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这位大V学习一下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论证当中的谬误,制作包含着各种逻辑谬误的帽子是一件非常无趣的行为。
不过该内容实在是缺乏逻辑性,希望这位大V先学学如何处理一下论证当中的常见谬误:
未来一段时间中文互联网会涌现大量账号向你科普清朝沙俄边境历史,上世纪蒙古国的诞生,告诉你21世纪最重要的任务是背刺俄罗斯收复“失地”,而万万不应再忤逆美国,更不能与魔鬼背靠背,谁反驳谁是“孝子”。
“大量账号”、谁反驳谁是“孝子”的根据在哪里?
对对对,科索沃就是民族自决权,南斯拉夫必须肢解七次,而克里米亚和东乌克兰肯定就不是什么民族自决了。
谁同时持有上述观点了?
2. 转移话题谬误(redherring fallacy)
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被插进来将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此来帮助赢得这次论证。这个例子中的谬误顺序如下:①甲主题正被讨论;②将乙主题介绍进来,它长得好像和甲主题有关,而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干;③甲主题被置之不理。
但是同样的人,对美墨战争、得克萨斯的独立与被吞的历史是不会提的。
拿上百年前的事情强行转移话题,拿不同时代的东西谈国际规则本身就是可笑的。
3. 诉诸感情谬误(appeal to emotion fallacy)
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今天这件事情,如果让一位从2014年下半年穿越来的人评价,他会说毫不意外;然而2022年的人还能引出如此多刁钻的角度。
4. 乱扣帽子谬误(explaining by naming fallacy)
错误地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时间或行为起了个名字,你就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毕竟在某些话题下,带节奏者有着一以贯之的方向性。
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就是带节奏?
特此感谢 @綦巾茹藘 对此人的言论花时间归谬。
以下评论区的回复充满了令人捧腹的逻辑谬误,如:
4. 乱扣帽子谬误(explaining by naming fallacy)
错误地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时间或行为起了个名字,你就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5. 人身攻击型谬误(adhominem fallacy)
在论证过程中,既不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也不直接反驳其提供的论据,而是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