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在一年内练到一小时自由泳两千米?

回答
想在一年内把自由泳的耐力提升到能够一小时游两千米的水平,这绝对是个相当有挑战性的目标,但绝非不可能。这需要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以及对身体感受的细致把握。

首先,你需要先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由泳基础。如果你目前一次性只能游几十米,那么直接冲着一小时两千米去,很可能会让你感到挫败,甚至可能因为技术动作变形而受伤。所以,第一步,我们得把“能稳定地、相对流畅地游起来”这个目标先达成。可以先从能轻松游500米开始。

当你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就可以开始有计划地增加训练量和强度了。一个年计划,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建立基础耐力(大约13个月)

这个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让身体适应长时间游泳的感觉,并巩固和优化你的自由泳技术。你可以每周安排23次的训练。

技术打磨是关键: 即使是游500米,如果你的划水效率不高,身体非常费力,那很难坚持下去。这时候,可以考虑找教练指导一两次,或者认真观看一些关于自由泳划水、打腿、换气、身体姿态的教学视频。重点关注如何让动作更连贯、更省力。例如,学习如何利用身体的转动来带动划水,而不是仅仅用手臂“甩”水。打腿的频率和幅度也要调整到适合你自身情况的,太猛或太弱都影响推进力。换气时,尽量保持身体的流线型,减少速度损失。
循序渐进地增加单次游进距离: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游很长的距离。可以从你的舒适区稍远一点开始。比如,如果你能轻松游500米,那么可以尝试游700米、800米,目标是慢慢将一次性的最长距离提高到1000米。在完成这个目标距离时,记录下你大概的用时和感受。
融入一些短距离间歇: 在一次训练中,除了长距离尝试,也可以穿插一些短距离的间歇训练。比如,游200米休息一下,再游200米。或者游100米,休息30秒,重复几次。这有助于提高你身体在一定强度下的耐受性。
关注恢复: 这个阶段,身体会有一个适应期。训练后要充分休息,保证睡眠,可以做一些拉伸放松。

第二阶段:提升匀速耐力和速度(大约48个月)

当你可以比较轻松地游1000米或者稍远一点的距离时,就可以开始向更高的耐力目标迈进了。这个阶段,每周的训练次数可以保持在3次左右,并且开始引入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逐步挑战更长距离: 你的目标是1小时2000米,平均每100米用时3分钟。这意味着你需要能够以相对稳定的速度完成更长的距离。从1000米开始,慢慢增加到1200米、1500米,然后是1800米。每次训练,都尝试比上次游得更远一点,或者在相同距离上稍微缩短一点休息时间。
引入分组训练(Set Training): 这是提高耐力的核心方法之一。例如:
长距离分组: 游10 x 200米,组间休息1分钟。或者游5 x 400米,组间休息1分30秒。重点是保持每组的速度相对稳定,即使最后几组速度有所下降,幅度也不要太大。
中短距离分组: 游10 x 100米,组间休息30秒。这是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同时,锻炼你的乳酸阈值,让你在高强度下游更久。
节奏训练: 尝试以你目标配速(100米3分钟,即每50米1分30秒)来游设定的距离。比如,以这个速度游500米,然后休息,再来。一开始可能达不到,但通过反复练习,你的身体会逐渐适应这个节奏。
增加训练的总量: 在保证技术动作不严重变形的前提下,尝试在两次训练之间略微增加你完成的总游泳距离。例如,这周你平均每次游1500米,下周可以尝试接近2000米的总量。
关注身体感受: 注意在训练过程中,你的呼吸是否顺畅,肩膀是否感到过度疲劳,打腿是否还在有效支撑。如果感觉某个部位过度疼痛,要及时调整,不要硬撑。

第三阶段:目标冲击与巩固(大约912个月)

进入这个阶段,你的身体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耐力基础。你的目标是能够稳定地、以接近目标配速完成2000米的距离。

模拟比赛: 每隔几周,进行一次模拟2000米训练。提前给自己设定好一个时间目标,然后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游。记录下你的完成时间和感受,分析哪里可以改进。
强度与恢复的平衡: 这个阶段,你可能会感觉训练强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但同时,恢复也变得更加重要。确保在高强度训练后,有足够的休息和营养补充。可以安排一些轻松的恢复性游泳,或者完全休息一天。
调整细节: 思考一下,是什么影响了你的速度?是换气太频繁?划水不够有力?打腿力量不足?针对性地在每次训练中调整这些细节。可以尝试不同的换气节奏,或者在某个距离内刻意加强打腿。
心理建设: 2000米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在最后阶段,会遇到疲劳的挑战。在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学会分解目标,一步一步去完成。

贯穿全年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致性: 任何运动,想要取得进步,都离不开坚持。每周按计划训练,比偶尔一次大强度训练更有效。
技术优先: 即使你的目标是速度和耐力,但良好的技术是基础。确保你在疲劳时,技术动作不会完全走样。
倾听身体: 身体发出的信号很重要。疲劳、疼痛都是需要注意的。不要用“忍痛”来对抗训练,而是要学会辨别“好”的疲劳和“坏”的损伤。
多样化: 除了自由泳,偶尔可以穿插一些其他泳姿,或者进行一些陆上力量训练(如核心力量、肩部力量),这有助于整体的身体素质提升,并防止训练枯燥。
装备: 一副舒适的泳镜、泳帽,以及一条适合的泳裤,都能让你在训练中更专注。

一年时间,将自由泳能力提升到一小时两千米,这会是一个既累又充实的过程。享受每一次下水的感觉,感受身体一点一滴的变化,最终你一定能实现你的目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BMI19说明体脂率比较低,体重比较轻,擅长长跑应该是一个很瘦的妹子。练游泳时间长了体脂率会上升,会变壮一点,如果能接受就继续往下看我的心得。

我从20年12月初开始练自由泳,到现在不到8个月,现在1小时的距离(扣除每1000米之间休息的时间)是2500米。

我每周游泳的频率,一开始比较高,是一周三次,最近一个月比较忙,是一周一到两次。

我感觉长距离自由泳最核心的要素,一是平衡,二是轻巧。要达到这两点,动作的标准是必须的。不标准的动作纵然你靠硬练能游长距离了,却很容易伤害身体。比如我在泳池常遇到的一个大爷,因为动作不标准但每次都要连续游1000米,前段时间背部和肩部拉伤了,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而且不标准的动作游起来非常累,会导致痛苦,痛苦会让你没法坚持。

平衡,指的是游起来身体和手臂、腿都能维持在同一个平面,以及游起来不要左右晃,上下晃。平衡需要你维持核心的稳定,所以你第一步应该练习打腿,练到你初步掌握鞭腿的技术为止。直腿打水不是不可以,但是直腿很容易变成小腿带动打水,导致动作僵硬,让你的身体失去平衡,身体和腿、手臂不能在一个平面上。打腿本质上是用核心力量和臀部力量去带动整条腿,所以一定要在学自由泳的一开始就能体会并善用你的核心力量,这是一切的基础。

鞭腿基本掌握以后练习手臂动作,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水下高肘划水。很多人不能做到高肘,整个手臂在水下直着划水,手出水是靠肘部拉起来的,这样会让你的整个肩背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极度容易受伤,而且为了分担肩背压力,你的身体会不自觉地翻滚,翻滚过头了是会浪费力气的。你一定看过有文章说自由泳是翻滚前进,但这种翻滚应该是自然的,轻度的,而不是整个人都侧身过去。划水一定要用肩关节为轴,在水下屈肘,把肘抬高,用肩关节带动大臂转向,用小臂加手掌去划水。划水动作一定要做足,也就是划完以后,肩关节转动整个手臂直着向后,整个手臂出水,然后再抬肘,前伸,然后下一个划水周期。

你动作标准了,是一定能保持平衡的。

接下来聊聊轻巧。轻巧指的是,用最小的动作幅度,去追求最大的运动效益。你肯定看到过游得标准的人,他们往往看起来毫不费力,而你自己却游200米就不行。关键还是没有掌握高效的游泳技巧。

长距离自由泳靠的不是单纯的力气大,心肺功能好,耐力强。而是靠精明。你跑长跑肯定明白,长跑的体力使用技能非常重要。

我力气确实不小,但心肺功能一般,肺活量才1500,跑200米都跑不动。但是我可以自由泳连续游1000米,其中最后两百米是加速和冲刺。为啥呢,我觉得就是因为我很精明,琢磨出了最高效的省力游法。

第一,降低打腿频率。我经常看到其他泳友把腿打得跟小马达一样噼噼啪啪,其实这是非常费力的,因为腿离心脏远,血供路程最长,打腿实际上是自由泳中最耗费氧气也是最累的动作。通常疯狂打腿的原因只有两种,一是不能保持平衡,二是误以为打腿快可以提供更多动力。

要明确,打腿只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提供浮力,90%的动力来自于划手。所以,只要你能充分保持平衡,你完全不需要打太快的腿。我一般是两次腿,也就是划水一次打腿两次,这种频率足够了。非常省力。

第二,动作尽可能让身体的每一个关节都伸展开。你见过鼯鼠没,就是那种可以在树间滑翔的啮齿动物,你去看它是怎么轻松滑翔很长距离的,就是通过尽可能伸展开躯干和四肢。自由泳也是一样,手前伸时尽量往最远端伸展,腿打水时尽量让脚尖去压到最远端的水。足够的伸展量不仅能让你一次划水可以划更远,还会让你放松动作频率,为什么要放松,省力呀。

只要你伸展得足够,你就有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动作是否标准,边游变调整,慢慢地你就能游得更省力更轻松。

第三,把动作幅度控制在有效范围的下限上。也就是说动作一定要小,但也不能太小。打腿,划水,不要搞得噼里啪啦,不要激起水花。真正会长距离的人都是几乎没有水花的,游过去连水的波动都非常小。但是动作不能小到你前进很慢甚至无法前进。

这是个度的问题,需要你自己去体会。当你掌握了控制幅度的技巧,你会发现你是在水里往前钻,而不是往前很累地爬。当然自由泳理论上来讲也叫爬泳,爬感肯定是要有的,但正确的游法应该是在一个很小的隧道里钻着爬,而不是在空地上肆无忌惮地爬。

最后,学会两边换气。我自己的体会是,两边换气,也就是划两次水换一次气是最适合长距离游泳的换气频率。我只有在冲刺的时候才会划一次水单边换一次气。换气过多会导致你肺里氧含量太大,每次吸气吸不足,吐气也吐不足,导致憋着自己。两划一换的频率刚刚好,既可以把氧气吐完,又可以吸足够的气。

以上是我的心得,希望有帮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