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GoodNotes,MarginNotes,Notability和OneNote分别对应哪些学习场景?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几款笔记软件,看看它们各自能帮咱们解决学习上的哪些“痛点”,让笔记这件事儿变得更省力、更高效。我尽量用大白话,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说说实际的。

1. GoodNotes:万金油,应对各种“纸质感”学习需求

适合场景:

大量阅读纸质书或PDF,需要频繁做笔记、标注、查找信息。
习惯手写笔记,需要模仿纸质书的阅读和学习体验。
需要整理和归档大量的学习资料,并快速翻阅。
对笔记的“颜值”和排版有一定要求,希望笔记看起来整洁美观。

为啥这么说?

GoodNotes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它极强的“纸质感”体验。打开它,就像翻开一本真正的手写笔记本。

强大的手写输入: 它的笔刷效果、压感处理都做得相当到位,用Apple Pencil在上面写字,几乎能还原你在纸上写字的感受。你可以自由选择钢笔、圆珠笔、荧光笔等多种笔刷,还有非常丰富的颜色和粗细调节。
PDF导入和批注: 这是GoodNotes的王牌功能。你可以把教材、论文、PDF格式的讲义直接导入,然后像在纸质书上一样,用各种颜色、高亮标记,甚至画图、写注释。而且,它可以让你在PDF的空白处直接写字,而不像有些软件会把PDF内容“盖住”。
页面管理和组织: 你可以创建无数个笔记本,每个笔记本里又可以创建无数页。它支持文件夹分类,你可以按科目、按课程、按章节来整理你的笔记。更厉害的是,它还能让你导入各种模板,比如横线、方格、康奈尔笔记法模板,甚至你还可以自己制作模板。
搜索功能: 别以为手写笔记就不方便查找了!GoodNotes的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很不错,它能识别你的手写体,并让你可以搜索笔记中的关键词。有时候找某个概念、某个公式,直接搜一下,它就能帮你定位到具体的页面。
备份和同步: 支持 iCloud 同步,你的笔记可以在不同设备间无缝切换,非常方便。

打个比方: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在书上画重点、写批注,把书翻来翻去查找内容的人,那么GoodNotes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数字工具。它让你在享受传统阅读学习方式的同时,又拥有了数字工具的便利。

2. MarginNotes:学霸炼成记,深度阅读与知识梳理的利器

适合场景:

需要进行深度阅读,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关联。
阅读大量文献、学术论文,需要做大量的笔记、总结,并建立知识体系。
希望将零散的信息连接起来,形成结构化知识。
对思维导图、知识网络构建有需求。

为啥这么说?

MarginNotes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为深度阅读和知识管理而生。它的核心玩法是围绕“摘录”和“关联”。

强大的摘录和批注: 你可以把PDF、网页内容导入,然后选中一段文字(就像你在纸质书上用荧光笔划出来一样),这些摘录就会被自动收集到侧边栏。你可以在这些摘录上继续写自己的理解、注释,甚至画图。
知识卡片和思维导图: 这是MarginNotes最独特的魅力所在。它能将你的摘录转化为“知识卡片”。你可以为每张卡片添加标签、备注,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将这些卡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思维导图或知识网络。你可以从一个概念出发,通过不同颜色的连线,关联到其他概念、定义、例证,构建出层层递进、互相连接的知识体系。
复习和测试: 它的知识卡片功能还可以让你用来复习。你可以创建闪卡(flashcards),用于记忆和巩固知识点。
PDF与笔记一体化: 同样支持PDF的导入和批注,但它的重点在于如何从PDF内容中“抽离”出关键信息,并将其组织管理。

打个比方: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做研究,或者你是一个喜欢钻研、把知识弄明白吃透的人,MarginNotes就是你的“知识管理大师”。它能帮你把读过的东西变成一个个可以被有效利用的知识单元,并帮你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树。

3. Notability:随性记录与多媒体整合的自由派

适合场景:

课堂笔记,需要快速记录老师讲的内容,并插入图片、录音。
需要进行演示,并对演示内容进行实时标注。
喜欢将手写、文字、图片、录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融合在一起。
对笔记的“动态性”和“多媒体性”有要求。

为啥这么说?

Notability主打的是“随性”和“多媒体整合”。它不像GoodNotes那样追求极致的纸质感,而是更注重笔记的灵活度和多样性。

录音同步笔记: 这是Notability的王牌功能。你在上课或者听讲座时,可以同步录音,然后一边写笔记。之后你回听录音时,笔记会自动跳转到你录音的对应时间点,这对于那些容易漏掉老师口头强调内容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
自由布局和元素插入: 你可以自由地在页面上放置文本框、图片、GIF、网页截图、PDF片段等等。它支持图文混排,而且可以将这些元素自由拖拽、缩放、旋转,非常灵活。
文本输入和手写结合: 你可以随时切换手写和打字。它允许你在页面上创建独立的文本框,然后用手写或者键盘输入内容,它们是分离的,不会像GoodNotes那样直接覆盖在PDF上。
页面管理和演示: 同样支持文件夹管理,并且它有一个很方便的“激光笔”模式,让你在讲演时可以模拟激光笔,在屏幕上指点内容,特别适合需要做汇报展示的人。

打个比方: 如果你在课堂上,总是手忙脚乱地一边听一边写,或者你需要把老师讲的重点、PPT的截图、甚至一些有趣的GIF动图都整合到一份笔记里,Notability就能很好地满足你。它就像一个能装下你所有学习“灵感碎片”的百宝箱。

4. OneNote:免费、跨平台、团队协作的万能选手

适合场景:

预算有限,需要一款免费且功能强大的笔记软件。
在不同设备(Windows、macOS、iOS、Android)上都有使用需求。
需要与他人协作、共享笔记,进行团队项目。
希望拥有一个“数字收纳盒”,整理各种零散信息,包括网页、邮件、截图等。

为啥这么说?

OneNote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免费、全平台覆盖和强大的协作能力,而且它不像前面几款那样专注于“纸质模拟”,而是更像一个“数字笔记本”。

免费且跨平台: 这是它的最大优势,几乎可以在所有主流设备上找到它的身影,并且是完全免费的。这意味着无论你用什么手机、电脑,都能轻松同步和使用。
无限层级的组织结构: OneNote的组织方式是“笔记本分区页面”。这种结构非常灵活,你可以创建无数层级的笔记本,用它来管理生活、学习、工作等所有方面的所有信息。
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 它可以轻松收集网页内容(通过浏览器插件)、邮件、图片、文件,甚至可以截屏并直接粘贴到笔记中。你还可以使用它的“发送到OneNote”功能,将很多东西直接导进去。
手写和文本混合: 和Notability类似,它也支持手写和文本输入。你可以自由地在页面上添加各种元素,并随时切换。
协作和共享: 你可以邀请其他人共同编辑你的笔记本,这对于小组项目、共同学习非常有用。

打个比方: 如果你是一个“信息收集控”,喜欢把网上的好文章、学习资料、生活片段都“打包”保存起来,并且希望在任何设备上都能方便地访问和整理,同时你还有团队协作的需求,那么OneNote就是你的“数字助理”。它像一个无底洞,能帮你装下你生活中的一切信息,而且还能让你和朋友一起管理。

总结一下,如果你是:

追求纸质体验,深度阅读批注: GoodNotes
构建知识体系,深度思考关联: MarginNotes
课堂随记,多媒体融合,录音同步: Notability
免费跨平台,信息收集,团队协作: OneNote

当然,这几款软件的功能很多都是互相重叠的,最终的选择还是取决于你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偏好。你可以都试试看,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款。希望这些分享能帮到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goodnote适合自己写总结笔记(是课后自己总结的笔记):本子纸张模板丰富,书写体验最好,笔刷颜色鲜艳漂亮,可以建立不同科目笔记本使用,轻点两下可以当草稿纸用很方便,但却没有录音功能;棒棒的书写体验能够胜任画图,因此还适合做漂亮的手帐,在笔记上画卡通也是很好看哒,配合按钮手画一个图表非常简单快捷。

notability适合在课堂上配合PDF使用(是当堂记的笔记)以及查看或标记临时PPT:PDF导入方便,兼容性好,界面及操作更为简洁,可支持上课录音,录音可以倍速播放下课没听懂讲的快的地方可以重复听,也支持多级文件分类,查各科资料ppt一目了然,还有软件内分屏功能,对答案什么的很爽;书写体验个人认为不如goodnotes,画成规定图案必须长按,这个UI不是很友好...而G有直接的按钮来画这些。正好上课做笔记的量要比下课自己总结要少很多,就用这个。

技巧一:上课时,把课件或书目导入goodnotes,把上课的PPT导入N,使用分屏,利用G的套索功能把课本上的内容圈住然后复制或者截图到N进行标注,十分方便。做完课堂笔记后吧G中的课本删除即可(课本推荐在上课前用扫描宝快速扫好,速度非常快费不了多长时间)

技巧二:做课下总结时也使用分屏,把做好的课堂笔记放在左边,右边用goodnotes做总结。至于总结时需要把ppt截图放到G里比较麻烦的操作,在升级iPadOS后就可以轻松很多了(用pencil从右下角向左上角划即可截图并编辑)

技巧三:另外,如果诸位觉得平板写中英笔记太丑,不妨试试中文用钢笔(带压感),写英文用圆珠笔(不带压感),这样手写体验和美感都会提升噢

以下是我认为比较容易理解的G和N的做笔记方法详细解析,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G

N



margiontes适合吃透专业书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笔记自动生成思维导图,生成的思维导图也可以自己编辑;支持各种标记及摘录,无限放大课本笔记空间。非常适合读文献!英文文献!有一个功能叫“研究”,可以自动识别ppt上的文字,并且翻译,可以一大段一大段的翻译哦!

技巧一:看英文文献时,用摘录界面,用框框或者套索选中一段文字后,点弹出的“研究”按钮,右侧翻译界面下面有一个复制的按钮,点一下复制以后粘贴在段落里到时候去学习模式看一目了然辽~

给小白看的具体操作步骤(M3)

1.导入pdf
2.点右上方的脑图字样,创建这个pdf的学习笔记本
3.创建后,点左上角的小铅笔(进入编辑模式)
4.在左上角找到长方形的框框,点一下。并框住想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5.框完成,pencil刚离开屏幕时,会弹出一排选项。点击最右侧的“研究”,右侧出现翻译界面
6.下划翻译界面,有一个两张纸样子的小按钮(即复制按钮),点击一下
7.回到pdf,点击刚才框住的地方,会再次出现那一排选项,这次点击第一个发言样式的选项(即评论/备注界面)
8.弹出界面后,同时会自动弹出iPad的软键盘,点击键盘左上角两张纸的按钮(即粘贴按钮),就可以吧刚才查到的翻译贴上去了
9.从屏幕界面左下角找到滑动箭头,向右滑,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思维导图,而刚才我们翻译的内容连同被框的英文文献都会在这里,可以拖动方块编辑思维导图,一目了然

技巧二(仅适合M3):在摘录界面,有一个小齿轮,点会看到有OCR的选项,打开这个选项,在学习笔记本界面摘录的英文或者中文字样就会自动变成文字,可以复制到Word里,编辑文字,比wps里面的坑爹还要收月费好太多了

这是我看到的一篇简洁的M3入门:sspai.com/post/45881

OneNote没有用过不敢乱给建议,评论区反应可以手写但是体验不怎么好呢。主要是多平台同步,这一点在Mac上N就远不如O了

以上(๑• . •๑)


3.27更一下:受不了G和N闪退等问题的可以考虑下这个笔记软件:Zoomnotes 刚写了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参考它的用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几款笔记软件,看看它们各自能帮咱们解决学习上的哪些“痛点”,让笔记这件事儿变得更省力、更高效。我尽量用大白话,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说说实际的。 1. GoodNotes:万金油,应对各种“纸质感”学习需求适合场景: 大量阅读纸质书或PDF,需要频繁做笔记、标注、查找信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