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搭建一个财务模型?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怎么一步一步搭一个靠谱的财务模型,抛开那些假大空的套话,咱们就说点实在的。

你要想搭财务模型,别把它想象得有多神秘,说白了,就是用数字把一个公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起来,让你能看清楚这个公司是怎么赚钱的,又是怎么花钱的,以及它未来的潜力在哪儿。就像给公司画一张数字的诊断报告和发展蓝图。

第一步:明确你的“为什么”和“是什么”

在你动手敲键盘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搭这个模型的目的是啥? 是为了评估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预测某个项目的盈亏?计算公司上市(IPO)的估值?还是为了做融资方案?不同的目的,模型的侧重点和复杂程度会差很多。
你到底在分析啥? 是一个完整的公司?还是一个具体的业务板块?或者是一个项目?越具体,模型越容易聚焦。
你有没有足够的信息? 这是最关键的。没有数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需要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业务数据(销量、价格、成本等)、行业信息、宏观经济数据等等。信息越多、越准确,模型的效果越好。

第二步:收集和整理数据——“打好地基”

数据是财务模型的基石,这块儿得下足功夫。

1. 历史数据:
财务报表: 过去35年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必备的。重点关注收入、毛利润、营业费用、净利润、资产、负债、现金流等核心指标。
业务数据: 除了财报上的数字,你还需要挖掘更底层的业务数据。比如,如果是零售公司,需要看同店销售额、客流量、客单价;如果是科技公司,可能需要看用户增长率、活跃用户数、付费转化率;如果是制造业,得看产能利用率、原材料成本、生产效率。这些业务数据是驱动财务数据变化的最根本因素。
非财务数据: 行业增长率、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管理层能力、宏观经济指标(GDP增速、通货膨胀率、利率)等,虽然不直接体现在报表中,但会影响公司的未来表现。

2. 数据整理:
统一口径: 不同年份的报表可能在会计处理上略有差异,要尽量统一口径,比如非经常性损益要剔除,以便于同比和环比分析。
建立数据库/表格: 把这些数据清晰地录入到Excel或者其他工具里。建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区分好损益类科目(利润表)、资产负债类科目(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类科目。

第三步:搭建核心驱动因素和预测——“搭起骨架”

这一步是模型的精髓,也是最考验功力的地方。我们要找出驱动公司财务表现的核心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进行预测。

1. 找出关键驱动因素:
收入驱动: 收入增长是所有公司盈利的基础。要分析收入是怎么来的?是靠销量增长?价格提升?新产品推出?市场扩张?比如,一个服装零售商,收入的关键驱动可能是:门店数量 单店销售额。而单店销售额又可以分解为:客流量 客单价。再细究,客流量可能受品牌影响力、营销活动影响,客单价可能受商品结构、促销活动影响。你要一层层剥离,找出最根本的“推手”。
成本驱动: 成本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
销货成本(COGS): 对于销售型公司,这通常是最大的成本。COGS 占收入的比例(COGS Margin)是一个重要的指标。COGS 的构成要分析清楚: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这些成本是否会随着销量变化而同比例变化?原材料价格会涨还是跌?
运营费用(OpEx): 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这些费用是刚性的还是变动性的?研发费用是否会增加以支持未来增长?销售费用是否与收入增长挂钩?
资产负债驱动:
营运资本: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等。它们如何影响公司的现金流?比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固定资产投资(CapEx): 公司为了维持运营和扩大生产需要投入多少钱在固定资产上?这通常与业务扩张计划相关。
融资: 公司主要靠什么融资?债务还是股权?利率是多少?

2. 进行预测(Forecasting):
基于历史趋势: 分析过去几年关键驱动因素的变化趋势,看是线性增长、指数增长还是周期性波动。
基于行业和宏观环境: 公司所处的行业是增长期还是成熟期?行业整体增长率是多少?宏观经济形势对公司业务有什么影响?
基于公司战略和计划: 公司是否有扩张计划?推出新产品?并购?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关键驱动因素的预测。比如,如果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开设100家新店,那么门店数量的预测就应该体现出来。
关键假设的设置: 这一步一定要把你的假设写清楚。例如:
收入增长率:未来三年每年8%、10%、12%。
毛利率:保持在30%不变。
运营费用占收入比:稳定在15%。
资本支出:每年新增固定资产占收入的5%。
税率:保持在25%。

第四步:构建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填充血肉”

有了驱动因素的预测,我们就可以开始构建三大报表了。

1.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
收入预测: 根据你设定的收入驱动因素进行预测。
销货成本预测: 通常根据收入和COGS Margin进行预测。
毛利润: 收入 销货成本。
运营费用预测: 根据你设定的费用率或费用结构进行预测。
营业利润(EBIT): 毛利润 运营费用。
利息费用: 根据公司的债务规模和利率进行预测。
税前利润(EBT): 营业利润 利息费用。
所得税费用: 税前利润 税率。
净利润: 税前利润 所得税费用。

2.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这是模型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因为它需要保持平衡(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资产端:
现金: 通常是上一期的现金 +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应收账款: 预测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周期 / 365天) 或者 预测收入 (应收账款占收入的百分比)。
存货: 预测销货成本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 / 365天) 或者 预测销货成本 (存货占销货成本的百分比)。
固定资产: 上一期固定资产净值 + 本期资本支出 本期折旧。
其他资产: 根据情况预测。
负债端:
应付账款: 预测销货成本 (平均应付账款周期 / 365天) 或者 预测销货成本 (应付账款占销货成本的百分比)。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根据融资计划和上一期余额预测,需要考虑还款和新增借款。
其他负债: 根据情况预测。
所有者权益端:
股本: 通常在预测期内保持不变,除非有增发或回购。
留存收益: 上一期留存收益 + 本期净利润 本期现金股利。

3.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这是前面两张报表的“联动器”,确保模型的逻辑一致性。
经营活动现金流: 从净利润开始,调整非现金项目(如折旧摊销)和营运资本的变化。
投资活动现金流: 主要反映资本支出和资产处置。
融资活动现金流: 主要反映借款、还款、发行股票、支付股利等。
期末现金余额: 期初现金余额 +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本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本期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这个数字需要与资产负债表中“现金”科目相符。

第五步:进行估值和敏感性分析——“看价值和风险”

模型搭建好了,接下来就是利用它做分析。

1. 估值方法: 最常用的是现金流折现法(DCF)。
计算自由现金流(FCF): 这是公司在支付完所有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后,能够自由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的现金。常见的有FCFF(公司自由现金流)和FCFE(股权自由现金流)。
计算折现率: 根据公司的风险和资本结构,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或股权资本成本(Ke)。
计算终值(Terminal Value): 预测期结束后,公司价值的延续。通常用永续增长模型或退出倍数法计算。
折现求和: 将预测期内的FCF和终值,用折现率折算到当前,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

2.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看看关键假设的变化对最终结果(如估值)有多大影响。
单变量敏感性分析: 改变一个关键变量(如收入增长率、毛利率、折现率),观察估值变化幅度。用图表展示出来,一目了然。
场景分析(Scenario Analysis): 构建几种不同的情景,如“乐观情景”、“基准情景”、“悲观情景”,每种情景下设定不同的关键假设组合,预测不同情景下的结果。

3. 比率分析(Ratio Analysis): 从模型中提取各种财务比率,如ROE、ROA、债务权益比、流动比率等,并与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

第六步:优化和审查——“打磨润色”

模型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迭代和优化。

1. 检查逻辑一致性: 所有数字是否相互印证?三大报表是否勾稽关系正确?模型中的计算是否合理?
2. 核对假设的合理性: 你的假设是否基于扎实的分析和可靠的数据?有没有过于乐观或悲观?有没有忽略重要的影响因素?
3. 模型的可读性: 你的模型结构是否清晰?命名是否规范?有没有注释说明关键的计算逻辑?让别人也能看懂你的模型。
4. 动态更新: 当有新的信息出现时(如公司发布季度财报、行业政策变化),及时更新模型,调整预测。

搭建财务模型的几个小贴士,让你看起来不像“机器人”:

要有“故事感”: 你的模型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它应该能讲述一个关于公司如何成长、如何创造价值的故事。在解释模型时,要把数字和背后的业务逻辑结合起来。
清晰的标签和注释: 重要的输入变量(假设)要单独放在一个区域,并用清晰的标签说明。关键的计算步骤也要有简短的注释,解释其逻辑。这会让你的模型看起来更专业、更易于理解。
颜色区分: 用不同的颜色区分输入数据、计算公式和输出结果。这能极大地提高模型的可读性。比如,输入数据用蓝色,计算公式用黑色,输出结果用绿色或红色(表示正向或负向影响)。
避免硬编码(Hardcoding): 尽量不要在公式里直接输入数字(比如,在预测收入时写 `=A11.1`,而A1是上期收入),而是引用单元格。这样当需要修改某个假设时,只需要修改输入区域的数字,整个模型会自动更新。
模块化设计: 将模型的不同部分(如收入预测、成本预测、资产负债表)分开,每个模块独立运行,最后再将它们整合起来。这样更容易定位和修正错误。
使用下拉菜单和数据验证: 对于一些选择性的假设(比如增长率的区间、折现率的设置),可以使用下拉菜单,并配合数据验证,防止输入错误。
专注于关键驱动因素: 别想把所有能想到的因素都放进模型里,那样只会让模型过于复杂、难以管理。找到那些对公司财务影响最大的几个关键驱动因素,把它们做透。
持续学习和实践: 财务模型没有终点,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多看别人的模型,多做练习,你会越来越熟练。

搭建财务模型是一个细致且需要耐心的事情,但一旦你掌握了其中的逻辑和方法,它将是你分析和判断公司价值的强大武器。祝你搭建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之前很少写财务分析,因为我觉得数据分析的思路可以包含财务分析,两者是通用的,但是当我静下心来想一想之后发现,财务分析还是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点。

标准化的财务分析基本上就是四大能力指标+四大报表+杜邦分析+沃尔综合评分,有些公司会把四大报表中比较重视的指标拿出来单独分析。

我上面说,本质上财务分析和数据分析是一样的,都是从数据中发现东西,这点我是一直认同的,所以接下来就分两种情况来说。

一、财务分析,到底应该怎么做?

很多人看见财务报表就头疼,密密麻麻,说了半天也说不清是个啥玩意,这种毫无意义可言。

常见的是说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但是这些怎么去细分呢?你直接甩3个名称和概念给别人,我相信财务人员和公司高层只会对翻白眼:我们要的是具体思路,思路,思路!!!

我总结了一下,企业财务报表会从这几个点出发:

1、 综合指标分析,ROE与ROIC分析,根据ROE拆解指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分析下滑及上升原因。
2、资金来源分析:考虑该公司经营投资的资金从哪里来;

3、主要资产分析:考虑该公司的资金流向了哪里,以及经营效率如何;

4、盈利分析:考虑该公司经营盈利如何,以及利润分配流向。

这张报表做出来,比上面的会好很多吧:

其实总体思路都差不多,别的回答说的都很清楚了,正好我最近在为某集团做财务分析平台,借此机会说说别人没有讲过的吧,我相信没有一个企业会满足于普通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平台在未来肯定是得上的。

总得来说,架构是这样的: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阶段

梳理集团管控与数据管理思路,输出项目落地详细设计

整合各条线数据与指标口径,形成数据应用原型,面向集团各层领导,PC+大屏+移动端的多终端决策分析平台

第二阶段

搭建全面的集团数据中心,落地数据应用的数据整合模块,完成集团下各板块数据与集团数据应用平台的集成对接

完善数据应用平台的分析体系,搭建集团报表中心,实现集团顶层业务管控,倒逼各职能部门实现精细化管理改革

第三阶段

数据支撑平台对接前台各处入口,向集团各业务板块进行数据价值输出,实现集团数据价值从后台走向前台,最终输出到前台的升华过程

以上的实现快则1年,慢则2-3年,要不要实施完全是看企业的状况、团队的状况、老板对你的认可,不过话说回来,每个周期都是有成果的,让老板看见你在干事就行。

不能说的太详细了,意思到位就行。

二、财务分析的数据,能挖出什么亮点?

这里需要用到一些财务分析的工具了,我之前用FineBI,上面这些图就是FineBI做的,但是FineBI更偏向财务人员的自主数据分析,如果企业数据量很大,还是得老一套流程,财务人员提需求,IT人员开发,最后由财务总监和管理层去看这份报表。

总得来说思路就是这样

下面我会用到报表工具FineReport将每一项拆解开来,也算是提供一个思路吧,有人会问FineReport能做什么?它又是个什么?我想你看完应该会知道。

1、利润中心(从利润、销售、存货等方面监控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 指标:净利润、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存货金额、计划完成率、资金利息
  • 维度:时间、事业部、产品
  • 分析周期:月

2、财务综合分析

利润表: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现金流量表: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资产债务表(经营、投资、融资)

  • 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 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综合分析

经营趋势分析

3、销售应收分析

主要指标:销售额、计划完成率、应收账款、超期账款、超账期利息、账龄

4、生产库存分析

主要指标:产量、产销率、完成率、存货金额、存货周转天数

5、资金分析

这块暂时自己还没涉及到,就不做指导了,如果有懂的朋友可以补充,也可以在评论区探讨。

以上图表,均由报表工具FineReport所作,内置多种财务报表模型,直接用就行:

财务分析和财务模型其实很多内容的,这里只是一部分,赞够了再来更新!

我是做数据分析的老李 @李启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