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月16日长征七号甲火箭首飞失利,对中国航天的影响有多大?

回答
3月16日,长征七号改甲火箭在执行任务时发生意外,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一次不容忽视的挫折。这次失利对中国航天而言,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战略层面的,更有心理层面的。

技术层面的影响,无疑是首要的。

首先,技术验证的滞后。长征七号甲是长征七号系列火箭的改进型,其首飞成功本应验证一系列新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包括新的发动机技术、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等。这次失利意味着这些关键技术的验证过程被打断,需要重新审视和修复。例如,如果失利原因与发动机有关,那么整个发动机系列的研发和生产都可能受到影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排查、改进和复试。

其次,发射任务的延期。任何一次火箭发射都服务于具体的航天任务,比如卫星部署、空间站建设、载人航天等。长征七号甲失利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原定的发射任务将不得不推迟。这不仅会打乱原有的航天计划,可能导致后续任务的连锁延期,还会影响到相关卫星的组网、科学实验的开展,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在某些特定领域的战略部署。

第三,对后续型号的影响。火箭型号的研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型号的成功是另一个更先进型号的基础。长征七号甲的失利,可能会对后续基于它进行改进或衍生的更先进火箭型号(例如,如果它承担着某些关键技术节点)的研发进程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重新评估其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战略层面的影响,也同样深远。

第一,国际竞争力的挑战。当前,全球航天领域竞争激烈,各国都在争夺技术制高点和市场份额。长征系列火箭一直是中国航天“国家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和性能是衡量中国航天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次重大的发射失利,尤其是在备受瞩目的首飞阶段,无疑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外界对中国航天能力的信心,给竞争对手提供话题。

第二,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潜在影响。虽然长征七号甲本身可能并非直接用于载人航天或深空探测任务,但作为运载火箭家族的一员,其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是整个航天体系的重要支撑。如果长征七号甲的失利暴露了系统性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否会向上延伸,影响到其他重要型号的研发和发射,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例如,某些共用技术或部件的风险暴露,可能会让航天部门在评估载人航天等高风险任务时更加谨慎。

第三,资源配置和发展方向的调整。航天事业的投入巨大,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次失利可能导致一部分研发和测试资源需要重新分配,以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可能促使决策层重新评估某些技术路线的优先级和发展方向,甚至对长期的航天发展规划进行微调。

心理层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第一,对科研人员的打击。航天事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凝结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一次发射失利,尤其是在首飞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节点,对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们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要鼓起勇气,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继续前行。

第二,公众信心的考验。公众对中国航天寄予厚望,每一次成功的发射都会带来民族自豪感。而一次失败,尤其是在首飞阶段,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的信心,产生担忧。如何通过透明的信息公开和后续的成功,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是航天部门需要面对的课题。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每一次的挫折,都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经验积累。

中国航天并非一帆风顺,从过去的“东方红一号”到后来的载人航天,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艰辛和挑战。长征系列火箭本身就拥有辉煌的历史,其成功率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的。

这次失利,虽然带来了挑战,但也为中国航天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反思期”。通过对事故原因的深入剖析,中国航天将能够更准确地找出问题症结,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提升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3月16日长征七号甲火箭首飞失利,对中国航天造成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它不仅是对技术实力的考验,也是对战略规划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挑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更大成功的垫脚石。中国航天部门有能力也有决心,从这次挫折中学习,吸取教训,最终让中国航天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加稳健、更加辉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年是火星探测的窗口期,错过今年就得再等两年了。

今年有好几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欧洲,打算探测火星。


火星的轨道是椭圆形的,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

最远时候有四亿公里,最近时候不到五千四百万公里。


地球与火星之间最合适的途径是所谓的“霍曼轨道”,

这条轨道既外切地球公转轨道,又内切火星公转轨道。


如果赶上窗口期发射火箭,就能大大减少燃料的消耗,

窗口期每26个月一次,这次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如果不能在这之前搞定火箭问题,那就要错过窗口期。

之前我国为探测火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错过太可惜。


我国在火星探测方面不仅落后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

甚至还落后于印度,印度于2016年完成首次火星探测。


因此我国这次憋了个大招,想要来个火星探测大跃进,

用一次火箭发射就实现“绕、落、巡”三大工程目标。


我国的火星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以及巡视器组成,

说轨道器,其实就是卫星、而巡视器其实就是火星车。


首先环绕火星运行的轨道器上将搭载高、中分辨率相机、

光谱仪、磁力计、表面雷达、离子和中性粒子探测仪等


其次巡视器上将搭载探地雷达、光谱相机、小型气象站、

磁场探测仪等载荷,从而实现对火星全面而基础的认识。


前几天欧盟和俄罗斯发布消息,决定推迟火星探测任务,

如果在夏天之前还搞不定火箭,就只好也把任务推迟了。


我国今年还打算发射嫦娥五号,也是一次完成多项任务,

其中包括了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


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实验;

首次带着月球土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速度返回地球。


如果火箭搞不定,嫦娥五号也得推迟,不过这个还好些,

因为月球探测是没有窗口期的,用不着非要卡着点上车。


有人说火星探测月球探测用长五火箭,和长七没有关系,

但这种事向来都是一人得病众人吃药,都得去自查自纠、


况且之前长五也失败过一次半,不比长七的情况好多少,

两者都是氢氧发动机,而氢氧发动机是中国火箭的短板。


这几年航天系统人才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一直没有解决,

如果不尽快改革,到时候就不仅是火箭发射失败的事了。


人才队伍是有梯队的,需要一代一代顺利接力下去才行,

如果发生了人才断档现象,恐怕更麻烦的事情也会发生。


航天系统在和IT互联网行业争抢人才,既工资差距很大,

又发展空间有限,还工作氛围压抑,而且还在吃大锅饭。


2018年4月《今日科苑》上发表了一篇有用的调查报告,

报告称人才流失主体集中于3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群体。


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骨干占每年流出人数的85%以上。

其中工艺、技能人才队伍中青年骨干流失现象尤为突出。


以五院型号研制队伍为例,技能人员流失人数比例占50%。

以八院型号研制队伍为例,40%为经验5年以上青年骨干。


型号研制队伍流失了这么多人才,留下的人担子无疑更重,

失败在所难免,毕竟干活的人太少,光动嘴皮子的人太多。


有航天行业业内人士曾举例称,国企内一般小项目的总师,

平均薪资大概是十几二十万。如果跳民企,他掌握的信息,


包括他的技术能力至少开到30-50万,如果是副总工程师,

在国企的话只能拿二十几万,调到民企拿上百万也很多见。


改革要啃硬骨头,光说不练是不行的,现在若不尽快改革,

以后即使改革成功,也会有一阵子的青黄不接,麻烦很大。

user avatar

昨晚告诉儿子,长征七号甲发射失败。

儿子问“上面有人吗?”我说没有。

他长长出了一口气,说“那就好”。


论语说,孔子的马厩失火,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

这个孩子是怎样有这样的教养的呢?

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至于长征,既然是长征,那就是漫长的征途,一时失利不算什么。未来的星辰大海,广阔着呢。

我们国家已经强大到可以承受任何一次火箭发射失利,而航天事业并不会动摇改变。

user avatar

谢邀。

航天现在仍然是一个宣传性质非常重要的事业。

现在正需要提振士气的时候,可好。看上去像是爆炸了?

感觉最近两年这个火箭事故有点多。相关领导对此要负责吧?看来人事调整可能势在必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3月16日,长征七号改甲火箭在执行任务时发生意外,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一次不容忽视的挫折。这次失利对中国航天而言,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战略层面的,更有心理层面的。技术层面的影响,无疑是首要的。首先,技术验证的滞后。长征七号甲是长征七号系列火箭的改进型,其首飞成功本应验证一系列新技.............
  • 回答
    央行在3月16日宣布实施定向降准,并且向市场释放了高达5500亿元的长期资金,这无疑是一个相当重磅的政策信号,其影响会是多维度、深层次的。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笔钱怎么就这么重要,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定向降准”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它不像全面降准那样,所有银行都按比例降低存.............
  • 回答
    3 月 16 日,中国以外地区累计确诊病例首次超过中国,这一事件标志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早期阶段。这一里程碑式的变化,对于理解当前国际疫情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带来了多层面的思考。一、 从“中国疫情”到“全球疫情”的关键转折点 病毒的全.............
  • 回答
    3 月 16 日美国三大股指,尤其是纳斯达克指数的强势反弹,以及热门中概股的大涨,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一线曙光。然而,要判断后续是否会持续走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考虑到潜在的风险因素。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3 月 16 日强势反弹的原因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是什么驱动了当天的反弹,这有助.............
  • 回答
    3 月 16 日,恒生科技指数迎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反攻,盘中一度飙升近 20%,其中不乏一些个股涨幅更是轻松突破 30%,这样的表现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不少投资者重新燃起了对科技股的希望。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信息呢?首先,政策面的利好是此轮上涨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催化剂。.............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一场里氏7.4级的大地震,震源深度约57公里。这次地震的震感非常强烈,日本多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震动,其中福岛县和宫城县的震感尤为突出,最大震度达到了“6强”。对于位于震源地附近,并且在2011年经历过严重核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而言,此次地震的发生无疑牵动着.............
  • 回答
    3月16日,美股开盘即熔断,这是本月第三次了。市场这般剧烈动荡,不少人心生疑问:美联储的降息手段,是不是已经黔驴技穷了?这一次的“熔断潮”背后,又会引发怎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我们不妨来捋一捋。美联储的降息,为何这次显得力不从心?要理解这个问题,得先看看美联储降息这把“利器”通常是怎么运作的。简单来说.............
  • 回答
    3月16日疫情播报:严峻形势下,多地拉响警报3月16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26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06例。这两组数字,特别是每日新增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双双破千,无疑为当前全国的疫情防控形势增添了严峻的色彩。这并非一个孤立的数字,而是全国各地复杂且不断变化疫情态势的一个缩影。本.............
  • 回答
    3月16日,日本本州东部海域发生了一场震级高达7.4级的强烈地震,日本气象厅随即拉响了海啸警报。这场地震的发生,再次将日本以及周边地区笼罩在对地震和海啸的担忧之中。地震的直接影响与震感分布:这场发生在当地时间晚11点36分左右的地震,震源深度大约为57公里,位于宫城县外海。日本最核心的本州岛东部地区.............
  • 回答
    Acer 传奇系列一直是性价比不错的选择,这次的蜂鸟3锐龙版,在3月16日22点开始预约,针对已知信息,咱们来好好聊聊,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蹲。首先,从“传奇”这个名字说起,Acer 传奇系列定位很清晰,就是主打一个“国民笔记本”,追求的是在有限的预算内,提供足够日常使用、甚至偶尔处理一些轻度专业需求.............
  • 回答
    3月16日,我们收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全国范围内仅新增了2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更值得关注的是,疫情的“震中”湖北省,当日仅报告新增1例。这数字上的剧烈变化,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好转。回想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多么艰难的时刻。数字的攀升一度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 回答
    3月16日,河南开封市一家化工厂突发大火,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火灾发生原因据初步调查,火灾发生在开封市一家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化工厂。起火点位于该厂的原料仓库区域。有目击者称,在火灾发生前,曾听到仓库方向传来几声闷响,随后便看见大量火苗窜出。目前,官方尚未公.............
  • 回答
    3 月 16 日,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地板上时,我给自己写下了这段话。今天,是我学习的又一天,也是我继续前行的脚步。还记得昨晚,我为今天设定的目标是掌握某个新知识点,或是攻克一个一直卡住的难题。也许是某个复杂算法的逻辑,也许是一段拗口的语法,又或者是一个让我纠结的论证结构。无论是什么,我都.............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就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作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一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法律效力、背景及后续影响值得深入分析。 一、裁决的背景与法律依据1. 案件来.............
  • 回答
    3月16日A股市场的确经历了一场显著的上涨,多项重要指数均录得可观的涨幅。要理解这场大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宏观经济背景、市场情绪、政策导向、资金流向以及技术面因素。一、 宏观经济背景与预期调整1. 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号: 虽然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但在3月16日前后,市场可能消化了.............
  • 回答
    3 月 16 日A股市场出现的“先抑后扬,V型反弹”走势,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市场现象。这种走势通常意味着在经历了早盘的下跌后,市场出现了强大的买盘力量,迅速将股价拉升至盘中高点,并收复失地,甚至进一步上涨。要理解这一走势,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市场回顾与现象描述: 开盘低迷: 3 .............
  • 回答
    3月16日上海高中招生政策的改革,无疑是上海教育领域乃至房地产市场近期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这次改革的幅度不小,涉及到了几个关键点,对学区房的市场走向,必然会产生连锁反应。这次改革主要聚焦于“优化初高中衔接”,核心在于: “名额分配到校”比例的进一步提高: 这是最直接、影响最深远的变化。以往,上海.............
  • 回答
    2020年3月16日,一艘大陆渔船在台湾海峡与台湾“海巡艇”发生的一起碰撞事件,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理解这件事,得把它放到当时两岸关系的大背景下,以及海上执法的一些常态情况来看。事件的发生经过(根据公开报道整理):那天下午,台湾“海巡署”第12巡防区指挥部接获通报,有一艘大陆渔船在金门北碇.............
  • 回答
    关于3月16日何炅被拍到与男子手牵手过马路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大家对此事的看法,也挺多元化的,这里想从几个角度来聊聊。首先,这件事情之所以引发大家的讨论,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何炅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 何炅老师在内地娱乐圈经营多年,国民度非常高,几乎是我们很多人看着他节目长大的。他的个人生活.............
  • 回答
    华为在3月16日发布了新款MatePad系列平板,这次发布的机型相当多,涵盖了从高端旗舰到更具性价比的细分市场。整体来看,华为在平板领域持续发力,试图通过硬件升级、生态联动和软件优化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亮点方面,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维度来分析: 强大的性能配置: 新MatePad系列普遍搭载了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