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星球大战前传中,议长宣布共和国改帝国,为什么没有人反对呢,而是一片欢呼呢?

回答
在星球大战前传三《西斯的复仇》中,议长帕尔帕廷宣布共和国改制为帝国,并且在场的参议员们一片欢呼,似乎没有人表示反对,这确实是影片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共和国所处的历史背景、民众的心理状态以及帕尔帕廷的精心谋划。

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在场的参议员们会选择欢呼而不是反对:

1. 漫长而消耗巨大的克隆人战争带来的疲惫与恐惧:

战争的创伤: 克隆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对共和国来说,这是一场漫长、血腥且代价高昂的战争。无数的士兵战死沙场,星球饱受战火摧残,经济遭受重创。民众和政治家们都对战争感到极度的疲惫和厌倦。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战争的胜利遥遥无期,分离势力(Separatists)的威胁依然存在。这种持续的恐惧和不确定性让人们渴望一种能够带来和平与秩序的强大力量,哪怕是以牺牲部分自由为代价。
“结束战争”的承诺: 帕尔帕廷在战争期间一直以“和平的缔造者”和“共和国的拯救者”形象出现。他巧妙地利用了民众对结束战争的强烈渴望,将建立帝国描绘成结束混乱、恢复秩序的唯一出路。他承诺了一个强大、统一、能够带来安全和繁荣的帝国。

2. 帕尔帕廷的政治手腕与权力扩张:

渐进式的权力集中: 帕尔帕廷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获得了如此大的权力。在克隆人战争期间,他利用紧急状态法令,不断扩张自己的权力,绕过或边缘化了绝地武士团和其他议会机构。参议员们早已习惯了他在危机时刻做出重大决策。
煽动性的演讲与情感操纵: 帕尔帕廷是一位极其出色的演说家。他能够准确地抓住人们的情绪,用鼓舞人心且充满诱惑力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宣布改制时,他强调的是“安全”、“秩序”、“稳定”,这些都是饱受战争折磨的人们最渴望的东西。
将绝地武士妖魔化: 在宣布改制之前,帕尔帕廷已经成功地将绝地武士描绘成威胁共和国稳定的叛徒。他伪造了证据,指控绝地武士策划了政变,并亲自下令“66号指令”对绝地进行大屠杀。当绝地被宣布为“叛徒”后,那些依然忠诚于共和国的参议员们自然不会再有顾虑去反对以清除“叛徒”为名进行的改革。

3. 参议院的衰败与内部矛盾:

政治僵局与腐败: 在前传系列中,共和国的参议院已经变得官僚化、低效且充满腐败。长时间的政治僵局使得许多重要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民众对参议院的信任度也在下降。
对强大领导的向往: 相对于效率低下的参议院,一个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执行的强大领导者,在当时看起来更具吸引力。帕尔帕廷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自己塑造成那个能够带领共和国走出困境的“救世主”。
对民主制度的疲惫: 在经历了漫长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后,一些人可能对民主制度的复杂性和低效率感到厌倦,转而拥抱一种更为集权但承诺带来秩序的统治模式。

4. 信息的封锁与对真相的蒙蔽:

帕尔帕廷的全面控制: 帕尔帕廷不仅是议长,还秘密操纵着共和国的绝大部分信息传播渠道。他可以自由地散布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掩盖真相。绝地武士被消灭后,没有人能够有效地揭露他的阴谋。
“安全高于一切”的逻辑: 在战时状态下,“国家安全”往往成为压倒一切的理由。帕尔帕廷以“结束内战”、“粉碎叛乱”、“保护共和国公民”等理由,将建立帝国合理化,让人们更容易接受。

5. 绝地武士的缺席与失去制衡:

绝地武士被消灭: 在帕尔帕廷宣布改制帝国的前一刻,他已经通过“66号指令”几乎消灭了所有的绝地武士。绝地武士团是共和国中最有道德和力量的制衡力量,他们的消失让帕尔帕廷可以为所欲为。
对绝地武士的恐惧与误解: 帕尔帕廷成功地在公众和参议员心中种下了对绝地武士的恐惧和不信任。一旦绝地被定性为叛徒,支持绝地就等于支持叛国。

总结来说,参议院的欢呼并非出于对帕尔帕廷的真心拥戴,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叠加的结果:

对和平与秩序的极度渴望。
对长年战争的疲惫和恐惧。
对帕尔帕廷作为“救世主”形象的信任。
对共和国低效运作的失望。
信息被操纵和真相被掩盖。
制衡力量(绝地武士)的消失。

在那个时刻,对于许多参议员来说,接受一个强大的、能够结束混乱的帝国,比坚持一个摇摇欲坠、满目疮痍的旧共和国要安全得多,也更符合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他们的欢呼是一种绝望中的选择,是他们对“新秩序”的盲目拥抱,也是帕尔帕廷高超政治操纵的终极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来说点不一样的。

我认为电影这里处理并不好。但也无可厚非。

帕尔帕廷这里要做的其实是让自己已有的权利无限期延续下去,至于是否宣布建立帝国,其实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不了太大影响。

太长不看版本:

议长具备了独裁的所有实质性条件,但是直接宣布改组为帝国应该是电影为了推动情节的简单化处理。

那么我们来捋一捋

-----------------我是随意的分割线------------------

我一直以来坚持一个观点。所有科幻作品作品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

西方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对于政治的讨论,最值得也是最容易借鉴的历史显然只有前后两段。

一个是古罗马时代,例如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小说,几乎就是在科幻的背景下重现了罗马帝国衰亡史。这个可以理解,几乎当代所有西方文明都在试图和古罗马攀关系,虽然大多数其实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文明。

另一个是当代。毕竟目前以西方社会的话语权优势地位,他们认为他们站在文明的顶峰,理应代表人类文明未来的最终形态。像星际迷航,卡拉狄加这些,代表银河的体系基本都是美国的翻版。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科幻作品大多数都是建立在联合国框架下的设定。

说到星球大战前传,基本对应了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型的历史。

那么不妨把帕尔帕廷和凯撒,屋大维放在一起,看看他们是是如何在民主体制下获得绝对权利的。

古典民主政治中,议员们很早就发现了弊端。他们在元老院或者议会中,将太多的时间放在了争吵上,往往一些鸡毛蒜皮呢小事都会耽搁许多天。面对战争这种千钧一发的情况,显然需要一个具有高效率的决策支持。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古典民主制度,在古罗马的解决办法是独裁官制度。

以下来源于百度百科。

独裁官,亦译“独裁者”,音译“狄克推多”。古罗马共和国时期非常任长官。当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经元老院提名,由执政官担任,独裁官手中的权力超越并且凌驾于一切之上,这一切包括行政、军事、立法、司法、文教等一切大权。

这就解决了战争中的决策效率问题。

为什么星战前传中,帕尔帕廷要挑起克隆人战争。他需要一场战争,来迈出第一步。

在前传2中,银河共和国已经在崩溃的边缘,面对分离势力巨大的威胁,银河共和国议会的唯一选择就是临时赋予现任议长帕尔帕廷临时性的绝对权力,来领导这场关乎银河共和国存在的战争。而帕尔帕廷也承诺当战争结束,他将会把权力返回给议会(这段电影里有写)。显然,帕尔帕廷在之前证明了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依靠他打赢战争是拯救这是共和国唯一的希望。

这是帕尔帕廷的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第一步就是如何通过前传1那布危机当上议长,这个就是常规zz操作以及拉胯的前任做助攻)

第三步,战争不可能无限期继续下去,那么如何将这份临时的权力延续下去。

答案只有一个,在战争结束前,赢得足够多的政治资产!

在真实历史中,凯撒在公元前46年获得了为期十年的独裁官权利。而凭借个人的战功,声望,以及zz手腕,他在前44年就取消了独裁官任期,成为终身独裁官。此时的凯撒已经实质上成为了皇帝。在被共和派暗杀后,继任者屋大维虽然表面恢复共和,但是通过在元老院增加自己的拥护者,他显然集中了凯撒所有的一切权力。后来,他将执政官和元首二合一,成为实质上的皇帝,元老院此后依然存在,但已经无法对奥古斯都构成太大威胁。简单来看,罗马帝国的建立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星战中,帕尔帕廷很大程度复现了凯撒和屋大维两人的操作。

首先,提高威望。克隆人战争总体上节节胜利,虽然绝地武士在前线带领克隆人作战,但领导共和国的就是帕尔帕廷本人。银河级别的战争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军事经济政治每一个都有巨大难度。然而,帕尔帕廷干得不错,甚至差点被分离势力从首都绑架,这为他带来了巨大威望。加加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认为帕尔帕廷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能够带领银河共和国的未来。抱有这一想法的议员不在少数。

其次,增加议会中的盟友。帕尔帕廷最终实现独裁是通过投票产生的,就像凯撒和屋大维的终身独裁是靠元老院任命一样。在电影里,奥加纳等议员不止一次在强调议会腐败横行,可以说帕尔帕廷通过交易和贿赂,已经在议会中获得了大量的支持。

在实现上述两点后,帕尔帕廷已经实现了独裁的政治准备,他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称帝的理由。这就是绝地叛乱。没错,抛开观众的上帝视角,在整个共和国内部绝地武士对于帕尔帕廷的刺杀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叛变。绝地元老院没有走议会弹劾,或者指控审判等程序,直接发起对领导人的暗杀,这不但违背法律,也违背绝地教团的法则。他们做了分离势力尝试却未能成功的事,显然他们就是一伙的。

绝地这么做的唯一理由,帕尔帕廷是西斯这件事随着云度大师的死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至此,帕尔帕廷带领共和国打赢了内战,也铲除了共和国内部潜伏最深的毒瘤绝地教团,再加上议会中大量支持者,帕尔帕廷就这么登基了。毕竟顺应了民意,拯救了共和国,赢得掌声和欢呼没有任何问题。但在这里我倒是觉得电影为了戏剧性处理的太过直接了一些,帕尔帕廷直接宣布建立帝国,这也是题主产生疑问的原因。正常逻辑,他应该像当年屋大维那样,实质垄断权力,但表面上维持共和国的名号,这样阻力会小很多。

星战电影后续的发展确实是按照这种逻辑在发展,帕尔帕廷在轰炸莱雅老家之前,一直没有取消议会。义军的领导人,比如莱雅,冯莫斯玛等人,常年来一直以帝国议员的身份反对独裁,同时私下秘密建立反抗力量。帝国高层对次心知肚明,但是能做的还是有限。从表面上看,皇帝还是会受民主制度制约。

这里有两处证据。新希望里莱雅公主开场被抓后,以议员的身份质问达斯维达。后续在塔金的会议中,有一位将军也提到袭击莱雅的飞船可能在帝国议会中会带来很大麻烦。

这就是说,即使帝国建立这么多年,皇帝依然受到议会制约。议员们面对的其实只是一个没有任期的终身独裁官而已,这种情况对于非极端的民主派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到这里,帕尔帕廷的计划还差最后一步。显然,受到制约的皇帝不算真皇帝。所以,他的最后计划就是塔金主义。

塔金主义,本质是利用绝对恐惧实现绝对统治。为了这一目标,他制造了一个工具,死星。

所以,当他完成死星首杀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散议会。按照塔金主义的理论,议会谁要对此有意见,那么死星飞到人家家里开一炮就行了。

在我看来,银河帝国真正建立是这个议会解散呢时候,而不是他当年的演讲。因为这时的帕尔帕廷才完成了绝对的独裁。而此时,我相信帕尔帕廷不会获得任何欢呼和掌声了。


大半夜手机码了2000字,我也是挺服我自己的。各位星战粉,科幻粉,精罗,p社甲级战犯,点个赞再走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