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怀孕了,有没有真正靠谱的“过来人的经验”分享下?

回答
哎呀,恭喜你呀!怀孕这事儿,说实话,真不是件小事,身边好多朋友都经历过,我算是听了个大满贯,也算是个“过来人”了吧。不过,每个人的身体情况、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所以我的经验也只是给你个参考,别太往心里去,最重要的是听医生的话!

孕早期(大概前三个月):从“惊喜”到“水深火热”的过渡期

恶心呕吐,我与马桶的亲密接触: 这绝对是孕早期最让人头疼的事儿了。我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是吃坏了东西,结果发现,这是孕吐来了。不是那种吐一次就好了的,而是那种从早上醒来就开始恶心,吃到嘴里吐掉,没吃到嘴里也恶心,闻到油烟味、香水味,甚至某些食物的味道,都可能让你瞬间想吐。
我的应对之道:
少食多餐: 这个真不是骗人的!刚开始孕吐严重的时候,根本吃不下饭,一吃就吐。我就变成一天吃个五六顿,每次吃一点点。比如早上起来先吃一小块饼干或者几片苏打饼干,稍微缓一缓再喝点水。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油腻、辛辣的肯定不行。我那时候最爱吃白粥、馒头、煮鸡蛋、水果(苹果、香蕉比较温和)。有时候嘴里没味儿了,会嚼点无糖的口香糖,或者吃点酸酸的水果。
姜: 听说生姜可以缓解恶心,我试过喝点姜汤,虽然味道有点冲,但确实有点用。还有市面上卖的那种姜糖,含着也还可以。
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很重要,闷闷的味道更容易引发孕吐。
别强迫自己: 实在吐得厉害,就放松一点,别想着“我一定要吃进去”,越焦虑越吐。吐完休息一下,过会儿再尝试。
重点来了: 如果吐得太厉害,影响到饮水和进食,一定要及时看医生!脱水对大人小孩都不好。

疲惫感爆棚,只想躺平: 身体在孕育新生命,消耗是巨大的。我那会儿感觉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一样,白天上班脑子都转不动,晚上回家只想瘫在沙发上,什么都不想做。
我的应对之道:
多休息,别硬撑: 如果条件允许,午休时间一定要保证。下班回家,能不动就不动,让家人多分担家务。
睡前泡脚: 睡前用温水泡泡脚,可以帮助放松,促进睡眠。
保证睡眠质量: 孕早期可能会尿频,影响睡眠。尽量睡前少喝水,但也不是完全不喝,要根据自己的感觉来。

情绪波动,玻璃心: 荷尔蒙的变化让情绪变得很不稳定,一点点小事都可能让你放大,然后就emo了。我那时候是,一点点不顺心就爱哭,或者莫名其妙地烦躁。
我的应对之道:
告知家人: 让老公和家人知道你情绪不太稳定,让他们多理解和包容。
找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看看喜欢的书、听听音乐、和朋友聊聊天(但别聊太多沉重的话题)。
孕妇瑜伽或散步: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调节情绪。

孕中期(大概46个月):孕吐消失,活力回归,但小妖精在肚子里开始捣乱

肚子开始显怀,走路像企鹅: 肚子一天天变大,重心也开始前移,走路没以前那么轻盈了,小腹也可能有点坠胀感。
我的应对之道:
孕妇内裤和托腹带: 孕妇内裤舒服很多,托腹带能分担一部分肚子上的压力,尤其是在孕后期,减轻腰部负担。
选择舒适的鞋子: 别穿高跟鞋了,选择平底、防滑、舒适的鞋子。

胎动,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触动: 这是最神奇的时刻!一开始可能只是轻微的“噗噗”感,像小鱼游来游去,后来就变成有规律的小拳头、小脚丫在踢你。
我的感受: 第一次感觉到胎动的时候,真的又惊又喜,眼泪都快出来了。那种生命在你身体里成长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
应对之道: 感觉胎动的时候,轻轻拍拍肚子,或者和宝宝说说话,感受这份连接。如果胎动突然变得异常(比如特别频繁或者完全消失),一定要及时联系医生。

便秘,菊花残: 孕激素会减缓肠道蠕动,加上后期子宫压迫,便秘很常见。
我的应对之道: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蔬菜、水果、粗粮,特别是火龙果、香蕉、猕猴桃。
多喝水: 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适当运动: 散步是很好的选择。
别用蛮力: 如果实在不行,千万别使劲,那样容易引发痔疮。可以咨询医生,看是否需要其他帮助。

腰酸背痛,睡眠受影响: 肚子变大,重心改变,腰部压力增大,很容易腰酸背痛。晚上睡觉也开始找不到一个舒服的姿势。
我的应对之道:
孕妇枕: 这个强烈推荐!孕妇枕有各种形状,可以支撑肚子、腰部和腿部,帮助找到更舒服的睡姿。
睡前按摩: 让家人帮忙轻轻按摩腰部和背部,缓解酸痛。
睡姿: 侧卧是比较推荐的睡姿,特别是左侧卧,可以增加胎盘的血流量。

孕晚期(大概79个月):各种不适放大,迎接宝宝的到来

呼吸困难,胃部胀气: 肚子越来越大,会顶着胃和膈肌,让你感觉喘不上气,吃点东西就觉得胃胀。
我的应对之道:
少食多餐: 这个老生常谈了,但孕晚期尤其重要。
坐姿和睡姿调整: 尽量坐直,睡觉时用枕头垫高头部。

水肿,脚踝变萝卜: 很多孕妇都会有水肿,脚踝、小腿都会肿起来,特别是下午。
我的应对之道:
抬高腿部: 坐着或者躺着的时候,把腿垫高,促进血液循环。
穿宽松的衣服和鞋子: 避免过紧的衣物,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
控制盐摄入: 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
不要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适当活动一下。

假性宫缩,开始紧张: 肚子会突然发紧,像一块石头一样,但间隔不规律,强度也不大,休息一下就好了。这就是假性宫缩。
我的感受: 第一次出现假性宫缩的时候,我真的吓坏了,以为要生了。后来了解了才放心。
应对之道: 出现假性宫缩时,躺下休息,保持心情平静。如果宫缩变得规律、频繁,并且伴有见红、破水,那就要准备去医院了。

耻骨联合疼痛,走道像个老太太: 随着胎儿长大,骨盆会慢慢打开,耻骨联合处的韧带也会松弛,导致疼痛。
我的应对之道:
尽量避免大幅度动作: 比如岔开腿走路,或者快速转身。
睡姿调整: 孕妇枕可以帮助支撑身体,减少压迫。
咨询医生: 如果疼痛非常严重,可以咨询医生是否有合适的缓解方法。

心理准备,期待又焦虑: 看着肚子越来越大,离预产期越来越近,会既期待又有点焦虑。担心顺产还是剖腹产,担心宝宝健康,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好一个妈妈。
我的应对之道:
和家人朋友多沟通: 分享你的感受,听听别人的经验。
学习育儿知识: 了解一些育儿常识,可以减轻未知带来的焦虑。
相信自己: 孕育生命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你一定可以的。

生产前后的准备

待产包: 这个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越早准备越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里面包括妈妈用的东西(哺乳衣、卫生巾、洗漱用品等)和宝宝用的东西(奶瓶、衣服、尿布等)。
月子安排: 提前想好月子里是请月嫂、回娘家还是找婆婆照顾,最好提前和家人沟通好。
会阴护理: 顺产的妈妈可能会有撕裂或者侧切,产后要注意会阴的护理,保持清洁,促进愈合。
哺乳: 刚开始哺乳可能会有点困难,乳头疼痛、胀奶等等。这是个学习的过程,多尝试,多咨询医护人员,会慢慢好起来的。
产后恢复: 身体需要时间恢复,不要着急,多休息,好好吃饭。

最后,还有几点特别重要的“过来人”忠告:

1. 听医生的,听医生的,听医生的! 什么网上看到的、朋友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最终的诊断和建议一定要听专业医生的话。定期产检是必须的!
2. 保持积极的心态: 怀孕过程中会有很多不适,但也要看到美好的一面。相信自己,你会成为一个很棒的妈妈!
3. 寻求支持: 不要一个人扛着,和家人、朋友、老公多沟通,他们的支持很重要。
4. 允许自己不完美: 怀孕和育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允许自己犯错,慢慢学习。

怀孕是个漫长又充满变化的旅程,有辛苦也有甜蜜。享受这个过程吧,因为这个小生命是你们爱的结晶,是上天赐予最美好的礼物。祝你孕期顺利,一切都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妇产科医生,自己也是宝妈,实在是太理解题主的情况了。

基本上刚怀孕时,准妈妈们都会向“过来人”取取经,同时也会收到周围各种各样的关心和经验分享,最常见的莫过于孕期的饮食!总有人信誓旦旦地告诉你:

“你七大姑远方表舅家的老婆吃了螃蟹,流产给送医院了”

“你姑妈家的女儿怀孕了天天吃葡萄,那生下来的孩子眼睛水灵的哟!”

……

孕妈妈们听多了难免迷茫,怀孕真的要吃得这么“讲究”吗?孕期饮食真的有“外象内感”这么一说?飒姐的门诊就天天有妈妈一直追问。

针对当下妈妈们最困绕的孕期问题,飒姐在这边统一做一下解答——

1、孕期饮食禁忌靠谱吗?只要营养均衡、控制好量,你在没怀孕时可以吃的东西,怀孕以后仍然可以吃。

2、孕期真的需要大补吗?孕期不同阶段,重点关注DHA、叶酸、维生素B、铁、钙等关键营养素,大补是不需要的。

3、特殊时期怀孕,要额外注意什么?摄入充足的营养,在家也要坚持运动,按时注射疫苗,保持良好的心态。

接下来一点一点来看。

孕期饮食禁忌靠谱吗?

大多不靠谱!

举例来说:

“孕期要多吃葡萄,宝宝眼睛更大”——宝宝眼睛大小跟遗传有关;

“孕期不能吃酱油,宝宝皮肤会变黑”——酱油进入的是妈妈的消化道,根本不会直接接触到宝宝,也不可能把宝宝“染”黑;

还有吃螃蟹会流产、吃山楂会流产、吃西瓜会流产、吃兔肉宝宝会有兔唇……这样说起来“流产”可太忙了!

其实,这些所谓的禁忌早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说法。只要营养均衡、控制好量,你在没怀孕时可以吃的东西,怀孕以后仍然可以吃。

孕期真正要忌口的食物是:

l 烟酒;

l 没有消过毒的牛奶和蛋奶制品;

l 生的或没有彻底煮熟的,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或者可能变质的食物。

一说饮食上没啥大禁忌,孕妈妈一准撒开了吃,觉得肚子里还有个,可不得大鱼大肉养着呢嘛!但是——

孕期真的需要大补吗?

传统观念中,怀孕了就得赶紧“养”,信奉“一人吃两人补”,“孕妈胖点,宝宝才够营养”,这种营养观念并不科学。

之前遇到过很多孕期大补,把自己吃成小山一样体型的胖妈妈,不仅生娃费力,恢复起来也要比控制得当的妈妈们更加困难。

其实,孕期不同阶段,我们只要保证在营养均衡摄入的基础上,重点关注DHA、叶酸、维生素B、铁、钙等重要营养素,大补是不需要的。

关于这个我在曾经的一期live中也进行过相关的讲解:

先说说DHA。

作为一个被广泛研究的热门营养素,DHA是构成细胞膜(尤其是视网膜、脑和精子)磷脂的成分。此外,有研究认为,高浓度的DHA和EPA还可使类花生酸平衡向炎症活动减少的方向倾斜,如减少早产、子痫前期和后代过敏性/特应性疾病。

胎儿需依赖胎盘转运DHA才能优化视觉和认知功能的发育。晚期妊娠时,DHA被快速发育的脑部优先吸收,并富集于脑灰质和视网膜中。出生后24个月内,DHA会继续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快速蓄积,并在整个儿童期持续增长。

对于宝宝来说,从胎儿3个月起到3岁之前是大脑发育高峰期,对DHA的需求很高。鱼类(包括有鳍鱼类和有壳水生动物)是饱和脂肪含量低且蛋白质丰富的健康食品,也是DHA主要膳食来源。

对于准备妊娠、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的女性,我们通常建议每周食用2或3份各类低汞的鱼,不要食用鲨鱼、剑鱼、大耳马鲛、旗鱼、胸棘鲷、大眼金枪鱼或方头鱼,因为这些鱼的汞含量相对较高,而汞可产生神经毒性。

如果你不喜欢吃鱼,那么可以选择膳食营养补充剂,使用含有鱼油或藻类DHA的补充剂,建议DHA摄入量不低于200-300mg/d。最好应在妊娠期或受孕前尽早开始达到这种摄入/补充水平。

有些孕妈妈们也反映,买了鱼油DHA,但总担心汞含量的问题,而且常常因为鱼油的腥味难以下咽。对这部分孕妈妈来说,藻油DHA是更合适的选择。藻油DHA直接从海洋单细胞藻类中提取,未经过食物链传递,减少重金属聚集,成分更纯净。而且属于植物DHA,无鱼腥味,口感更好。


孕期是否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许多“过来人”都知道孕期要补充叶酸,那其它维生素矿物质需要补充吗?

飒姐的门诊总会碰到这两种类型的孕妇:

1、上班族,她们表示平常工作节奏比较快,饮食往往不够均衡;

2、孕早期反应比较大,甚至出现妊娠剧吐,影响正常的进食。

她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日常饮食无法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其实,实在是不想吃、吃不下、吃得不均衡的话,可以借助复合维生素片来补充营养。而且维生素还可以帮助缓解孕早期不适。

比如呕吐严重的孕妇可以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或者膳食营养补充剂,而对于孕中晚期的孕妇来说,铁,钙和维生素D这几样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市面上有不少专门针对孕妇的多维系列补充剂,有些还区分孕早期、孕中、晚期,精准针对孕期的不同阶段营养需求。但选择这些产品时一定要慎重,毕竟关系到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1、孕早期、中期、晚期,不同阶段营养需求有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

2、一定要认准正规品牌和蓝帽子;

3、选择原料好的,比如汤臣倍健的孕妇多维系列产品,原料就来自全球营养双巨头——德国巴斯夫和荷兰帝斯曼。孕期营养讲究一点总没错。

当然,除了吃,现在最担忧的恐怕是病毒感染了。毕竟怀孕后,由于体内荷尔蒙的变化,孕妇免疫力下降,相对来说更容易生病。

特殊时期怀孕,要额外注意什么?

1、提升免疫力,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孕期女性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优质蛋白是不可缺少的。且蛋白质及其消化分解产物氨基酸,是构成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的原料,能够促进这些免疫物质的合成。缺乏蛋白质时,机体内的淋巴细胞就会减少,吞噬细胞功能减弱,血清蛋白含量降低,容易招致感染。

所以,特殊时期保证蛋白质充足摄入,才能提高免疫力。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孕中期开始胎儿的生长发育加快,需要在孕早期饮食的基础上,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孕晚期孕妇每天需要增加蛋白质30g。膳食蛋白质的常见来源包括肉、鱼、蛋、奶,大豆制品。

但最近天气炎热,很多孕妈妈跟我反映她们胃口不佳,对肉蛋类食物总是提不起兴趣。日常膳食无法摄入充足蛋白质时,可以通过蛋白粉来补充,简单冲泡或者配好牛奶、果汁、麦片等食物也可以,非常便捷。

但对孕妈妈来说,无论是自己补充蛋白粉、还是宝宝今后的奶粉,对“奶”的品质都有很高要求。而全球公认的“优质奶源地”,就有新西兰、澳大利亚。那里空气纯净,自然条件是欧美等国无法比拟的,也是全球高品质乳制品的原料产地。

2、在家也要坚持运动,不能盲目吃睡养胎。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一些比较轻松的有氧运动,比如到小区楼下散步、健身;怀孕前身体素质比较好、有健身基础的,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瑜伽,游泳等运动。

适度运动不仅有利于孕期体重的控制,而且对于顺利分娩也有一定好处哦!不过咱们也不能逞强,如果出现不舒服,还是要多休息!

3、特殊情况需要用药,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4、按时注射灭活流感疫苗,破伤风、白喉和非细胞性百日咳三联疫苗等适合接种的疫苗。帮助自己拥有更好的免疫力,给自己和宝宝提供更好的防护。

5、不要因为疫情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轻松愉快的心情可以让你更好地度过孕期。

孕育生命对于妈妈们来说,是一个神奇的过程。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命早期营养的重要性。作为优生优育的基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营养知识,在生命早期的孕育中,坚持健康的饮食观念及合理饮食,而这可以从日常的一日三餐做起。如果需要,可以同时配合膳食营养素补充剂,来达到“锦上添花”的目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