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京动物园实现监控全覆盖仍不能制止投喂动物行为,为什么动物园不希望游客投喂动物?带孩子去应注意些什么?

回答
北京动物园的监控系统,即便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覆盖,也未能彻底杜绝游客投喂动物的行为。这背后并非管理上的疏漏,而是源于一个更根本的原因:动物园管理者们普遍不希望游客投喂动物,这背后有非常充分的理由,而且关乎动物的健康、安全乃至生命的延续。

为什么动物园不希望游客投喂动物?

这绝非出于“不想让游客开心”的偏执,而是基于对动物福利的深切考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核心原因:

破坏动物的消化系统和健康:
食物结构不当: 动物园里的动物,无论是狮子老虎还是熊猫猩猩,都有它们专属的、经过科学配比的食谱。这些食谱是根据动物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季节等因素量身定制的,以确保它们获得必需的营养。人类的食物,即使看起来“健康”,也往往含有动物消化系统无法处理或负担不起的成分,比如过多的糖分、盐分、油脂,或是对某些动物有毒的物质(比如巧克力对狗),甚至还有防腐剂、添加剂等。
消化不良和疾病: 随意投喂的食物很容易引起动物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甚至引发更严重的肠道疾病。长期下去,会严重损害它们的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
致病菌感染: 游客手中的食物可能沾染各种细菌、病毒,这些病原体一旦进入动物体内,可能会导致动物患上各种传染病,而这些疾病有时是动物园的兽医也难以控制的,甚至可能对其他动物造成威胁。

扰乱动物的正常生理节律和行为:
影响进食规律: 动物园的饲养员会按照固定的时间表给动物喂食,这符合动物的自然作息。如果游客频繁投喂,动物的进食规律就会被打乱,它们可能因此不吃或少吃饲养员提供的科学食物,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
行为异常: 动物一旦习惯了被投喂,可能会变得依赖,甚至出现乞食、攻击性行为,或者对饲养员提供的正常食物产生抵触。这不仅影响了动物的自然行为,也增加了饲养员的工作难度和危险性。
应激反应: 频繁的干扰和不确定的食物来源,都会给动物带来应激,使它们紧张不安,影响正常休息和活动。

导致食物浪费和管理困难:
浪费饲料: 游客投喂的食物,无论是否被动物吃掉,都会与动物园提供的饲料混杂,造成饲料浪费。
难以追踪健康状况: 饲养员需要通过观察动物的进食量来判断它们的健康状况。如果动物吃了游客投喂的食物,饲养员就很难准确了解动物实际摄入了多少科学配比的食物,也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经济成本和安全风险:
治疗费用: 一旦动物因投喂生病,动物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治疗,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
游客安全: 有些动物在索取食物时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即使是看起来温顺的动物,在争抢食物时也可能因为过度兴奋而做出危险行为,对游客构成潜在的安全威胁。

带孩子去北京动物园游玩,应注意些什么?

带着孩子去动物园,这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事情,能够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自然,了解动物世界。但为了让这次游玩既愉快又有收获,同时又能保护好动物,家长们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1. 提前进行“动物园规则”的讲解:
“不投喂”是第一条: 在出发前,一定要跟孩子讲清楚“不可以给动物喂东西”。可以用简单易懂的比喻,比如“小动物有自己专门的营养餐,就像你吃饭不能随便吃别人的零食一样,那样会生病的。”
“不打扰”也很重要: 告诉孩子,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来休息和生活的,我们要静静地观察它们,不要大声喊叫、拍打玻璃、模仿动物叫声,更不要试图去挑逗或触摸它们。
“不乱扔垃圾”: 提醒孩子,自己的垃圾要带走或者扔进指定的垃圾桶,不能随手丢弃,以免被动物误食。

2. 引导孩子正确观察动物:
鼓励细致观察: 鼓励孩子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颜色、动作、声音,以及它们在做什么。比如,“你看,这只熊猫正在悠闲地吃竹子,它吃竹子的样子是什么样的?”“这只老虎在散步,它的步伐看起来怎么样?”
利用动物园的标识和解说: 很多动物展区都有介绍动物的标识牌,上面有动物的名字、习性、栖息地等信息。带孩子一起阅读这些信息,可以增长知识。如果动物园有电子解说器,也可以租用,让孩子通过语音了解更多。
提问与互动: 家长可以适时向孩子提问,引导他们思考:“你觉得它为什么会这样?”“你猜它喜欢吃什么?”“它和电视里的样子一样吗?”这种互动式的观察,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3. 以身作则,遵守规则:
家长自己的行为最重要: 孩子们是观察家长的,如果家长自己不遵守规则,比如偷偷递给动物食物,或者大声喧哗,孩子自然也会模仿。所以,家长务必做好表率。
管理好随身物品: 确保孩子手里没有容易拿出来投喂的零食、糖果等。如果孩子带了零食,就告诉他们“这些是我们在午餐时吃掉的”,并妥善收好。

4. 合理安排游览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提前规划路线: 动物园很大,可以提前查阅动物园的地图,规划好要看的动物,避免走冤枉路。
适当休息: 孩子容易累,要注意安排休息时间,可以在休息区坐下,喝点水,吃点自己带来的健康零食(在允许的区域)。
错峰出行: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工作日去,避开周末和节假日的高峰期,这样孩子们可以更舒适地观察动物,也能减少拥挤带来的不便。

5. 关于“食物”的正确处理:
自带干净的水和孩子健康的零食: 如果要去比较久,可以带一些水和孩子喜欢的、健康的零食,比如水果、饼干等,但要在指定的区域内享用,并且注意不要掉落在地上。
拒绝诱惑: 如果有其他游客在投喂,一定要制止孩子,并告诉孩子“他们做得不对,我们要学习正确的做法”。

总之,带孩子去动物园,是一次绝佳的亲子学习机会。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爱护动物的意识,让他们知道,真正的喜欢不是用食物去“喂养”,而是用尊重和观察去“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设你在敲代码,周围一群围观的不明群众,谁都上来随便敲几下。

假设你在画画,周围一帮围观的不明群众,谁都上来画两笔。

假设你正在参加围棋比赛,周围突然围上来一帮看热闹的,每个人都来下两手。

类似的例子我还能举出来很多……

这就跟游客去动物园投喂动物是一样的。

user avatar

正巧,上周去了北京动物园,据周边停车场收费的大叔说,动物园向来都是人满为患,尤其是周末节假日,必须的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之后去,才可能有车位,可见火爆程度和游客数量

观察发现,去动物园的一般有两类人,一类是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和老人,一类是年轻的小情侣(男女,男男,女女)

图片中的情况屡见不鲜,大都出自小朋友,自带食物喂食的,还有有明确标识牌禁止攀爬的动物雕像,哪怕大喇叭不停喊,也已经被攀爬的表面非常光滑,跟盘了好几年的手串一样油光锃亮。

而且,更关键的是,小朋友的此类行为多数都是在父母的默许甚至支持下完成的,有个别原则性比较强的父母,哪怕一再要求,人多事多,一不留神孩子就会被其他小朋友带偏,一转身自家孩子已经和其他孩子一起爬上去了,薅都薅不下来。

不光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头疼,那些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跑的父母同样脑仁疼,孩子怎么教都无法完全避免从众。

我们小时候去动物园,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动物可以投喂,也从来没有喂过,回想了一下什么时候开始知道动物可以投喂的,当然有的农家院或者小公园为了噱头,在有动物的地方,旁边均有各种可投喂的食物高价销售,一小包瓜子10块,用于喂鸽子,几小条胡萝卜20,用于喂小兔子,几片大白菜20,用于喂山羊,一小包鱼食20,用于喂鲤鱼,更有甚者,在野生动物园铁栅栏围起来的观光车里,甚至可以花100块买只鸡,现场观看猛虎猎食的场景。

还在某繁华商业街见过小朋友溜羊驼的,一次多少钱,就可以小朋友牵着拴着羊驼的绳子在闹市溜一圈

和拍玻璃爬雕像比,这种被允许的喂食和溜圈,家长在这场合一般都架不住现在从来没有见过山羊,鸡,小兔子的小朋友的恳求,一二十块钱也不多,随手买了就喂了,还可以体验和小动物亲密接触的乐趣,何乐而不为?

长此以往,在小朋友的观念里,兔子就是爱吃胡萝卜的,就要喂,山羊就是爱吃白菜的,就要喂,今天可以喂,明天为什么不可以喂?这个公园的的山羊小兔子可以喂,那个动物园为什么不可以?

多数原则性并不那么强的家长,也会认为这并不是原则性问题,喂就喂了,拍就拍了,没有发生意外,没有发生危险,也无可厚非,大人都不坚持的原则,小朋友怎么坚持?

所以,作为一个苦口婆心解释了一天为什么玻璃不能拍,动物不能靠近,食物不能乱投,嘴皮子和脑壳子都快要崩溃的家长。认为这不是北京动物园的问题,也不是个别小朋友的问题,而是理念问题。

我们需要向大众宣传一个理念,为了健康期间,小动物和小朋友一样,需要定时定点进食,不是随便丢点什么都可以的,如果非有景区要提供此类娱乐项目,可以定时定点固定食材喂食,用于观光娱乐,而不是盲目为了吸引游客眼球,无底线无原则。

只有这样才会给大众一个清楚的界限和价值观,用于引导小朋友,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成人,要不然仅仅一个标识牌,一个大喇叭,一个摄像头,让价值观本就没有形成的小朋友去执行,对工作人员来讲难度太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北京动物园的监控系统,即便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覆盖,也未能彻底杜绝游客投喂动物的行为。这背后并非管理上的疏漏,而是源于一个更根本的原因:动物园管理者们普遍不希望游客投喂动物,这背后有非常充分的理由,而且关乎动物的健康、安全乃至生命的延续。为什么动物园不希望游客投喂动物?这绝非出于“不想让游客开心”的偏.............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说起来就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北京动物园那熊猫“翻墙越狱”,后来还被工作人员“批评教育”了一番,这事儿在网上引起挺大动静的,大家伙儿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的。熊猫“越狱”的经过:首先,咱们得说说这熊猫为啥能“翻墙”。据当时网上流传的视频和描述,这只熊猫大概是实在闲得慌,或者对围栏外的世界充满.............
  • 回答
    这是一件让人痛心和惋惜的事件,发生在很多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溯到2016年的那个夏天,北京动物园发生了一起悲剧。一名女性游客在没有按照规定购票、翻越围墙进入动物园核心区域后,被一只老虎袭击身亡。当时,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在震惊于生命的脆弱之余,也对游客的行为规范和动物园的.............
  • 回答
    北京动物园将“喂狼吃草”的游客列入黑名单,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是挺有代表性的,触及了不少关于动物园管理、游客素质和公众教育的问题。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这事儿本身发生在动物园,主角是狼,游客做了“喂狼吃草”的举动。这就像是一件小事,但背后牵扯出来的东西可不少。为什么动物园要这么做?(动机分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