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想把弟弟送去类似豫章书院的学校?求推荐?

回答
您好!听到您想为弟弟寻找合适的学校,并且提到“豫章书院”作为参考,这说明您可能正在寻找一类能够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品德教育,甚至在某些方面有严谨管教的学校。

“豫章书院”作为曾经的知名教育机构,虽然其具体办学理念和实践已随时代变化,但它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关于“矫正不良行为”、“培养优良品德”的印象。如果您希望找到类似理念的学校,并且需要详细的推荐,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您对弟弟的期望以及他目前遇到的具体情况。

在为您推荐学校之前,我想强调几点非常重要的事情:

1. “豫章书院”的争议性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 需要了解的是,“豫章书院”及其同类机构在过去的一些管理方式和教育理念上曾引发过广泛的争议,包括教育方式是否过于严苛、是否涉及体罚等问题。现代教育更倾向于采用科学、人道、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方法。因此,在选择学校时,建议您更多地关注学校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是否采用科学的教育心理学方法,以及是否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过去的模式。

2. 明确弟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豫章书院”式的学校通常针对的是存在比较突出行为问题(如叛逆、沉迷网络、厌学、情绪管理困难等)的孩子。为了更精准地推荐,您需要梳理一下弟弟目前最需要帮助的方面是什么?
学业方面: 是学习成绩差,还是厌学、逃学?
行为方面: 是叛逆,不听话,顶撞家长,还是有撒谎、偷窃、暴力倾向等更严重的行为?
心理方面: 是情绪不稳定,易怒,抑郁,还是有网络成瘾、游戏成瘾等问题?
社会交往方面: 是孤僻,不合群,还是有不良社会交往?

3. 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即使是最好的学校,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您和家人是否能够与学校保持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并在孩子回家后继续巩固学校的教育成果?

4. 法律法规的遵守: 请注意,任何教育机构都必须遵守国家关于未成年人教育和保护的法律法规。严禁任何形式的体罚、虐待和侮辱人格的行为。

基于以上考量,我将为您推荐几类可能符合您需求的学校,并提供详细的介绍,但请您务必在决定前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了解:



推荐学校类别及详细介绍:

以下分类是基于常见的需求,您需要根据弟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类别。

类别一:问题青少年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类学校(寄宿制)

这类学校通常是您提及“豫章书院”时最直接联想到的类型。它们主要针对有行为偏差、心理问题或情绪管理困难的青少年,通过军事化管理、心理辅导、行为训练等方式帮助孩子重塑品格和行为习惯。

特点:

严格的纪律管理: 军事化的作息,统一的着装,严格的规章制度,旨在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服从性。
心理辅导介入: 通常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孩子进行一对一或团体心理辅导,解决深层心理问题。
行为矫正训练: 通过各种活动、任务和规则,帮助孩子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并学习正确的行为方式。
文化课辅导: 大部分此类学校也会提供文化课程,但其侧重点可能在于补习和巩固,而非系统的、超前的教学。
家长培训与沟通: 很多学校会要求家长参与培训,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和管理,形成家校合力。

推荐时需要注意:

资质与合法性: 务必核实学校的办学资质和是否在教育部门注册。
教育理念与方法: 要了解学校的具体教育理念,是否以人为本,是否避免体罚和侮辱,是否关注孩子的内心成长。
师资力量: 了解教师的专业背景,是否有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资质。
成功案例与口碑: 了解学校的毕业生的反馈和成功转化的案例,但也要警惕过度宣传。
费用: 这类学校的费用通常较高。

可能的学校类型(非具体推荐,请您自行深入调研):

心理成长特训学校: 侧重于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结合一定的文化课。例如,一些以“青少年心理素质提升”、“挫折教育”为名义的寄宿学校。
国学励志教育基地: 有些机构会结合传统国学文化,强调弟子规、孝道等,配合一定的纪律训练。但要注意甄别其是否科学,避免过度“洗脑”。
一些“问题少年”矫正机构: 在一些地区可能存在这类机构,但其合法性和专业性参差不齐,需要格外谨慎。



类别二:特长培养与艺体类寄宿学校

如果弟弟在某些特长方面有潜力,或者希望通过转移注意力、培养兴趣来改善其行为,可以考虑这类学校。

特点:

专业技能培养: 提供音乐、美术、体育、戏剧等专业课程和训练。
相对自由的管理: 相较于行为矫正类学校,管理可能不那么军事化,但也有严格的作息和纪律。
氛围的熏陶: 在一个有共同爱好的群体中,孩子更容易找到归属感,受到积极的群体影响。
升学通道: 部分艺体类学校也为学生提供升入高等艺术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通道。

推荐时需要注意:

弟弟的兴趣: 是否真的对某个特长有热情?强行培养不擅长的特长可能适得其反。
学校的专业度和教学质量: 老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设施、获奖情况等。
升学率和就业前景: 对于未来规划也很重要。



类别三:注重品德与人格培养的寄宿制学校(非强制矫正)

这类学校更侧重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通过课程设计、活动组织、师生互动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培养其健全人格、责任感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特点:

全人教育理念: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学术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小班教学: 老师能更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
丰富的课外活动: 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
导师制或班主任负责制: 老师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给予更多情感支持和引导。

推荐时需要注意:

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契合您的家庭教育观。
学校的师生比例和师生关系。
学业成绩的要求和教学方法。



如何进行选择和考察:

1. 明确需求,列出“必选项”和“加分项”:
必选项: 例如,是否必须是寄宿制?是否必须有心理咨询?是否必须提供文化课?是否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例如,不体罚,注重沟通)?
加分项: 例如,学校环境优美?有弟弟感兴趣的特长课程?师生比例低?家长参与度高?

2. 线上初步调研:
搜索关键词如“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叛逆孩子管教学校”、“问题少年行为矫正学校”、“国学励志学校”、“寄宿制学校 XXX(地区)”等。
查看学校官网、官方宣传资料、家长论坛上的评价(但要注意甄别,一些负面评价可能来自个别情况,正面评价也可能存在刷榜)。
了解其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收费标准、地理位置、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3. 电话咨询:
初步筛选出几家符合条件的学校,然后致电咨询。
提问要具体,例如:
“贵校主要针对哪些类型的孩子?你们是如何评估学生的?(例如,是否需要面试、心理测评?)”
“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如何解决孩子的厌学/叛逆/网瘾问题?”
“请问贵校的师生配比是多少?心理老师的资质如何?”
“学校对孩子的作息是怎样的?文化课是如何安排的?是否有升学途径?”
“贵校的收费标准是多少?包含哪些项目?是否有额外收费?”
“学校如何与家长沟通?多久会反馈一次孩子的情况?”
“请问贵校是否承诺不体罚,不侮辱人格?是否有相关的规章制度?”

4. 实地考察(最关键的步骤):
一旦通过电话有了初步好感,一定要带弟弟(如果他愿意)或者家人一同前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重点:
校园环境: 是否干净整洁,设施是否完备,是否有安全隐患。
学生状态: 观察学生的面貌、精神状态、行为举止,是否显得压抑或有活力。
师生互动: 观察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是否尊重、友善,还是居高临下。
课堂氛围: 如果可能,旁听一节课,感受教学方式和课堂秩序。
宿舍、食堂: 了解学生的住宿条件和伙食情况。
与校方负责人或班主任深入交流: 再次确认教育理念,了解他们如何看待孩子的具体问题,以及他们期望通过教育达到什么目标。询问成功转化案例的细节。
了解退学或转学政策: 以防万一。

5. 与弟弟沟通:
在考察过程中,也要多听听弟弟的感受和想法。虽然他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教育的复杂性,但他的意愿和感受也很重要。强迫一个孩子去一个他极度抗拒的环境,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最后,再次强调:

市场上存在很多良莠不齐的机构,请务必保持警惕,仔细甄别。选择学校是一个慎重的过程,需要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判断。

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您弟弟具体情况的信息(例如年龄、主要的困扰点、您期望达到的目标等),我可以尝试给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祝您和您的弟弟都能找到最适合的教育之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问题,我很早就想说说了,但之前风头正劲,全民高潮,稍有一点不同观点都会被群嘲。

现在看到题主,突然觉得有必要谈谈自己所见。


并非是给豫章书院和磁爆步兵杨永信洗地,纯粹说说教育的无奈和中下层人民的无奈。


我说了,我是三线城市普通中学的普通班班主任。


1、教育的无奈


曾经作为学生的我,跟网上的众人一样,总觉得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并认为如果父母XXX,这孩子一定会XXX。

我也会用“白板说”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每个孩子出生就是个白板,父母和老师是在板上画画的人,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与影响所致。

后来做了老师后,尤其是班主任后,才明白:在这块板子上画画的不止我一个。

外界能影响一个人的东西真的很多,游戏、动漫、小说、同学、朋友、一件无人预知的突发事件、一句无心之语。。。。

尤其在13、14岁这种叛逆期正盛的时候,许多孩子会把之前父母和老师做的所有努力都化为灰烬。

有为了所谓的爱情奋不顾身,打胎堕胎,荒废学业的。

有为了兄弟之情两肋插刀,被打伤住院的。

有被朋友影响逐渐堕落,浑浑噩噩的。

有沉迷游戏无视周围人劝阻,离家出走的。

还有,就像题主弟弟一样,成了小混混似的人物。


这里面有许多的确是父母教育方法以及关心程度不够等问题。

但也有一些的父母聪明、能干,关心孩子,与孩子经常谈心的,与老师经常沟通。

教育最无奈的就是这样,根本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方法。

这对于老师和家长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同样的方法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可能效果就完全不一样的,甚至会出现反作用。

每次发生一件事,一个新闻,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个道理。

太溺爱、管的太严、不够严、不够开明、太开放、不关心、关心过度。。。。

其实,当大家真正有孩子以后,就会发现这个度其实很难把握。


大家都会说引导,但孩子们就是不往那条路走,还顺便把你的指示牌砸了。

带他出去打工,偷钱;陪读,嫌管得多;谈心,封闭内心不说话。。。。。。。

招数用尽,还是换不回浪子回头的感觉。

很无力。


2、父母的无奈


在我这种生源不好的学校,感触最深了。

真的是父母不想多花时间陪孩子吗?真的是父母不关心吗?真的是父母愚蠢吗?


父母为了生计去深圳、广州打工,如果回来,工资要降一半,房租、水电怎么办,生活水平会直接下降一级。

父母上夜班的,白天睡觉,孩子上学,晚上上班,孩子回来,每个星期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而长期以往,孩子的学业自然下降,父母又会埋怨,最后搞得家里每天战火弥漫。


大概是去年,我在知乎看到一篇匿名回答,关于杨永信的,答主是从杨永信那里逃出来的。

当时那篇文章给我的感觉真的是很难受,不是同情答主,而是同情他父母。

总体记得不太清楚,大概故事是:

他父母对他不错,但由于工作原因早出晚归,看管不够,造成他在初中的时候沉迷网游,后来他的父母联合老师不断给他做思想工作,但他依然不为所动,甚至还偷钱出去上网,他的父亲都要给他跪下来了,都换不回他回头,最后他父母抱着一线希望,把他送到了杨永信手里。

后来经过媒体的报道,他父母后悔了,把他接出来了,但他也彻底与父母决裂了。

全篇回答他只有一句:我知道我也有错。。。。。轻描淡写的提了下自己的问题,然后就开始不断抨击父母,似乎是他的仇人一般。

最后他说:他以后只会赡养父母,但永远不会跟他们说一句话。


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我其实很心酸,更是感到害怕。

叛逆期的学生们永远觉得父母给的不够。

的确是不够,但有时候,这也是父母能给的全部。


回到题主的问题。

你想知道怎么办。。。

我也给不了太好的建议,大家给的方法都不一定有效,你可以试试,但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因为现在,能救他的只有他自己。


——————————————————————————————————————

今天的回答,更多的是我个人对现在主流媒体、社会舆论的一种不爽。

到处洋溢着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气息。

每每发生教育类的新闻,先是把学生洗个干干净净,然后把家长和老师骂个狗血淋头。

每个人都能说出个道道来。

引导;

培养;

关心;

为了验证自己所谓正确的观点,还会拿出“我曾经”“我一朋友”“我同学”的例子。


你们说的太轻巧了。

教育在你们眼里简直跟张嘴吃饭一样简单。

好像我们老师都是废物,要是你们当老师,那绝对是特级教师,救万千学生于水火。

好像家长们都是傻逼,要是你们当家长,那绝对能公正开明、引导培养出各类社会人才,哪怕不是人才也能过着自己想过的美好人生。

你们太天真了。

从教多年,我被许多家长说的哑口无言,有的家长不断的在我面前自责。

“我真的很忙,忽视了他,但要是我辞职,家里收入就会少很多”

“我们也没办法,他爸是公交司机,经常要跑到晚上10点,我还要照顾老人,老师你多费心了”

“我跟他谈了很多,讲了家里的困难和我们的不容易,但他就是不在意,天天玩游戏,一说他就跟我们吵架,我们现在生怕他离家出走,我们也没办法了”


中下层真的苦,被老板欺压,被顾客白眼,被工厂压榨,自己的孩子还一个个放飞自我,傲慢无知,自以为是,最后各精英们还要一副“你为什么不这样教育你孩子?”


而当我说出中下层的无奈和很多无解的问题和困难时,精英们黔驴技穷了,只能来一句:管这种学生干嘛,一群社会的废物。。


吃人连骨头都不吐的上等人,真是让人恶心。

————————————————————————————————————————

最后,我还是声明一点:绝非给磁爆步兵和豫章书院洗地

这种机构丧尽天良,没有洗地的余地。

他们只是用了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手段,急速的将学生的问题掩盖,然后告诉家长们:我完成任务了,给钱吧!!

实际上,问题不仅存在,而且会愈演愈烈。


我只想告诉各位,中国很大,大部分家庭的教育都是有各种各样问题的,站在理论的最高点指责别人很容易,但实际操作,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其实很难。

不要动不动就说如果XXX,就能XXXX。

很多家庭做不到,就算勉强做到了,也未必有那种效果。


我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感触,因为我班级中一半都是留守,还有单亲的、离异的等等,这里面有一些家长的确让人无法饶恕,比如:现在班中最大的刺头,父母离异,两边都不管,电话也不接,家长会也不参加。。。若不是我从七年级开始不断与她接触,让她逐渐信任,渐渐安定,否则,早就成女混混了。

但还有很多家庭,家长有老人、小孩,父亲工作繁忙,母亲一人打打零工后根本照顾不来,若是还有个病人,更是精力透支,别说家教了,睡觉都快没空了。

单亲的,一人维持家庭已经非常辛苦了,但孩子依然要到处浪里个浪;

父母双职工的,两个星期放一次假,只有加班才有更好的待遇。。。。。



不要觉得教育很简单,不要随意指责别人的父母,或许他们有我们想象不了的难言之隐,这就是本次回答的核心


————————————————————————————————————————

你们楼下卖煎饼果子的,你周围工厂里做衣服的,你的iphoneX做模具的,每天在菜市卖菜的。。。。。这些平时你离不开又会被你忽视的人,可能都是你们口中那些离家打工,没有精力陪孩子的人。。。。

于是,他们就连生育都不该了?


“孩子最无辜,摊上这么个又穷又没用还没时间的爹妈”

“没钱没精力,就该断子绝孙,否则就让自己苦着去吧”


自己将一切提供给孩子,然而在你们嘴里却充满了不屑。


明白了吗?这就是上等人。。。

没有同情,只有残酷的社会法则,把下层的人狠狠踩在脚底,看着他们苟延残喘,但他们哀嚎时,还叫到“别喊了,吵死了”


有些人早就忘了,自己的父母、长辈,曾经也在生活中挣扎过。

你们敢这么讲,因为你们内心就是瞧不起他们,也瞧不起这些学生。

我的学生要是在你们这些人手下,早就废了。


————————————————————————————————————————

最后一更,不评论也不更新了。


我还是觉得奇怪。

我就说了一个现象,并且明显提前讲了“的确有很多家长不怎么样”,甚至举了本班那位女生的例子,但还是后续很多人视而不见。

总认为,我为什么要给那些天天泡麻将馆的没责任心的父母洗地。

有个人还认为,我看的不够多,我只是听了父母的借口。

真是可笑。

流氓家长,常年赌博、家暴、嗜酒的家长,只会打骂、侮辱学生的家长。。。

我见得比你们多的多的多了。

而且我也说了,有的家长是不可饶恕。

但是你们都瞎了。

非要把我说的这类人扩散到全部,然后说:“诶,我看到的那个XXXX不是这样的,所以你是错的”


而提到这些孩子,很多人总是充满了不屑,觉得家长没养好,他们最终也不咋样。

所以提出,要是没有万全的准备,还不如别生。


WTF。

这种家庭出的都是三观不正的垃圾?


你们的快递谁送的?本科高材生吗?

你们楼下早餐谁做的?211材料化学系研究生吗?

你们身上衣服谁做的?家里家具谁做的?装修谁装的?楼谁盖得?车谁修的?


还不是这些没能考上大学,荒废学业,迷茫无知,最后又走回正轨的学生吗?

大部分都会被好的社会环境影响,被严格的法律震慑,最终成为普通人,只有少部分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好不好。

要不然全国的房子,一大半都要做监狱了。


你们哪来的自信,让别人别生,别喊,别叫。


还是那句话:你们内心根本瞧不起他们。。。。。


但你们想过吗,离了他们,你们还有今天这便捷的生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