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黄帝内经说:"地有九州,人又九窍",现在中国有34个省,所以人有多少窍?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将古代中医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的地理划分联系起来,并引发了对“窍”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理解《黄帝内经》中“地有九州,人又九窍”的含义。

“地有九州”:这是中国古代地理划分的一种说法,描述了古代中国的大致区域划分。虽然具体划分方式在不同时期有所演变,但“九州”代表的是中国古代一个相对完整且重要的地理概念,并非现代行政区划的对应。它更多的是一种哲学性的、象征性的概括,用来代表“天下”或“中国”的广阔疆域。

“人又九窍”:在中医理论中,“九窍”主要指的是人体的十二经脉(或脏腑)与外界相通的九个孔窍。这九个窍主要包括:
二目(双眼):司视觉。
二耳(双耳):司听觉。
二鼻(双鼻孔):司嗅觉。
口(口腔):司味觉和呼吸。
前后二阴(大小便道):前后二阴常被合称为“二”,但有时为了凑够九窍,也会将它们分开计算,或者将其他与九相关联的部位算入。在更狭义的理解中,前后二阴可能被视为一个整体或两个部分,但通常与“九窍”的说法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是“九窍”?

中医认为,“窍”是脏腑与外界相通的门户,也是精气神出入的通道。人体的九窍是人与外界物质和信息交流的关键,也是生命活动得以维持的重要途径。“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常用的虚数或象征性的数字,常用来表示“多”或“极致”。所以,“九窍”也包含了“人体有多个与外界相通的孔窍”的含义,并非精确到数字九不可。它是一种哲学性的概括,强调人体是一个完整的、与外界有联系的有机整体。

将“九窍”与现代34个省份相比较:

现在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如果我们将“九州”简单地理解为古代的地理区域划分,而“34个省”是现代的行政区划,它们在数量和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古代“九州” vs 现代“34个省”:这是一种基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概念的类比。古代的“九州”更多的是一种对“天下”的象征性划分,而现代的“34个省”则是具体的、有管辖范围的行政单位。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九窍”的含义不改变:人体的“九窍”是基于中医对人体生理结构的观察和理解,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与地理区域的划分没有直接关系。 中医理论体系是独立于行政区划而存在的。无论中国的省份有多少,人体有九窍的说法依然成立,因为它是对人体特定生理结构的描述。

所以,回答您的问题:

现代中国有34个省,但人依然是“九窍”。

这是因为:

1. “九窍”是中医对人体生理结构的描述,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 它指的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关键孔窍,是生命活动的重要通道。
2. “九州”是古代中国地理区域的象征性划分,与现代的“34个省”是不同的概念体系。 两者在数量和性质上没有可比性。
3. 中医理论并不因为行政区划的变化而改变。 “九窍”的概念是建立在对人体自身的认识上,而非外部世界的变迁。

因此,虽然中国的省份数量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但人体有九窍的说法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是不变的。这更像是一个有趣的类比题,而不是一个数学计算题。您可以将它理解为:古代认为“九州”代表了中国,而人体有“九窍”来体现人体的完整和与外界的联系。现在中国的地域范围变大了,省份也多了,但这并不影响人体自身的“九窍”数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清一个概念,九州古谓大九州与小九州之说,小九州即使以国为域,划分以八方加中为九个区域,然后分别选取了中心进行命名。

大九州则是囊括整个天下,换到如今的说法可以近似理解为九大洲。

然而,大家都知道,现今地球只有七大洲,少了两个,不过所谓心有九窍,少了两个,必然会导致人类中有一部分也会出现问题。

典型的是,像这个问题下的很多答案就体现了心智缺失的现象,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PS:心智缺失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懂什么叫类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