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补充:现在日常=鸡蛋群+物业订米面奶群+订蔬菜群+自发团购群。昨晚做梦梦到菜包,前天晚上梦见元盛居;每天晚八定闹钟刷小程序,每天早八从梦中惊醒翻置顶群有没有错过什么……今天惊恐地发现,订的东西一个没到,组会到了┓( ´∀` )┏这日子都过糊涂了。
3月30日补充:今天醒了之后,发现物业终于组织建立了疫情19天以来第一个官方群,里面还有网格长!终于接到了第一个盲盒盲价蔬菜包购买接龙!你别说来人还真好使o(╯□╰)o
3月29日补充:南关区,蔬菜包我从来没有见过,网格长没有发渠道,小区团购没有渠道,买菜之前有一个京天到家满200起送,都是五六十块十斤土豆或者一百多的草莓之类的东西,白菜鸡蛋很贵但也抢不着,配送可能两天到也可能三天到;这几天防控升级了,什么都没了。
————————————————————
真实的情况咱普通人也不知道。普通人的情况我猜他们是知道一些的。要不然也不能屁颠屁颠去回复真香哥。
疫情严峻,人力不足这是现实,共渡难关,同舟共济这都没毛病。我和我周围的人都主动配合,特别尊重统一规定。问题是咱这统一规定你倒是说清楚啊,我也好执行啊!今天说两天出门一人,明天就说别出去了;今天说只能线上买,明天说线上全能买,实际上啥也不能买;今天说全面封闭三天!三天之后又三天,又三天,你搁这儿突然的刺我呢?
每次延迟封闭说的都是“开始全力/全面封闭/严格静默/防控升级”……整的好像之前都是闹着玩儿的,我都以为是自己错过了出门的机会……其实一天也没开过门啊o(╯□╰)o!
已知的是
高校生集体被锁在宿舍里,如果是公共澡堂的学校,那么就是连澡都没得洗,高校生的生活还相对外面的人没那么紧迫,因为饮食上暂且没有遇到物价暴涨的情况
校外的人每天依旧下楼排队核酸一次,然后不能出小区
街上的店铺基本没有开放,
菜价高,能抢到菜的人少
唯一多的就是新确诊病例。
而到现在长春与吉林省都得不到重视,这么可怕的数字,真的想不到外界基本不去在意到底是为什么。
而这样的生活目前已经持续了半个月,还有多久,没人知道。或许五月有希望吧
———————"
学校出现疑似病例,且今天日增了1500+,前几天还能在超市订一些剩下的货,现在都拿不到了,一个公寓的人被拉去教学楼隔离
所以还看到共克时艰这四个字就尼玛难受
我们都没有义务拿自己的痛苦给这些管控者擦腚,
我封在宿舍快20天了,20天不洗澡,一觉起来你给我说日增还在四位数,
外边的人也说不定拿不到工资或者经济运转紧张,对长春是真的绝望
发烂发臭吧
————
当浑浊成为了常态,清白就是一种罪过;
1⃣️ 个人是群体的缩影,群体是地区的投射,地区是国家的写照
2⃣️羊群从小被教育听话,如果不听话就有处罚,所以羊群的奴性更重了,自古以来这里的羊群都是被镇丫的
3⃣️羊群里说:狗/鹰群混的惨,我们羊群多好啊~狗群里说:羊/鹰混的惨,我们多好啊~鹰群里说:狗/羊混的惨,我们多好啊~
4⃣️能看明白的太多了,但是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呢?最终总结:别操心了,赶紧吃草吧~
我给你说个笑话吧,长春发布直播的时候。5W+的收看人数,一个说话的都没有。
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再更:情况在变好,家人朋友陆续买到了蔬菜包,但凡有的吃咱就能坚持,永辉超市真是高光了,点赞。
但问题依然存在,各个网格逐渐区别明显,有的小区收到了几波菜,也有的小区还在眼巴巴的等。哪怕一街之隔,境况也大不相同:
到底是“政府管控”在马路两边的差异化执行,还是哪双看不见的手拦住了送菜车,不让跨过这百米的距离?
大家自己评判吧
老百姓和基层防疫人员苦不堪言。
我目前人在国外,但父母、老婆等等一大家子还在长春,因此已经持续问候相关管理者N遍。
二月底离开长春出了国,那时疫情还没有肆虐,“长春真是宝地,新冠在沈阳哈尔滨都有,就长春没有”“这要来了不完犊子了”这些已经是家人朋友的共识。因为长春(吉林省其他市县不了解)的防疫,只剩一块遮羞布。
只说自己和家人亲历的:
1.疫情前防疫热线不通,通通不通:出国需要用到英文核酸报告,百度好一会儿没找到能直接出具中英双语核酸报告的医院/检测点,因此打给了省市区三级卫生部门官网上的咨询电话,工作日、上班时间、多次致电,没有人接(除一次被直接挂掉)
2.流调和健康码检测流于形式,甚至没有形式:春节前因公需要两次进京,春运嘛进京少离京多。去的时候一列火车二十来个乘客,十几个工作人员检查核酸报告和健康码行程码,回来的时候没人查,没有人查!!!
到家第二天请发小开车带我去检测了核酸,不是自觉,真是怕把疫情带给父母和怀孕的老婆。一周后,在初三还是初四的上午,接到了防疫工作人员电话,这时流调才查到我,我真要是携带了病毒回来,一周时间在外面浪一浪,长春是不是直接破防了?
长春最火的商圈-红旗街,这有山、万达广场、欧亚商都等,正门要扫描健康码,侧门不用也能进,我不相信所有去过疫情城市回来,行程码上带*的人,都能自觉自控而不从侧门进入商场,尤其是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有很多购物需求的时候。
上面是疫情前的不设防,下面说说疫情后的仓(hu)皇(gao)。
1.基层人员缺乏防护:表弟在事业单位,组织起来担当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核酸采样。第一天没有培训直接上岗,只有医用口罩,没N95没塑料面罩没防护服,采样一天,当晚发放了防护服。这样的条件为什么不让居民先居家,第二天再采样?
2.基础人员缺乏基本培训:工作人员的手套不换,也没有逐次酒精消毒,挨个摸脸摸嘴角,会不会造成交叉感染广泛传播?我不专业不能定论,但直觉上很危险。
3.核酸检测现场管理混乱(现已改善):一个大型小区大几千人,设置一个检测点,微信群通知赶快来,不分批次不分时间段,以上面要求几小时内完成检测为由,要求大家尽快到场。结果就是几千人浩浩荡荡的排队,冷风中从晚饭站到半夜。人多太冷没有人手组织秩序,安全距离保证不了,戴口罩也保证不了(烟民尤其严重)。
4.吉祥码等防疫用大数据系统崩溃:不是学IT的,其中原理搞不懂,系统换了几次都不能解决问题。不懂就问,真要是整不明白了,能不能用北京的系统?人家那个数据量更大,稳得住。
两年了,两年时间,没有个预案,没有个最基础的培训。真是在实践中学习了,就是老百姓折腾得够呛。
咱再看看封城以后:
1.前期商超菜场未关闭,大家疯狂涌入抢购(现在证明是有必要的),这时菜贩还有不戴口罩的!!!你防疫政策落实到哪儿了?
2.现在小区封闭,不能自己出去买菜了,可以网购菜品但很难抢到,贵但是抢不到。封城半个多月了,没有搭建起生活物资通道
3.菜价疯长,四十多块一捆葱,七十多块一颗白菜,一两百的蔬菜包像是开盲盒,这都是长春人真实经历的,这是不是发国难财?平价的物资为什么还进不来?
4.最最可气的,还在欺瞒!!!“肉蛋奶、米面油、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目前满足市场需求,各品种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幅度在6%以内”,这是官宣,但这不是人话。
真是物资供应不上,应该老老实实向周边求援,请中央协调。如果是物资总量充足,那是哪些蛀虫在人为制造短缺发国难财喝百姓血?是不是得抓一抓?
有些朋友在国企单位,事业单位的,接到指示,发蔬菜包视频。在没有蔬菜包的情况下,自己想办法发朋友圈?
二哥也敢骗,看得出来是真舍不得自己那顶帽子。祝好,早入秦城。
有了点儿热度,也有了些争吵,更新一下。
1.出国是外派,润是不会润的,正因为不会润,才真心在意家乡,才会气愤和吐槽
2.真不是1450,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本人没啥素养,有分歧好好说话,我要真哪里说错了也不删帖,就在这里置顶道歉;谁要是上来就秀下限,我也没义务惯着
4.精日、带路党啥的轱辘远点儿,你们把我帖子都熏臭了
不是批评了政府的就和你们是一路人,我是你工人爷爷!!
只描述一下长春疫情下的就医体验吧。
新鲜的,热乎的,刚刚愤怒过的。
家里人慢性病实在没药了。原来都是半网上订购,半医院开,现在已经二十多天了,解封遥遥无期,问过所有的药店都没有,只能去医院撞撞运气。
申请出小区这件事儿还算顺利。和网格长说明情况申请,拿出了之前药的订购记录,家里的药盒等等,除了要把自己一直隐藏的痛暴露在外的苦处以外无他。网格长态度非常好,帮忙申请成功,甚至申请下一个陪护名额。
我们做了很多前期准备。首先就是调查有哪间医院有门诊开放。虽然长春市疾控给了所谓医疗保障的医院清单,但是医院也有自己的情况。比如声称正常接诊的吉大一院打电话去才表示只开急诊,不开门诊。很多医院的电话也完全打不通。小点的医院,又怕没有一直网上订购的药。
折腾来折腾去确认吉大三院是可以接诊的,配合社区做核酸拿到48小时核酸。网上挂一个51块钱的号。确认可以通过医疗保障出行叫到车。
刚出门的时候,是没有想过准备成这样还会出问题。
出小区是第一关,虽然网格长同意了,但还得经过把门防疫人员的层层拷问,证明自己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要出去。登记,和网格长再三确认后放行。网格长约定好的通行证并没有给我们,但我们也不敢多问。
去医院是第二关。通app叫车,但是车辆很有限,要排队很久。但我们还是感恩的,感谢还给没车的人留了一条就医的途径。毕竟这远远超出我对这个城市治理水平的期望。保障车是正常出租车价格,13块。
进医院是第三关。我们没有闯过,因为没有医院开具的48小时个检核酸报告,我们手上的社区这个要求是我们到达医院后才被告知的,网上预约挂号时并无说明。这并不是什么常识,否则就不会有其他好几个和我们一样惊诧的患者。
不申请看病根本就出不了小区。我们今天出来了做核酸,就得在外面一直等到有结果,因为不保证明天还能出来。可是门诊只开到下午四五点,这之前出不来核酸也没有意义。
话说尽了,无果。
“社区混检的核酸不行。”“你去那边看看吧,没有就去二院或者疾控中心做。”
二院做不了,一名患者表示。去三院的核酸检测点,只见外面贴着“今日消杀,停诊一天”。
我们没有车,没有办法到处找核酸点,许多患者都没有。有的人不愿放弃在那里等着,有的还死不了的人悻悻地离开。
有趣的是,在我们和其他患者在核酸点徘徊的时候,有一个大爷在宣传说,他有车,能带我们去做核酸,6小时出结果。
我们没信,也不想买这个帐。
门诊不行就去急诊撞撞运气。混检核酸可以进急诊,急诊的工作人员们态度非常好,但是急诊没有我们需要的药。
只能无功而返了。我们想退号离开,被告知网上不能取消当日的号。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一瞬间就是如此的愤怒。我们只是想要开个药而已,想要活下去而已,难道非要到了人不行了,才能被医治吗?
现在我放弃了,不挣扎了,听天由命了,号不让我退。让人跪在地上,自己站着把钱挣了?
我跑向拦住我们的保安,厉声质问他:“你不让我进去?号能不能退?今天的号。”
他仿佛被吓到了,愣愣地应道:“能……能,在那边……”
我们去外面挂号处的疫情人工咨询窗口,排了半天等到了工作人员,表明我们其实并不想退号,但是没有核酸没有办法。我们只是想开药而已,有药盒,知道要用多少。
护士听完打了个电话商量了一下,最后通融了,让一个护士带我们进去帮我们开药。
这并不代表我们能进去医院。和另一名需要开药的老人家一起,我们通过了刚才拦住我们的保安到达了正门入口的第二个保安关卡。
护士要了患者的证件、药盒,听我们描述了情况,然后进入了。我们还是在外面等候,看着保安一个一个放行。嘴上骂骂咧咧地说人都什么素质,不听话,然后咳嗽着,开玩笑说自己是不是得上了。
我们最终并没有拿到全部所需的药,三院只有三种药中的一种,而且因为是居民医保,医保卡里没有钱,不是医保价,完全自费。
但我们已经很感恩了,至少没有无功而返。有一种药在,至少能活下去。其他的,只能等快递解封后再说了。
我们感谢通情达理的护士,但也不禁感到疑惑:如果我们没有为了退号去咨询呢?如果我们在得知需要个人核酸时就放弃了呢?如果我们压根就没有这个勇气去咨询争取呢?
今天我们拿到了救命药,那其他的患者呢?
在我实际来医院之前,我查了很多资料,所以了解长春疫情封城中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多么的完善,多么的有人性。
结果,和它在这次封城中展现出的种种无二。
补充一些细节:
[1] 事情发生在3月29日上午。微博上有人提到说三院有在公众号发布消息说要求48小时个检核酸。通过核查后发现,该消息发布于3月11日,而且并未说明必须是【个检】,不接受社区【混检】。至今为止在任何发布平台我都未见任何官方机构或医院强调医院【个检】与社区【混检】之间的区别,以及就医必须持有前者。
[2]我们理解对核酸的要求,但个人认为,要求核酸就应该可以让患者在就诊地做核酸,当天可以拿到核酸结果,而不是无头苍蝇一样自行想办法。我们试图去做核酸。就诊的三院如文内所述,外面贴着消杀通知,工作人员表示不知道做核酸的人员会不会来。我们在吉事办小程序-核酸检测结果-采样点(“愿检尽检”核酸检测服务)里寻找临近可以做核酸的机构。今天不能做核酸的二院和三院赫然在列,可见列表不是每日更新的。试图联系三家医院,确认是否能做核酸,电话皆占线或无人接听。
[3]本文撰写于开完药在医院门口等保障车的时候。我们在医院门口站着等了一个半小时。APP上下单等待久了会被取消,所以要反复下单。打通了用车服务热线,等待了三十分钟接通,工作人员表示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在APP上下单等,因为运力紧张,很多司机的通行证过期了,正在和上面协调如何续。
[4]我们曾试图拨打南关区CDC电话,无人接听。再之前为了药的事情联系过CDC,负责人表示“这事儿太难了,这个我解决不了”,并未告知哪里可以解决。
[5]3月29日下午在【“守护你我 美好春城”疫情紧急求助通道】登记,3月30日早上9点收到联系,对方提供了几个医院的电话,让我们咨询是否有药,然后自行和网格长说去医院开药,并祝我早日找到药。
[6]收到了几条说想为我们提供帮助的私信,在此感谢大家的好心与厚爱,也希望大家不用费心了。没拿到的药是帮助控制病情的,没有的话并死不了人,所以我们没事。相较于我们,还有很多更紧急,更需要帮助的人,不能因为我们会哭就有奶吃。如果可以的话,有资源的各位可以去关注一下WB上的#长春抗疫求助#,很多人的需求性命攸关,麻烦帮助一下他们。
我怕说完了实话,又有一堆人来评论里骂我。
但是,我真的想说,这次的疫情真的是意料之内的,说白了,早晚会发生的。
就像楼上有个回答说的,长春的防疫政策,确切地说,吉林省的防疫真的就是块遮羞布,甚至就是皇帝的新装。
为啥这么说?说说我今年过年的亲身经历。
年前,外地返回长春。主动报备,跟社区说我和朋友是从低风险回来的,并且给发了核酸报告。
然后,社区主任回了个:知道了。
接下来,再也没问过我,直到我年后离开长春。
中间,去了趟吉林市走亲戚,吉林市那边默认我们是从长春来的,属于省内流动,所以压根没管我们。
大年初三,我朋友可能是刚从南方回来还不适应东北气候,出现了低烧咳嗽症状。
当天下午两点,我送我朋友去吉大一,很自觉,直接去的发热门诊。
到了发热门诊,挂号的时候,被杵撅横丧冤的一顿撅,然后,很不情愿地给挂了号。
医生问了情况,直接给开的核酸,血常规和肺CT,五百来块钱。
先核酸,捅鼻子的。
接下来抽血,做肺CT。
肺CT做完,血常规报告就出来了(加急的)。
医生看了一下,血常规没事,告诉我们,回去等核酸报告吧。
我和朋友一脸问号。
按理说,不是要等核酸报告出来才放人吗?我们可是连充电宝和平板都带来了,就怕不让走。
但是,我们发现,发热门诊根本没有给我们等报告的地方。再说人来人往的,都是发烧咳嗽的。
我俩想想,还是回家比较安全。
于是回家等着,做好防护,跟家人隔离居住。
等到晚上六点多,核酸报告出来了,没问题。
我和朋友又开车去的吉大一,这时候胸片也出来了。
给医生看,医生说,没啥事。转急诊吧。
于是,给我们开了转诊单,我们又去急诊。
大晚上,急诊那里满满一屋子人,而且病人和家属随便进,都不用扫码。
当时我就想,这屋子里面但凡有一个人阳性,就能端了一屋子人。
又是被杵撅横丧冤的一顿撅,才挂上号。
到了医生那,医生看了一下说,没啥事,就是感冒,有点支气管炎。
我朋友让医生给开点药,医生说,开不了。
我们又是一脸问号。
为啥?
这是什么操作?我们不是有核酸报告和血常规CT报告么,难道还不能当成普通病例吗?还得强制当成新冠治疗?
再说,不给开药,难不成让我自己去药店买药吗?
医生建议我们挂第二天的呼吸科,找呼吸科大夫开药。
这特么啥流程啊?你不就是医生吗?你难道没权利开药吗?
然后,当天晚上,啥药都没开,我们又回家了。
晚上,我朋友打算用手机挂号,挂第二天的呼吸科。在新冠病情咨询的时候,我朋友如实填写了14天内有过发烧和咳嗽。
结果,页面直接弹出来,根据填写的问卷,我朋友只能挂发热门诊,不能挂其他门诊。
我朋友想取消了重新填,发现不行。不让填了。就默认我朋友发热,必须先去发热门诊。
可是,我们今天刚去过了发热门诊啊,这不是你们医生让我们挂普通门诊么?
然后,我朋友一气之下,放弃了。
第二天,我陪她去小区门口的诊所,问问能不能打消炎针。
这么容易吗?
但是,一看诊所里全是发烧和咳嗽的,我俩又怕了。毕竟我俩核酸结果都没问题,万一诊所里有一个漏网之鱼,我俩就废了。
后来,我朋友一狠心,回家,吃药,硬扛。
去药店买了点头孢阿莫西林,回去自己吃药,喝水,再也不去医院了。
两天后,退烧,止咳。
所以,从我朋友这次看病的经历看,整个吉林省的防疫,真是比老太太棉裤腰都松,而且漏洞百出,想钻空子真是随随便便的事。
甚至,老百姓想不钻空子,上面的人都帮你钻空子。你如果想按照要求办事,他们都嫌你烦,嫌弃你给人家增加工作量。
比如异地回来,不主动报备,社区压根不知道。那个流调就是个屁。
比如,外地回来,先在长春呆两天,再去省内其他城市,就算省内流动了,不算外地回来的了。然后,两边都不管。这个bug简直了,这就是为疫情爆发埋雷啊!
再比如,看了发热门诊以后,社区和防疫都没有回访,也没再要求去做过核酸。
又比如,小诊所里全是咳嗽发烧的,竟然能正常按照感冒给打针卖药。
所以,当时我的感觉就是,这难道家乡人民是在搞群体免疫吗?这样迟早要出事,而且一出事就是压不住的那种。
果然,我们离开长春都没到一个月,吉林市就先爆发了。
吉林市爆发以后,九台又爆发。
而这个时候,长春竟然还一片歌舞升平,学校,工厂照常运转。
要知道,长春和吉林,现在跟一个城市也没差多少了,每天的人员流动量跟通勤上班差不多了。
再后来,就是长春爆发,封城。一个接一个的热搜,大家都知道了。
我不想说家长如何,我是真的热爱我的家乡。但是,家乡真是让我一次次失望,太失望了。
之前还想过,有机会回家乡发展,现在,真的一点都不想回去了。
2019年写了一个帖子,帖子已经几年了,现在很多事情也有点改观了,比如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坐地铁了。但是,整体上,还是没啥变化。
当时发这个帖子的时候,被家乡人民骂惨了。
一辈子没碰过盲盒……
最近学会开盲盒了。
买一包蔬菜里头是啥随机。
说实在的,价格还算是公道。
就是有点尴尬。
今天听说,我们小区多送来一百包蔬菜,因为别的小区不要,没人下来接收,我们这边小区组织者比较干脆,抢着要了。
长春各个区块应该情况都不一样,我这边算还好……
头一次这么坚定的希望长春市变得好起来。
原本是要去北京的,当时犹豫了一下,打算迟一天买票。幸亏没有走,不然老婆女儿被困长春,我在外地,这会儿就是热锅蛤蟆了。
长春的防疫极其混乱,从3月初折腾了十多天,就会全市封城,根本没有啥精准防控。全市核磁检测10多次,组织混轮,测个核酸想农村赶集了。核酸试剂质量差,阳性检出率太低,只能不断检测。天天检出1000多。这得啥管理水平。是不是要先查查腐败,然后防疫呢?把老百姓封闭15天了,生活物资匮乏。老百姓苦不堪言。不把贪官庸官拿下,留着过年呢啊?
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闻说的完全是p话,首先普通居民没有能够自己稳定获取资源的渠道,除了隔几天能在社区订一点,其他说的所有渠道都需要自己盯着抢,可能几分钟就售罄了。
而且物价非常贵,花了钱也买不到多少东西。
而且管理很混乱,我以为经过两年了,核酸检测什么的流程应该很完善了,但并不是这样,基本的哪天几点检测核酸是临时决定的,不提前通知,志愿者经常凌晨两点多收到的几点集合的消息。
我家里有人是志愿者,出去了回不了家,晚上只能在附近学校集中休息,我很奇怪,在学校临时的地点怎么休息好?志愿者的工作强度很高,还不让人好好休息?
只能说,管理的实在不行。
一线防疫志愿者答一波。
想喷的就喷吧,反正我可耻的匿了。
第一,核酸检测总体平稳有序,但每一个失误都很致命。为什么封了这么久,数据一直下不来?官方给出的解释是隐藏的太深,得慢慢发现。不过专家都说了,奥密克戎潜伏期短,所以大家都明白是怎么感染的吧。有的地方检测完上一个人不消毒,有的地方一起坐电梯下楼又在电梯聚集,有的地方为了省事儿封控人员也让下楼做,有的地方连隔离人员都落下了没做核酸。说白了,我不否认绝大部分医护人员都是认真的,但是,我们真的累了,你们做了真的多轮核酸,你们都很烦,我们呢?很多医护工作者都只是想快点完成任务了,毕竟系统两天一换,新要求这个接一个,医护工作者也在承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第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太过严重。我亲眼见过支援一线防疫人员照个照片人就走了。领导去哪儿先封路再把道具摆好。所谓蔬菜供应简直就是自欺欺人,要求机关干部参加晒蔬菜包活动,成立临时党支部还要进行宣誓,这是能吓到病毒还是消灭病毒?封控区消毒摆拍,送蔬菜摆拍,这到底在抗疫还是在拍戏?
第三,管理混乱,该出行的出不去,不该出去的都能走。昨日长春管控升级,一线工作人员要么不能回家,要么就别出家门,出行证全部作废。对不起,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我可以在需要我的时候义无反顾冲在一线,但是我需要回家。况且,住宿还解决不了一张正常的床和房间。这样,绝大部分一线人员都选择了回家。不要喷我,我只想说你行你上,不行別XX。但是,为什么个人卖菜挣钱的,卖水果的,卖熟食的,卖豆腐的,卖肉的,都能上路送货。官方的商店(地利生鲜,各类超市)都不能上路,有的人利用不知道哪儿来的通行证赚的盆满钵满,老百姓要么加钱买二道贩子手里的东西,要么饿死。
先写到这儿。
3月21日,我们小区一家超市的老板核酸阳性,也是我们小区的第一位阳性
但在接下来的几天的几轮核酸,超市的员工依然可以出来做核酸,是可以和大家一起过来排队一起过来扫码的,很奇怪的是超市所在的那栋单元楼封了,但因为超市是门市,不走单元门,所以回不去家住在超市店里的员工,是可以出来做核酸的。
超市在21号之前一直在营业,所以很多居民都去过那个超市,社区只在26日出现第二个阳性的时候,在群里问了一下大家有谁去过超市,当然是自愿上报,可是即使上报说去过超市的居民也并没有被采取措施,仍然每天跟大家一起下楼做核酸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封城,是不是因为病例太多,所以只用控制阳性,不用控制密接和次密接。我知道基层人员辛苦很不容易,是政府规定封城之后,病例的密接和次密接就不用在意了,不用调查了吗?那这不会存在隐患吗?
而且,即使在我们这栋楼出现病例以后,我们的单元楼道门都没有进行过哪怕一次消毒,进单元门时按的门铃,每天做核酸的人员也会按,叫大家下楼,来回出入买菜的人员也会按,出单元门需要拧的纽,更是每个人都会拧。但从来没有人给做过消毒,每天雷打不动的每个人都要出去做一轮核酸,大家走的楼道却从来不用消毒。
所谓的防疫是真的只有不断的做核酸吗?我不提买菜的问题,天价菜我也认了,待在家我也认了,可是周围的情况没有变好,一直在变坏,是不是该反思一下究竟是哪里有漏洞呢?
让大学生无法爱上这座城市;让在长春工作了几年的青年人失望至极。逃离长春,不是没有原因。
说实话,对长春失望了。
从上到下,从政府到百姓,都到根子里了。在这个地方,任何事情都可以发展成关系门路,然后建立壁垒。
就说买不到菜,超市不开门,小区不让出门。销售改成线上,正规的地方买不到。然后一些社区管理,物业的相关人摇身一变,为了大家能吃到东西,我给大家协调了(我认识人),从我这里能买,(外边不让进,但是我可以)。价格嘛,虽然翻了几倍,但是已经很便宜了,你可以选择饿着。
总有一些人说,运进来贵点正常。这就是这里的人的思维。哪里正常了,请问哪个环节成本增加了?还是那个环节被垄断了。据了解菜农没有涨价哦
欧亚东西贵的离谱,缺乏打包的人了,竟然招志愿者???就白嫖吗,给你赚钱吗?
当然,也有很多好的超市,永辉没有涨价,可是检测阳性了,我楼下几个超市的老板也没怎么涨价,有良心,但是他们进不到货了。有些货价格涨的离谱。
说到疫情管控,更是离谱,知道的越多越失望。不愿意用恶意去揣测别人,愿善良的人安好。
可以的话,疫情结束还是打算走了,这个城市是个失望的城市,虽然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
说一说自身为例,不引申的真实情况。
首先说一下,我的情况算是客观条件比较惨的那种。全长春不是都这样,高校,外五县,高新外围,一汽那边都挺好的。
先说结论:生存条件没有那么恶劣,生活条件的确很差。
20号封城我是没提前知道的,之前就已经开始居家,因此本来也没有出门。
等到楼下超市关门,楼栋挂封条出不去了才发现坏了。
隔壁单元有确诊,直接挂了封条,前两天锁了单元门。物业中招,集体换人。负责这边送菜的大物流中招,集体封控了。
12号开始就有新冠了,14.15号左右其实就已经开始居家了,我的存粮,吃了一周刚好吃到21号就没粮了…结果20号想出去买已经出不去了,20-23号四天,社区网格换人,物业没了,送菜物流没了,网上什么都买不到,翻出压箱底的荞麦面跟玉米度过。
米面不算,其实很多人别的东西也就屯一周的量,当然有的家庭肉塞一冰箱,菜放一车库,他们觉得没啥难熬的,甚至挺开心自己不用出去做志愿者我能理解。
如今的订菜基本是靠线上小程序+社区微信群。
小程序呢,大多是8-10点可以下单(可能更短)里面8点看就什么都没有的,只偶尔有米面,再偶尔有肉卷,鸡蛋只见到了一次,没抢到。
中间时间有一段水果套餐宽裕,买了一个,80元,4个脐橙,4个富士苹果,4个皇冠梨,4个丑橘,一个火龙果。肯定是贵了,但是套装是不能按单价算的,也贵的不多,挺满意的。
你要是说能不能饿死,那肯定是不能的。
但问题在于肯定会挨饿,需求也无法满足。
比如我之前是基本不开伙的,中午晚餐都是食堂吃,家里有一小瓶油,但是调味品没有了,而又买不到。一瓶老干妈今天也吃完了,再吃东西真没啥滋味了。
鸡蛋也基本买不到,之前有个50个一筐的,我算算我一天一个半要吃一个多月,觉得太多了就没买,现在…后悔了。
纸卷快用没了,也没办法买。我觉得生活必需品这个东西,只是肉米面三样不妥…
还有,不管买什么,基本都是2-3天以上送货,还不一定能送到…群里每天都在说,昨天东西就到北门啦,麻烦志愿者送一下~长间隔的送货时长导致你得多预判很多,提前想好4天之后吃啥,不然到时候可就两眼一瞪啥都没有了。
东西不是不能自己去拿,是不让出单元门,他要是让我出去拿东西,我帮志愿者送货都行。
评论里有的说自己做菜…没盐没调味,怎么吃呢…
有的说还有人买啤酒,那玩意怎么可能买的到,线上除了米面肉就没别的卖的好嘛。
说人家不买菜的,其实我也没买蔬菜包,原因很简单,120的蔬菜包我看了,5个土豆我能吃,那4个大洋葱我没法吃,一颗大白菜我不知道怎么吃,4头蒜一个葱我没啥好吃的,一根黄瓜我能吃,可能有西红柿那我吃,也没有绿叶菜啊?(蔬菜包各不相同,反正重点就是都有一堆洋葱,有的还有一堆大蒜,绿叶菜非常少,萝卜都是一根)
我也买了一大瓶酸奶,不是因为自己想喝,是当时小程序里什么都没了,就这两样,我家里当时什么都没有,他就是有两瓶二锅头我都买回来喝了。
如果你身处疫情中,发现自己吃东西没盐,天天清水煮肉煮面,米饭没菜配老干妈还得省着(买不到第二瓶了,已经吃没了)青菜吃不到,鸡蛋吃不到,想买东西看哪都是空的,一看抖音发现“生活物资充足”“社区免费供应蔬菜包”,你也不会赞同他的说法,虽然你的确饿不死。
ps.讲点有意思的事。
1.昨天群里集体订了鸡蛋,由于不让出去取,送鸡蛋的可能也不能上路,都是半夜偷着送,一帮上年纪的等到午夜1.30都没等到,早上5.30突然群里说鸡蛋到南门了,快去取,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起来的反正按单元都给取回来了,为自己买点生活保障鸡蛋,还得一帮大爷大妈晚上蹲到1点半,早上5点多起来偷偷摸摸的去 ,而且单元门上挂着塑料门锁,也不知道怎么打开的,可能是硬踹开的吧…
2.我每天都在各大商超的app搜索关键字,之前是啥都搜不到,最近能搜到一些了,搜肉出来的是狗粮,搜菜出来的是蔬菜味的狗粮跟蔡狗抱枕,搜蛋出来的是扭蛋奇趣蛋,搜面基本都有挂面,搜酱是瓶番茄酱,我已经开始琢磨番茄酱的吃法了
不说其他地方,就说我所在的社区,坐标红旗街。
群众是没有知情权的,无论超市停止营业,居民楼里有阳性患者,居民楼被封,物资停止配送,这些都是突然就发生的,没有通知,也没有解释。
大多数人买不到菜,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线上直播承诺48小时送货的基本没有成功的,某烤肉团购肉都是坏的。至于物资包蔬菜包,只在抖音和新闻里见过。
居民楼已经封上了,有阳性患者但没告诉我们是哪户,直接就把单元门锁上了。居民楼里缺水少粮,现在已经发生两起偷窃物资的事件,一些人需要邻居救济才能生存,大家都在以物换物互相帮助。
据说总理来长春了,巧的是同一天社区负责人在群里说欧亚超市可以买蔬菜包了,100一份,但是要求收到蔬菜包后要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咋回事咱是群众也不敢问。
现在楼下超市每天营业几个小时,买东西要像学区房摇号一样,限量的,卖完就关门。能不能买到全凭手速和网速。
居民楼4月7号解封,不知道7号以后能不能自由活动,其实挺不理解的,都居家隔离了怎么每天还是有那么多新增。
希望XX少拍宣传片多做点实事,早日战胜疫情自然有群众帮你宣传。
美好终将过去
别的不知道,反正现在政府辟谣啥我信啥,说啥我不信啥,准确率百分百。
一开始有人说要封城,他们辟谣,结果城封了。
后来有小区提醒业主要封小区,他们辟谣,结果现在谁也出不去了。
再后来他们说物资充足,够长春人吃多久多久,结果现在大多数长春人压根买不着菜。
今天他们又辟谣说不会停水,结果水停了。
现在,人们过的很幸福。
各地支援过来的粮食,23号就已经到了,但一直到今日,也就是30号,欧亚集团都没有做出任何处理。
由此可以证明,物资其实没有网上想象的那么贫乏。
还有就是蔬菜包。
怎么说呢。
你看正经八百新闻发布的视频……
(虽然他不让下载,但我真是太喜欢了,所以录屏了)
你们看。
蔬菜充沛的热心市民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2529329761959936众所周知,新闻报道是不会撒谎的,所以,这视频是真的。
至于我家人给我说的什么蔬菜包里面的内容,那是他们在骗我。而我自己拿的蔬菜包和她的不一样,也是因为我眼睛瞎了。
总而言之。
感恩。
别的地方不知道,我就说下我这里。
我家属于九台区,但我在长春这边上学。疫情刚一开始,我和同学几个九台区的就被要求上报。上报第二天晚上就被拉去隔离,但根本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隔离,就是几个人塞进去一个寝室待着。刚开始是一楼寝室,没电没水,第二天就换了个地方。
第二个地方环境还行,有电有热水,但不是人人都有瓶子。第一周,我们自己带的水快喝完了,同学也没办法帮我们带些用到的东西。
有两天没喝上水了,然后群里还有各种事。后来有个老师让我们搞一个已经好几天之前的东西,我就在群里随口吐槽一句,立马被语音找了上来。当时因为隔离这事搞得很烦,脾气上了在电话里面把他怼了一遍。后来微信私信也是被我阴阳了一会。不过最后那个老师还是帮我们解决了带东西的问题,也对他道歉了。
接下来的几周生活也没什么变化,骂骂这种形式主义,上上网课和做核算之类的。隔离了三周才结束。
前天下午会的自己寝室,但回去了也跟隔离差不多,甚至还不如隔离的地方好。(真不知道他们这帮人的脑回路)
不过,都已经破了两万了,这地方又能有多好,没有两个月恐怕很难恢复正常。下个月还有转段考试,不知道会怎么样。
以下涉及负面言论,放在以前我是绝对不会这么说话的,也说不出来,但大半个月了,实在挺不住了,不想被影响心情的就别看了
这么说吧,感谢邻居,我家一家三口感冒一点药都买不着,以前的药吃没了是邻居送的
在疫情刚开始时候朋友在抱怨,在骂,我不赞同她们的观点,具体是什么我就不说了,现在过了快半个月了,我赞同了,看着吉青飞扬公众号前两天发的领导视察暗访什么的真的是,那种心情不知道怎么形容,我热爱我的家乡,热爱它的一切,现在依旧,只是不知道还应不应该相信各位领导了
网上抢菜抢不着,实践过好几天了,所有配送时间全约满,想不被饿死就只有蔬菜包,还是盲盒???一堆发国难财的就很无语
过的最难的那两天。。。本来想贴我朋友圈截图的,怕被认出来就不发了,我只想说幸亏没停电,不然我个21世纪新青年最后可能是被饿死的,这几天组织了个60蔬菜包,可以说是我见过性价比最高的了,小区不大,一栋162户就分到27份,前一天下楼快抢了个78的就没和他们抢,78的盲盒有一捆蒜苔,三个洋葱,四根黄瓜,一根白萝卜,一个包菜,四个土豆,还算可以了。那个蒜苔第二天一炒,真的,活这么多年了,头一次见到这么细的,也就以前吃的一半吧。咱也不知道支援来的免费蔬菜都哪去了,我补课班老师手里有个视频,把蔬菜包搬到小区门口拍照,拍完了再搬走,真棒,从昨天开始不让下楼了,一家三口现在一点收入都没有,昨天刚交完保险水电费什么的,不知道如果疫情再持续下去该怎么办。
3.30晚九点,60元蔬菜包到了,感谢梅河口人民
让说真话不?让讲良心话不?如果只是想看抹黑基层防疫工作的想听诋毁防疫抗疫的请删了我如下的回答!
坐标吉林长春。实事求是的说、疫情爆发太突然、特殊时期肯定不能和平时正常生活方式一样了!肯定会有诸多不方便了!肯定会对正常生活造成一些影响!但是真的没有像网上传播的那么不堪!基层一线抗疫人员真的一直在努力、他们很辛苦!而且大部分人员都是义工、他们穿上那种“大白”防护服真的是很难受、一次性的、中途不能上厕所!而网上那些整天就知道抱怨自己生活怎么怎么不方便怎么怎么不如意啦!这些人真的是太自私是极度自私!其实这些人内心是向往西方自由化的!那么就请你去你心目中的漂亮国生活去吧!
最后补充一下:有人说我你是有吃有喝的站在说话不腰疼!但是有些人真的是太矫情了!我就在社区群里看到有人点了一堆东西让义工给送,我为什么特别说一下?你看他点的什么?有香肠火腿肠牛奶水果面包最后竟然还要了一箱啤酒!是一箱啤酒!这得多大的力气几个人能给你送家里去?关键是他没有要蔬菜!他做饭么?我在他的留言下面很生气的回了一句:你还是人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