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衣架套头头会不自觉转动是真的吗,为什么?

回答
衣架套头不自觉转动这事儿,网上聊的挺多,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好像还挺普遍的。说实话,一开始听到的时候我也有点疑惑,怎么会好好的一个衣架,套个头就会自己转呢?但细想一下,这背后还真有些物理学道理在里面。

首先,得明白我们说的是哪种衣架。通常指的都是那种,中间有一个U形槽用来挂衣服,两边是平的或者稍微有点弧度的那种。我们给它套头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套上去,而是要从衣架的中间那部分,也就是那个U形槽往上套。

为什么会转呢?关键在于“重心”和“支点”。

你可以想象一下,衣架本身是有重量的,而且它的重量并不是完全均匀分布的。尤其是我们给它套上那个衣架套(就是那种布质的或者海绵的套子),这个套子也有自己的重量和形状,它会给衣架增加额外的重量,而且重心也会发生变化。

当我们把衣架套往衣架上套的时候,这个过程其实是在移动衣架和衣架套的整体重心。更重要的是,衣架套套上去之后,衣架的重心和套子与衣架接触的那个“支点”之间,会形成一个力臂。

你可以把衣架套想象成一个杠杆。衣架本身是有弹性的,而且它不是一个完全刚性的结构。当我们套上衣架套的时候,套子会紧紧地包裹住衣架。如果衣架套的材质比较顺滑,或者套的不是很紧,衣架的各个部分就可能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微小的位移。

这时候,衣架的重心可能并不在它最稳定的那个位置。而衣架套本身,也会因为材质的张力或者我们套的过程中的一些微小晃动,使得它和衣架之间有一个相互作用力。

设想一下,衣架套套上去,衣架整体的重心可能就略微偏向了衣架套的某个方向。而衣架套和衣架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衣架本身一点点的形变,都会促使衣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着重心低的方向调整自己。这种调整,就会表现为衣架“不自觉地转动”。

再打个比方,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拿一根棍子,两边各挂上一个小重物,然后你试着让它保持水平。如果棍子的重心不在正中间,它就会自然地倾斜到重的那一头。 衣架套套上去之后,就有点类似给衣架加了“重量”,而且这个重量分布可能不太均匀,导致衣架的整体重心发生了偏移。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套衣架套的时候,可能用力不太均匀。比如,一边套得紧一些,一边松一些,或者用力方向稍微有点偏差。这些细微的动作,都会影响到衣架和套子之间的贴合度,从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平衡。

此外,衣架套的材质也很关键。 如果是那种比较滑溜溜的材质,比如丝绸或者比较光滑的合成纤维,摩擦力就会小一些。这样,一旦出现重心偏移,衣架就更容易顺着这个“滑动”趋势转动。而如果是那种摩擦力比较大的材质,比如棉布或者绒面,衣架就不太容易自己转动。

还有一种解释是关于衣架的“稳定性”。一个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如果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们就说它是稳定的。衣架套上衣架套后,整个结构变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重心位置,以及它与支撑面(也就是我们挂衣服的地方)的接触方式,决定了它的稳定性。当重心位置稍微偏离稳定平衡点时,它就会试图通过转动来找到一个更低、更稳定的重心位置。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也挺常见的。比如,你把一个东西放在桌子上,如果重心不在正中心,它可能就会自己往边上“溜”。只不过衣架套在衣架上,这种转动可能比较慢,而且幅度不大,所以我们更容易觉得它是“不自觉地转动”。

总而言之,衣架套头不自觉转动,主要是因为衣架套增加了重量,改变了衣架的整体重心,并且衣架套和衣架之间的摩擦力、衣架的弹性形变以及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条件下,衣架会通过转动来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让重心更低,所以看起来就像是“不自觉地转动”了。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事情,而是巧妙地运用了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李Def 大神已经把基础的文献找得非常全了,我又顺着他的思路看了看那个课题组从2008年至今对衣架套头问题的各种研究。他们后来还做了很多更有意思的工作!

先说结论:

(1)衣架套头,头会不自觉地转向钩子的一侧,这是真的;

(2)原理是,衣架钩子一侧会给头的左/右前额区域施加压力,这个压力不过头心,所以会对头产生一个扭的力。但并不是这个扭力把头扭过去了,而是这个扭力会触发人体的某种反射,导致你向左/右转头。

下面我给大家全面系统地讲讲衣架套头问题的研究成果和我的实验与思考。


1. Introduction

衣架套头火起来主要是因为微博博主@WankerStudio 发了个视频叫《试一试》,说把衣架套在头上,头就会不自觉地转起来!

AMAZING啊!起初我怕这是演的一出二人转,但我自己试了一下,哎卧槽!我也转了!

过程中我甚至因为太过荒谬而忍不住笑了起来!太神奇了,太快乐了!明明只是一个简单的塑料架和一个简单的大脑袋,但当二者呈叠加态时我却真的感到了一股神秘的力量,促使我的头不由自主地偏转起来!仿佛不转不是中国人!

我又试着给呋喃套了一下,它居然也转了!

我马上兴奋地号召朋友们一起来玩,但有的转了,有的没转...

难道人的敏锐度还不如一条狗吗?

我上微博上统计了一下,转和不转的比例大概是3:5,看来人群中还是以不转的居多啊!以及由下图可以看出,毕导的铁粉比较容易转

太奇怪了!为什么衣架套在头上,头会不由自主地向钩子一侧偏转?为什么有的人转有的人不转?这背后究竟是人体功能的变异还是衣架厂商的阴谋?

生活中的奇葩实验探究,毕导可能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我决定为大家好好研究清楚!


2. Experiment

我们先来看衣架套头的俯视图。

衣架在撑开后会给头三个“夹力”。但衣架与人不是点接触,人的头也不规则,衣架在形变恢复中会释放弹性势能,整个体系是不平衡的,这三个力不一定过头的中心,因此可能给头一个扭矩。为了验证这个扭力是否存在,我们在非生命体上做个实验。

AMAZING!连小猪佩奇都转头了啊!我改变衣架方向重复了多次实验,佩奇都向着钩子一侧转了!这证明:衣架的确会给头施加向钩子一侧扭转的力。

我又用心地夹了自己两百多次头,感觉衣架本身的力量不大,并不是它强行把我脖子扭过去的。更像是两边脑壳都被夹紧,其中一边更紧一点,很自然地就转过去了。我发誓我的转头是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心如止水的。

当我把钩子朝后套头时,头并不转。

钩子向前时,时而转时而不转,搞得我脑子有些错乱。

直觉告诉我,应该是衣架夹头时钩子一侧夹得更紧,这触发了人的某种本能机制而转头了!

很遗憾,受研究条件所限,实验只能进行到这一步了。我决定查查文献,看有没有人报道过这种现象。


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起初我以为衣架套头是现代网友的沙雕新发现。但简单搜索了一下,发现这玩意在学术界竟然早有报道!名字叫Hanger Reflex,直译过来就是衣架反射,非常纯朴。

我很好奇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可能是嫌自己头太大想用衣架勒小一点?

知乎大神@李Def 对此给出了非常清晰的参考文献。我顺着他的指引往下查,发现世界上研究衣架反射的文献总共就十几篇,全都来自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Kajimoto课题组!

据我考证,Kajimoto森塞最早是在2003年的日本综艺《トリビアの泉》第4期《ハンガーを頭にかぶると勝手に首が回る》这一集中发现了这个诡异现象。他于2008年正式将其命名为“衣架反射”。

从此,大家就走上了一条夹头不归路。从2008年到2018年,整整十年Kajimoto组都在研究这个衣架反射!整整夹了十年头!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研究成果。

他们首先给实验人员的头上围一圈压力传感器,然后套上衣架,测出衣架的压力分布。这一操作的难点在于会充分暴露实验人员的头围,事后可能被打。

结果发现,衣架对头部的力主要作用于三个位置

但三个力的研究比较麻烦,于是他们DIY了一个左右对称的菱形衣架,套在头上只会受到对称的两个力。

实验发现,菱形衣架戴上去还是照转不误!说明这“左前、右前、左后、右后”这四个方向的力才是真正起作用的力!其他力都是混子!

研究继续推进,他们用塑料板分别挡住其中一个方向,每次只留下一个力来引起转动

结果发现,只要左/右前额受到压力,头就会转!左/右后脑勺受力不太重要。

为了验证这件事,Kajimoto发明了一种头套,可以在四个方向给头施加压力,能实现无痛转头,甚至有一丝丝按摩般的享受。

现象十分清晰!当头套给左前额压力时,头向左转;给右前额压力时,头向右转!

至此我们可以给出衣架反射的结论了:衣架钩子一侧会给左/右前额区域(又称额颞区域)施加压力,这个压力不过头心,触发反射,导致你向左/右转头。

我扒了这些paper的作者,发现一作主要是一个叫Michi Sato的小哥,中文写作“佐藤未知”,一听就是一个喜欢探究未知的科研苗子!2008年他上研一,2011年靠着衣架夹头的paper毕了业,留组读博。

读博之后,他对衣架反射问题又有了重大突破!他发现,把衣架反射用在腰上,腰也会转,然后发了一篇paper.

夹在手腕上,手腕也会转!又发了一篇paper。

夹在脚踝上,脚踝也会转!又发了一篇paper。

发完这些paper后,Michi也陷入了沉思……我研究的这个衣架夹一切,究竟有什么用呢?后来他提出,这玩意可以用来导航,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当我们不认路的时候,可以戴上压力头套,把目的地输入到头套里。当你需要右转弯时,头套就会压迫你的右前额……

然后你就会不自主地向右转头,从而很自然地向右拐……

你这恍然大悟的眼神是怎么一回事啊!谁踏马会用这种方式认路啊!

总之Michi觉得用转头带动身体导航非常方便,你就无脑放松向前走就行!

不过他的研究也不都是这么沙雕的,最近他们成功地用衣架原理治疗了颈部肌张力障碍!患者脖子没法向左转,他们就对患者左前额施压诱发衣架反射,结果压了三个月就可以转了!按这个思路,平时落枕了你可以用衣架夹头,说不定能康复。

看到这里我肃然起敬啊!古人云,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Kajimoto课题组用衣架夹头夹了十年,竟然把一个综艺上的沙雕小把戏发展成了造福人民的医疗手段还水了十几篇paper!我今晚睡觉要套十个衣架!


4. Conclusion

很多同学可能试半天没反应,我估计是你套太松了,或者是套的地方不对。在掌握“前额一侧受力就会转”这个原理后,我给出了一套让所有头都转起来的教程,力求让所有人都感受到衣架上头的魅力。

首先,选择比较紧实、一侧有2个着力点的衣架,以蓝色的为宜,蓝色吉利。

随后再套在头上,注意一个着力点一定要放在前额。

在我的指导下,只见这个之前戴上衣架无动于衷的妹子也动起来了!她真的动了!看着她的眼里爆发出的不可思议,我知道这一刻她和我一样感受到了人体的魔力!


结语

一天研究下来,我感觉获益良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1、人体真是太奇妙了!你以为你掌握了这具身体,但也许某一个时刻它可能反过来支配了你,你的身体上究竟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啊。

2、不要轻易嘲笑每一个把衣架套在脑袋上的人,说不定他正在解开一个人体之谜造福人类,除非特别好笑。

3、衣架领域,大有可为。Kajimoto组已经用衣架套过了头、手腕、脚踝、腰,都发了paper。在衣架领域,国内的研究还是一片蓝海。我建议大家可以拿衣架套套自己身体其他的部位,开发自己的潜能,还能水paper。

赶紧拿起你手边的衣架试试吧!不转不是中国人!成功了记得告诉我!失败了也告诉我!

       参考文献 1、富士电视台,トリビアの泉 2003年第四期,ハンガーを頭にかぶると勝手に首が回る,https://youtu.be/bh3MVP1O4jo 2、Matsue R, Sato M, Hashimoto Y, et al. “Hanger reflex”:A reflex motion of a head by temporal pressure for wearable interface[C]. society of instru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s of japan, 2008: 1463-1467. 3、Sato M, Matsue R, Hashimoto Y,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ead rotation interface by using Hanger Reflex[C]. robot and huma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2009: 534-538. 4、佐藤未知, 中村拓人, 梶本裕之, ハンガー反射における皮膚せん断変形による触錯覚と運動誘発[C].第 5 回テレイグジスタンス研究会, 2014. 5、佐藤未知, 松江里佳, 桥本悠希, 梶本裕之, ハンガー反射 – 頭部圧迫による頭部回旋反応の条件特定と再現 – [J]. 日本バーチャルリアリティ学会論文誌  Vol.19, No.2, 2014. 6、Nakamura T, Nishimura N, Sato M, et al. Application of Hanger Reflex to wrist and waist[C]. ieee virtual reality conference, 2014: 181-182. 7、Nakamura T, Nishimura N, Sato M, et al. Development of a wrist-twisting haptic display using the hanger reflex[C].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computer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2014. 8、Nakamura T., Nishimura N., Hachisu T., Sato M., Kajimoto H. (2015) Pressure Threshold of the Hanger Reflex at the Wrist. In: Kajimoto H., Ando H., Kyung KU. (eds) Haptic Interaction. Lecture Not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vol 277. Springer, Tokyo. 9、Asahi T, Sato M, Kajimoto H, et al. Rate of Hanger Reflex Occurrence: Unexpected Head Rotation on Fronto-temporal Head Compression[J]. Neurologia Medico-chirurgica, 2015, 55(7): 587-591. 10、Kon Y, Nakamura T, Sato M, et al. Effect of Hanger Reflex on walking[C]. ieee haptics symposium, 2016: 313-318. 11、Nakamura T, Nishimura N, Hachisu T, et al. Perceptual Force on the Wrist Under the Hanger Reflex and Vibration[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haptic sensing and touch enabled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6: 462-471. 12、Yuki Kon, Takuto Nakamura, Michi Sato,et al. Hanger Reflex of the Head and Waist with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Force Perception[J]. 2016. 13、Asahi T, Sato M, Nakamura T, et al. Pilot Study of a Device to Induce the Hanger Reflex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Dystonia[J]. Neurologia Medico-chirurgica, 2018, 58(5): 206-211. 14、Kajimoto课题组主页:http://kaji-lab.jp/en/index.php?FrontPage 15、Kajimoto课题组油管主页:https://www.youtube.com/user/KajimotoLab 16、衣架套头头会不自觉转动是真的吗,为什么?- 李Def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4762793/answer/131697786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衣架套头不自觉转动这事儿,网上聊的挺多,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好像还挺普遍的。说实话,一开始听到的时候我也有点疑惑,怎么会好好的一个衣架,套个头就会自己转呢?但细想一下,这背后还真有些物理学道理在里面。首先,得明白我们说的是哪种衣架。通常指的都是那种,中间有一个U形槽用来挂衣服,两边是平的或者稍微.............
  •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算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吧。那天晚上,我老公在家,我正好在外面忙点事儿。他洗完澡,估计是急着穿衣服,就喊我帮他拿条内裤。我那时候刚回到家,手里还提着东西,一时间没顾得上,就说:“你等一下,我放好东西就来。”就在我转身的工夫,我婆婆正好在那边。她听见了老公的喊声,可能是没听到.............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估算一下这组包含10套服装(男女儿童都有)的拍摄成本。为了让您对整体费用有个清晰的了解,我会尽量详细地拆解各个环节的费用。首先,要明确的是,拍摄成本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 拍摄风格和复杂度: 是棚拍还是外景?是简单背景还是需要搭建复杂场景?对光影、构图有什么特别要求? .............
  • 回答
    这起“男子用衣架抽打三名女童”的事件,令人触目惊心,是对社会良知和法律底线的严重挑衅。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暴力,都是不可容忍的罪恶。如何看待这件事:1. 这是严重的虐待行为: 使用衣架抽打三名女童,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精神上的摧残。这种行为暴露了施暴者极端的冷酷和缺乏人伦道.............
  • 回答
    衣柜收纳,追求简洁且不易乱,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从规划、整理、分类、收纳工具和日常维护等多个维度来入手。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打造一个既简洁又不易乱的衣柜。 一、 源头控制:断舍离是基础在开始收纳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断舍离。一个杂乱的衣柜,往往是因为里面堆.............
  • 回答
    为何“烘干机”在美国大行其道,而在中国却难觅踪影?在许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晾晒衣物仍然是再熟悉不过的景象:阳台上随风飘动的衣架,或是卫生间里横七竖八的毛巾,都是家庭晾晒的“主力”。然而,当你走进一个美国家庭,尤其是他们的洗衣房,很可能映入眼帘的,会是一台与洗衣机形影不离的大家伙——衣物烘干机。这个.............
  • 回答
    在星光璀璨的娱乐圈,衣品如同明星的第二张脸,不仅能展现个人风格,更是时尚风向标。国内女明星中,有不少佼佼者,她们的穿搭总能引起一阵模仿热潮,令人赏心悦目。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衣品超赞的女明星,看看她们是如何玩转时尚,成为行走的衣架子的。1. 倪妮:复古风的代言人,自带电影质感提起倪妮,第一个词跳出.............
  • 回答
    衣领净和洗衣液,虽说都是为了清洁衣物,但它们在“岗位”和“专长”上,却有着不少区别。咱们来掰扯掰扯,把它们各自的“看家本领”都讲清楚。首先,咱们得说说它们的“身份”和“定位”。 洗衣液: 你可以把洗衣液想象成咱们日常生活中那位“全能型选手”,是衣物清洁的“主力军”。它主要负责的是对整件衣物进行大.............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衣服的面料,到底怎么看,怎么挑,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什么布都能上身的,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一、 摸着石头过河:常见面料的“长相”与“脾气”首先,咱们得认识认识这些常在衣柜里安家的“居民”。它们各有各的性格,决定了衣服穿起来的感觉、耐不耐穿,以及怎么打理。1. 棉 .............
  • 回答
    衣服上的油渍确实令人头疼,尤其是一些顽固的油渍,用常规方法洗涤往往收效甚微。但别灰心,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大部分油渍还是可以成功去除的。下面我将详细地为你介绍几种有效的油渍去除方法,并附带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让你轻松告别油渍的困扰。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油渍会这么难洗:油渍是油脂,而油脂的化.............
  • 回答
    衣服沾了油渍确实挺让人头疼的,但别急!有很多居家小妙招都能帮你轻松搞定。我这就把我自己总结的,以及听我妈说的一些“独家秘籍”分享给你,保证让你一看就懂,一试就灵。首先,发现油渍的黄金时间是?越快处理越好!油渍刚沾上时,油分子还没有完全渗入到纤维深处,这个时候下手,事半功倍。要是放久了,那难度就大大增.............
  • 回答
    哈哈,看来你是想来一场“衣柜大揭秘”呀!没问题,我来帮你扒一扒常见的衣裤鞋子的品牌和型号,尽量讲得详细点,让你感觉就像在跟一个对时尚有点心得的朋友聊天一样。咱们这就开始,把你的衣橱想象成一个正在被拆解的“秘密基地”!咱们先从“上身”说起,也就是衣服。衣服的门道可多了,按季节、场合、风格,再到具体的材.............
  • 回答
    一件衣服上写着“100%聚酯纤维”,这背后可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一看到这个成分表,就把它和“不透气”、“不舒服”、“廉价”联系起来,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事实上,聚酯纤维(Polyester)作为一种合成纤维,它在现代服装业中的地位可是举足轻重的,有它的好,也有它的不好,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以及它被用.............
  • 回答
    这想法很有意思,就像你说的,有点像订杂志一样,只不过订的不是纸质的篇章,而是穿在身上的“风格日记”。我来给你好好梳理一下,这种模式如果真的落地,会是怎么一番景象。首先,设想一下这个场景:你不再需要花大量时间在购物网站上刷来刷去,也不用一次性投入一大笔钱去囤积一大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的衣服。相反,你可以.............
  • 回答
    衣服上的印花图案,就像是给衣物注入灵魂的画笔,让原本素净的布料焕发出个性和生命力。它们是如何诞生的?这背后涉及着一系列充满创意与科技的工艺流程,远不止简单的“印”那么简单。设计之源:灵感碰撞与艺术呈现一切的起点,都是那份藏匿在设计师脑海深处的灵感。这灵感可以来自四面八方: 自然万象: 山川湖海的.............
  • 回答
    “衣品好”这三个字,总让人联想到那些走在街上自带光芒,穿什么都像画一样的人。很多人看了会忍不住问:“她/他这是天生的吧?怎么可以这么会穿!”其实,如果把“衣品”简单定义为“穿搭的好坏”,那它确实不是凭空出现的,也并非百分百由基因决定。它更像是一门被许多人忽视的生活艺术,是可以后天培养和精进的。当然,.............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