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可能会在桌面上见到ARM逐步替代X86的过程。
服务器特别是云计算端,ARM替代的可能比桌面更快。
以前,各个厂商都有自己的指令集,自己的硬件,自己的软件,都是一个个苹果。
以前,英特尔处理器的性能并不强大,英特尔和AMD后来都从Alpha的项目组挖了大牛,那批人也是现在苹果A系列处理器最初的设计者。
英特尔崛起,因为Wintel联盟能提供廉价的算力,提供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有最大的销量。
微软一开始做Winnt有Alpha版本,后来就不做了。X86处理器便宜,X86的电脑比哪些服务器工作站便宜太多了。也比同时代的MAC便宜。
能干差不多的活,多数人还是选便宜,容易用的方案。
选择的人多了,开发软件的人也多,这就有了生态系统。X86 PC有兼容机,比苹果的MAC便宜。一开始生态系统就好。
这个优势在DOS时代就开始了,然后Wintel很注重兼容性,现在的Win10依然可以用虚拟机跑DOS程序,把生态系统继承下来。
能一代代继承生态系统,用户成本就很低。这有助于X86的扩张。
X86的机器多了,用户手里的PC都是X86的,那么后来搞Linux就得一定把X86支持上。
而英特尔的处理器卖得多,就有钱,有钱就能开发新工艺,设计新架构,招聘大神干活。
处理器性能,工艺架构重要,指令集不重要。
结果是几代以后,英特尔的处理器性能就超越其他指令集的处理器了。
以前,PC处理器是弱机,Sun、SGI、HP,DEC,人家叫工作站,处理器性能比PC要强很多。
但是,英特尔有钱,卖得多,升级快,竞争激烈。几代以后PC处理器居然比工作站的处理器快了。
英特尔这个时候做服务器市场,就无往不利了。
所有会计算机的人,都是在我X86电脑上长大的,对开发X86这套很熟悉。
入门基础教学,学的是微软家的软件怎么用,程序员先学的是X86下的程序怎么开发。其他指令集的处理器反而要重新学习。
后来,X86几乎统一了服务器市场,以前的巨头一个个倒下,剩下几个靠老关系苟延残喘。
但是,这个时候ARM崛起了。
ARM处理器和当年的X86一样弱机,在嵌入式设备上使用,完成简单功能。很长一段时间ARM性能升级是很慢的。
其实2003年就有了WM的智能手机,但是一直到2007年,WM智能手机的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大进步。
2007年iPhone之后,移动市场进入革命,对处理器性能的要求不断加码。安卓+ARM+台积电其实也是一种生态。
以前,台积电这种代工厂的工艺落后英特尔好几代,ARM架构性能落后英特尔好几代,根本威胁不到X86处理器的地位。不止是功耗的问题,2007年,你能作出100W的ARM处理器,性能也是渣。
但是,智能手机的销量和需求,刺激工艺和性能的升级。
很像以前X86时代的PC,PC比服务器卖得多,英特尔有钱升级架构工艺,几代以后赶超对手。
ARM也是有手机的销量支持,更有钱,苹果有钱雇佣Alpha的工程师设计架构,ARM自己的架构也不断进步,台积电有钱去不断升级工艺,从落后英特尔好几代,到16nmVS14nm接近,现在是7nmVS14nm+++。马上5nm、3nm、2nmVS10nm。
苹果换芯的背景,是A14处理器的单核心性能已经达到英特尔桌面处理器的性能了。
类似于英特尔PC处理器达到工作站服务器处理器的性能。
ARM的难度在于移动领域的数量优势没有当年的PC大。以前PC VS 服务器,是大象对蚂蚁的区别,现在智能手机 VS PC,是狮子和老虎对抗。ARM相比X86没有太高的数量优势。工艺上同步,性能上接近,还没有到赶超的时候。
但是,按照现在的趋势。未来再发展若干代,ARM公版架构很可能会在性能上超越PC处理器,而价格上远远比PC处理器便宜。
那个时候,就会有人尝试ARM+linux的PC,价格比X86 PC便宜,性能更强大,先从图形、办公、游戏一类专用领域开始。慢慢侵蚀桌面市场,形成ARM的桌面生态系统。
服务器端,只要ARM方案的性价比更高,就会有人尝试。理论性能高不行,真正跑起来服务ARM服务器更强更便宜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