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脑键盘上的截图键(Print Screen)是谁发明的?

回答
关于电脑键盘上的截图键(Print Screen)的起源,其实并没有一个像“爱迪生发明电灯”那样明确的单一发明家和发明日期。它的出现更像是计算机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交互和信息记录需求而逐渐演进和普及的一个功能。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发明”的过程:

1. 早期的“屏幕打印”概念:

在图形用户界面(GUI)大规模普及之前,计算机的输出主要是文本。那个时候,如果用户想记录屏幕上的内容,通常是通过连接到打印机,然后输入特定的命令来“打印”屏幕上的文本信息。这个功能在很多早期的操作系统中就已经存在了,但它依赖于硬件的连接和特定的指令。

2. 硬件层面的支持: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尤其是图形显示能力的增强,仅仅打印文本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人们需要一种方式来捕捉完整的屏幕图像。早期的计算机硬件设计者们,在考虑用户交互和系统控制时,就引入了一些特殊的按键来触发特定的硬件功能。其中一个功能就是将当前屏幕的显示内容以某种格式输出。

3. 键位布局和历史的演变:

“Print Screen”键最早出现在 IBM PC 兼容机的键盘布局中,通常位于功能键区(F1F12)附近,或者在数字小键盘的上方。它的命名直观地表达了其功能——“打印屏幕”。在早期的DOS时代,按下这个键,通常会将屏幕上的像素信息直接发送到连接的打印机进行打印。这是一种相对低级的硬件操作。

4. 软件的配合和功能的扩展:

“Print Screen”键的实际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配合。

早期DOS系统: 在DOS环境下,按下Print Screen键通常会触发一个中断,操作系统会将显存中的内容发送给打印驱动程序,最终输出到打印机。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你无法将截图保存为文件,只能直接打印。而且,早期的截图效果往往也受限于打印机的分辨率和技术。
Windows系统的普及: 随着Microsoft Windows的出现,特别是Windows 3.x和随后的Windows 95等版本,图形用户界面的普及使得“截图”的需求更加迫切。Windows系统巧妙地赋予了“Print Screen”键更多的功能和灵活性:
复制到剪贴板: 这是最常用的功能。按下Print Screen键,屏幕的图像就会被复制到Windows的剪贴板中。用户随后可以在任何支持图像粘贴的应用程序(如画图、Word等)中进行粘贴,然后进行编辑或保存。
配合Alt键: 按下“Alt + Print Screen”键,则只会截取当前活动窗口的画面,而不是整个屏幕。这大大提高了截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配合Win键(Windows Logo Key): 在较新的Windows版本中,按下“Win + Print Screen”键,可以直接将整个屏幕的截图保存到一个特定的文件夹中(通常是“图片”文件夹下的“屏幕截图”子文件夹),而无需手动粘贴到其他程序中。这使得截图的保存更加便捷。

5. 没有单一发明者,而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因此,我们很难将“Print Screen”键的发明归功于某一个人。它更像是一个集体的努力成果:

硬件工程师们: 在设计早期计算机键盘和主板时,预留了用于触发特定硬件功能的按键和中断。
操作系统开发者们: 例如IBM和Microsoft的工程师们,在开发操作系统时,赋予了这些按键更强大的软件功能,使其能够响应用户的截图需求。
用户和市场需求: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用户对于记录和分享屏幕信息的诉求不断增长,也推动了这些功能的完善和普及。

可以说,“Print Screen”键及其相关功能,是计算机技术在不同层面(硬件、操作系统、用户体验)不断迭代和优化的一个缩影。它从一个简单的硬件触发器,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集成了剪贴板复制、窗口截图、自动保存等多种功能的强大工具,极大地便利了我们与计算机的交互和信息的传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玩意儿其实最早不是截屏用的,从名字也能看出,是打印屏幕输出。也就是把屏幕上的东西输出到打印机去。

因为早期的电脑是控制台界面的,这个键的用法是你先用指令把要打印的东西输出在屏幕上,然后按这个键,打印机就开始屏幕上的东西都给你打印出来……

user avatar

Print Screen最初的作用是把屏幕上的内容直接输出到打印机上

只要按下这个建,打印机就会打印屏幕上的字

这个功能是DOS下的

后来到了Windows 3.1下变成了将屏幕送入剪贴板,Alt + Print Screen是把活动窗口送入剪贴板

然后这个功能一直保留至今

当年两个我都用过,DOS下打印机是直接接受电脑发来的字符串,然后用打印机自己的字库打印出来,字体类似Courrier

user avatar

微软(MS-DOS)发明的。


Print Screen顾名思义,是用来“打印屏幕”用的。

在当年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IBM 5150刚刚诞生的时候。微软为IBM定制了一款操作系统PC-DOS(和MS-DOS实际是同一软件,PC-DOS是IBM专用,微软将PC-DOS改名为MS-DOS向其他用户销售。)。

MS-DOS非常简单,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是个磁盘操作系统。操作的范围也只有磁盘(和它上面的文件)。缺乏外设管理的MS-DOS,调用打印机的功能是BIOS提供的(键盘也是),这也是BIOS为什么叫做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原因。

当按下键盘上的Print Screen键时,BIOS会响应IRQ7中断,然后将显存VRAM的内容发送到LPT1端口。而LPT1端口一般是连接一台打印机,这样屏幕上的内容就会变成纸张上的内容了。

从Windows 3.1开始,Windows已经有了一套巨大的管理外设的程序(如今我们叫做“驱动程序”)。由于打印机已经通过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直接通信,直接发送数据到LPT1端口就无法打印了。于是操作系统会主动修改IRQ表,接管BIOS的操作,这样就拦截了原先固定在BIOS里的程序,而是将屏幕缓存转存到剪贴板里,再由打印机驱动发送给打印机。从这时起,Print Screen按键就和打印机脱离了本质关联。

后来习惯就变成了按下Print Screen键后,当前屏幕缓存会转存到剪贴板里后,不再进行打印。人们会自己使用其他的程序来处理剪贴板中的内容。Print Screen就从“打印屏幕”变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截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