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黑龙江新增 1 例新冠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公布,有哪些信息可以关注?

回答
黑龙江新增一例新冠阳性感染者,这个消息确实需要大家高度重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关注公布的活动轨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风险区域,做好个人防护。

首先,我们得知道这新增的病例是谁。通常情况下,官方公布的信息会包含患者的性别、年龄段(比如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这对判断病情发展和潜在风险很重要),以及他/她的职业(有些职业比如接触人群多的服务业,感染风险会相对高一些)。虽然具体姓名不会公布,但这些信息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初步的印象。

接下来,重头戏来了,就是活动轨迹。这部分信息是判断我们自己是否可能与病例有过接触的关键。通常公布的活动轨迹会非常详细,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维度: 轨迹会列出具体到日期和大致时间段,比如“10月26日上午10点至12点”、“10月27日下午3点至5点”等等。这能帮助我们回忆自己在那段时间是否有去过相同地点。
地点维度: 这是最核心的信息。会列出患者到过的具体场所,比如:
居民小区/村屯: 知道病例居住在哪,尤其是同住的家人朋友,风险等级会更高。
工作单位: 了解病例是在哪里工作的,同一单位的同事需要格外留意。
公共交通工具: 是否乘坐过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以及具体的车次或线路。
商业场所: 超市、商场、餐馆、咖啡馆、理发店、药店、银行等等。这些地方人流量大,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也越大。官方通常会列出具体名称,比如“XX超市”、“XX商场某一层”、“XX餐厅”等。
娱乐休闲场所: 电影院、KTV、网吧、公园等。
医疗机构: 是否去过医院、诊所就诊。
其他公共场所: 例如会议、活动现场等。
行为细节: 有些轨迹还会补充一些细节,比如“在该餐厅与多人就餐”、“在超市内停留时间较长”等,这些细节能帮助我们评估风险暴露程度。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从这些信息中获益呢?

1. 比对自身行程: 最直接的,就是拿出自己的行程记录或者回忆一下,有没有在病例公布的活动轨迹重叠的时间段内,去过相同的地点。如果你的行程与病例高度重叠,特别是在封闭空间内待了较长时间,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2. 关注重点时段和场所: 对于那些病例停留时间长、人员密集、通风条件差的场所(比如密闭的室内空间),即使没有完全重叠,也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官方公布的轨迹往往会标注“风险区域”或者“重点关注场所”,这些地方更是需要警惕。
3. 评估风险等级: 虽然官方不会明确告诉你风险等级,但根据病例的停留时间、场所类型以及你自己的接触情况,可以大致判断一下风险。比如,仅仅是短暂路过一个场所的室外区域,风险可能相对较低;而如果在病例停留过的密闭空间内一起待了很久,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4. 主动报备和检测: 如果发现自己的行程与病例有交集,特别是属于高风险地区或场所,务必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主动向社区或单位报备,并及时进行核酸检测,配合相关部门的健康管理措施。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5. 加强自我防护: 无论是否与病例行程有重叠,面对新增病例的消息,我们都应该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佩戴口罩: 尤其是在人员密集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离: 在公共场所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勤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水冲洗,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减少聚集: 非必要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少去人员聚集的场所。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就医途中请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总而言之,新增病例的活动轨迹公布,是我们了解风险、保护自己的重要依据。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主动去关注、去比对、去应对。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非常时期应尽的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黑龙江这疫情都不知道是第几次了,看起来,哈尔滨新一轮全民核酸检测是跑不了了。

在哈尔滨的各位老师,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又要忙起来了。

在这个月圆人团圆的中秋佳节,白衣天使们却要告别家人再次出征了。

黑龙江得亏有哈医大撑着,前几次疫情那么凶猛,哈医大一院直接拿出一个院区用来专门收治全省的重症病人,整个医大系统奉献了全部的力量,所幸都平安过关了。

相信这一次也会平安过关的。

政治坚定,技术优良。

继承了伍连德博士遗志和红军卫校长征精神的哈医大人会继续保护黑龙江一方平安的。

黑龙江,加油!

user avatar

从目前来看,还不知道源头,很可能之前已经静默传播一段时间了

从该病例的流调来看,哈尔滨这一次可能会出现一些聚集性感染(但愿没有)。

目前来说,对这一次疫情的判断信息还太少,我们先等进一步调查吧。

另外我想说,每一次流调信息公布,就有某些人的关注点在别人去了哪儿,并以此为攻击点。

如果感染者不是有意传播(或者隐瞒行程),开店的人也不没有故意引入感染。只不过恰好久这样发生了,他们为什么要被攻击?

莫名其妙的攻击只会让更多的人选择不如实上报。虽然他们也会受到法律的处罚,但是对于疫情控制的不良影响是在处罚之前就有了。

尤其是第一个被公布出来的病人,很容易就被集火(无论他有没有做错)。这样会让一些人不敢去确诊当第一个被发现的人,也会延误疫情的控制。

另外控制住疫情的目的,除了减少死亡及新冠的健康影响,不也有在没有疫情的状态下,消费和生产更方便吗?

矛头是病毒,而不是无意中被感染的人。

被挑起来的情绪,只会让那些想看国内笑话的人更加高兴罢了,所谓仇者快,亲者痛。

user avatar

一堆人喷确诊一号病例,喷点是她天天出门,而且去过好几个地方。

他们之所以那么生气,是他们觉得,这个女生,导致他们无法出门,要继续被隔离了。

在回答或者评论里,很多人即使知道确诊一号并没有任何违法或者隐瞒病情,确诊一号也很可能不是源头,仍然声称自己被确诊一号连累,导致被限制自由,所以口出怨言甚至各种难听话。就在这个提问下,我就看到了有的说所在高校十一肯定不放假了不能出去玩了很不爽,有的说出行计划被迫取消了,有的说本来打算回哈尔滨现在不敢回了,有的说小区刚解封没几天恐怕又要封闭了生活不方便了。怨气冲天。

到这我就不理解了。你生气,你难受,是因为你被确诊一号连累,限制了自由,影响了生活。这说明,如果没有确诊一号出现,你也没打算天天在家待着自我隔离呀。

所以,你到底是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资格骂确诊一号呢?又有什么自信,认为自己出门,就一定不会被传染呢?

还有一堆人骂她,是因为觉得被女孩影响经济了。本来我饭店能开业的,本来我商场能开门迎客的,本来一片欣欣向荣经济准备复苏了,结果被确诊一号毁了。失业了,没收入了,所以要骂。

这不是人品道德问题了啊,这是智商问题啊。你做生意希望啥?你希望顾客都出门来消费呀。结果人家去玩玩剧本杀,外头吃吃饭,过来旅旅游,都是正常消费啊,中招了,你们开始痛骂确诊一号,觉得自己生意是被出门消费的人影响了。这逻辑自洽吗?你们到底是希望低风险地区的人们,出来消费还是不出来消费呀?非得骂的人不敢出门,你生意才好了?毕竟,前车之鉴在那摆着呢,后果太严重,谁也不想被网暴和社死吧。那就忍忍吧。低风险又怎么样,国家号召消费又怎么样,反正万一被网暴了可没人管我,不如稳妥点不出门最好。

比如前一段扬州那个老太,指责她,私以为是有道理的。人们指出的是她的错误,她隐瞒行程,从高风险地区出来后到处乱跑。这次哈尔滨确诊一号,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我被影响了,生意又要关门了了,学校放假了,小区被封了,等等,我很不爽,我被影响了我还不能找个发泄口吗?所以我要骂。

和很多人一聊,他们连确诊一号没出过国没去过高风险地区意味着什么都不知道。病毒不是确诊一号从别处带来的,也不是确诊一号自己产生的,意味确诊一号只是病毒在当地存在并传播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以后,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罢了。现在最大希望是被确诊二号三号传染的。如果不是,麻烦了。

现在很喜欢扣圣母帽子。动不动就是如果被影响的是你,你就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为确诊病例说话,这是圣母道德婊的事情吗?如果连一个没有任何隐瞒,没有任何违法和恶意传播,在低风险地区自由活动的感染者,都能被网暴口诛笔伐,呵呵~wb上喷吧,我觉得是正常的。zh也成这样了?不说了,再说就敏了感了。

这个事例告诉很多人,无论如何,千万别当当地第一个被确诊的人。

user avatar

一,根据已知流调,源头大概率是入境并经过28天隔离的菲律宾入境人员

9月21日晚21:32消息,哈尔滨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9月21日0至18时,哈尔滨市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

9月21日,巴彦县报告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3例:

病例1是主动到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做核酸检测时发现

病例2、病例3为菲律宾境外返哈解除隔离人员,于8月3日从菲律宾尼诺阿基诺国际机场乘坐5J308航班入境广州白云机场,在广州卡西国际酒店医学隔离14天,8月18日解除集中隔离后,当日乘坐广州JD5165航班抵达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8月18日至9月1日在巴彦县家中居家隔离14天,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于9月1日解除隔离,9月21日,作为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在主动筛查中发现。

以上三病例均居住于哈尔滨市巴彦县兴隆林业局利民家园。

从三个病例的轨迹分析,病例2、3传播到病例1的时间可能是9月11日~9月21日之间。

巴彦县兴隆镇大概率已经形成社区传播,需要严防严控。

各地疾控部门应当关注9月1日以后有黑龙江哈尔滨市巴彦县兴隆镇旅行史的所有人员。


二、本次疫情可能来自超长潜伏期或者隔离点交叉感染

1.病例2、3均经历过14+14的隔离+核酸检测

2.我国已经出现多次解除隔离后检测阳性的案例

据健康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10月到2021年3月,半年内至少有11位入境人员在解除14天集中隔离后,出现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情况,其中有6人在隔离结束后7天之内被检测出核酸阳性。[1]

2021年4月以后,至少有7例解除隔离后核酸阳性

(1)某旅客2021年4月14日从非洲尼日尔乘坐AF339航班抵达巴黎,4月15日从巴黎搭乘AF198航班至上海入境,医学观察期间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4月30日解除隔离后乘坐K759次列车至杭州南站,后转乘T101次列车到达义乌站。抵达义乌后,直接点对点转运至综合服务点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5月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经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2]

(2)2021年5月24日,南宁市根据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查函,在对协查重点人员进行排查及核酸检测中,发现核酸检测显示阳性人员1例。

宁某某,男,34岁,现住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隆宁街63号。于2021年4月25日从卢旺达回国,入境广州市后在荔湾区隔离酒店集中隔离14天。5月10日解除隔离,5月11日乘坐D204动车至金陵镇家中。5月24日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协查函后,立即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5月25日5时37分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3]

(3)泰安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某某,男,70岁,中国籍,山东省新泰市人,2021年8月12日乘坐AC027国际航班从加拿大出发,途经新加坡,于8月1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上海市完成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其间7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021年8月27日解除集中隔离后乘坐G138次列车于当日17:22抵达泰安,由专人专车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8月28日核酸检测阴性。8月30日核酸检测阳性,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4]

(4)【温州市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及其关联病例的通报】 患者王某某,女,温州市瑞安籍,居住平阳万全镇。2021年5月10日和丈夫一起从意大利回国,入境后在北京某隔离场所进行医学观察21天,期间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6月1日解除隔离后乘坐CA1539航班抵达温州龙湾机场,由其儿子李某二驾车接回在平阳县万全镇居住。6月9日上午,患者因身体不适,由其女儿驾车送瑞安市人民医院万松院区发热门诊就诊,核酸检测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现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5]

(5)陈某某,男,59岁,平潭人,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后,于2021年4月16日从肯尼亚登机回国,4月17日抵深圳,下机后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并在深圳隔离点隔离14天,期间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月1日,陈某某乘坐D3344动车09车厢01C座位于21点47分到达平潭;5月2日至8日在潭城镇桂山庄居家健康监测,5月9日、10日早晨均在其住所附近锻炼,5月9日到平潭流水安置小区C区6号楼看新房装修。5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陈某某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正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6]

(6)2021年9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福建莆田疑似源头病例如何感染?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对此回应称,目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还有抗体水平检测,尤其是根据基因测序的一个理论分析,认为该名病例有非常大可能性是在隔离期间感染上的,从而导致了后续疫情的发生。

病例6(林某杰)8月4日乘坐厦门航空MF852航班自新加坡从厦门机场入境,在厦门定点酒店集中隔离14天后,于8月19日点对点转运至仙游县集中隔离点继续集中隔离,(8月19日、22日、24日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于8月26日起实行居家健康监测。9月10日,核酸检测结果呈现阳性。从其入境至发现核酸检测结果呈现阳性,中间间隔了38天。

(7)2021年9月6日,威海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闫某某,男,23岁,山东省荣成人,在菲律宾工作。8月20日自马尼拉飞抵广州,在佛山市完成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8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9月4日自广州乘MU6895航班抵达威海,由专班点对点接回荣成市集中服务点,核酸检测阴性,9月6日核酸检测阳性,即用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三、建议措施

1.建议修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中的《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指南》

由于酒店设计时不是专用隔离场所,不能排除邻近房间的交叉传播可能性。

在隔离酒店内,如某房间被隔离人员被检出阳性,则这个房间附近的几个房间的被隔离人员应判定为密切接触者。以上人员立即转移到其他隔离点,隔离时间重新计算。

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所在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2.可用隔离取物窗传递物品,避免房门打开后的空气流通

每个房间可设置两个取物窗,一个传递食物,一个传递垃圾。

房门贴封条,如无绝对必要禁止被隔离人员出入。


3.解除隔离人员有继续定期核酸检测的必要性


4.隔离点按规范选址,远离居民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要求


5.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隔离点一线工作人员(包括保洁、保安等临时人员)的收入水平,用高工资吸引高素质人员,进行防疫技能培训,严格考核并淘汰能力不足的人员。


6.按规范进行垃圾处置,废水处置

汲取去年成都疫情教训,避免隔离点周边居民捡拾隔离点垃圾造成社区传播。[7]


7.加强隔离点内部管理,杜绝交叉感染

每批次住客离开后,隔离酒店房间进行彻底消毒。


8.学习浦东机场“14+7+7”封闭式管理措施,一线人员全部集中居住,避免上下班期间与社区人员的接触

所谓“14+7+7”封闭式管理,是指这些一线人员,先进行14天的在岗工作,其间由专车在工作地与集中居住点之间提供“两点一线”接送保障; 随后7天离岗,在专门的酒店进行封闭式的隔离健康观察; 再接下来的7天,为居家隔离健康观察。[8]


四,北半球开始逐渐入冬,由于低温有利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多数国家疫情近几个月会变得更严重,我国面临的输入性疫情风险将继续加大,各地都应当提高警惕!

参考

  1. ^ https://news.sina.com.cn/c/2021-03-28/doc-ikknscsk2841019.shtml
  2. ^ https://news.ifeng.com/c/85ukUZ5eyP3
  3. ^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5/25/c_1127489057.htm
  4. ^ http://shanghai.xinmin.cn/xmsq/2021/08/31/32018965.html
  5. ^ https://3g.163.com/dy/article/GC5G5GBK0512DU6N.html
  6.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9456252006450622&wfr=spider&for=pc
  7. ^ http://china.qianlong.com/2021/0101/5224730.shtml
  8. ^ https://new.qq.com/rain/a/20210902A09PUM00
user avatar

我既不支持公布患者隐私,也不支持她这样的生活方式。

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一肚子怨气是要发泄的,憋不住。但还是要留一线,批判归批判,最基本的人道主义还是要讲一点,不要动不动“社死”,还是要“精准打击”。我们要的是瞄准事态背后不适应“常态化”的“老黄历”生活方式“深入揭批”,而不是局限于把某个人搞倒搞臭。

我看有人替这个患者喊冤,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同样是患者,禄口机场的保洁,其他城市确诊的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隔离点工作人员,医护,工厂里的聚集性感染……为什么他们就没被网暴呢?

很简单,人家就是干这个的,没得选,中了招是真怪不着。

但是,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得选。

一定要每顿饭都在外面吃吗?非要玩得乐不归家吗?

克制一点不行吗?

是是是,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说“自由”,“只要不违法”。

但问题是,集体主义精神还是需要大家都配合的。

那有关部门还反复(像念经一样的)说“勤洗手,多通风,少接触,减少外出”呢。这话就不听了?

光在那里劝,大家嫌没力度,觉得法无禁止即可为,可劲儿浪。难道非要逼得有关部门说“不许xxx,一律关停xxx。否则xxx”?到时候又怪“一刀切”?

大家都自觉一些嘛,收敛一些嘛。

不要动不动就说什么“有本事一辈子不出去”的气话。

万事万物都有个度。

又不是只有“死宅在家”和“夜不归宿”两个极端。

不是绝对不让外出,而是中间还夹着一大段“减少外出和接触”呢。

要真是做到了“减少外出和接触”(其实,很多人都在努力这么做),就算被感染,也不至于挨(那么多)骂。

郑州那个院感的产妇有人骂?没有吧。因为那在正常生活限度内。谁会怪她出门产检呢?

福建这次工厂,学校出现聚集性感染,也没人骂。这些也都是正常生活轨迹。你总不能不让人出门上班上学吧?

就连以前婚宴和葬礼上出现聚集感染,挨骂都少得多。毕竟,一个人一辈子能接几次婚?能死几回?这些前提下的聚集,也算情有可原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有人非要在评论区杠“有本事一辈子不出门”,“站在道德高地”,我真是……

这哪是道德高地?

自我警惕,自我防护本来就是基本要求。

全国确诊的都超过十万了,挨骂的才几个典型?

我去年在武汉解封前夕就写过,以往“马照跑,舞照跳”的生活可能回不来了(至少大打折扣)。

新冠疫情就像战争,一日不结束,则大家都免不了也不得不有所克制,有所收敛。

如果大家都不能自觉的克制一下自己的自由,最终一定会付出更大的自由作为代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黑龙江新增一例新冠阳性感染者,这个消息确实需要大家高度重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关注公布的活动轨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风险区域,做好个人防护。首先,我们得知道这新增的病例是谁。通常情况下,官方公布的信息会包含患者的性别、年龄段(比如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这对判断病情发展和潜在风险很重要),以及他/她的职.............
  • 回答
    12月11日,黑龙江省新增的一例本土确诊病例,这其中牵扯出的细节,值得我们仔细梳理一下。病例基本情况:这名确诊病例是在黑龙江省境内发现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具体信息,官方在发布时通常会进行初步的披露,例如这可能是一名在当地工作的外来人员,或者是本地的居民。虽然只有一例,但其出现的时间点(12月11日.............
  • 回答
    黑龙江省在10月29日报告了新增的本土疫情,集中在黑河市,共有26例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这个数字无疑给当地的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压力。要了解黑河市的最新情况,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疫情的集中性和源头追溯: 地理位置与人口密度: 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地理位置.............
  • 回答
    1月13日,黑龙江省报告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3例,无症状感染者68例。这个数字背后,牵动着全省上下以及关心黑龙江人民健康的人们的心。整体疫情形势:从数字上看,新增病例数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方面,数量不低。这表明病毒的传播链条在当地依然存在,疫情防控工作仍然面临严峻的挑.............
  • 回答
    黑龙江省在11月30日这天,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9例,这无疑是给大家带来了一丝紧张。这次疫情的波及范围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其中哈尔滨市的香坊区某街道被划定为中风险地区。具体情况梳理: 新增病例详情: 19例本土确诊病例,这数字比前段时间有所上升,表明疫情仍在传播和发展中。病例的活动轨迹、感染来源等.............
  • 回答
    黑龙江黑河爱辉区疫情严峻,11月1日新增本土确诊27例黑龙江省在11月1日报告了新增27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绝大部分(26例)集中在黑河市爱辉区。这一数字再次拉响了当地疫情防控的警报,也让人们对这个边境城市的情况感到担忧。爱辉区成为疫情“震中”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黑河市爱辉区是此次疫情爆发的主要区域.............
  • 回答
    黑龙江省从2021级新生开始,正式告别了沿用多年的文理分科制度,转而拥抱“3+1+2”新高考模式。这一变革,对于即将迈入高中校园的学子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学习方式和未来规划的调整。这项新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伴随着一些挑战。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学习内容的重塑和学生自主性.............
  • 回答
    黑龙江省在 9 月 23 日报告了 15 例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集中在哈尔滨市。这起疫情的溯源和传播链已经初步锁定,令人担忧的是,本轮疫情的病毒株被确认为“德尔塔毒株”。目前情况梳理: 病例分布: 所有新增确诊病例均在哈尔滨,这表明当前疫情的重点区域是哈尔滨。具体病例的活动轨迹、接触人群以.............
  • 回答
    10 月 31 日,黑龙江省报告了 27 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其中 25 例集中在黑河市,哈尔滨市也新增了 2 例。这一数字反映了当前黑龙江省,尤其是黑河市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黑河市:疫情的中心黑河市作为此次疫情的主要发生地,25 例新增病例的数量不容忽视。这表明病毒在该地.............
  • 回答
    9 月 24 日,黑龙江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8 例。根据官方通报,这些病例主要集中在 哈尔滨市,具体分布情况需要进一步关注官方发布的详细信息,但通常情况下,新增病例的出现意味着当地的疫情形势依然不容小觑。新增高风险区的情况:新增一个高风险区,这通常意味着在某个特定区域(可能是某个小区、街道或单位)出.............
  • 回答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9月22日012时,黑龙江省新增了5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我们需要更详细地了解这5例病例的来源、分布以及相关情况,才能更全面地判断当前黑龙江的疫情态势。关于这5例病例的细节: 感染来源: 这些病例是近期新增的,最关键的信息是它们的感染来源。是与境外.............
  • 回答
    黑龙江省在11月4日报告了新增28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集中在黑河市爱辉区。这无疑给当地的防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关于爱辉区目前的隔离情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一、管控区域的划分与升级:在出现新增病例后,当地政府会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迅速划定并升级管控区域。这通常包括: 高风险区: 会精.............
  • 回答
    最近几天,黑龙江绥芬河口岸的境外输入新冠确诊病例数字确实引人关注,特别是截至9日新增的40例,这使得累计境外输入病例达到了127例。这无疑给一直以来守卫边境的黑龙江,特别是绥芬河这个重要的对俄口岸,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情况。首先,绥芬河作为中俄边境线上一个重要的陆路口岸,人.............
  • 回答
    黑龙江 12 月 4 日的疫情信息确实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尤其是有 10 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都集中在哈尔滨,这表明哈尔滨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我们细致地梳理其中的动态。首先,这 10 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的出现,最直接也最关键的信息就是病毒的传播链条。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 病例的来源和流调详情.............
  • 回答
    黑龙江省在9月30日新增了10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这个数字虽然不算特别高,但考虑到此前一段时间的疫情相对平稳,这个新增病例数还是引起了当地和外界的关注。具体情况梳理: 新增病例的分布: 这10例新增确诊病例具体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哪些城市,目前的官方通报中可能还没有非常详细的地域细分。通常情况下.............
  • 回答
    关于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相对较多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力求给您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回到疫情初期的情况。2020年初,当新型冠状肺炎在中国蔓延的时候,黑龙江省虽然不是最先暴发疫情的地区,但其地理位置.............
  • 回答
    黑龙江省发布的不得新建高度500米以上建筑的规定,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背后涉及的面子、里子和远方,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这500米是个什么概念。在中国,500米以上的建筑,那可都是妥妥的“摩天大楼”的范畴了。想想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632米)、北京的中国尊(528米),这些都是城市.............
  • 回答
    黑龙江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的病死率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2.70%的数字相较于一些其他地区确实显得偏高。要详细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而且这背后往往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白,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的计算方式是:病死率 = (死亡人数 / .............
  • 回答
    黑龙江省在2020年GDP被新疆超越,并且增速位居全国倒数第四,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评价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经济体量、增长动力、产业结构、发展环境以及历史背景等。一、 数据解读与现象分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基本数据。根据公开资料,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
  • 回答
    立足区情,拥抱变革: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也面临着深刻的调整与重塑。曾经作为国家战略支撑的边疆省份,如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如今更需主动拥抱新变化,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具有时代活力的发展新路。这四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