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UIC轴式的正确书写方式是什么?

回答
UIC 轴式,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严谨的工程感,在铁路领域,它代表着一种清晰、标准化的语言,用于描述机车车辆的走行部结构。那么, UIC 轴式到底应该怎么写,才能既准确又符合行业规范呢?这背后其实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我们来一点点捋清楚。

首先,我们要明白 UIC 轴式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代号,而是用最简洁的方式,传达出车轮、车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想象一下,我们要描述一辆火车,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就是它如何与轨道接触,如何向前滚动。UIC 轴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核心构成:数字代表车轴,字母代表轮对

UIC 轴式最基础的构成元素就是 数字 和 字母。

数字: 代表的是车轴的数量。每数一个轴,就写一个数字。
字母: 代表的是轮对。但这里有个小窍门,字母并不是随意写的,它有特定的含义。

最常见的几种情况,我们来逐一拆解:

1. 简单陈述:数字 + 字母

最基础的UIC 轴式,通常用于描述一整组相同的车轴。

举例:2C

这个“2”代表什么?意味着这辆车有两组车轴。
这个“C”代表什么?这就需要我们稍微深入一点了。在UIC 轴式中,字母代表的是车轴的排列方式。
“A”通常代表单轴(只有一个轮对)。
“B”代表两轴(两组车轴,通常是并列的)。
“C”代表三轴(三组车轴,通常是并列的)。

所以,2C 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有两组并列的三轴转向架。

等等,这里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转向架”。UIC 轴式常常会涉及到转向架的描述。转向架,简单来说,就是安装在机车车辆下部,用来支承车体、承受线路阻力和吸引力的旋转部件。大多数机车和车辆都使用转向架。

那么,2C 实际上描述的是两组转向架,每组转向架有三根车轴。这在一些重型机车上很常见。

2. 复杂组合:字母 + 数字 + 字母

更复杂的车辆,可能需要更精细的描述。这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描述不同类型的车轴。

举例:BoBo

这里的“B”代表什么?它还是代表车轴。但是,它和前面的“C”略有不同。
在UIC 轴式中,小写字母通常用来描述转向架上的车轴。
而大写字母,如我们前面提到的“C”,更多的是描述整辆车有多少组车轴,或者车轴的整体布局。

所以,BoBo 的意思就是:一个转向架上有两根车轴(B),另一个转向架上也有两根车轴(B)。 这种布局在许多电力机车和动车组上非常普遍。

再来一个例子:1'D1'

这里的“1”代表什么?代表一根车轴。
“D”代表什么?代表四根车轴。
“’”(单撇号)又是什么意思?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隔符,用来区分转向架。

所以,1'D1' 的意思就是:一根独立的导轮(前导轮),后面跟着一个四轴的转向架,然后又是一根独立的导轮(后导轮)。 这种布局常见于一些蒸汽机车,导轮的作用是帮助机车进入曲线,并分担一部分负荷。

3. 更多细节:连字符、数字组合

有时候,为了更精准地描述,我们还会使用连字符或者数字的组合。

举例:22'BB

“22”:表示两组并列的两根车轴。这可能描述的是一个整体式转向架,或者是一个特殊的轴箱结构。
“’”:再次出现,作为分隔符。
“BB”:表示两个并列的驱动轴,通常是同一个转向架上的两组驱动轮对。

所以,22'BB 可能描述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布局,例如一个整体式的转向架,上面有两组并列的驱动轮对,后面可能还有其他轴。

总结一下 UIC 轴式的书写要点:

从左往右读: 轴式是从车的前端到后端依次描述的。
数字代表车轴数量: 数字代表的是该位置有多少根车轴。
字母代表车轴排列方式或转向架:
小写字母(b, c, d 等)通常指转向架上的车轴数量。
大写字母(B, C, D 等)有时也指转向架上的车轴数量,但更多用于描述整体布局或特殊的车轴组合。
撇号(')是关键分隔符: 用来区分不同的转向架或者独立的轴。
连字符()用于连接紧密相关的车轴组: 表示它们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

为什么要用 UIC 轴式?

这种看似复杂的书写方式,实际上是为了标准化和简洁性。在国际铁路领域,我们需要一种通用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各样的机车车辆。UIC 轴式就是这样一种高效的沟通工具,它能够让我们在不看具体图纸的情况下,大致了解一辆车的走行部结构。

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辆车被称为“CoCo”时,我们立刻就能想到,这是一辆六轴的电力机车,它由两个三轴转向架组成,每个转向架上有三根驱动轮对。这种信息的传递是如此高效而准确。

所以,下次当你再遇到 UIC 轴式时,不妨按照这些规则来解读。你会发现,这些看似枯燥的字母和数字背后,隐藏着的是对铁路工程精确而深刻的理解。它不是某种神秘的代码,而是对机械结构最直观、最精准的表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点意思。不过其实影响不大。不过就我的观感,我还是习惯杂糅各家写法特色的用法,自成一套相对简练的标记,方便读者参阅。


对于蒸汽机,以A4野鸭为例,UIC算车轴写作2C1,AAR(美国铁路协会)算车轮写作4-6-2,部分欧洲国家写作2-3-1,当然也可以图省事直接231或者462。对于没有前导轮或后拖轮的蒸汽机,一般会在对应位置写个0,比如BR52,就可以写成1-5-0。个人更喜欢AAR轮式,看着很多。

对于现代电力或者内燃机车,以东风4B为例,UIC一般写作Co'Co',C表示三个动轴,o表示各轴独立无联动机构,单个英文的引号表示转向架相互独立无直连机构,也可以用短横线代替,就不要这个碍眼的单引号。而东方红1型就只能写B'B',因为都是一个主变速箱分出来的驱动轴驱动两对动轮。当然有些时候不太注意这些,直接CC就行,比如 Voith Maxima 40cc,是一个接近4000千瓦,轮周功率换算下也是4000马力级别的单发柴油液传车。个人更喜欢国内标准,独立轮对的写作C0-C0,非独立轮对的写作C-C,一目了然。

某些轮式较为复杂内燃或者电力机车,比如前苏联2TE126,那个写起来略复杂,一般是2(1-Bo+Bo-Bo+Bo-1),就是因为转向架采用多层布置,两个独立的二轴动力转向与一个承重托轮轴三个部分支撑起一根纵梁,这根纵梁再去顶起车体,为的是保证过弯相对顺畅。当然图省事可以直接2x1DD1,也没什么问题。

跟楼上近似款的美国车有百足虫与小⑨,都是2+Do+Do+2的玩意,只是四对动轮都装在一个转向架大框架下面而已。

苏联早期的什么VL23或者VL8之类的老电力机车,则是把两个转向架做了铰接连接,故而轴式应该写成CoCo(VL23)跟BoBo+BoBo(VL8),用个加号表示车辆的重联。

以上四种车都算是二战后美式浮置车体型机车在两个国家不同的衍生,其中小⑨本来就是他米准备出口给苏联的车,因为冷战被人拿出来说事故而没有完成交易。VL23则是30年代苏联开始摸索电气化铁路时从美国进口原型车的衍生型号,VL8则是参考VL23动力布置思路衍生出来的双节八轴车。

当然到后来,各国基本上就只剩下B-B或者C-C轴式为蓝本,跟基于CC裁减牵引电机而衍生出来的A1A-A1A轴式,还有为了保证弯道性能又不至于动力过于难看而从BB衍生出的BBB轴式,共性则都是走行部各自独立地承载车体结构,相互之间无联系。对于最常见的二转向架承载一车体结构,中间不是油箱就是变压器,也没有了做转向架之间关联的必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UIC 轴式,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严谨的工程感,在铁路领域,它代表着一种清晰、标准化的语言,用于描述机车车辆的走行部结构。那么, UIC 轴式到底应该怎么写,才能既准确又符合行业规范呢?这背后其实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我们来一点点捋清楚。首先,我们要明白 UIC 轴式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它不是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