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OPEC 这次为什么在布伦特油价跌至 75 美金的时候仍然不减产?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布伦特油价跌至75美元时选择不减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复杂且多层面,涉及到经济、政治、地缘战略以及成员国自身的利益考量。以下将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对当前油价水平的评估与预测

认为75美元是一个“可接受”或“合理”的底部: OPEC作为一个整体,其目标是稳定油价并在一个对成员国有利的范围内进行波动。虽然他们希望油价能更高,但75美元可能被视为一个能够维持成员国石油收入、不至于严重损害经济的水平。相比于更低的价格(例如跌破60美元),75美元仍然能保证相当的石油收入。
对未来油价走势的预期: OPEC成员国可能评估了当前全球石油供需的基本面,认为即使价格有所回落,但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尤其是在中国等主要消费国的带动下),对石油的需求会逐渐回升。同时,他们也可能认为其他非OPEC产油国的产量增长会受到一定制约(例如技术难题、环保压力或投资不足),因此油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大幅下跌。在这种预期下,他们可能不愿主动减产来“托底”价格,而是更倾向于观察市场的自然调整。
对减产效用的疑虑: OPEC的减产措施往往会引发非OPEC产油国(特别是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增产。如果OPEC减产,而美国等其他国家趁机填补市场空白并增加产量,那么OPEC的减产努力可能会被抵消,反而让他们在市场份额上遭受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不减产可能是一种更务实的策略。

二、 OPEC内部及“OPEC+”框架下的成员国利益博弈

成员国生产能力的差异: OPEC内部并非所有成员国的生产成本都相同。一些国家的生产成本较低(如沙特阿拉伯),即使在较低油价下也能保持盈利。而一些国家的生产成本较高(如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对高油价的依赖性更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整体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以及考虑到不同成员国经济的承受能力,达成一致性的减产协议可能变得更加困难。
“OPEC+”框架下的复杂性: 近年来,OPEC的决策往往与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组成的“OPEC+”联盟紧密相连。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程度甚至高于许多OPEC成员国,其对油价的期望和策略可能与OPEC成员国存在差异。当油价跌至某个点时,俄罗斯等国可能更倾向于维持产量以确保其财政收入,这也会影响到OPEC的集体决策。
市场份额的争夺: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石油需求增长放缓甚至可能在长期内下降。这使得各个产油国对于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变得更加敏感。如果某个成员国认为减产会拱手将市场份额让给竞争对手(尤其是美国页岩油),那么他们可能会反对减产。

三、 地缘政治与战略考量

对竞争对手的施压: 在某些地缘政治环境下,维持一定的油价水平可能被视为一种战略工具,用以对一些依赖石油出口的经济体施加压力。例如,低油价可能会削弱某些地缘政治对手的经济实力,从而影响其对外政策和军事能力。尽管75美元并非极端低价,但相对于期望的100美元以上,它仍然可能对一些经济结构较为脆弱的产油国构成挑战。
应对能源转型的影响: 随着全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逐渐降低,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长期来看石油需求可能面临结构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产油国可能会更加谨慎地使用减产这一工具。他们可能担心过度减产会加速能源转型的步伐,或者让新能源技术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油价未跌破其战略底线的情况下,他们可能选择维持产量,为未来可能的需求变化做好准备。
美元汇率的影响: 石油是以美元计价的商品,美元的强弱也会影响油价。如果美元走强,通常会导致油价下跌(反之亦然)。OPEC在决策时也会考虑到美元的走势及其对实际购买力的影响。

四、 经济基本面与全球供需动态的解读

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 OPEC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全球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预测。如果他们认为全球经济将持续温和复苏,那么即使油价有所回落,整体需求也会支撑油价在相对合理的区间波动。
非OPEC产油国的产量变化: OPEC需要密切关注非OPEC产油国的产量。如果非OPEC产油国的产量增长强劲,可能会抵消OPEC的减产效果。反之,如果非OPEC产油国的产量增长乏力,OPEC的减产行动会更有效。在75美元的油价下,如果他们评估认为非OPEC产油国(尤其是美国)的增产空间有限,或者其成本较高,那么维持产量可能是一种更具竞争力的策略。
库存水平: 石油库存水平是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如果全球石油库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那么油价通常会得到支撑。反之,如果库存高企,则会压低油价。OPEC会综合考虑当前的库存水平及其未来变化趋势。

总结来说,OPEC在布伦特油价跌至75美元时选择不减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当前油价的容忍度: 75美元可能被视为一个可以接受的、能保证一定收入的水平。
对未来油价走势的乐观预期: 相信需求会回升,且非OPEC增产有限。
避免市场份额损失: 担心减产会被竞争对手填补。
内部成员国利益的平衡: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生产成本和经济依赖度。
地缘政治和战略考量: 可能包含对某些国家的施压以及应对能源转型。

这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OPEC的每一次决策都是基于其对当前市场状况、未来趋势以及自身利益的综合判断。当这些因素的权衡结果是维持产量时,即使油价跌至特定水平,也可能不会触发减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欧佩克国家大部分需要的石油价格(用于平衡政府收支)远比目前水平要高。但是今天(2014年11月27日),欧佩克秘书长表示欧佩克目前不打算减产。欧佩克目前甚至连约束各成员国保证规定的石油输出上限都懒得做。到底是完全失控还是放任自流,其实一目了然。

欧佩克不控制低油价,一部分原因可能是顺水推舟,压制美国页岩油。虽然页岩油是市场供给加大、油价下跌的源头之一,但短时间内持续低价将严重损伤页岩油的投资积极性,制约页岩油的长期产量。(

BBC News - Oil prices plunge after Opec meeting

委内瑞拉是急切需要高油价并要求集体减产的国家之一。委内瑞拉外长已经表示了他接受欧佩克关于不减产的集体决定,并希望低油价有助于将一部分高成本的美国页岩油驱离市场。沙特阿拉伯目前不主张控制油价,恐怕是为了长期上将油价稳定在比较高的位置。(

Saudis block OPEC output cut, sending oil price plunging | Reuters

)至于有朋友说这根本不可能在长期上影响页岩油,我只能说,路透社的新闻里这起码是个石油分析师的意见,不知道否定这种意见的朋友在石油行业里的水平如何,或者有何惊人的论据。

之所以说是顺水推舟,是因为当前由于中国欧洲经济放缓以及美国尚未恢复,本来世界原油需求就陷入了疲软。而同时美元走强。使油价下跌的力量目前很强。现在减产保油价,可谓事倍功半——减产很多意义也不是特别大。不如顺水行舟,任其下降一段时间,同时伤及了高成本的页岩油。而一段时间以后,各国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可能好转,届时提升油价事半功倍。如果现在控制油价,就保护了高成本的页岩油,这样在各国经济恢复时,页岩油的产量就会很高,反而会拖累油价的回升,更可能造成石油价格的长期疲软。这种结局对欧佩克国家伤害更大。所以,尽管不减产会让欧佩克国家受损,但总体来看,如前面所引的路透社报导所言,短期内不减产符合欧佩克利益。

另外还有朋友认为欧佩克减产了俄罗斯不减产也没用。其实在11月25日沙特、委内瑞拉、俄罗斯、墨西哥就已经进行了一次磋商。俄罗斯比沙特更希望联合减产。

还有朋友认为减产不见得能让欧佩克有所收益。

我们来算一下吧。欧佩克产量是每日3000万桶。目前估计是只有削减掉150到200万桶,才能让价格止跌回升。这才不过是欧佩克产量的1/15。欧佩克国家石油开采成本大概是每桶10-40美元,我们按照最低的来算,就是十美元。会议开始前,石油价格大约在76美元到77美元之间。这个下跌完全是由于市场预期欧佩克减产,而欧佩克不减产造成的。欧佩克宣布不减产后,布伦特石油价格下跌至72美元。72美元水平,欧佩克每日收益保守估计为3*10^7*(72-10)=18.6亿。而如果欧佩克减产,即便是按最高的200万桶水平计算,2.8*10^7*(76-10)=18.4亿美元。如果我们将石油生产成本记为中东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一水平低于整个欧佩克平均水平)17美元来计算,则不减产的日均收益为16.5亿,而减产的日均收益为16.52亿。可见生产成本越高,减产就相对越划算。而我们前面已经看到了,即便按照20美元计算,也是大大低估了欧佩克的生产成本。如果11月27日欧佩克减产,在当前看是绝对不会亏的。而且由于欧佩克不减产,大家预计石油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所以欧佩克减产,至少在中短期是有好处的。欧佩克不这么做,绝不是因为减产有可能会减少收入。

有的朋友觉得欧佩克完全无法做到协定减产,这未免是小瞧欧佩克了。如果这都做不到,对于产油国来说,欧佩克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如果欧佩克不可能做到协议减产,那就真的奇怪了,为何欧佩克宣布不减产之后油价大跌4美元呢?难道全世界石油分析师和交易员都不如这些朋友聪明,看不到欧佩克无论是否宣布减产,其石油产量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市场的反应恰恰说明了欧佩克的能力。

当然,即便是经济状况较好的沙特,也无法忍受长期低油价。分析师们认为欧佩克减产是迟早的事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石油出口市场上,由于各种新的产油区的出现,欧佩克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大大下降了。换言之,欧佩克减产对石油价格的控制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衰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布伦特油价跌至75美元时选择不减产,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复杂且多层面,涉及到经济、政治、地缘战略以及成员国自身的利益考量。以下将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对当前油价水平的评估与预测 认为75美元是一个“可接受”或“合理”的底部: OPEC作为一个整体,.............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欧佩克+这次大手笔的减产是怎么回事,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事情的背景:一场史无前例的“石油危机”首先得明白,这并非一次寻常的石油生产调整。我们得回到今年(2020年)年初。当时,全球新冠疫情开始蔓延,对经济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居家隔离,出行大幅减少,航空、旅游、制造业等等都.............
  • 回答
    卡塔尔将于明年(2019年1月)退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决定,无疑是近年来国际能源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这一举动在政治和经济层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详细分析。一、 卡塔尔退出OPEC的背景和原因:要评价这一决定,首先需要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卡塔尔所处的复杂地缘政治环境。 地缘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