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宿舍里总有人好意思吃独食,让别人看着?

回答
宿舍是个特殊的空间,它既是公共生活区,又是相对私密的个人领地。在这种环境下,出现“吃独食”现象并让其他人看着,背后往往交织着 个人习惯、社交认知、情境因素以及情感需求 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个人习惯与生活方式:

从小养成的不分享习惯: 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家庭教育或成长环境让他们习惯于将食物视为个人物品,不轻易与他人分享。这种习惯会自然地延续到宿舍生活中。
对食物的强烈占有欲: 对某些人来说,某种特别喜欢的食物或自己精心准备的食物,会产生强烈的占有欲。他们享受独自品尝的乐趣,不愿意被打扰或与人分享。
注重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 有些人可能对食物的卫生非常敏感,或者他们的饮食习惯(比如食物过敏、特殊饮食需求)与他人不同,不愿意冒险与他人共用食物,即使看着别人吃,心里也会有些芥蒂。
独立自主意识的体现: 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个人自由和独立自主的表现。他们认为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有权决定如何处理自己的食物。

二、 社交认知与情境判断:

低估了对别人的影响: 吃独食的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会对室友产生怎样的心理影响。他们可能觉得“我吃我的,你们吃你们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
对“别人看着”的误解或无所谓:
误解: 他们可能认为室友只是“看看”,并没有真的想吃,或者只是出于好奇。
无所谓: 即使知道别人看着,他们可能也不在乎。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室友的情感连接不深,或者他们认为这种小事不值得去顾虑。
故意展示(极少数情况): 在某些人眼中,某些食物可能带有一定的“炫耀”或“展示”性质,他们可能享受别人羡慕或渴望的目光。
缺乏对公共空间的界限感: 宿舍是公共空间,但每个人的物品又是私人物品。有些人可能对这种界限感比较模糊,没有充分认识到“共享”和“独享”在公共空间中的微妙平衡。
默认的“不成文规定”: 如果在宿舍里,大家普遍都有吃独食的现象,或者没有明确的关于食物分享的规则,那么“吃独食”就可能被视为一种常态,不被认为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

三、 情境因素与心理需求:

孤独感或被排斥感: 反过来想,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宿舍里吃独食,并且让别人看着,这背后也可能隐藏着一种心理。比如,他们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感到孤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吸引他人的注意,即使是负面的关注。
缓解压力或寻求慰藉: 美食常常是缓解压力和寻求慰藉的方式。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或压力很大时,他们更倾向于专注于享受自己的食物,不愿意被外界干扰,即使旁边有人看着,他们也可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缺乏安全感: 在一个新环境或与室友关系不融洽的情况下,一些人可能缺乏安全感,会把食物视为一种重要的个人资源,需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特殊的食物或情境:
稀有或昂贵的食物: 如果是特别难得、价格昂贵的食物,即使是关系很好的人,也可能不想轻易分享。
自己辛苦准备的食物: 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制作的食物,会有更强的个人价值感和不愿分享的心理。
特殊日子或庆祝: 比如生日蛋糕、特殊节日的美食,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个人享受或与亲近的人分享,而不是随意分给所有人。

四、 宿舍文化与群体互动: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如果宿舍成员之间很少就生活习惯、物品共享等问题进行公开的沟通和协商,就容易出现这种“各行其是”的局面。
“沉默的接受”或“习以为常”: 如果多数人对这种行为都选择了沉默,或者已经习惯了这种现象,那么吃独食的人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我弱我有理”的心理: 有时,弱势群体(比如新生、不太会说话的人)可能会因为怕被欺负或被占便宜,而选择更加谨慎地保护自己的物品,包括食物。

五、 具体的行为表现:

当有人在宿舍里“吃独食,让别人看着”时,通常会有以下一些表现:

摆明立场: 可能会在拿到食物时就说“这是我的,我一个人吃”或者“我晚上要吃这个”。
选择时机: 可能会在别人都在忙或者不在宿舍的时候吃,但故意让自己在其他人容易看见的地方吃。
享用过程: 会津津有味地吃,有时会发出满足的声音,并且不回避其他人的目光,甚至会偶尔与看向自己的人进行眼神交流,但并不主动分享。
对询问的回应: 如果有人询问是否要分享,可能会以“这是我今天刚买的,想自己留着吃”或“我一会儿还要留点儿给别人吃”等理由拒绝。

总结:

“吃独食,让别人看着”并非简单的“小气”或“不懂事”,它往往是个人在特定生活情境下,基于自身习惯、社交认知和心理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复杂表现。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这种现象,并在宿舍这个特殊的小集体中,尝试建立更健康、更和谐的共处模式,可能需要更多的沟通、理解和共同遵守的默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起了俞敏洪多年前演讲中提到的一件事:

大学时,他们宿舍6个人,其中一个家在本地的,每周日从家里带回6个苹果。

其他人暗自高兴:“耶!一人一个!”

谁知人家没打算分给他们,而是自己一天一个。弄得他们很是失望。

后来创业时,念及6个苹果结下的疙瘩,没让这个“自私鬼”入伙。

他举这个例子是想教育年轻人要学会分享:

6个苹果,分5个给别人,你自己也许会交换到香蕉、梨子、芒果……

看到这里我有种误喝馊鸡汤的反胃感:

在物资紧俏、粮票尚存的80年代,如果你想吃苹果都得眼巴巴指望别人分享,那么你大概率拿不出 香蕉、梨子、芒果…… 投桃报李,人家室友不愿吃亏,没毛病;

如果你拿得出,主动分享交换好了,何必扛着馋虫一边猜心一边死等别人迈出第一步?我们堕落的女性群体里大多数人也没这么作吧?(PS:俞敏洪2018年发表言论:“中国堕落因女性堕落”)

—————————————————————

关于评论中提到的“学会分享是幼儿园就教过的,怎么到成人世界就成了‘分给你是情分,不分给你是本分’……实在不理解赞成吃独食”,

对于别人吃自家独食,我们没必要赞,但也无权批评。这跟在高铁上让不让座的道理相似。道德拿来约束自己就行,要是人人都企图拿道德来规制他人的行为,那恐怕只能是脸越厚的人越吃香,越老实本分的人越吃亏。

幼儿园以及小学思品课教给我们的乐于分享、宽容待人、见义勇为等美好品格实属可贵,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还是跟法治社会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结合起来比较好,不然孩子缺乏尺度,有时候会用跑偏,举2个栗子:

小学5年级,学校组织我们去农场义务劳动,中午用餐时,一个大嗓门女生把班里性格最内向同学的书包倒了个底朝天,倒出一瓶雪碧和其他一些零食,然后大呼小叫:“哟,怎么都不拿出来跟我们分享呀?”那时物权意识普遍淡薄,内向同学不善言辞,在“分享”二字的道德压力下,只能面红耳赤地任人打土豪分田地。

也是小学时,思想品德老师讲完《待人宽容》一课后,进入讨论阶段,同学们陆续举手发言,说到的基本都是“我上次弄坏/弄丢了XX的跳绳/橡皮/尺子,结果ta没让我赔,真是宽容待人的好典型”之类。后来体育委员发言了:“咳咳,刚才大家提到的都是正面典型,但是我要说一个反面的,那就是G(班长),上次D课间打闹时弄破了G的裤子,结果G当场翻脸不说,竟还穷追不舍地要求D赔她裤子,试问:你堂堂班干部,怎么做得还不如一个普通同学?”班长据理力争,但几乎每个回合都被体育委员以“那你也不能不宽容呀”回怼,我个吃瓜群众只得对窗外翻白眼。

我们有基本是非观念的人,遇到道德绑架会有明显的违和感,但迫于道德制高点投射的压力似乎又不知从何说起,这时让规则这条准绳清晰地告诉我们什么应当做、什么可以做、做不做取决于谁,便减少了很多困惑,也能少开些批斗会。

我关注的一个律师大V有次发微博说自己应邀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上课,成功让他们掌握了两句话:“自己的东西保管好,别人的东西不要碰。”想象一群小朋友拖着长调齐声念这两句话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user avatar

是这样的。你以为你们住在一起,就形成了某种天然的义务,你们就像亲人一样,东西互享,空间共用,啥都分一半。

事实上,你们只是住在一起,她除了不打扰你生活,不占用你空间外,对你一点义务都没有。

你们,只不过是碰巧住在一起,不代表你们真的在一起

中国这种奇怪的共宿制度总是让人产生一些奇奇怪怪的幻想。

你的行为,反而是对舍友的一种干扰。

懂了吗?

user avatar

因为你们只是住在同一间屋子,而不是坐在同一张饭桌上,搞搞清楚自己的位置。

user avatar

我把这个命题称为“上海人的原罪”。如同指责上海人:小气、精明、自私,只知道守着既得利益者,不知感恩(这个恩可以现编),公平在哪里?...........

user avatar

1st day

“刚从超市回来呀~”小A特别热情地招呼我。

“是啊,累死了!”我把一个大袋子放到桌子上,“买了挺多东西的。”

听到这话,小B小C纷纷暂停了手机中正播放的综艺和美剧,迅速蹿到了我的桌前,“买什么了买什么了快让我瞧瞧!”


三双手把塑料袋中的东西掏得一片狼藉,我还蛮热情地告诉她们,“买了好多吃的,一起吃呀~”

她们挺不客气地一人抱走一袋薯片,我还在原地开心,我想着有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寝室氛围真融洽,真好。



2nd day


我穿好衣服拿起手机。

“你要去食堂?”躺在床上的三个人异口同声地问我。

“是呀,我还以为你们都没睡醒呢,那我就去啦。”

小A:“别呀,也给我们带饭回来呀!”

小B:“对呀,都饿死了!”

小C:“我也要吃!好人一生平安~”


我默默想了下,四份饭,我一手拎两个。虽然可能有点难度,不过也是在接受范围内的。

我晃了晃手中的饭卡,点头同意了,“好啊,那你们想吃什么呀?”

小A:“我要三楼的套餐!”

小B:“我要六楼的米粉!”

小C:“我要二楼的拌饭!”

“......你们可以吃一个楼层的吗?这样我也好方便买。”

小A:“不行!我就想吃他家!”

小B:“咱食堂就那么大,也没让你跑多远呀。”

小C:“哎呀就是,你快去吧,我们都饿死了!”

我心里有点不舒服,可想着大家都是朋友,这次我帮她们带了饭她们下次也会帮我,就没说什么出了门。



“饭回来啦!”我气喘吁吁地推门而入。

小A:“哎快把我的饭给我!”

小B:“我的我的!”

小C:“哪个是我的!”

她们都洗漱完毕,现在一个个光彩照人的模样可和刚才摊在床上的有气无力大相径庭。

大家都回到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拉上小帘子,开始吃饭。

突然,一声惊呼从角落传来,“你怎么没和阿姨说我不要蒜呀,真是的,我最讨厌吃蒜了!”

接二连三的抱怨声响起,“我不想吃辣,都长痘痘了,这米粉里好多辣椒。”

“唉,我的红烧肉里也有好多肥肉啊~”

我闷在自己的帘子里,呆呆数着还冒着热气的米饭,突然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一直到晚上,也没有一个人主动和我讲把饭钱给我的事情,我说出口,她们才磨磨蹭蹭把钱转账给了我,顺便还拿走了几包我昨天在超市买的零食。




3rd day



寝室只有我和小A。


“小A,你取快递回来啦!”


小A:“嗯,对......”


我瞧她神色有些遮掩,便没有问快递是什么,别人的事情,没什么好好奇的。


过了半晌,隔壁的小D突然闯进我们宿舍。


小D:“小A!我也要吃你家特产,见者有份啊!”

接着,小D又过来搂住我的肩,把她的朋友圈页面在我眼前晃,询问我,“你说对吧?”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面显示小A十分钟前刚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感谢妈妈从家乡寄来的特产!爱你爱你!”,下面配了一个打开的快递盒子里装满了特产的图片。

我五分钟前刚刷了一遍朋友圈,没有小A任何的踪影。


屏蔽我了?


我回头看向小A,她气急败坏地皱着眉头,对上我的眼神又有些尴尬。

我突然明白了怎么回事,随便扯了个借口就走出宿舍,我需要思考与冷静。

待我再回去,宿舍已空无一人,只有我的桌子上孤零零地摆着一小袋食品,上面写着xx特产。我把它放在手心,还不及我半个手掌的大小,我苦笑一声,把它扔回了小A的桌子上。



4th day



我:“咔吃咔吃咔吃......”


小A小B小C,“你拉着帘子吃什么独食呢?我们也要吃。”


我:“你吃个狗屎。”

user avatar

我认为镜像问题已经回答了你

user avatar

说实在的,看了这个问题下的高赞答案,实在为相当多的年轻人的社交能力感到担忧。人的社会属性和能力似乎在退化。

先说具体的,这事儿有那么复杂么?

比如你独自吃个食堂常供应的包子,我就不信大面积室友盯着你看你吃。什么东西可分享,什么东西不是来分享的,分享的度是什么,难道当代人已经把这么简单的屁事儿复杂到处理不了了?

什么都是度的问题,你只有俩山竹(某高赞答案举的例子),你自己独自在那儿吃,而且你目光与室友没交流(说明你自己不在社交状态),你室友会逼着你分享?如果你跟人嘻嘻哈哈(在社交状态),你自己吃独食?你只有俩山竹?室友会啃掉你一个?这种屁事儿在我们那个时代根本就不是事儿。

社交,讲求有来有往,有分寸。你分享给别人,别人近似对等返还。富的多分享些,穷的少分享些,论心不论迹。谁单方面占便宜,要么太单纯,要么太自私。前者一教就会,后者远离,哪儿那么复杂?

因为,室友,同学,将来将意味着什么,以某些人的智商情商,恐怕想不明白。这种人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数如此之多。。。


再比如说父母鼓励小孩分享这事儿,似乎低龄化知乎人已经有心理阴影开始逆反了:老子自己买的东西,想不分享就不分享。

瞅把你个小盆友能的。现代父母鼓励自己孩子分享你以为他们是吃饱了称的老找自己孩子麻烦?因为现代心理学也好,社会学也好,发现“愿意分享的孩子,心理更健康,幸福,成功的概率都大于不愿分享的”。

不愿意分享就不愿意呗,竞争这么激烈的社会,有人自愿掉队给别人腾位置,多好。。。

user avatar

我大一的时候,办了校园卡拉网线,有个学姐很委婉的问我,你们宿舍其他人有校园网吗,还是就你一个有?

我说,就我有啊。

那个学姐就说了句,那她们不用你的wifi吗?

我说,用啊。

之后没多想。

但是后来就有矛盾了,我晚上玩游戏,网特别卡,中午看剧,加载不出来视频,但我不说,我知道她们都在用。

重点是,她们用的时候网慢,就要说,让我不要看vip超清,让我调清晰度,让我别打网游。

我:???我开会员就是为了去片头广告和看超清晰视频的呀,我凭什么要换?我拉网线不就是为了上网打游戏方便?

还有一次,我在敲代码,根本没联WiFi,室友在床上刷抖音,说网怎么这么慢,另一个说,xx开着电脑呢。

那我听了口气就冲了,我网都没联又是我的事了?既然WiFi不好用,老这么慢,就干脆停了好了。

我暂停了校园卡的宽带业务,干脆不用省事。

直到校园网换成覆盖wifi,验证登陆,手机登了电脑就不能登的那种,我特舒心,各用各的,你没有你不用,你用了我就用不了。我用了你就用不了。


所以我就想说,我自己花钱的东西,让你是看得起你,不让你理所当然,怎么就叫吃独食?

关系好是一回事,别总理所当然吧

其实我和室友关系挺和谐,没什么大问题,当时这件事,她们总说我,让我不太高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