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张无忌放天龙什么水平?差慕容复一截?

回答
张无忌放天龙什么水平?差慕容复一截?

提起张无忌,我们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他那位“屠龙刀倚天剑”的威风形象,光明顶上力挽狂澜,乾坤大挪移移花接木,九阳神功百毒不侵。他可以说是金庸笔下最具“主角光环”的人物之一。但是,如果把他放到《天龙八部》的武林背景下,与那些成名已久的顶尖高手过招,他究竟是什么水平?和慕容复相比,又差了多远?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争议的话题。

要评价张无忌的“天龙水平”,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他自身的武学体系。张无忌的武功路数非常独特,可以说是集大成者。

首先是九阳神功。这门神功给了张无忌近乎无限的内力,以及强大的恢复能力和免疫毒功的特性。这一点在《倚天屠龙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多么刚猛的招式,多么阴毒的攻击,他都能凭借深厚的内力化解,甚至反弹。九阳神功的内力,是一种至刚至柔、阴阳相济的内力,与天龙八部中多数纯粹的内功(如北冥神功吸纳的内力,虽然精纯但可能不具备九阳的全面性)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其次是乾坤大挪移。这门神功的核心在于“挪移转移”,能够将对方的力道转移到自身,再以更强的力量反击回去。这是一种极其精妙的借力打力之法,配合九阳神功的深厚内力,使得张无忌在对敌时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在光明顶,他正是凭借此功,以一敌多,化解了无数高手的攻击。

再次是太极拳和太极剑。这两门武功是张无忌后期悟出的,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为核心,讲究四两拨千斤。张无忌将九阳神功的内力融入太极,使得这两门原本就精妙绝伦的武功更上一层楼,威力无穷。在武当山,他便是用太极剑轻松击败了众多高手。

张无忌的武功风格,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巧破力,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风格。他的优势在于:

内力浑厚,续航能力极强:九阳神功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内力支持,让他可以持久作战,并且不怕消耗。
防御能力极高:九阳神功的护体能力加上乾坤大挪移的卸力技巧,让他成为一个非常难以被击伤的对手。
招式变化无穷:乾坤大挪移和太极的精髓在于变化,能够应对各种攻击,并从中找出破绽。

那么,如果张无忌放到天龙八部那个时代,他处于什么水平?

如果仅仅以《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展现出来的武功来衡量,他在天龙八部的高手群体中,绝对是顶尖的,但要说“无敌”或者“超然”,可能还需要打个问号。

与天龙八部顶尖高手的对比

我们不妨将张无忌的武功与天龙八部中那些赫赫有名的高手进行对比:

萧峰(乔峰):萧峰是天龙八部公认的第一高手,降龙十八掌刚猛无匹,威力极大,而且他还有凌波微步、北冥神功的辅助(虽不精深但亦有涉猎)。萧峰的优势在于极强的爆发力和凶悍的攻击力,以及“一人一腔血,敢挑万军万马”的战斗意志。张无忌的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在内力和防御上可能更胜一筹,但萧峰的降龙十八掌的直接杀伤力,尤其是其气势和凶悍程度,是张无忌的太极拳剑所不具备的。两人硬碰硬,张无忌或许能化解萧峰的攻击,但萧峰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和迅猛的连击,张无忌能否完全应付,还真不好说。如果萧峰不惜代价,全力施展降龙十八掌,张无忌能否扛得住,或者能否在他狂风骤雨般的攻势中找到乾坤大挪移的破绽并反击,这是关键。

慕容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比较的对象了。慕容复的武功体系非常庞杂,他擅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熟练掌握了姑苏慕容家的七十二门绝技,包括斗转星移、参合指等。

斗转星移:这门武功和乾坤大挪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巧破力,转移对方的攻击。但就精妙程度和纯粹的“挪移”能力而言,乾坤大挪移似乎更胜一筹。乾坤大挪移是专门为转移和化解对方内力攻击而设计的,从九层之后,更能将对方的武功化为己用。而斗转星移更侧重于将对方的招式以相似的方式反击回去。
慕容复的武功种类:慕容复的优势在于他知识面广,会的东西多,可以根据对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招式应对。七十二门绝技包含了各种兵器和拳脚功夫,可以说他是一个“百事通”。
慕容复的缺点:相对而言,慕容复的内力可能不如张无忌深厚。他的武功虽然杂博,但可能缺乏像九阳神功这样能够提升自身根基、提供源源不断内力的神功。另外,慕容复的性格也限制了他的发挥,他过于看重名声和“复国大业”,容易被计谋和心理战术所影响,不像张无忌那样心性坚定,纯粹以武功对决。

张无忌是否差慕容复一截?

我认为,张无忌在内力、防御以及“化解攻击”的境界上,很可能还要略高于慕容复。

内力与防御:九阳神功提供的内力是天龙八部中少有的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武功境界的神功,其浑厚和续航能力,即使是北冥神功吸纳的内力也未必能完全比拟。乾坤大挪移更是将化解攻击的艺术推向了极致。慕容复的斗转星移同样精妙,但如果面对的是张无忌那般源源不断的、同时带有九阳神功至刚至柔特性的内力攻击,他能否完全应付?很难说。张无忌的防御能力,不仅仅是“卸力”,更是“免疫”,他本身的体质对很多攻击都有天然的抵抗力。
对招的理解: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是“挪移”对方的力道并加以利用,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它不仅仅是模仿招式,更是利用对方的内力、速度、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太极拳剑更是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慕容复的“还施彼身”更多的是一种模仿和反制,虽然也极度精妙,但可能在“化”与“变”的境界上略逊于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和太极。
实战经验和心性:张无忌在江湖中的历练也非常丰富,且在关键时刻心性极其稳定,这使得他能够充分发挥武功的威力。慕容复虽然也身经百战,但其心性的不成熟,以及对武功的理解有时过于僵化(例如过于依赖斗转星移),可能会成为他的短板。

结论

总的来说,张无忌的武功放到天龙八部,绝对是属于第一梯队的,他能够与萧峰过招,也足以与慕容复抗衡。

但是否“差慕容复一截”?我认为张无忌大概率是略胜于慕容复的。

原因如下:

1. 九阳神功的绝对优势:张无忌的内力基础,其浑厚、纯净、恢复力以及免疫能力,是慕容复所不具备的。这给了张无忌极大的底气和续航。
2. 乾坤大挪移的境界:虽然斗转星移也很了不起,但乾坤大挪移在“化解”、“转移”和“利用”方面,似乎更具哲学性和实用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武学。
3. 太极拳剑的补充:张无忌后期领悟的太极,将他的武功境界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以柔克刚的理念与乾坤大挪移相辅相成,使其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对手。

如果张无忌和慕容复对决,张无忌凭借九阳神功的深厚内力和乾坤大挪移、太极的精妙技巧,很可能能够化解慕容复的各种“还施彼身”的攻击,并在僵持中找到破绽,最终占据上风。慕容复固然博学多才,但可能在最核心的内功根基和化解攻击的终极境界上,略逊张无忌一筹。

所以,与其说张无忌“差慕容复一截”,不如说张无忌在整体武学实力上,可能还要略微领先于慕容复。当然,这只是一个基于两人武学特点的推测,真正的对决结果,还要看临场发挥、具体招式运用以及一些偶然因素了。但就武学理论和根基而言,张无忌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先回答问题

1,张无忌是扫地之下,无人能敌。有金庸钦点的第一男主背书,至少在三兄弟之上。

2,而慕容复是什么水平?

【萧居士所修习的,只是如何克制少林派现有武功,慕容居士却将本寺七十二绝技一一囊括以去,尽数录了副本,这才重履藏经阁,归还原书。想来这些年之中,居士尽心竭力,意图融会贯通这七十二绝技,说不定已传授于令郎了。”

他说到这里,眼光向慕容复转去, 只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 ,跟着看到鸠摩智,这才点头,道:“ 是了,令郎年纪尚轻,功力不足,无法研习少林七十二绝技 ,原来是传之于一位天竺高僧。】

二,我对于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按照武学修为,武学研发,武学传承三个纬度进行历史分类。

第一类,武林神话:达摩,三丰

这一类高手符合三大要素:

1,天赋异禀,自己无敌

2,能研发出一整套顶级武学体系

3,一个门派能依靠这套武学体系千百年屹立江湖。

先解释一下为何用这三个指标:1是我自己很牛逼,2是我开发的是一套体系,既能让天才牛逼成为绝顶高手,也能让普通人慢慢提升变成一流高手,3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第二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是因为能做到这三点,所以这一层面是公认的武林神话,上到武林,下到凡夫俗子,无论多少代过去,无人不知晓他们的大名。

第二类,半神话:王重阳,林朝英, 逍遥子

这类人符合前两个要素,但是或者挂的太早,或者对传武没兴趣,或者是武功研发的合理性不够,使得门派或风头一时但无法传承,或小众不兴旺数代而止。在传承度上差了上一类不少。

第三类,世外高人A类:

代表人物:独孤求败,黄尚,斗酒僧,前朝太监。

符合第一个要素,但是第二个要素就打了折扣,不能研发出一整套武学体系,只能研发出一部绝世武学。且所创武学和自己往往高度绑定,门槛极高,没有系统的传承,仅能靠后世天才机缘巧合学得。

第四类,世外高人B类:

代表人物:扫地僧

符合第一个要素,但是没有创造过绝世武学。

第五类,绝顶高手级:

代表人物:张无忌,新老四绝,萧峰,虚竹,逍遥三老等

虽然已经到第五类了,但是其实这类才是主流世界的王者,因为前四类大多在书中都是编外人物,或者极少参与剧情。因此这类高手是除却神话和世外高人外当代最强的战力,一般掌握了多种或数种绝世武功。

第六类,准绝顶高手级:

代表人物:天龙四绝(除萧峰),游坦之,裘千仞,金轮,阳顶天,三渡,东方不败,风清扬等。

掌握了一种或多种顶级武学,但受限于天赋或武学秘籍,战斗力输绝顶级一筹。

第七类,超一流高手级:

代表人物:段延庆,玄冥,方证,冲虚等

第八类,一流高手级:

慕容复,丁春秋,玄慈,丘处机,宋大俞二,双使四王,令狐冲,左冷禅,岳不群,任我行等大派掌门级。

往下不排

三,再说说天龙和倚天

天龙和倚天,不存在任何整体的武学代差。

首先,武功玄幻是天龙最大的亮点。但是,金庸自己从来没说过玄幻就等于强大。鸠摩智武功比萧峰玄幻多了,难道鸠摩智就远强于萧峰吗?

所以,玄幻与否只可视作写作风格,而和战斗力无关。

其次,金庸采访我认为应该作为跨书论武的基本原则,因为:

1,写作风格在一本书内都很难保持稳定,更别说跨书了。从写作细节入手,会举出多少个乔峰等于过三拳的可笑的例子。

2,读者对原著的解读并不重要也不准确。因为无论原文是怎么写的,也无论有些人多么强调要看重原文,实际上终究是读者自己对原著的理解,而不是金庸对原著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自己说的话才是自己对原著的理解,显然作者自己的理解相比于读者对原著的理解更具有稳定性和可信度。

3,因此我认为,跨书论武的原则就是:作者明确说过的观点,以作者说的为准,无论你觉得他多么不合理。作者没说的,以原著为准,可以在作者观点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推测和解读。

比如,金庸说过张无忌最强男主,那你石破天就是能打的大陆漂移也没用。金庸说过韦一笑轻功第一,那你扫地僧再拖着10个人萧峰追不上也不好使。金庸说过萧峰降龙最强,那你郭靖再加100道后劲也不行。

如果你觉得不合理,你可以质疑作者的写作水平,质疑他的写作水平没有足以让你信服他的观点。但是这并不等于你就可以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无论你解释的看起来多么合理,那都不是作者的观点。而除此之外至于具体哪个英雄更强一点,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user avatar

乾坤大挪移并不能说明张无忌的水平,十丈接人也不是他的上限,所以并不能说明张无忌弱,虽然慕容复百丈接人的表现确实碾压,只能说比认为绝不可能的倚天群雄强。

降龙十二掌在倚天确实能排一流,在天龙也就是二流强【汪剑通被萧远山一招秒杀,故最高一流,不可能到一流强,而玄慈后来武功又有进步】,但是倚天超一流的三渡张无忌能打平三个,而天龙的超一流【丁春秋,枯荣,玄慈等,如果上游坦之加慕容复这俩不能分开,否则只上一个短板太严重就是找死】天龙的绝顶打三个应该是有困难,打三个一流没问题【玄难,玄渡等】,所以尽管天龙武林比倚天高半档到一档,但是绝顶级还是能给张无忌留个位置,慕容复在天龙应该是一流的面板,不过操作超一流,实战不弱,游坦之是绝顶面板,二流的操作。

再说一下双雕江湖,一流强只有倚天的一流水平,就是蒙古三杰实际上只有法王水平,所以双雕江湖又比倚天低半档到一档,但是绝顶水平和倚天是一样的

总的来说我的观点是天龙的二流强或一流弱等于倚天一流等于双雕超一流,双雕断档最严重,双雕超一流蒙古三杰三个一起对上绝顶就是找死,倚天好多了,超一流三个可以打平绝顶,而天龙三个超一流可以打败绝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