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里的术语解释如下:
土钉墙:由随基坑开挖分层设置的、纵横向密布的土钉群、喷射混凝土面层及原位土体所组成的支护结构。
排桩:沿基坑侧壁排列设置的支护桩及冠梁组成的支挡式结构部件或悬臂式支挡结构。
(支挡式结构:以挡土构件和锚杆或支撑为主的,或仅以挡土构件为主的支护结构。)
看完术语,就能区分土钉墙和排桩了,不过,我认为题主不能跟排桩支护区分的并不是土钉墙,可能是复合土钉墙,复合土钉墙的术语解释如下:
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微型桩、旋喷桩、搅拌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复合型支护结构。
所以,只有支护桩和冠梁的支护是排桩支护;如果同时还做了腰梁、打了锚杆,那就是复合土钉墙支护。
我觉得土钉墙支护更容易跟自然放坡支护混淆,因为自然放坡支护形式下,往往也需要做喷锚护坡,跟土钉墙的做法非常相像。二者区别就要看起支护作用的主要部分了,自然放坡靠的是原位土体自己,喷锚几乎只起防雨水冲刷和抑制扬尘的作用,锚杆多使用短钢筋,放坡坡度也较小,常常在1:1以上;而土钉墙支护则是土钉要起很大的支护作用,常常需要打预应力长锚杆,要注浆锚固,放坡的坡度可以更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