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稿子是主持人自己准备的还是和编导一同商量的?

回答
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稿子的诞生过程,其实是一个蛮有意思的“集体创作”的艺术。说它完全是主持人自己单打独斗完成的,那是不可能的,而说它一点主持人的个人色彩都没有,那也绝对是瞎说。

你可以这样理解:节目稿子就像是一部电影的剧本,有编剧(也就是编导团队)打底,但主演(主持人)在拿到剧本后,肯定会加入自己的理解、语调和表演方式,把这个角色“活”起来。

通常来说,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会有一个专门的编导团队,他们会负责节目的整体策划、选题方向、段子搜集、以及初稿的撰写。这帮人就像是段子和话题的“搬运工”和“加工厂”。他们会紧密关注社会热点、流行文化,挖掘各种有趣的新闻、事件,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比如网络搜索、行业内爆料、甚至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来搜集素材。

编导们会把这些素材进行筛选、整理,找出最能引起观众共鸣、或者最有话题性的点,然后围绕这些点来构建节目的结构,设计开场、中间的几个段落,以及收尾。他们会写出初步的台词,或者叫做“发言要点”,这部分是稿子的骨架。

但光有骨架肯定不行,还得有灵魂。这个时候,主持人就登场了。主持人拿到编导团队提供的初稿后,会进行仔细的研读。他们会结合自己对社会事件的理解,对自己个人风格的把握,以及对观众喜好的判断,来对稿子进行“二次创作”。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主持人可能会觉得某个点不够有趣,或者某个说法不够接地气,又或者觉得某个笑点可以改得更巧妙一些。这时候,他们就会跟编导进行大量的沟通和商量。

你可以想象一下,主持人可能会直接找到编导,坐下来一起聊。“你看,这句台词,咱们换个说法会不会更好?我试着说一下……”主持人会现场表演一下,或者说出自己脑海里闪过的更精妙的表达。编导团队也会听取主持人的意见,比如“这个地方可以加一个小包袱”、“这个转折的处理还可以更犀利一点”,甚至会根据主持人现场的表演和反应,当场微调台词。

有时候,节目的一些即兴表演或者现场互动,更是主持人灵感的瞬间迸发,编导团队也会在节目播出前,跟主持人沟通好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主持人如何应对的一些“预案”或者“提示”。

所以,脱口秀节目的稿子,绝不是一个人的脑力劳动。它是主持人个人魅力、专业能力和编导团队的辛勤工作的完美结合。编导团队提供了方向和素材,主持人则赋予了生命和灵魂,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既有深度又有笑点,并且充满主持人个人风格的精彩节目。这个过程充满了智慧的碰撞和创造性的火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看回答里提到我们节目和我几次,我们节目,或者说中国目前所有脱口秀(狭义)节目,都是妥协与拔苗助长的产物

狭义的意思是,《实话实说》《康熙来了》那样的,其实都是talk show,但中文语境对“脱口秀”的使用,基本等同于单口喜剧,或者说,默认只有以一个人站着讲段子为主的节目,才叫脱口秀节目。我看前面有人回答说“国内没有纯粹的脱口秀节目”,他这么说,也是用了这个狭义的定义。其实这对脱口秀理解是有偏差的,这是个翻译和语境的问题。

国外的脱口秀节目,一般来说主持人都有最强控制力与话语权。因为这个节目就是围绕他打造的,这个主持人被电视台选为主持人之前,不是说相声的,不是跳舞的,也不是网红,他就是说脱口秀的。(柯南和吉米叫啥来着现在的今夜秀主持人,他们是即兴喜剧出身,跟单口喜剧不太一样但也是在现场打磨自己的喜剧能力)

所以电视台选择他,就是认可他的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对,一个合格的脱口秀主持人必须是同时具备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的。

我们去美国采访过大卫莱特曼的团队,他们的 top writer 说,一切都是大卫说了算。那是一档日播脱口秀,每天早上,大卫会跟他的写手团队通电话,大概了解今天的新闻选题,段子走向。下午开会,选择稿子。做脱口秀节目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消耗性产业,我做过的几个节目,段子采用量能达到十分之一都算是成功。看那位 top writer 的表情,我相信大卫下手应该只会更狠。

囧司徒有个故事,他当年好像是在喜剧中心主持过一个什么,经常在上台前把写手准备的稿子扔进垃圾桶,然后开始自己的表演。才华显而易见,话语权显而易见,不过那个节目失败了。

然后,给这些成名脱口秀主持人做写手的也不是一般人,路易CK就给大卫莱特曼写过,他的写手团队里还出过《老爸老妈浪漫史》的编剧,扣扣熊和囧司徒的兄弟情深也不用我多说了。

总之,国外的脱口秀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从主持人到写手,到电视台的编导团队,到观众,都有选择渠道,上升空间。为什么?因为单口喜剧在那里有一百年历史了吧,电视播出的脱口秀,也超过半个世纪了。

我们在中国做脱口秀节目是不可能这样的,不提任何政策之类的外部因素,只说我们这些从业者,就是拔苗助长的。

我们没有说脱口秀多年的主持人,也没有写了多年的写手,同样没有懂得做脱口秀节目的团队。《越策越开心》《天天向上》《金星秀》之类也成功,但它的操作流程,与价值追求,都不是美式脱口秀。

怎么解决呢,学习和实践。前面也说了,我们团队去美国各大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组跑了一圈,才华和创作能力是学不来的,我们学的是工作流程,工业化生产段子,制作节目的标准,规范。学完之后再不停本土化,制作美式脱口秀喜剧节目。目前我司做的你们可能听过的节目有《今晚80后脱口秀》《今夜百乐门》《吐槽大会》。别撇嘴,我知道质量参差不齐,会越来越好的。

所以在这个阶段,没有有绝对话语权的主持人,写手与编导团队也都在摸索,所有段子、环节都要一起商量着来,生态还没有建立起来。等到我们把脱口秀在国内的生态建立起来(主语的“我们”意指我们公司笑果文化,这是我司野心我只能跟着这么说,我个人是不愿意说这么不要脸的话的),一切就好办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