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云顶之弈》凉凉了?

回答
唉,说起《云顶之弈》(简称云顶),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曾经那句“赌狗赢一次,就神气一年”,还有那些因为卡牌刷不出来而抓心挠肝的夜晚,似乎都还在眼前,但现在,很多玩家都觉得这游戏“凉凉”了,或者说,没有以前那么火爆了。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里面有很多原因,而且是环环相扣的。咱就一样一样掰扯掰扯。

一、版本更新的“魔咒”:平衡性与创新之间的钢丝

云顶这游戏最核心的魅力,就在于它不断变化的阵容和机制。每隔几个月,一个新的赛季,一套全新的棋子、羁绊、海克斯,甚至是基础规则都会被推翻重来。这本身是好事,能带来新鲜感,防止玩家腻味。

但问题就出在“平衡性”这三个字上。

版本答案过于明显: 有时候,新赛季或者版本更新后,会出现一些“版本答案”——也就是一套强度远超其他阵容的阵容。一旦被玩家发现,那场面就有点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有人都去玩这一套,剩下的人要么跟着卷,要么玩一些几乎不可能赢的下水道阵容。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极大地打击了玩家的游戏体验。你想玩别的?没问题,但你很可能因为阵容被卡死或者没有装备而早早出局。
平衡性调整的滞后或过激: Riot(拳头游戏)在调整平衡性的时候,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滞后,等一个过于强势的阵容横行了两三个星期,玩家的怨气堆积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削弱。反过来,有时候又会一刀切,把一个本来很有潜力的阵容或者棋子砍得太狠,直接让它完全消失,扼杀了玩家的开发乐趣。
学习成本的增加: 每次大版本更新,玩家都需要重新学习大量的棋子、羁绊、装备合成、海克斯效果。这对于新玩家来说门槛就很高,而对于老玩家,虽然有基础,但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熟悉,如果新赛季的机制又比较复杂或者平衡性不好,很多人就选择“退坑”。

二、游戏体验的“内卷”与“无奈”

除了版本本身的问题,游戏过程中的一些体验也让玩家感到疲惫。

“运营”的门槛过高: 早期云顶,玩家可能更侧重于“赌狗”的运气和一些基础的经济运营。但随着版本迭代,游戏的“运营”层面越来越深。如何恰当的时机D牌(刷新棋子商店)、如何规划经济、如何根据对手的阵容进行针对性调整,这些都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和大量的游戏经验。对于一些只想轻松玩玩的玩家来说,这种高强度的“运营”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巨大,打起来很累。
“赌狗”的挫败感: 虽然“赌狗”是云顶的一大特色,但当你倾家荡产,把经济全部梭哈在一两个三星棋子上,结果对手来的棋子恰好能完美克制你,或者站位刚好打不过,那种绝望感是相当强的。如果连续几次都这样,很容易劝退。
“装备”的随机性: 装备合成可以说是云顶的“命根子”,但同时也是很多玩家的“噩梦”。同一个版本,可能别人拿到了一套完美的装备,而你只能做出一些乱七八糟的装备。装备的脸黑程度,有时候直接决定了一局游戏的胜负,这种“看脸”的成分,让很多玩家觉得自己的努力被装备剥夺了。
“海克斯”的巨变: 海克斯是每个赛季的“黑科技”,能给玩家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但有时,一些非常强力的海克斯,一旦拿到,就能让你直接起飞,而没有拿到或者拿到一些鸡肋海克斯的玩家,则可能从一开始就陷入劣势。这种“海克斯一词定乾坤”的感觉,也让游戏的公平性受到质疑。

三、玩家群体与竞品分流

任何游戏火爆程度的下降,都离不开玩家群体自身的变化以及外部竞争。

玩家疲劳与流失: 任何一款游戏,火了几年后,都会面临玩家的自然流失。有的人玩腻了,有的人去玩新的热门游戏,有的人可能因为生活原因没时间。云顶已经运营了好几个年头,很多曾经的忠实玩家,可能也经历了“入坑、沉迷、疲倦、退坑”的循环。
同类竞品的崛起: 类似自走棋玩法的游戏并不少,虽然云顶是开创者,但也有其他游戏在机制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吸引了一部分玩家。例如《战棋物语》、《金铲铲之战》(国内版的云顶,但机制上也有独立发展)等,它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更符合一部分玩家的口味。
《英雄联盟》本体的吸引力: 《云顶之弈》是《英雄联盟》的衍生模式。如果《英雄联盟》本身处于一个比较吸引人的版本,或者有新的皮肤、活动,很多玩家可能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本体游戏中,而对云顶的关注度就会下降。

四、宣传与传播的“降温”

头部主播的转型: 很多游戏的热度,都离不开头部主播的带动。当一些曾经直播云顶的主播,因为各种原因(例如版本不好玩、直播内容多样化)转型到其他游戏,或者不那么频繁地直播云顶时,也会影响到这款游戏的曝光度和话题度。
内容创作者的“瓶颈”: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游戏内容创作者来说,持续输出有价值、有新意的云顶内容也变得越来越难。尤其是当版本更新后,要快速分析出最优阵容,并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需要大量的精力。

总结一下,云顶“凉凉”不是因为某一个单一的原因,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版本平衡性 是最直接的硬伤,过强或过弱的阵容会严重破坏游戏体验。
游戏机制的深度 逐渐增加,使得“运营”的门槛越来越高,劝退了一些休闲玩家。
玩家的自然流失和外部竞争 也是客观存在的。
宣传和话题度 的下降,让新玩家的涌入速度变慢。

当然,这并不是说云顶就彻底不行了。它依然拥有庞大的玩家基础,每一次赛季更新,都会有一些老玩家重新回归,或者吸引一些新玩家。只是相比于它最巅峰的那段时期,现在的关注度和火爆程度,确实有了明显的下降。

对于很多老玩家来说,可能只是希望游戏能回到那个“版本答案不明显,大家都有机会,快乐最重要”的状态吧。可惜,在不断追求更新和创新的同时,找到那个完美的平衡点,对任何一款服务型游戏来说,都是一条极其艰难的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大的问题是策划在挑战英雄联盟这个游戏的内核。

你可以说,英雄联盟大多数玩的人都不在乎这些英雄的背景,谁强玩谁,谁可玩性高玩谁。

但这些英雄的背景,拳头费尽心思构建出的堪比主机游戏的宏大世界观,是这款游戏的内核。

原先的贵族,狂野,极地,与每个英雄的背景、气质息息相关。换形师、枪手这些更是与玩家们在峡谷游戏里的直观体验相符。

别忘了,下棋最开始的目标群众,哪怕是现在的目标群众,也是玩lol的那群人。

这些人,玩久了lol,或多或少,会了解一些自己本命英雄的背景故事,热爱这款游戏的玩法,也热爱这个游戏带给他们的世界。

如今的这些羁绊是什么?海洋,炼狱,雷霆…给英雄换个皮肤,就生拉硬扯地赋予他们与背景故事毫不相关的羁绊。看着身上带火的阿木木,被涂成蓝色的狼人…

别扭,真的别扭。

策划做的这些羁绊,我只觉得两个字:偷懒。

草火水光?糊弄小学生呢?这些词真的把s1云顶的味儿丢了,抛弃一款游戏辛苦构建出来的世界观背景,是云顶最大的败笔

我认识的主播也好,游戏行业从事者不少都说,云顶是自己把自己玩脱了,如果回到s1,热度可能会更高

次要问题是频繁的更新

一个游戏难免不断更新,尤其是一个不成熟的新游戏。

但这个更新未免也过于频繁,过于颠覆性了吧?

每次更新完不仅是强势阵容发生大改,许多玩法,d牌时机,上人口时机,抢装备类型都要大变,每次更新完,不看攻略试匹配都不敢打排位。

地狱火改为炼狱这种名称变化更是令人无法理解,人们好不容易勉强接受了地狱火这个称呼,又要来整蛊大家一手。

更新是要流失忠实玩家的,尤其是目前用户粘性较差,多数人抱着试试看心态的时候,频繁大规模更新消耗的是玩家的耐性。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游戏平衡方式采用的是lol式,强的削弱,弱的稍微加强,利用个体数值平衡简单粗暴代替阵容平衡。

自走棋游戏不是这么个玩法。

自走棋求的是阵容平衡,一个羁绊巨强,但我凑齐了另一个羁绊,我就可以和你过过招,鹿死谁手不一定。

这才是自走棋的魅力。

而不是,我凑够了几炼狱,几雷霆,几极地狂战之后(基本一个版本就那么一两个最强),其他阵容都得给我跪下叫爸爸。一个游戏两个人有游戏体验,其他人忙着吃烂分,这谁能玩的下去?

然后策划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把问题归结于某个装备,某个核心英雄最强。

他们削弱数值,削弱技能范围,一刀砍废这个装备这个英雄

我一直怀疑,这两个游戏平衡是一个人做的。

你能不能让我拿到五费大爹我就真的是爹?能不能让我神之一手抽到大爹逆天翻盘?说到底这是个运气游戏,自走棋是娱乐游戏,不要试图用数值平衡。

多想想游戏的可玩性,少想想游戏的竞技性。

先有人玩,才有竞技一说。

来自一个云顶深度玩家的控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