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影字幕中可以出现哪些标点符号?

回答
电影字幕,这小小的文本框,承载着剧情、对话,有时甚至是角色的内心独白。为了让这些文字既清晰传达信息,又能准确传达情感和语境,我们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标点符号。它们就像是无声的指挥棒,引导着观众的阅读节奏和理解方向。

那么,电影字幕中究竟能出现哪些标点符号呢?我们来细细数来,并探究它们各自的妙用。

最基本也最常用:

句号(。): 这是最常见也最基础的标点,表示一个完整句子的结束。在字幕中,它标志着一段对话或陈述的告一段落。例如:“我回来了。”
逗号(,): 逗号的作用是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让句子读起来更流畅,避免因一长串话语而产生的语塞感。它分隔了句子中的不同部分,使意义更清晰。例如:“我回来了,晚饭准备好了吗?”
问号(?): 毋庸置疑,问号是用来表示疑问的。在字幕中,它直接对应着角色提出的问题,让观众明白这是一个需要回答的句子。例如:“你什么时候回来?”
感叹号(!): 感叹号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如惊讶、喜悦、愤怒、悲伤等等。它能瞬间提升句子的情绪感染力,让角色的情绪更加生动。例如:“太棒了!”、“我回来了!”、“我回来了。”(这里的感叹号可以表达如释重负或激动)。

传递细微之处:

省略号(…): 省略号在字幕中的作用非常多。它可以表示话语的中断、犹豫、未完待续,甚至是说话人思考或欲言又止的状态。它为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暗示了角色内心的复杂。例如:“我……我不知道。”、“等一下,我好像忘了什么……”
引号(“ ”): 引号主要用于引用他人的话,或者表示角色的内心独白、特定词语的强调,有时也用于讽刺的意味。在字幕中,它直接表明这是角色说出的话,或者强调某个词语的特殊含义。例如:“他说,‘我不会放弃。’” 或者:“这简直是‘惊喜’。”

分隔与组织:

顿号(、): 顿号主要用于并列的词语或词组之间,表示句子内部的短暂停顿,比逗号的停顿更短。在字幕中,它帮助列举事物或连接平行的信息。例如:“我需要带上手机、钱包、钥匙。”
分号(;): 分号用于分隔并列的句子,或者意思密切相关但结构上相对独立的句子。它比逗号的停顿稍长,比句号的停顿又短。在字幕中,它有助于将信息有层次地组织起来,展示更复杂的逻辑关系。例如:“他很高兴;她也很开心。”

补充与说明:

括号(( )): 括号主要用于在正文之外提供补充说明、解释,或者标记作者的批注。在电影字幕中,它常用来表示角色的动作、语气、表情,或者一些翻译的补充说明,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场景。例如:“(低语)今天天气真好。”、“(苦笑)我以为你会来。”
破折号(——): 破折号的用途非常广泛。它可以表示解释说明、话题的转移、意思的转折,甚至是声音的延长。在字幕中,它常常用来表示说话的突然中断、声音的拉长,或者用来补充说明。例如:“她看着他——那个熟悉的身影。”、“那声音越来越近——”

少用但可能出现(视翻译风格和字幕软件支持):

书名号(《 》): 如果字幕中引用了书籍、文章、电影、歌曲等作品的名称,就会用到书名号。例如:“我最近在看《肖申克的救赎》。”
连接号(): 连接号有时用于连接词语,表示一种持续或递进的关系,或者用于分隔日期、数字范围。在字幕中可能相对少见,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需要注意的细节:

标点符号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风格和字幕制作的要求。 有些翻译团队会更倾向于使用句号和逗号,让字幕看起来更简洁;而有些则会运用省略号、感叹号和括号等,以更丰富地传达情感和语境。
标点符号的堆叠一般是避免的。 例如,我们不会看到“???”或“!!!”这样的用法,除非是为了特别强调某种极端的情绪。
字幕的排版和字体也会影响标点符号的呈现效果。 简洁明了是字幕制作的核心,标点符号的恰当使用,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一核心。

总而言之,电影字幕中的标点符号,虽然看似微小,却是连接观众与角色的重要桥梁。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修饰,更是情感的载体,是理解剧情的线索。每一次句号的落下,每一次逗号的停顿,每一次感叹号的跳动,都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观看电影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这个问题很早就想说了,近来制作新剧的时候发现每个人对标点的处理风格不统一,影响了一定的美观性。相对于翻译来说,标点确实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对于整个字幕组来讲,如何在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统一标点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

字幕组当初对标点的规定是这样的:“中文标点全部半角,句中保留所有标点符号,句尾只保留问号(?)、感叹号(!)、非连接意义的省略号(...)”。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发生半角和全角混用的情况,而且每个小组每个人员对符号的处理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一个中文字体占2个字节,而且又因为采用了半角符号,从画面上显得句子间的连接比较拥挤。另外,根据国家对标点符号使用的有关规定,字幕中对相关符号的处理也不规范,比如省略号等。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锱铢必较,但是我们在制作字幕时除了尽量做到“信、达、雅”之外,标点符号也是句子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准确、清楚地表达事物的含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出于中文输入法的习惯,建议标点符号(包括空格)全部使用全角。

其次,根据字幕的特点,如果句型结构比较单一,可以省去标点符号或用空白来代替。比如句中、句尾的逗号和句号完全可以用空格来代替。

第三,有些可以表现人物说话语气的标点,例如:表示疑问或质问的“问号”;表示人物说话疙疙瘩瘩或意思深远的“省略号”(省略号有六个点);表示引用或特殊含义的“双引号”;表示强调惊叹的“感叹号”等都应予保留。当然,个人觉得如果牵扯到书名号的,为了使画面协调,建议使用双引号代替。

另外,想说的就是两个人对话时出现的横杠“-”,以前使用半角的时候,很多人给出“-”之后直接写上中文,这样其实十分不美观,关于这点“TNG组的小组通报”中也有明显指出。所以,我觉得如果采用全角的话就不会再发生这样的情况。

最后一点也是比较麻烦的一点,就是如果碰到句子较长,如何断句的问题,尽量不要发生一行有很多间断的情况。我平时在操作中,基本是根据句意,分成2行显示,每行做到既不超屏又不影响字数的美观,如果一行特别长,一行特别短就显得特别不协调。字幕“腰斩”的话也容易引起误解,要注意逻辑性、声律优美等方面的问题。当然万般无奈下,就找人或自己动手调轴。

以上仅是我在实际制作和与新人接触中总结出的一点经验,一家之言,非常希望能与各位成员讨论。另外,还有各组专有名词的统一处理等问题尚待商量解决。尽早制定出我们字幕组的符号使用规范,确立我们的翻译风格!

by 诸神渴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