的定义,都会让他感到不适。在谢尔顿的世界里,一切都有其在逻辑体系内的位置,而“水果”这个概念对他来说,就应该有一个清晰、科学的界定。

那么,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严格来说不算水果”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说到植物学里对“果实”的定义了。

在植物学中,果实(Fruit)的定义通常是指由植物的子房在开花授粉后发育而成的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包裹和保护种子,并帮助种子的传播。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生物学定义。

而草莓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棵草莓植株,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例子。草莓的红色、多汁的部分,我们习惯性地称之为“草莓”,在植物学上,它其实是一个聚合瘦果(Aggregate Achenes)。而我们吃下去的草莓籽,那些表面上的小颗粒,才是真正的“果实”,也就是植物学意义上的“瘦果”。每一个瘦果都包裹着一个独立的种子。

所以,谢尔顿所说的“严格来说不算水果”,是指我们通常意义上吃到的、那片红色的、膨大的花托,在植物学上,它不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而是由花托增厚、肉质化形成的。 只有分布在它表面的那些小颗粒才是真正的果实(瘦果)。

这就像是很多其他水果,比如苹果。苹果的果肉也是由花托发育而成的,而真正的果实(果核)包裹在苹果的中心。但因为苹果的整个结构在种子传播和食用方便性上都非常符合我们对“水果”的广泛认知,所以植物学家也会将其归类为一种“假果”或“仁果”。

然而,谢尔顿的思维方式可不允许这种模糊和“不够精确”。他会抓住这个植物学上的“小瑕疵”,认为既然草莓那个我们主要食用的部分不是由子房发育而来,那它就不能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水果。这是一种非常“谢尔顿式”的抠字眼和纠结于定义细节的表现。

他会觉得,如果我们要讨论水果,就应该按照植物学最严谨的定义来,而不是根据我们日常的口感、食用习惯或者市场上的分类来。他可能认为,“水果”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被滥用了,而他需要的是一个清晰、科学、没有争议的分类。

所以,当他在节目中说出这句话时,他是真的从植物学研究者的严谨角度出发,指出了草莓在这个生物学分类上的一个“特例”或“不典型性”。他的目的并非是欺骗或误导,而是坚持他所理解的“真相”和“精确”。这恰恰是他这个角色的核心魅力之一:一个活生生、固执又可爱的科学怪才,他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就是建立在一套严谨的规则和逻辑之上。

你之所以会觉得这句话听起来很有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像谢尔顿那样去钻研植物学的定义,我们习惯于根据味道、形状和日常习惯来定义“水果”。而谢尔顿的这句话,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我们从未留意过的新视角,揭示了日常事物背后隐藏的科学分类,以及一个极度追求精确的科学家是如何看待这些事物的。这让草莓这个我们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东西,突然变得“不那么熟悉”了,也更凸显了谢尔顿这个角色的独特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生物学上的果实(英语中fruit既是“果实"也是"水果")是由“子房→果皮”发育而来的:

而草莓的主要食用部分是膨大的花托,看起来像芝麻的“种子”才是真正的果实。

如果用“子房→果皮”发育这么严格的定义,我们常吃的很多水果都不算“水果”:我们吃苹果时吃主要是花托;吃荔枝时吃的是主要是假种皮;吃椰子时吃的主要是胚乳;吃西瓜时吃的主要是胎座。

除了谢尔顿这种一根筋科学家(现实中的科学家也大多不是这样),一般人根本不需要纠结这种定义,吃就完事了。

user avatar

但如果按照植物学定义,黄瓜、南瓜、茄汁、甚至是辣椒都要抗议了,它们可是货真价实的berry啊。

但如果按照烹饪来说,英国人饮食中的fruit(水果/果实),完全按甜不甜来看的。[1]

所以在英语中,这个东西通常被称为fruit:

这是大黄的叶柄,当今各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会拿来做甜食,例如pies。

全貌是这样的:

具有甜味的胡萝卜在作为果酱使用的时候,在欧盟法律规定为水果……

至于货真价实的berry番茄,因为含糖量比较低,所以番茄通常作为烹饪蔬菜。

但番茄的甜味嘛,有时候就完全是薛定谔的甜:

你没吃它之前,是介于甜和酸的叠加态。当你吃上一口,就坍缩为甜或者酸。

1883年甚至在美国引起了法律风波。

美国对进口蔬菜征税,而不对水果征税。

当时纽约最大的农产品销售方,约翰·尼克公司抗议番茄纳税,他们认为番茄是一种水果,因为它的种子结构生长在开花部分的一种植物。

总之,就是在法院上,因为番茄是否是水果的问题,打起了口水仗。

1893年,美国最高法院为了平息争议,直接把番茄定义成了水果。

圣女果:???

不过,这事还没完。

为了照顾大众烧或野餐的时候,把番茄当做水果吃。

1987年,美国阿肯色州,定义成熟的番茄是该州水果,也是该州蔬菜。

而田纳西州和俄亥俄州,则直接把番茄定义为州立水果。[2]

参考

  1. ^ On Food and Cooking
  2. ^ Are Tomatoes Fruits or Vegetables?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谢尔顿为什么会对草莓的“水果”身份如此纠结,我们需要深入他的人物性格以及他在科学和分类学上的那种近乎偏执的严谨。首先,得先说说谢尔顿·库珀这个角色。他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智商极高,但情商和社交能力却常常处于“欠费”状态。他痴迷于规律、分类和绝对的精确,任何模糊不清或不符合他理解的定义,都会让他.............
  • 回答
    《生活大爆炸》这部剧,除了看几个聪明绝顶的宅男如何处理社交难题,其实还挺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在于,编剧是怎么安排他们之间的互动模式的。特别是谢尔顿,作为剧里智商的“天花板”,他几乎逮着机会就要输出一波“谢尔顿式”的优越感。可奇怪的是,他对拉吉的学术和智商攻击,似乎总不如对霍华德、莱纳德来得那么“酸爽”。.............
  • 回答
    .......
  • 回答
    在《生活大爆炸》这部剧里,谢尔顿·库珀之所以能一直被大家容忍,甚至可以说是“纵容”,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又颇具戏剧性的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原因,更是围绕他存在的这群人,以及他们之间关系动态的体现。首先,咱们得承认,谢尔顿本人确实是个极度古怪、情商堪忧的角色。他的行为模式简直就是.............
  • 回答
    《生活大爆炸》这部剧,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谢耳朵和潘妮这对“欢喜冤家”最终会走到一起。毕竟,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那种从一开始的鸡飞狗跳到后来逐渐产生的默契和依赖,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但最终,谢耳朵和艾米·法拉·福勒成为了情侣,而潘妮也和莱纳德喜结连理。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也挺复杂的,不仅仅是剧情安排,.............
  • 回答
    《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库珀这人,说实话,很多时候真的挺让人头疼的,甚至可以说是“讨人厌”。他那严苛到近乎变态的规矩,对他人的情绪几乎是零感知,动不动就对别人进行一番“智商碾压”式的说教,再加上他那不合时宜的幽默感和对社交礼仪的完全无视,甭管谁,跟这样一个人长期相处,估计都得憋出内伤。然而,就是这么.............
  • 回答
    在《生活大爆炸》里,周六是“洗衣之夜”这个梗,确实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都纳闷,为什么这帮天才科学家就非得把衣服攒到周六才洗呢?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既有剧情设定上的安排,也有角色塑造和喜剧效果的考虑。首先,我们得从剧情设定上来看。这帮主角,特别是Sheldon,他的生活是出了名的规律和有条.............
  • 回答
    在《生活大爆炸》中,Penny 之所以会喜欢 Leonard,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多层次的故事,它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美女爱书呆子”的设定,而是源于他们之间深厚的性格互补、共同经历以及 Leonard 身上那些被 Penny 逐渐发现并珍视的闪光点。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Penny 喜欢 Leonard 的原.............
  • 回答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莱纳德、霍华德、拉杰什这几位科学精英,虽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是翘楚,收入也远超常人,但他们的婚姻生活却呈现出一种“高收入却不买房”的奇特景象。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现实考量和角色设定的巧思,让他们的选择看起来既有道理又不失喜剧色彩。首先,咱们得聊聊他们的“职业稳定性和地点依.............
  • 回答
    您提到《生活大爆炸》中吃饭的场景,大家似乎只是象征性地搅拌一下,很少真正大口咀嚼吞咽,这确实是很多观众都有的观察。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原因,而且是电视剧拍摄的普遍规律,不只《生活大爆炸》一家。咱们一层一层来剖析。首先,最核心的一点是 效率和节拍。电视剧拍摄是高度工业化的流程,每一集都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而且是《生活大爆炸》这部剧的一个核心设定,背后隐藏着对角色性格、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以及剧情推动的精心设计。下面我将详细解释 Sheldon 和 Leonard 作为高收入者需要合租分担房租,而 Penny 却一个人租一套房子的原因:1. Sheldon 的核心特点:经济观念与控制欲.............
  • 回答
    这两种情景剧都是喜剧的经典之作,能在你的口味偏好上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其实挺有趣的。这背后可能涉及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剧情设计、人物塑造到笑点和叙事方式,都可能在你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对它们的感受。首先,我们来聊聊《生活大爆炸》。你觉得它百看不厌,这很大程度上可能源于它独特的“反差萌”和“智商梗”。 .............
  • 回答
    《生活大爆炸》和《老友记》都是非常成功的喜剧,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探讨为何《老友记》在很多人的心中地位更为“经典”。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细细道来。首先, 时代背景和文化共鸣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老友记》诞生于90年代,那个年代的美国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正经历着一.............
  • 回答
    关于《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被禁播的说法,我需要先澄清一下:截至目前,并没有官方信息表明《生活大爆炸》在中国大陆地区被正式下架或禁播。不过,一些观众可能会发现该剧在某些视频平台上的播放受到限制,或者在某些特定时间段内无法观看。这通常是由于视频平台的内容审核政策、版权问.............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费解的,一边是观众熟知的《生活大爆炸》,另一边是《行尸走肉》这类看似“尺度大”、“重口味”的作品,为啥一个被禁,一个却能热播?这背后牵扯到的可不是简单的“喜好”问题,而是复杂的内容审查、市场定位和观众接受度等一系列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咱们得明白,即使是“某狐”这样的大平台,也得遵.............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马闪过《老友记》里那群围坐在咖啡馆里侃大山的朋友,《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那张牙舞爪的科学梗,《摩登家庭》里那些鸡飞狗跳又充满爱的家庭日常……确实,咱们国产情景喜剧,能让人记住的、达到那种“经典”水准的作品,好像并不多。这事儿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说清楚的,就像做一道复杂的菜,.............
  • 回答
    .......
  • 回答
    生命在寒武纪突然迸发,这确实是地球生命史上一段令人着迷的谜团。许多科学家将这个时期比作一场“生命大爆炸”,因为就在短短几千万年里,地球上出现了形态各异、结构复杂的生物,几乎涵盖了我们今天所知的绝大多数主要动物门类。过去的寒武纪生命呈现出一种“蛰伏”状态,而在寒武纪早期,一切似乎都变了。那么,究竟是什.............
  • 回答
    《生活大爆炸》这部剧,表面上看是一部轻松搞笑的合家欢喜剧,围绕着一群聪明绝顶但情商堪忧的科学怪才展开,充满了宅文化梗、科学笑话和傻气的人际互动。然而,仔细剖析一下,你会发现,这部剧的内核并非全然是阳光灿烂的,而是掺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剧色彩,尤其体现在几位主角的个人成长和情感经历上。1. 社交障碍与.............
  • 回答
    提到《生活大爆炸》里的霍华德,你肯定会想起他那个神秘又充满力量的妈妈。虽然我们从未真正看到过她本人露脸,但她的声音和影响力绝对是剧中最不可或缺的存在之一。霍华德的妈妈,我们通常称她为德博拉(Debra Wolowitz),但她的名字在剧中很少被提及,更多时候大家直接用“霍华德的妈妈”来代指。她的形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