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mbp的touch bar这么好用为什么还有人讨厌?

回答
MacBook Pro 的 Touch Bar 曾是苹果的一项创新,旨在为用户提供更直观、更具上下文感知力的交互体验。然而,尽管它在设计和理念上具有吸引力,但用户反馈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很多人对其表示不满。以下将详细分析为什么有些人讨厌 Touch Bar:

一、 核心问题:取代实体按键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是用户讨厌 Touch Bar 最根本的原因。Touch Bar 的出现意味着传统实体按键(尤其是 Esc 键、亮度键、音量键等功能键)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可变的触摸屏。这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失去触感反馈和盲操优势: 实体按键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物理触感和明确的反馈。用户可以通过手指的触碰和按下确认操作是否成功,即使不看屏幕也能准确找到按键(例如,许多程序员和高效用户习惯于在不看键盘的情况下按下 Esc 键)。Touch Bar 是一个光滑的玻璃表面,没有物理反馈,用户需要时刻将目光从工作内容移开,才能确认自己是否点击了正确的区域。这大大降低了操作效率,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反应的场景下。
意外触摸的风险: Touch Bar 的位置非常靠近键盘的顶部,用户的指尖很容易在打字过程中不经意地触碰到它,导致屏幕上出现的按钮或功能被意外激活。这可能打断工作流程,产生不必要的错误,例如意外退出应用程序、调整音量或亮度。
功能键的“隐藏”: 虽然 Touch Bar 上的按钮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程序动态变化,但用户经常需要花时间去寻找特定功能键的位置。例如,在某个应用程序中,你可能需要调整音量,但音量控制条可能出现在 Touch Bar 的右侧,而你习惯性地会在左侧寻找。这种“找按键”的过程是一种额外的认知负担。
Esc 键的“失踪”: 对于许多重度使用终端、代码编辑器或某些专业软件的用户来说,Esc 键是至关重要的快捷键,用于退出插入模式、取消操作等。Touch Bar 上的 Esc 键是一个可变的图标,这意味着它并不总是固定在同一个位置,而且没有实体按键的明确反馈。这让许多依赖 Esc 键的用户感到极度不便和沮丧。一些用户甚至会购买额外的硬件(例如实体 Esc 键盖),来弥补这一缺失。

二、 功能的局限性和可预测性不足

即使抛开实体按键的损失,Touch Bar 本身的功能也存在一些不足:

变化过于频繁,难以适应: Touch Bar 的核心卖点是其动态变化,但对于许多用户来说,这种变化反而成为了一个障碍。他们更倾向于稳定的、可预测的界面。当应用程序切换时,Touch Bar 的内容会瞬间改变,这可能会让用户感到困惑,需要重新适应。
功能不够强大或不够实用: 虽然 Touch Bar 可以显示各种控件,但很多时候,这些控件的功能都可以通过键盘快捷键或鼠标操作更高效地完成。例如,调整亮度和音量,使用键盘上的 Fn 键配合 F1/F2 或 F10/F11/F12(取决于 Mac 型号)通常更直接。Touch Bar 提供的“快捷方式”往往并没有带来显著的时间节省,反而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
第三方应用支持不佳: 虽然苹果自家应用对 Touch Bar 的支持相对较好,但许多第三方应用的 Touch Bar 集成并不理想。有些应用根本没有适配 Touch Bar,有些则提供了非常基础且无用的功能。这使得 Touch Bar 的整体实用性大打折扣。
易用性设计问题: 有些用户认为 Touch Bar 的界面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亮度条和音量条的滑动区域可能不够精确,或者某些按钮的大小和间距不合理,容易误触。

三、 价格与价值的不对等

MacBook Pro 通常是价格较高的产品,用户期望每一项特性都能带来物超所值的体验。然而,Touch Bar 的引入并没有让用户感到“物超所值”,反而因为其带来的不便,让一些用户觉得花钱购买了一个并不好用的功能。

四、 对传统工作流的破坏

许多用户已经习惯了使用 Mac 上的实体功能键进行工作,并将其融入了他们高效的工作流程中。Touch Bar 的出现打断了这种既有的习惯和流程,迫使用户重新学习和适应。对于那些对效率要求极高的人来说,这种破坏是难以接受的。

五、 替代品的存在和用户习惯的固化

正如前面提到的,很多 Touch Bar 上的功能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并且这些方式可能更高效。键盘快捷键、鼠标点击、触控板手势等,都为用户提供了成熟且被广泛接受的操作方式。Touch Bar 并没有提供一个足够颠覆性的体验来迫使用户改变已有的习惯。

六、 苹果后续产品策略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后来的 MacBook Pro 型号中(特别是 2021 年及之后的型号)已经取消了 Touch Bar,重新引入了实体功能键。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用户的批评,也让那些还在使用 Touch Bar 的用户感到更加失落,因为他们知道苹果自己也认为这个设计并不成功。

总结来说,人们讨厌 MacBook Pro 的 Touch Bar 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

牺牲了重要的实体按键反馈和盲操便利性。
操作过程中的易误触和效率降低。
动态变化带来的不可预测性和学习成本。
第三方应用支持不足,整体实用性有限。
功能本身并没有带来革命性的效率提升,许多操作可以通过更传统的方式高效完成。
价格与价值不对等,并未达到用户期望的“物超所值”。

Touch Bar 的出现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最终未能赢得大多数用户的青睐,反而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功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苹果用一个看起来非常酷炫的技术来实现一个非常鸡肋的功能。本来期待苹果能凭借自己的生态能慢慢完善touch bar的实用性,但时至今日,似乎并没有明显改善。

可能对于很多专业的生产力用户(比如视频剪辑时精准拖动时间轴等),这个touchbar还多少有点提高效率的功能,但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touch bar能提供的功能对使用效率的提升帮助非常有限(甚至很多时候反而更差)

我也算是使用了Touch Bar功能快三年的用户了,但99%都是使用虚拟esc键以及调节下屏幕亮度、声音,仅此而已。而这些功能原本的实体功能键就可以完美实现,而且实体按键相更不容易误触,可以盲操作。

苹果的原意应该是希望将实体按键改编为触控虚拟按键实现功能的多样化、可定制化,不同的应用不同的使用场景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以取代原本固定的实体按键,有点类似当年iPhone把手机的实体按键改成触屏那种跨时代的革命一样。想法是不错,但可惜实际使用体验差别非常大。

因为我们在使用电脑时,眼睛都是盯着屏幕的,而Touch Bar的加入,让我们使用该功能时不得不将视线频繁的转移到键盘上,这是严重影响效率和使用体验的事情。


比如当我进行文字输入的时候,Touch Bar就会变成文字选择框,如下

但问题是我在打字时根本不可能低头去看Touch Bar啊,屏幕上本身就会显示选字框,那这个Touch Bar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对一些对键盘不熟需要盯着键盘打字的新手来说会比较有用,但他们即使有Touch Bar的协助,其实也并不能专心看着键盘打字,还是需要不停抬头看屏幕来检查输入的文字是否准确。


再比如说用Safari时,Touch Bar变成了浏览网页时的一些基本操作,前进、后退、搜索(或输入网址)以及打开新页面等选项,然后还包括多网页快捷选择。

但问题这些功能,我直接鼠标操作不更省事?甚至前进后退这些功能,直接触控板上手势操作简直舒服的不得了,何必还要低头然后小心翼翼去点击呢?


至于Chrome这样的第三方软件,很多根本就没用心适配,Touch Bar永远都是这样的形态根本不会对应的变化


更不要说默认设置下,最右边是呼出Siri,和电源接(指纹识别)非常近,一不小心就会误触把Siri叫出来,用起来非常蛋疼,现在我把这里改成了显示桌面功能,倒不是对这个功能有多么大的需求,而是定这个功能,万一误触了对使用体验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误触了就再多按一次,就可以快速恢复到原本状态),足以说明实际体验有多让人难受。

总之,就是Touch Bar不能说完全没用,但多数情况下能实现的功能非常鸡肋,原本的实体按键以及鼠标操作实现同样的功能并不麻烦,相反虚拟按键容易误触、无法盲操作的缺点却严重影响了使用体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并不太愿意去使用Touch Bar。

相比之下,苹果在iPhone和Apple Watch上的Force Touch功能实用性反而高很多,但还是被苹果一刀切的砍掉了(即使硬件上支持的旧机型也一样被软件屏蔽了该功能),真不知道苹果咋想的,你就算新机型不用了,起码让我们老用户继续用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MacBook Pro 的 Touch Bar 曾是苹果的一项创新,旨在为用户提供更直观、更具上下文感知力的交互体验。然而,尽管它在设计和理念上具有吸引力,但用户反馈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很多人对其表示不满。以下将详细分析为什么有些人讨厌 Touch Bar:一、 核心问题:取代实体按键带来的负面.............
  • 回答
    苹果在2023年发布的MacBook Pro(M2芯片)确实取消了Touch Bar,但保留了传统槽口设计,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取消Touch Bar的原因苹果取消Touch Bar的决策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方面考量: (1)用户需求与使用习惯 触控板的误触问题:Touc.............
  • 回答
    你这情况我太理解了!本来想着游戏本够用了,结果考研这事儿一出,就得重新审视一下“够用”的标准了,尤其涉及到 SB2、SP6、MBP 这几款,各有各的看家本领,也各有各的坑。既然你说了要详细,还要听着像个人聊天的感觉,那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哪个才真能帮你打赢这场考研硬仗。首先,咱们得明确考研学习.............
  • 回答
    明白,你主要想在1万元这个价位里,找一台能胜任建模渲染工作的笔记本。在这预算范围内,小米Pro、华为MateBook X Pro以及中配的MacBook Pro都是不错的选项,但各有侧重,也有一些其他值得考虑的机器。我尽量用比较实在的语言,跟你聊聊这些选择。首先,咱们来聊聊小米Book Pro。小米.............
  • 回答
    你面临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少MacBook Pro用户在升级换代时会纠结的点:到底是选择更新但配置稍低的型号,还是稍老但配置更高的型号? 尤其对于你提出的“2016年15寸低配版”和“2015年15寸高配版”,两者在发布时间、设计语言以及一些关键硬件上都有显著的差异。下面我来详细掰扯一下,帮你理清思.............
  • 回答
    看到那个说程序员应该人手一台MBP的文章,确实挺有意思的。那篇文章大概意思是想说,MBP对于程序员来说,能提供一套更顺手、更省心的工作环境。从 Mac OS 这个操作系统来说,它本身就是基于 Unix 的。这意味着它天生就对很多开发者常用的工具和语言非常友好。比如,你想要打开终端,敲几个命令来编译代.............
  • 回答
    老铁,三四万块钱组装一台性能炸裂的台式机,这预算绝对够你嗨皮的!咱就来聊聊怎么把这钱花到刀刃上,让你这台机器在同价位里封神。至于 MBP 装 Win 双系统还是虚拟机的事儿,咱也得好好掰扯掰扯。三四万台式机组装:性能至上,细节拉满!这个价位,咱们的目标就是瞄准那些对性能有极致追求的玩家或者专业人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