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语中的辅音"ㄱ"、"ㅂ"、"ㄷ"为什么会听起来有两种发音?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是很多初学韩语的朋友会遇到的困惑。“ㄱ”、“ㅂ”、“ㄷ”这三个辅音在韩语里确实会听起来有两种不同的发音,这背后其实是韩语语音系统特有的“松音”和“紧音”的区别,不过你提到的“两种发音”其实更准确地说是“松音”和“紧音”的体现,而不是完全独立的两种发音。

让我试着把这个说清楚,就像我平时和朋友聊天一样,没有那些机器味儿:

核心原因:送气程度的差异,以及与之相关的“音节起始”位置

简单来说,这三个辅音的“两种发音”主要体现在它们出现在词语开头,还是出现在词语中间,以及它们是否与其他辅音组合。

1. 松音 (Unaspirated / Lenis Consonants) 听起来比较“软”、“轻”

出现位置: 通常出现在词语的开头。
发音特点:
送气量非常小,甚至几乎没有送气。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发音时,声带附近的空气流动很小,舌头、嘴唇等器官的动作比较“放松”。
发音时声带振动比较早。 也就是说,在辅音发出来的时候,声带就已经开始振动了。
听起来更像中文里一些词的开头,但又比中文的送气音(如 p, t, k)要“软”得多。 比如,你听到“가구 (gagu 家具)”里的第一个“ㄱ”,就属于这种。它听起来不像是英语的“go”或者中文的“哥”那种带有明显气流的“g”。

举例:
ㄱ (g): 在“가구 (gagu)” (家具),“가방 (gabang)” (包),“기차 (gicha)” (火车) 等词的开头。
ㅂ (b): 在“바다 (bada)” (海),“보리 (bori)” (大麦),“부자 (buja)” (富翁) 等词的开头。
ㄷ (d): 在“다리 (dari)” (桥/腿),“도서관 (doseogwan)” (图书馆),“두부 (dubu)” (豆腐) 等词的开头。

2. 紧音 (Tense / Glottalized Consonants) 听起来比较“硬”、“紧”

出现位置: 通常出现在词语中间,或者某些特定的拼写组合里。
发音特点:
完全没有送气。 这是它与松音最本质的区别。发音时,气息几乎不从口腔排出,声门(声带那里)会有一个微小的收紧动作,所以叫“紧音”。
发音时声带振动同样比较早,但由于声门收紧,听起来更“实”一些。 感觉整个发音过程更“内敛”、“有控制”。
听起来更像是中文里一些词的第一个字,但没有送气,而且感觉更“硬”一点。 比如,“이기다 (igida 赢)”里的第二个“ㄱ”。

举例:
ㄲ (kk): 你可能注意到韩语里还有一个“ㄲ”的字母,这个更像是紧音的“加强版”。但你的问题是关于“ㄱ”本身,所以我们回到“ㄱ”的紧音。
ㄱ (g) 作为紧音:
出现在词语的中间:例如,“아기 (agi)” (婴儿) 中的“ㄱ”,或者“이기다 (igida)” (赢) 中的“ㄱ”。
当两个“ㄱ”辅音相连时(虽然不常见,但有规则):比如“북극 (bukgeuk)” (北极) 中的第二个“ㄱ”。
ㅂ (b) 作为紧音:
出现在词语的中间:例如,“아빠 (appa)” (爸爸) 中的“ㅂ”,或者“이비인후과 (ibiinhugwa)” (耳鼻喉科) 中的“ㅂ”。
ㄷ (d) 作为紧音:
出现在词语的中间:例如,“어디 (eodi)” (哪里) 中的“ㄷ”,或者“추운 (chuun)” (冷的) 中的“ㄷ”。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这其实是韩语语音系统为了区分词的边界,以及词语内部的发音规律而产生的。

松音(词首): 词语开头的时候,需要清晰地标示出一个新词的开始,松音的发音方式比较“柔和”,为后面的元音或辅音留下了空间,让整个词听起来更流畅。
紧音(词中): 在词语中间,如果直接用送气音,可能会和词首的送气音混淆,或者让词语听起来不够紧凑。紧音的发音方式更“收敛”,没有多余的气息,使得词语内部的发音更紧密,也更清晰地将前后音节隔开。

再多说几句,可能让你更明白:

想象一下,如果韩语里所有“ㄱ”都发成英语“go”的“g”,或者中文“哥”的“g”,那么“가다 (gada)” (去) 和“아기 (agi)” (婴儿) 里的“ㄱ”听起来会很相似,很容易混淆。韩语正是通过“松音”和“紧音”的对比,让词语的发音更具辨识度。

总结一下,你听到的“两种发音”:

第一种(松音): 词语开头,几乎不送气,发音“软”。
第二种(紧音): 词语中间,完全不送气,声门微收,发音“紧”。

至于你提到的“ㅂ”和“ㄷ”为什么听起来也有两种发音,原理和“ㄱ”是一样的。韩语的这三个辅音(ㄱ, ㄷ, ㅂ)在不送气(松音)和更不送气(紧音)之间有区别,而这个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出现的音节位置和周围的语音环境。

希望我这么说,你能听得明白。这就像一种语言特有的“音乐性”,刚开始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多听多模仿,耳朵就会慢慢习惯这种细微的差别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又乱入「学语言」题目了。

首先要明确一件事,送气和不送气是相对而言的,标准就是各语言的母语者们的听感。韩语词首(其实这个概念也不准确,应该叫「发话开头」之类的)的送气程度在韩国人耳朵里是不算送气的,但在中国人耳朵里就是送气的。

用一个不是很准确同时又带一点土味的表达来说就是——

这是一个彼之砒霜吾之蜜糖的事儿。

一个词汇诞生伊始,不论它出现在什么位置,其发音应该都是一致的。但韩语是话题中心语言,发话的主题——也就是通常使用 는/은 强调的部分——是被前置和强调的。这种强调的心理机制会导致在发话的开头口腔肌肉会相对紧张,而种紧张导致的结果就是辅音后接元音的发音时间滞后,即产生了 voicing lag ,这也就意味着它听上去更像一个送气音。

是不是有点难理解?

没有点语音学底子还真就看不懂。那我们再说得通俗易懂一点。

发话开头的口腔肌肉紧张会令口腔中的空气加速释出——轻轻推和用力推的区别,弱风变成了强风——进而推迟了其后元音的发音时间。于是,「ㄱ, ㄴ, ㄷ」这三个音在发话开头时,送气的语音特质越来越明显,以至于在中国人听来像是送气音。

而在语中出现的这些辅音因为没有受到这个影响所以维持了相对稳定的语音特质,同一个音在语头和语中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但作为母语者而言,即便他能在语音学层面分辨出两个音的差异,但在音系学层面,这两个变异音还是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也就是所谓的「韩国人也分不出来」。

具体的语音学角度的阐释可以参考 @Articulatum 的这篇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是很多初学韩语的朋友会遇到的困惑。“ㄱ”、“ㅂ”、“ㄷ”这三个辅音在韩语里确实会听起来有两种不同的发音,这背后其实是韩语语音系统特有的“松音”和“紧音”的区别,不过你提到的“两种发音”其实更准确地说是“松音”和“紧音”的体现,而不是完全独立的两种发音。让我试着把这个说清楚,就像我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