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该不该把保姆当家人看待?

回答
把保姆当家人看待,这事儿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复杂了,得好好掰扯掰扯。

咱们先说说,为什么会有“把保姆当家人”这个想法?

这通常源于一种情感上的需求。尤其是在孩子还小,或者家里老人需要照顾的时候,保姆就成了家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们每天起早贪黑,伺候孩子吃喝拉撒,陪老人说话解闷,这付出的辛劳和情感投入,确实容易让人动容。有时候,她们比一些远房亲戚更亲近,更了解家里的情况,更懂得家人的喜好。尤其当保姆人品好,工作认真,又和雇主家庭建立了长久的信任,这种“家人感”就更容易滋生。

比如,有时候家长工作忙,保姆就得代劳家长的一些角色,安抚孩子的情绪,讲睡前故事,甚至在孩子生病时,比父母更了解情况,懂得如何处理。这种时候,你能不把她当亲人一样对待吗?家长也会不自觉地把家庭的一些烦心事、开心事跟保姆分享,让她们参与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来。

那,为什么又说“不能完全当家人”呢?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现实的考量和必要的界限。

首先,职业与雇佣关系是根本。保姆是以提供服务换取报酬的职业劳动者,雇主则是支付报酬的雇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契约上的,虽然可以有温度,但本质上是一种商业合作。如果混淆了,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有时候我们对家人会更包容,更容易“差不多得了”,但对于雇员,我们往往期望更专业的服务和更高的效率。如果把保姆当家人,可能在一些工作标准上就会有所放松,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反过来,如果对“家人”般的保姆要求过高,又容易引起矛盾,伤害感情。

再者,个人隐私和家庭边界。即使是最亲的家人,也有自己的隐私空间,更何况是保姆?她们是来工作的,而不是来参与家庭所有事务的。如果过度地让保姆参与到家庭的隐私,比如夫妻矛盾、婆媳关系等,不仅会让她们感到不适,也可能让一些本来不该泄露的信息传播出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利益和责任的界定。 家人之间,很多时候是互相扶持,共同承担责任的。但保姆的责任和义务是在合同里明确的,超出了这个范围,雇主不能要求她们无偿付出。反之,雇主也不能因为是“家人”,就随意增加工作内容,或者侵犯她们的休息时间。

那么,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呢?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尊重和体谅,但不失界限”。

可以像对待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或好帮手那样去对待保姆。在她们辛苦工作的时候,给予肯定和感谢;在她们遇到困难时,展现出人性的温暖和关心,比如在她们生病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大家可以轻松地交流,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

但同时,也要清楚她们的工作职责和休息时间。合同上的内容要清晰明了,工资、工作内容、休息日、请假规定等等,这些都要提前谈好,并且严格遵守。这样,双方都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个健康、稳定、互利的合作关系。

具体来说,可以怎么做呢?

明确的沟通。 在雇佣初期,就开诚布公地谈清楚双方的期望和需求。对于工作内容、生活习惯、禁忌事项等,都要有清晰的沟通。
合理的报酬和福利。 除了基本工资,也要根据保姆的付出和工作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或福利。这是一种对她们辛勤付出的认可。
尊重隐私。 不要过多打探保姆的个人生活,也不要让她们参与不必要的家庭纠纷。
界定工作时间。 尊重保姆的休息时间,不要在她们休息时随意打扰,或者要求她们加班。
建立信任,但不依赖。 信任是建立在专业和服务上的,而不是纯粹的情感绑架。当保姆在工作上做得出色时,给予赞扬;当出现问题时,及时沟通解决,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总结一下, 把保姆当家人看待,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让家庭生活更温馨,让保姆更有归属感,工作更积极。用不好,容易模糊界限,引发矛盾,甚至侵犯权益。

所以,关键在于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既要有人情味,也要有契约精神。在尊重她们劳动价值的同时,展现出雇主的善意和体谅,让这段合作关系,既有温度,又显专业。这才是对双方都最有利,也是最长久的处理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把保姆当亲人,不过是幻想以很大路货的友善亲切,换取保姆的肝脑涂地,

然后ta就能替你尽亲人的责任了,而你只需要掏钱。

自己的责任自己负,花钱买保姆的劳动力,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不是转移自己的责任。

你是家人你都做不到的,保姆不可能为了钱做的比你更好,多少钱都不可能。

所以,保姆是下属,不是亲人。

不要把保姆当亲人,不然拿你的亲人当什么?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家人,是看缘分的,偶然性很大,且只能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目标。

我姥姥走之前,家里请了小保姆照顾她的日常。小姑娘很伶俐,跟我们处得非常好,年纪跟我差不多,家里不给她读书,我那时候高二吧,经常鼓励她自学上进,不要放弃。

我姥姥跟家里大人投诉,说她虐待自己。

很奇怪,家里竟然没人相信姥姥的话,都说她病糊涂了。

我姥姥一辈子特善良的东北老太太,乐善好施,出了名儿的。那时候得了怪病,整个人虚弱的颠三倒四。

这一切直到被谁撞见,她才被开除。

那个姑娘跟我们一起时,乖巧又懂事,跟姥姥独处时,就态度恶劣,还骂她,叫她快点死。

长大以后,人见得多了才明白一件事:贫苦百姓最朴实最善良,这是个极其滑稽的偏见。

善良的人,也会欺软怕硬啊,更何况欺下媚上,伪装善良的人。

到最后,评判一个人的标准,都是看ta的下限的。最坏能有多坏?好的时候,不做数的。

毕竟,想要达到好的标准,需要有太多的外部因素,以及运气。

我姥姥临终前三天,在医院,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怎么也跟他们一样?”

我懊悔至今。

她只是无比无比地虚弱,不是失去了理智和感受啊!我却以为她真的糊涂了,像哄一个失智的人一样哄她,却没有好好听她真正的需求。

生离死别这一课,第一堂我考了不及格。


自己的责任,一定要自己担起来。

别人可以分担,但找人分担,也是为了更好地尽责。

user avatar

小时候经历过两三个保姆,总结是我宁愿搬小板凳,短手短脚学做菜,也不要让个外人来隔应我,谋害我。

大人长期出差,不放心我个六七岁的娃在家,请了个远房亲戚做保姆,大我十几岁,那人叫某扬花,人如其名,水性扬花。

半夜带男的回来,以为我不知道,奇怪的动静对我一个几岁的孩子,造成极大困扰,叫得还挺恶心人。这女的奇葩之处在于,她有时带着我打摩托车,还要看人家司机长相,丑的她摆摆手说,我们不走了。

直到出现她认为顺眼的,好看点的司机。我他妈就想问了,坐个车,你想搞啥飞机。。

她为人就很风骚,年纪轻轻前夫好几个,野男人更甚。这方面的故事太长,就不细说了。

每天给我做菜就是油豆腐炒白菜,吃多了印象深刻。偶尔换个麻婆豆腐,胡萝卜炒肉,我家大人回来就大鱼大肉,好像我平时伙食很好一样,为了多搞点钱,马屁拍到蹄子上也不脸红,当时年纪小也不懂这些乱七八糟的,只觉得她眼神鬼祟。

前几年她来我们家探望外公,一副傲慢的样子说:“你怎么衣服丢的到处都是,也不收拾”

我说草你妈,这是我家,轮得到你讲话?

她懵了下,悻悻的冲我翻了个白眼,继续跟我外公窃窃私语。这货端着远房亲戚的架子,上我家来教育谁来了,你曾经的主子吗,狗东西。

想想罢了,恶心这种八竿子亲戚也不是一天两天,只要不点到我头上,我尽量不燃。

讲讲第二个吧,我妈那会做生意抽屉里都是一沓沓的现金(货款),她知道我经常抽一张用一个礼拜,有次我看见阿姨在抽屉里翻,我问她干嘛?她说在帮我妈数钱。。(你当我三岁还是你才三岁)

我告状说这人不靠谱,偷东西,她破口大骂,说我诬陷她,辞退后换人,至于这位阿姨曾经有无菜里下药,真不知道,毕竟人品摆这。

第三个,我吃饭时无意翻了下菜,扇了我一巴掌,我鬼火上脑,掀了她一身菜和油水,踩上桌逮住她头发就要打回去,打没打着脸忘记了,阿姨本不富裕的头发让我薅了老多,脸也抓几道血条条,估计我这么泼辣的小屁孩实数少有,那是我第一次反击,我妈也说打的好。

介绍人领着她登门道歉,工资扣除卷铺盖走人为结束,我一点也不生气,这人在我眼里跟蝼蚁差不多。

若干年后的今天,我宝宝快一岁都没有请保姆,我觉得她们会在食物里参杂感冒药,激素药,细菌,霉菌,病毒等等………趁我没注意掐孩子,扇孩子,他还不会说话,不识人间险恶……

我知道我十岁以前无法辨别善恶,眼里只有老师布置的作业、和我的玩具、和电视里的哥哥姐姐。

我不做需要出差的工作,我不会离开他太久,只为避免那万分之一的可能。

要不要把保姆当家人,不要,合约关系,别太亲近,实在全家没有一个能请到的人了,多出点钱请近亲吧,起码近亲不至于起歹心,能心存一丝善念。

孩子半岁的时候,曾经请过兼职的小姐姐,不要求她洗碗做饭,只要留神着点,别让孩子坠地,磕着桌角就行。

他一离开我视线,单独和小姐姐在一起,我就没有安全感,我会叫小姐姐抱着他过来找我。家里装了三个摄像头,防贼防暴力,还能记录宝宝成长。如果有人跟我说,哎呀你想多了,哪那么多坏人。

我心里会骂一遍,闭嘴,弱智。

长大后的我热爱独处,中度被害妄想,我讨厌一切嗓门大,修养差的泼妇骂街,无论有没有道理,有人一呱噪我就很烦,立马要逃脱那个气氛怪圈。

独处意味着安全,舒适,自在,我想保护我在意的人,我想给他足够的草坪,任他天真浪漫,畅想美好,这里不会有外人指指点点,嘲笑讽刺。

如果学校有妈妈看不见的坏事发生,希望你坚强勇敢,淡然无视,毕竟生来我们就是要直面恶意的。

二十岁以后,别对人性心存侥幸。

我讨厌一切不稳定关系,这就是保姆给我留下的终身阴影,以借参考。

user avatar

不应该。可以尊敬对方,倘若对方工作负责,也可以给予更多的报酬,但绝不应该当以亲人相处。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么一句话?是清官没有判断能力么?还是清官没有处理问题的决心?
都不是,而是一旦事情涉及家人,便会牵扯到很多单纯的利益和处事原则之外的灰色地带。这其中的纠葛,绝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谈清的。

同一件事,放在外人身上可以大刀阔斧地明算账,放在家人身上,哪怕双方都是明理的人,也会额外生出阴影的枝蔓。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都能理解我在说什么。保姆这样的角色,尽管出现在家庭这种特殊场合,但本质仍旧是下级而不是家人。把本来应该当下属的人安放到家人的角色上去,无异于为讲理以及日后冲突的合理安排埋下麻烦。

另外要纠正一件事。劳动人民最善良,劳动人民最质朴这种传统观点,请各位一定要改掉。绝不是说劳动人民里就没有善良质朴的人,而是以我的观察来看,劳动人民接受的教育少,接触的底层磨难和龌龊之事多,绝不比有一定财力和知识素养的人更加值得信任。这其中,看上去老实,内心鸡贼之辈更是比比皆是。

用真情换得保姆忠诚的朴素价值观还是省了吧,别带着这种占人家便宜的付出感情。保姆干得好,付出钱和必要时的帮助,足矣。




====================================
平时在知乎的评论多,与大家互动不过来,欢迎到我的微博来找我玩~
微博艾迪@胖达君滚啊滚啊滚

user avatar

快两万赞了。感谢大家。

有一天我家阿姨在上洗手间,手机弹出一条微信,我准备递给她的时候不小心点进去那个对话。(更新一下,准确说是我带孩子用她手机看巧虎,微信来了我孩子要求递给阿姨,然后他点进去了。我退出对话框时看见的。)

是一个中介或者她同行,给她的发节日快乐的微信。我瞟了一眼。那个人在几个月之前联系了她一次。要她退了我家,去一个比我家贵1000的家里做。她拒绝了,说我家里人很好把她当家人,她要带我娃到幼儿园以后再说。

她不是我找的第一个阿姨。月嫂走之前,我有找阿姨的血泪史。提出说普通话要加钱的。来了以后告诉我啥也不会想先跟我月嫂学的。谈好价格以后突然不来了的。饮食不习惯的。跟月嫂交接吵架的。

这个阿姨来的时候不算特别有经验,但是人很老实,也很勤快。第一次休息的时候,小朋友哭的很厉害,她又连夜赶回我家照顾。第一个月我就主动涨工资了。

我听她电话里推了妹妹(她就两姐妹)女儿的升学酒,说宝宝离不开人,她把礼金送到就不去了。我二话没说开车带着娃送她去老家参加酒席。我去过她家,她妹妹家,她妈家。她跟我去过湖南,深圳,香港等。。。

小朋友半岁的时候过敏去查血,扎针的时候,小朋友没有哭,我没有哭,但是她眼睛红了。她前不久有次回家休息,小朋友被我们带出去玩时吓的情绪崩溃,一直哭闹捂耳朵,不吃饭不睡觉,我家鸡飞狗跳的过了两天。她哄完孩子睡觉以后很生气的问我,为什么她回去两天孩子变这样了,我们能不能细心一点。

今年疫情封城,她和她女儿没来得及回家就都住我家。她女儿非要交生活费,我没收。她主动帮我把家务都做了(本来育儿嫂是不做的)。

她依然不算特别完美的阿姨,但是我觉得总的来说我很满意。我确实把她当家里人。她也真的很对得起我的信任。

没想到点赞这么多,扩展我之前找阿姨的经历。

我刚结婚的时候,找了一个钟点工阿姨,做事麻利勤快,用的很顺手。有一天她跟我说她上大学的儿子要做手术医保不报慈善机构不理,能不能找媒体发起捐款。我和她儿子了解个人情况,儿子说不行被同学知道会没面子,如果不能匿名接受捐款就算了。我又去问了医院为什么不能医保,得到答案是,整形类的手术怎么可能医保?知道真相以后,我真的是一言难尽。她要照顾她孩子手术就走了,四年以后她再联系我,跟我说她有个亲戚的孩子要去马来西亚参加钢琴比赛,需要报名费和路费加起来5万多。问我能不能找电视台捐钱。真是有创意。。。

月嫂。挺专业。拯救了小白一样的我。事情做的没话说,但是确实有点油。适时的暗示要给红包和送东西。每次说的很艺术,不会让人不舒服的那种。期满走人了,大家还是挺愉快的。后期不懂的地方问她,她也很热心的回复。现在朋友圈还能给我点赞,就是多个熟人吧。

月嫂期满找的第一个带孩子的阿姨。奇葩中的战斗机。不算很熟的同事介绍的。来了一天以后跟我表示,每天需要牛奶和鸡蛋,饭菜只吃每餐现做的,如果我家做饭不合胃口她就自己要再做个菜。我对这种小事真心无所谓,就答应了。我委婉的要求她说普通话。她说,我以前在深圳做过的,是讲普通话不是这个价钱啊。我当时就想换人了,但是月嫂说再看看。月嫂跟她交接,发现她一些操作不当就教她。她怼月嫂,你走了我肯定什么都会。月嫂走的那天早上,她说她熬夜不行了,要我婆婆起夜照顾小朋友,我说我婆婆不行,她说那你逼她啊。我不同意,她说我熬夜也行,那就是月嫂的工资,不然我今天也走了。我没留,她一天都在各种想留。最可笑的是,我怕她太晚没有车回去,问她要不要住一晚上。答,住可以,算一天的钱。好的,你还是走吧。(她蛮不会说话,得知我妈才做了乳腺切除术,跟我说那活不到80岁)后来介绍人来找我说她还是想做,我坚决不同意。

阿姨该不该当家人。确实不是每一个阿姨都值得。但是遇到好阿姨的时候,将心比心,真的会很好。

user avatar

千万别,保姆不想当你的家人,保姆只想赚钱。

你回想一下你爹妈使唤你干活还不给钱的态度,这才是当做家人看待的真实做法。

user avatar

该啊。

我认识一个大兄弟,他爸爸就是把保姆当家人看待。那么大岁数了,估计也就是能看,别的也干不了啥了。老人去世之后,保姆手里有结婚证,有公证遗嘱,房子,钱,还有老干部的丧葬费、抚恤金,全是保姆的。

孩子不甘心怎么办?

打官司呗。中国法律服务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30万律师的小康生活就全靠大伙推动了!

我说这个不是为了喷保姆的,律师的作用不是这个,我说这个是提示风险。有原告就有被告,不可能又说事儿又不得罪人。

在老人晚年,尤其是男性,有生理、心理需求,在他头脑越来越不清楚的时候,离他最近负责照顾生活起居的人,往往能掌握他的主动权,让老人配合做任何事情,写任何东西。比如办过户手续,比如领结婚证,比如立遗嘱,比如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比如委托授权书,等等。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保姆可以,只要符合和老人共同居住这个条件就可以。所以也包括几个孩子里面,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某个子女,甚至是邻居。可以这么说,谁控制了老人,谁就能有一个便利条件,通过遗嘱得到老人的全部家当。

没必要责怪丢了房子的子女不自己照顾老人,但是确实是有一定的关系。子女如果经常去,让老人相对没有那么不在乎子女的话,一般老人也不会说结个婚、过个户都不给子女说。当然,也有一些老人是好色,也有一些是糊涂了,也有的可能是瘫痪在床,不写遗嘱就要不到一口水喝,这些事情很难搞清楚原因,因为等变成案子的时候,讨论这些就已经晚了。

请保姆是普遍的需求,也不(可)能因噎废食。是人性经不起考验。拿一套北京的房子出来,随随便便几百上千万,绝不是一份合同或者那点工资能够制约。不管是谁拿一个月几千块钱,花上几年时间天天照料老人,动不动心?

做这种事,不恰当的说,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然而你没有任何证据去证明这一点。有人因此一夜暴富。而坏的方法如果无法被有效解决,就可以作为成功案例在小圈子中广泛传播。

作为子女,面对这种问题,如果不是提前知道有这个风险,提前注意防范,就特别容易中招。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结果又很突然。你给爸爸请个保姆,你和保姆一直处的不错,有一天老人去世,然后保姆就拿着遗嘱,甚至是房产证。这个时候你才能意识到有问题,已经晚了。

我在知乎写这个,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听说这事,就是因为我写的文章。知道,就有个防范意识,比如可能在请保姆前先让老人立个遗嘱或者把房子过了户,也可能只是和老人提醒一下,就有用。就可能保住一套房子。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在于提示风险而不在于喷,我还管他什么以偏概全不概全的。

什么叫偏呢?

大伙说,你对她好她就对你好的人,是多数,还是少数?这是全,还是偏?有多少人是你对她越好,她越不在乎你,越蹬鼻子上脸。这是不是人性?

什么叫全呢?

商业社会,大家签了合同,甲方提供金钱,乙方提供服务。这才是正常的合同关系。你跳出合同谈什么感情。我觉得谈朋友都有点过了,还当家人。要是解决问题都是这个思路,那打个的还得认个干爹呢!再者说,我当你是家人,你应该白给我干活才是。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都是家人了,哪有家人要钱的。

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缺愿意做保姆的人,所以供求不平衡,这也导致保姆行业质次价高是普遍现象。基本上谁家请保姆不换几次难有个满意的。而光靠钱或者情感投入也换不来服务,哪家不得交点学费。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对老师够好吧,一到过节家长群全是给老师祝福的,结果还不是孩子被扎被虐?你把人家当家人,人家把你当什么呢?

市场会给每位保姆一个合理的报酬,长远来看,只有通过竞争更有利于解决服务质量问题。比如互联网的评价系统,比如个人信用系统,等等。但是此时此刻,绝不可能单纯靠情感投入或者金钱激励,就能解决某个保姆的服务质量问题:我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越是投入感情,越是把对方惯坏了。你们可能有些事情不了解,有时候有些人的合作规则和你不一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严厉一些反而收益比较高,罚比赏更管用。当然,我也不主张对保姆不尊重,因为这样虽然有实效,却未免有悖于原则。不要总想着改变别人,你满意就尊重人家,不满意就投诉、换人,不断寻找相对比较好的服务提供者。

人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当你知道风险在哪里,风险就离你而去。

保姆有条件,有能力在你看不到她的时候做很多你想不到的事情。而光靠法律、道德、合同都约束不住对方的时候,你就要有个思想准备,有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用实际行动去解决用语言、文字、现金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要一味地总想着如何超出合同之外,建立一个不正常的关系,去妥协、讨好对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把保姆当家人看待,这事儿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复杂了,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说说,为什么会有“把保姆当家人”这个想法?这通常源于一种情感上的需求。尤其是在孩子还小,或者家里老人需要照顾的时候,保姆就成了家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们每天起早贪黑,伺候孩子吃喝拉撒,陪老人说话解闷,这付出的辛劳和情感投入.............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头疼又棘手的局面,别说你,换谁遇到这种事都会寝食难安。一个平时带孩子的保姆,突然抛出这么一个“惊天大瓜”,还拉上她男朋友一起上门“摊牌”,要求一套北京的房产,这背后显然不是简单的“意外”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虽然火冒三丈,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分析情况,找出最稳妥的应对策略。对方.............
  • 回答
    三十岁,正是事业和家庭都逐渐稳固的年纪,我却在这个时候,因为保胎请假,被单位悄悄地“调动”了。回想起来,这一切都像是一场无声的算计。我一直把这份工作看得很重,付出了多年的心血和努力,也从没想过会在这样一个关头,因为身体的原因,被边缘化。从得知怀孕的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自己需要更多的时间.............
  • 回答
    入侵物种是否应该被列为保护动物,这是一个非常棘手且充满争议的问题。简单地说,答案是否定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逻辑上的悖论。但如果我们抛开这个直接的结论,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复杂性,或许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疑问,以及这个问题本身所反映出的生态保护困境。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保护动物”的定义。通.............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头纠结的问题。你因为喜欢一个女孩而找到了前进的动力,这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但同时,对未来的迷茫又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你,让你开始质疑这份动力的可持续性。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感受。那种“有了目标就有了全世界,没了一切又像回到原点”的摇摆,谁都会经历。我们先来把这个问题拆解开,看看它到底藏着哪.............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懂。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夹杂着现实的重量,未来的迷茫,还有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站在这个路口,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让咱们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你得清晰地认识到,贫困对你“保研”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经济上的压力: 保研不代表从此就能高枕无.............
  • 回答
    炉火熄灭:沟通的艺术与责任的审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难免会产生摩擦,如同瓷器碰撞,有时会产生刺耳的声响,甚至碎裂。面对冲突,我们总想寻找一种方式,能像经验丰富的茶艺师一样,将沸腾的水温恰到好处地降下,让茶叶在温润中舒展,最终化为一盏清茶。这种“炉火熄灭”的艺术,在于我们如何巧妙地调和沟通的语气、内容与.............
  • 回答
    关于“不想当中国人的人是否应该被取消国籍”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个人权利、国家主权、民族认同以及国际法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首先,从个人权利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选择自己身份认同的权利。国籍不仅仅是一个法律上的身份标识,它.............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在面对苹果每年都会更新的强大新品时。我这里分享一下我个人对于是否应该把上一代 iPad Pro 卖掉,转而入手 2021 款 M1 iPad Pro 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你现在用的是哪一代 iPad Pro?因为“上一代”这个概念对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如同生活中的很多岔路口,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不适合,以及你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把兴趣当成事业,这听起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像是在追逐彩虹的尽头,最终拥抱的是自己热爱的阳光。但现实往往比诗歌复杂得多。首先,让我们聊聊把兴趣当事业的好处。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内在的驱动力。当你做的事情是你真.............
  • 回答
    这真是个挺让人纠结的问题,我身边也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把上班以来所有的积蓄都交给父母,这背后肯定有父母很深的期盼,也可能掺杂着一些咱们年轻时候就形成的习惯和对父母的感恩。但同时,这也是我们自己辛苦工作换来的,关系到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和独立性。咱们一步步来聊聊,看看这事儿到底值不值得,以及怎么做更.............
  • 回答
    None.............
  • 回答
    这问题啊,说实话,问到点子上了。多少父母心里头都纠结过这事儿:自家这日子过得咋样,是清清楚楚地跟孩子掰扯清楚好,还是就让他们无忧无虑地长大,啥也不知道?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透的。先说说,为什么要告诉孩子家里的真实财务状况? 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责任感: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孩子生活在家里,他们吃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私人的问题,涉及到你的感受、你的未来,以及你与对方的羁绊。要回答“我该不该把我们的关系继续发展下去”,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需要你深入地审视内心,理清思绪,才能做出一个对自己而言最明智的选择。首先,我想请你花点时间,好好感受一下你和对.............
  • 回答
    要不要把钱还给他,这事儿确实得好好琢磨琢磨。这可不是小事,牵扯到你的信誉,也可能影响你和他之间的关系。首先,咱们得看看这钱是怎么来的,以及为什么你现在会想到“要不要还”。如果这钱是你从他那里借的,无论是急用还是其他情况,那基本上就是欠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从这个角度讲,还钱是维护你个人信誉的第一步.............
  • 回答
    男朋友家要修房子,这件事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毕竟这笔钱是你们两个一起辛辛苦苦攒下来的,涉及到共同的财产,怎么处理,肯定要慎重考虑。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几个关键点。1. 这笔钱的性质是什么? 这笔钱是你们明确约定好的“我们共同的备用金”、“未来买房的首付”、“旅行基金”,还是只是“暂时放在一起的零花钱.............
  • 回答
    最近听到一些同学在讨论,说高中数学有点“吃不饱”,希望能把一些大学的数学内容提前学。其中,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这两个科目被提及的频率很高。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设想,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把高数和线代放进高中,到底能不能行,又会有哪些影响。首先,得承认,咱们现在的高中数学,尤其是到高年级,很多.............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每个家长心里都有杆秤,但这秤上的砝码可轻可重,各有各的道理。把手机给孩子玩儿,这绝对是个热门话题,也是不少家长夜不能寐的纠结。咱们今天就敞开了聊聊,看看这手机进不进孩子的生活,到底该怎么拿捏。首先,我们得承认,手机现在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孩子好奇,想看动画片、玩游.............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就像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数学题,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算法,而且这个算法还会随着时间、人、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让老公把工资全数交给老婆,这事儿,说起来好像挺“爷们”的表现,愿意把经济大权都交给最亲近的人,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对家庭的担当。很多时候,当一个男人真心爱一个人,他会觉得把自己的劳.............
  • 回答
    你问的是,在一段友情中,该不该把对方看得太重,以及该如何与这样的朋友相处。这个问题挺微妙的,因为“重要”这两个字,在人际关系里,从来不是一条笔直的线,也不是一个固定的重量。首先,要不要看得“很重要”,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内心深处的感受,以及你们之间连接的深度。有时候,我们会被某些特质深深吸引,比如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