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家的猫就是不进猫窝睡怎么办?

回答
哎,家里的主子不爱睡窝,这可真是让不少铲屎官操碎了心!别急,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看看怎么把咱家那“傲娇”的猫主子哄进窝里。

首先,咱们得明白,猫咪啊,它们跟人不太一样,睡觉的地方那可是相当有讲究的。它们喜欢安全、温暖、安静,最好还能有点私密空间。所以,当你的猫咪拒绝睡窝,首先要排除是不是猫窝本身不符合它的“审美”。

第一步:审视猫窝,它到底行不行?

位置不对劲? 你把猫窝放在哪儿了?是人来人往的客厅?还是靠近门口风大的地方?或者是电视机旁边,噪音不断?这些地方对猫咪来说,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干扰,它们当然不愿意去。
咱们应该怎么做: 找一个安静、温暖、避风、并且有一点点高处的位置。比如,家里的角落、衣柜顶部(如果猫咪能上去的话)、窗户边(但要确保没有穿堂风)、或者是一个专门为它搭起来的小空间。总之,要让它觉得这是个“安全基地”。
舒适度呢? 猫窝的材质、大小、造型,它都喜欢吗?
材质: 有些猫咪喜欢软绵绵的绒毛,有些则喜欢凉爽一点的材质。你是不是用了一个它不喜欢的材质?比如,你觉得它会喜欢一个全皮的窝,但它其实更爱柔软的布艺。
大小: 太大了,它可能觉得没有安全感,太空旷。太小了,它又可能觉得憋屈,伸展不开。猫咪喜欢窝着,但也要有足够的空间翻个身、调整姿势。
造型: 有些猫咪喜欢封闭式的、有顶棚的猫窝,能提供更强的包裹感和安全感。有些猫咪可能更喜欢开放式的、但有柔软围边的小床。你家主子是什么类型?
咱们应该怎么做:
观察是关键! 看看它平时喜欢睡在哪里?是沙发缝隙?床底下?还是衣柜里?这些地方的特点是什么?是黑暗、狭窄、还是柔软?
尝试不同材质和款式: 如果你一直用绒毛窝,可以试试用棉麻材质的,或者带一点围边的猫垫。反过来也一样。可以买几个不同款式、不同材质的猫窝,放在它常去的地方,看看它对哪个更感兴趣。
旧物改造: 有时候,猫咪对一个旧的纸箱,或者一个你穿旧了的毛衣,比你买的昂贵猫窝更情有独钟。你可以试试用旧纸箱改造一下,剪个洞,里面铺上它熟悉的毯子,说不定就成了它的新宠。
气味不对? 猫咪对气味非常敏感。如果猫窝有你身上的味道太重,或者有其他它不喜欢的化学气味(比如新买的塑料味、洗涤剂的味道),它可能就会抗拒。
咱们应该怎么做:
用它的旧物品: 把一些它平时用过的、带有它自己气味的旧毯子、旧玩具放在新猫窝里,让它觉得这是“属于它的地盘”。
自然晾晒: 如果是新买的猫窝,一定要先彻底晾晒,去除异味。
温和清洁: 清洗猫窝时,最好用清水或者宠物专用的、无香型的清洁剂,然后充分晾干。

第二步:循序渐进,“勾引”它进窝

即便是再好的猫窝,如果它没养成睡在里面的习惯,一时半会儿也是不行的。咱们得耐心点,用点小策略。

“美食诱惑法”:
把零食放在窝边: 先把零食放在猫窝的入口处,让它为了吃零食而靠近猫窝。
把零食放在窝里: 等它习惯了在窝边吃零食,就开始把零食一点点往窝里放,刚开始可能只放一两颗在入口,慢慢地往窝里挪。让它进去找零食,当它在窝里吃到零食时,会觉得“嗯,这里好像还不错”。
用餐也挪窝: 如果你平时是把猫粮放在地上,可以考虑把它的食盆暂时放在猫窝旁边,让它在睡前或者饭后,自然而然地靠近猫窝。
“玩具陪伴法”:
窝边玩耍: 在猫窝旁边和它玩它最喜欢的逗猫棒、激光笔等玩具。让它对猫窝产生好感,觉得这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地方。
玩具扔进窝: 玩着玩着,假装失手,把玩具扔进猫窝里。猫咪追逐玩具时,就有可能跳进猫窝。
“安抚陪伴法”:
你躺在旁边: 有时候,猫咪只是需要你的陪伴。你可以坐在猫窝旁边,轻声和它说话,抚摸它。等它在你身边放松下来,说不定就愿意在你身边的小窝里休息了。
用猫咪喜欢的味道: 有些猫咪喜欢猫薄荷,你可以在窝里放一点点猫薄荷,吸引它进去。但要注意,有些猫咪对猫薄荷反应不明显,甚至会过度兴奋,所以要少量尝试。
“共享睡觉地”:
睡在它常睡的地方旁边: 它喜欢睡沙发?你就把猫窝放在沙发旁边。它喜欢睡你床?你就把猫窝放在床边。等它习惯了猫窝就在它喜欢的地方旁边,再慢慢尝试引导。
晚上“主动”引导: 晚上你睡觉前,看到猫咪又要找它常睡的地方,你可以把它抱到猫窝里,然后轻轻地抚摸它,陪它一会儿。如果它跳出来,别强求,过一会儿再试试。

第三步:耐心与坚持,给它时间

猫咪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不可能一天就改变。

不要强迫: 千万不要硬把猫咪塞进猫窝,或者把它关在猫窝里。这样只会让它更讨厌那个地方,产生负面联想。
奖励正确行为: 当你发现猫咪主动进入猫窝,或者在猫窝里睡觉时,立刻给予口头表扬和零食奖励。让它知道,在猫窝里睡觉是件好事。
保持猫窝的吸引力: 即使猫咪偶尔会睡在猫窝里,也要保持猫窝的清洁和舒适。别让它觉得,今天窝里有奇怪的味道,或者脏兮兮的。

一些可能会被忽视的小细节:

猫咪的年龄和性格: 小猫可能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而老猫可能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有些猫咪天生就胆小,喜欢躲藏,而有些则喜欢热闹。根据自家猫咪的情况来调整策略。
家中是否有其他宠物: 如果家中有其他猫狗,猫窝的位置也要考虑是否会受到其他宠物的干扰。
季节变化: 冬天猫咪更喜欢温暖舒适的地方,夏天则可能偏爱凉爽一些的。

说到底,让猫咪爱上猫窝,就像哄孩子一样,需要的是 爱、耐心、理解和一点点小聪明。 多观察,多尝试,找到你家主子真正喜欢的方式,它一定会慢慢接受这个专属于它的温暖小窝的!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白小鱼

我看到知乎上有很多答主都认为猫窝没用,其实我个人觉得还是冤枉猫窝了,我家的猫基本都比较喜欢窝,如果猫不用猫窝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气味②材料③位置④偏好⑤设计

1.气味:新买回来的猫窝可能带有比较大的塑料或染料味,建议先做一个简单的清洁和消毒,短期内猫可能会比较排斥,但随着异味逐渐消散,猫往往也会开始尝试探索新猫窝;另外刚刚清洗好的毛绒类猫窝,其可能具有的洗衣液味道,通常也会令猫排斥。

2.材料偏好:猫咪对不同的材料也有自己的偏好,比如有些猫喜欢类似毛绒的柔软质地[1],而有些猫则不喜欢太软或太滑。

3.位置偏好:除此之外,摆放的位置也很关键,例如很多猫都喜欢高于地面的位置[1][2],这有助于它们更好地观察周围环境[2];而有些猫则更喜欢靠近地面。

如果你家的猫已经养在家中很久了,那么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没有多少异味的窝,放到它平时最常休息的位置附近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猫不用猫窝很可能就是设计师的锅了,有些猫窝的设计虽然很漂亮或者很有「设计感」,但很可能并不符合猫的需求。猫比较偏好四周高起的窝作为藏身处,这通过猫特别喜欢纸箱就能看得出来,另外也有猫喜欢带圆顶的窝[3]

猫窝不仅对猫很重要,对你(饲主)也同样重要,如果猫乐于在猫窝中休息,会更方便饲主清洁,比如猫掉的毛会更多地聚集在猫窝里,而不是地板上,同时如果猫有了合适的猫窝,也就会更少跟你「抢」沙发或椅子。

对猫而言,环境中如果有合适的猫窝作为藏身处,就能有效减轻猫的应激反应,反之,猫如果无处躲藏可能就会在应激时难以得到缓解[2][4][5](比如家里突然来了陌生客人),或者藏到你所不希望的地方,像是床底下或通风管道中。

而在多猫家庭中(两只或以上),藏身处和休息区对猫来说,和食物、砂盆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生存资源[1][6][7],增加猫窝的设置可以丰富这种资源,进而减少家中不同猫咪之间的矛盾和冲突[3][8]

但猫窝并不是一定要买

干净结实的纸箱再铺上一些垫料,

往往就能用上一阵子了。

参考

  1. ^ a b c 猫病学(第5版)/[美]格雷·D. 诺斯乌斯(Gary D. Norsworthy)主编;[美]丽萨·M. 雷斯汀(Lisa M. Restine)副主编;赵兴绪 主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8〔The Feline Patient(Fifth Edition)〕
  2. ^ a b c K Kry, R Casey. The effect of hiding enrichment on stress levels and behaviour of domestic cats (Felis sylvestris catus) in a shelter sett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adoption potential. Animal Welfare, 2007, 16(3): 375-383.
  3. ^ a b IIona Rodan, Sarah Heath. Feline Behavioral Health and Welfare[M].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5.
  4. ^ Kathy Carlstead, Janine L. Brown, William Strawn.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stress in laboratory cats.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1993, 38(2): 143-158.
  5. ^ Pam Johnson-Bennett. Catwise: America's Favorite Cat Expert Answers Your Cat Behavior Questions[M]. Penguin Putnam Inc, 2016.
  6. ^ 全圖解貓咪行為學/單熙汝 著.—臺北市:商周,城邦文化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18.05
  7. ^ 貓邏輯/林子軒 著.—新北市:野人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15.09
  8. ^ Beaver V. Bonnie. Feline Behavior: A Guide for Veterinarians(Second Edition)[M].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03.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