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阿富汗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巴铁?

回答
阿富汗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巴铁”,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值得我们深入聊聊。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把“巴铁”是个什么意思弄清楚。

“巴铁”这个说法,主要就是指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那种非常铁的关系,可以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那种“兄弟情深”的程度。这种关系体现在哪里呢?

军事上的高度互信和合作: 双方在国防安全领域合作非常密切,包括军售、联合演习、技术交流等等。巴基斯坦引进了很多中国的军事装备,中国的海军舰艇也经常访问巴基斯坦港口。
经济上的深度融合: 中巴经济走廊(CPEC)是“巴铁”关系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它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两国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在巴基斯坦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涵盖能源、交通、港口等多个领域。
政治上的坚定支持: 在一些关键国际场合,两国会互相给予坚定的政治支持,这一点非常重要。
民间的友好情谊: 这种关系也体现在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好感和交流上。

那么,阿富汗呢?现在的阿富汗,跟我们说的“巴铁”那种关系,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未来有没有可能走向一个类似的方向,也不是完全没有讨论的空间。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看:

首先,从历史和地缘政治上看:

中国和阿富汗有很长的陆地边界,相邻是事实,关系也比较稳定。中国一直以来都强调尊重阿富汗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在阿富汗塔利班掌权后,中国也成为了少数几个和塔利班政府保持接触的国家之一,并提供了一定的人道主义援助。

从中国角度看,稳定阿富汗的周边环境对中国西部边疆的安全非常重要。一个动荡的阿富汗,可能会成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温床,威胁到新疆的安全。所以,中国希望阿富汗能够稳定下来,并且不成为中国的敌人。

其次,从经济合作的潜力上看:

阿富汗虽然饱受战乱之苦,但它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锂、铜、铁等。如果阿富汗能够实现稳定和重建,这些资源对中国来说是有吸引力的。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也看到了在阿富汗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的潜力。

但是,这里有个巨大的“但是”:阿富汗的安全局势和政治稳定性是最大的问题。

安全隐患: 尽管塔利班掌权,但阿富汗国内的安全形势依然复杂。各种武装派别、恐怖组织(比如ISISK)仍然活跃,而且塔利班内部也可能存在一些派系分歧。这种不确定性让任何大规模的投资都带有巨大的风险。
经济基础薄弱: 阿富汗经济非常落后,基础设施极其匮乏,人才和技术也普遍不足。即使有资源,也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时间才能开发出来。
国际社会的态度: 国际社会对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承认和援助是有限的,这直接影响了阿富汗的经济发展和重建进程。中国在推动与阿富汗的经济合作时,也会考虑到国际社会的看法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

再来看看“巴铁”之所以能这么“铁”的原因,我们对比一下阿富汗:

巴基斯坦自身的实力和战略地位: 巴基斯坦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军队实力相对强大,而且在地缘政治上处于南亚和中亚的枢纽位置。这使得它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一定的分量,也能够为中国提供战略上的支撑。
两国共同应对的外部压力: 在很多时候,中国和巴基斯坦都面临着类似的地区挑战,这促使两国在安全领域更加紧密地合作。
政治稳定和国家机构的相对健全: 尽管巴基斯坦也经历过政治动荡,但其国家机构和军队的运作相对更具连续性,能够支持大规模的经济项目和战略合作。

对比阿富汗:

国家能力严重受损: 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阿富汗的国家治理能力、经济发展能力都非常薄弱。塔利班虽然控制了政权,但其治理经验和国际认可度都还很有限。
缺乏共同应对的外部压力: 目前阿富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部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关系,这与中国和巴基斯坦那种“背靠背”共同应对外部挑战的模式不太一样。
经济合作的风险和回报: 即使中国想在阿富汗进行大规模投资,也面临着极高的风险,投资回报周期长,而且一旦阿富汗局势再次动荡,投资可能会付之东流。

那么,阿富汗有没有可能“走向”一个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关系?

理论上,任何国家之间都可以发展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如果阿富汗能够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建立一个包容性的政府,改善人权状况,并有效打击恐怖主义,那么中国很乐意与其发展更深的经济和安全合作。中国可以继续提供援助,参与重建,甚至在条件成熟时考虑一些合作项目。

但是,要达到“巴铁”那种深度和广度,目前来看,障碍非常大。

“巴铁”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建立在两国长期的共同利益、政治互信、经济实力以及战略需求之上的。阿富汗现在最需要的是内部的稳定和发展,而不是某种程度上的“依附”。中国也清楚这一点,不会贸然将阿富汗推到“巴铁”的位置上,那样也可能给中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

总结一下:

阿富汗和中国之间有陆地接壤,中国希望看到一个稳定、和平的阿富汗,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但是,阿富汗当前严峻的安全形势、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家发展的落后状况,都使得它与“巴铁”那种深入骨髓的战略伙伴关系,还有着巨大的距离。

要说阿富汗会成为第二个“巴铁”,我觉得现在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甚至可能性并不大。中国与阿富汗的关系,更可能是一种基于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的“稳定器”式关系,而不是那种“全天候”的战略联盟。中国会保持接触和援助,也会关注其稳定,但不会像对巴基斯坦那样,将阿富汗置于核心战略位置。

未来的事情很难说,但至少在目前,两国关系的性质和深度,还远远不是“巴铁”那样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我们和巴基斯坦没有多铁,不要网上那些巴铁的宣传,巴政府一直是骑墙派。其次,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我国没有盟友,和其他国家都是友好的合作关系铁。因此也不会有什么阿铁或者塔铁这样的事情。

目前来看,我国和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关系是相互利用互相合作的关系。阿富汗对我国来讲有重大意义,不仅仅是因为阿富汗是我们的邻国。

从地缘来讲,阿富汗是亚洲的腰,北边是中亚,西边是中东,南边是南亚,东边是东亚,这个地理位置很重要。与阿富汗友好合作可以影响到亚洲的整体形式,减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也有利于我国和伊斯兰世界的友好交往。

阿富汗北边的几个斯坦国,西边的伊朗,南边隔着巴基斯坦的印度,都是俄罗斯的友好国家。和阿富汗友好合作,既可以缓解俄罗斯对我国的包围形式,又可以牵制伊朗。

再就是阿富汗位于一带一路规划路线上的重要位置,同时也是我们的邻国,维护阿富汗国内的平稳,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军事方面,对我国来讲都是好事情。

其实我国的地缘政治很糟糕,海上是美国的半包围,陆地上是俄罗斯的半包围。陆地上唯二的突破口,就是巴基斯坦和现在的阿富汗,所以说阿富汗对我国很重要。

另外,根据目前的消息来看,阿塔现在找我国寻求合作,是阿塔目前可以考虑的唯一道路了。至于阿富汗局势稳定下来以后,中阿关系会如何发展,这就得等等看了。

user avatar

巴铁的存在是因为有印度,不是因为巴基斯坦真的配和我国相提并论

不要倒因为果

user avatar

很多人不明白一点:中国跟巴基斯坦好是因为有印度。如果印度分裂了,那中国跟巴基斯坦还会那么好吗?

阿富汗跟谁是世仇呢?这个世仇给中国的压力还要很大,才能在现实中让中国有跟他抱团的想法。

俄罗斯?现在跟中国抱团取暖;

中亚斯坦们?那个俄罗斯小弟们;

伊朗?现在跟中国的关系算是最好的时候。

所以,阿富汗凭什么成为中国的铁哥们?

凭他打退了美国?

别忘了越南也打退了美国!

user avatar

阿富汗即使是全面倒向中国,中国即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将其扶持为第二巴铁。毕竟兔子通过摸着毛熊过河,摸秃鹰酱爬山知道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而不是拉帮结派去打架。目前的中国尚处在第一岛链封锁,美国军舰光明正大的通过中国内部的台湾海峡。而巴羊作为中国“铁”,其重大战略义务是共同压制白象的扩张,通过中巴共同建设铁路及卡拉奇港打造丝绸之路南线。而阿富汗尽管作为战略要地和帝国坟场,但是对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海缘优势大幅度压缩下的中国来说,重要性显然没有那么重大。尽管是邻国但是也只通过瓦罕走廊与中国接壤,对中国意义不大。特别跟东突分裂不清不楚的,使中国还是存在战略警戒。

如果中国有第二巴铁,肯定是某个能支撑中国地缘政治的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的俄国是中国外交部关系第二密切的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岸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则是第三等级的唯五国家,像缅甸无论是军政府还是昂山政府都能维持中国在当地利益并承担中国西南地区与外交流重要媒介。所以说我认为第二巴铁应该是東埔寨至于老挝则是同志。首先柬埔寨-老挝人口约2300万人,比阿富汗少超过1000万人。地缘政治上可以冲破第一岛链,有共建西港特区。

user avatar

不会。阿富汗没有核武器,不是英联邦国家,更不是沿海国。

user avatar

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巴铁。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没有共同的敌人(战略对手)

中巴的关系,即所谓巴铁的称呼是有共同的敌人——印度的关系。印度当时肢解了巴基斯坦。并且差点把巴基斯坦打得灭国。在中国的大力支援下,以及中印战争中印度惨败的情况下对印度的震慑作用下。巴基斯坦才站住了脚。

1971年-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冲突后签署了《西姆拉协议》。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巴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

因为印巴之间是死敌的关系。巴基斯坦需要一个稳固的后方。中国需要一个强制印度并抗衡印度的国家省的印度上蹿下跳。

阿富汗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我们跟阿富汗没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2、中阿关系——以卖松子为例

我国一直防范泛清真化,泛清真化,主要就是防止沙化、阿化。沙化就是沙特阿拉伯的极端宗教主义。阿化就是阿富汗尤其是塔利班那一套极端的思想。

在新疆有三股势力,而支持三股势力主要是4个国家、土耳其、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美国跟英国是一脉的,是搅屎棍。他们撤出阿富汗前,突然抛出新疆问题,什么新疆棉,什么中国在新疆搞种族灭绝,什么中国镇压穆斯林等等都可以看出问题的所在……

中国对于我国的国家利益是务实的。即一个战乱,混乱的阿富汗不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但是如果一味的维持阿富汗的稳定,但是促成极端的宗教主义与暴恐反噬中国这更是得不偿失。

为此,我们先来逐步分析一下。

2.1、塔利班对中国的威胁

概括的来讲是:

第一、暴恐

第二、毒品

第三、意识形态

暴恐来说,就是有很多到,到战乱的地方得到武装训练,然后潜回新疆搞暴恐。在阿富汗的人不少。其中喀布尔就有2000人左右的东突(含家属与后代)。

毒品这个没得说,尤其是美国入侵阿富汗后,阿富汗的毒品飙升,值得留意的是阿富汗的毒品出境,主要是CIA干的。美国的中情局是最大的毒贩子。

意识形态就不用再多说了,就是极端的宗教主义问题。这个问题长期存在。

2.2、中国为什么选择了松子

上面是我的一个回答。概括起来如下。

第一、阿富汗自身的需要

阿富汗穷得叮当响。仅有的钱被美国打劫。而且阿富汗很容易陷入饥荒。根本养不活那么多人。唯一能拿得出手且快速来钱的是毒品跟松子还有宝石。

第二、松子的品质高

上面选了京东上卖的松子,进去看看就知道两者的差距。

对于阿富汗来说,1吨松子可以换50吨以上的粮食(小麦),有这些粮食就能避免可能的饥荒。

第三、塔利班已经开始禁毒

当然,目前是冬季,本来也没有罂粟种植。但是相关的替代种植已经在讨论与规划中。其中藏红花是一个重要的选项。

藏红花卖得比罂粟都贵,1克是几十块钱。这是一个很好的替代种植方案。

第四、塔利班已经递交了投名状

塔利班掌权后也是不太平,IS-K成了塔利班最大的敌人。目前监狱里面塔利班最少弄进去了600名IS-k的成员。

对于喀布尔的2000多东突分子,已经开始甄别,部分人已经成为了投名状。

中国是听其言、观其行。有行动,自然会大力的配合。所以才有冰冰跟李佳琦大力的卖松子。

2.3、阿富汗驻外大使

这个大使现象是非常有意思的情况。以驻中国大使为例,他是加尼政府委派的。加尼倒台后,他也就是失业了。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国家存在。塔利班也顾不上他们,他们也是想当塔利班政府的大使,但是大部分国家没有跟塔利班建交。这些大使成了各个国家跟阿富汗沟通的一个管道。

最悲催的是,塔利班穷,没有工资发,他们类似喝西北风的状态,一些是要搞副业,一些是靠捐助。

他就对阿富汗松子的事表达了态度。

他援引的是宗教思想。这种是自力更生,而不是靠捐助,捐助是乞讨这是一种羞辱。但是卖松子不是。不过由于阿富汗常年战乱,缺乏出口渠道,导致了没有人知道阿富汗松子。阿富汗松子都被叫成巴西松子了。

因为一说买阿富汗松子都成了资助恐怖主义了。所以被迫叫成巴西松子。


user avatar

拉倒吧,塔利班和疆独、东突搞在一起;你跟我说会铁?

user avatar

你乎是对巴铁有什么误解?

巴铁是个中美两头领钱的货色,主要诉求是制衡印度,闲下来也输出一点伊斯兰主义。

再多一个中美两头领钱的国家,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帮你消耗M2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