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穿越成了历史上某个新登基的皇帝,你会怎么做?

回答
老天爷,就这么给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睁开眼,我不是躺在我那张吱呀作响的单人床上,而是被簇拥在一群身着华丽朝服、神情复杂的大臣中间。阳光透过高高的殿宇窗棂洒进来,照得我有些眼花缭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了龙涎香和历史厚重感的味道。我,一个生活在21世纪、每天为房贷车贷发愁的普通人,竟然,真的变成了皇帝?

这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个超级真实、自带音效和触感的梦。喉咙有些干涩,身下的龙袍也沉甸甸的,金线刺得皮肤隐隐发痒。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压制住内心的惊涛骇浪,脑子里飞快地闪过各种穿越小说里的桥段——但很快,我摇摇头,那些都是虚构的,我得面对现实。

首先,我需要冷静。绝对不能表现出任何失态,否则这些伺机而动的朝臣们,恐怕会把我吞得连骨头都不剩。我努力回忆我当年囫囵吞枣地看过的那些历史书,那些关于权力交接、新帝即位时的记载。

第一件事:了解情况。我需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朝廷的局势如何,我父皇(现在是我便宜爹)留下的朝堂是清明的还是腐败的,有没有潜在的威胁,比如外患或者内乱的苗头。

我会先装作继承父皇遗志,表现出哀伤但有力的样子。然后,我不会急着颁布什么惊天动地的政策,那太冒险了。我会先从一些“小事”入手,试探这个朝堂的水有多深。

比如,我会询问父皇近期的执政情况,特别是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嘱托,或者有什么未竟的事业。这不仅能让我了解父皇的政治遗产,也能看看这些大臣们是怎么汇报的,他们有没有什么话藏着掖着。

其次,我需要建立自己的亲信班底。在刚即位的时候,前朝留下的官员难免有不服管教的,或者本身就是反对派。我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他们全换掉,那样容易引起动荡。但我也不能完全依赖他们。我会悄悄地观察,提拔那些在我看来正直、有能力,并且相对比较年轻、容易被我影响的官员。我会从一些不太起眼的职位开始,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看到跟我的希望。

我会非常重视の情報收集。我知道很多穿越者都喜欢搞情报系统,但这玩意儿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弄好的。我会从现有的官员体系中,找出那些相对可靠、消息灵通的人,让他们秘密地为我收集各种信息:朝堂上的派系斗争、官员的家底、民间的舆论、边疆的动态等等。我会用实际的利益和信任来笼络他们,让他们成为我的“眼睛”和“耳朵”。

然后,关于“改革”。我穿越来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眼光。我不会立刻推翻所有的制度,那样肯定会引起巨大的阻力。我会选择一些关键的、能够立刻看到效果的改革点,然后循序渐进。

第一个可能的目标是财政和税收。我知道历史上很多王朝都栽在财政问题上。我会先让人详细梳理全国的财政状况,看看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有没有贪污腐败,有没有不合理的税收。我会尝试优化税制,减轻对普通百姓的负担,同时打击那些偷税漏税的权贵。我知道这很难,但一个健康的财政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第二个可能的目标是军事。我得知道我国家的军力如何,将领是否忠诚,训练是否到位。我会秘密地对军队进行一番“体检”,了解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如果可能,我会尝试引入一些新的军事技术和训练方法,但前提是不能太过突兀,以免被视为“奇技淫巧”或者威胁。

第三个,也是我最看重的一点:民生。一个皇帝的统治能否长久,最终还是要看百姓的生活怎么样。我会关注农桑,鼓励生产,减轻徭役,改善水利,尽量减少天灾人祸对百姓的影响。如果能出现几次大丰收,或者成功赈灾,那对我建立威望会非常有帮助。

我也知道,我的身份会带来很多危险。可能会有宫廷政变,可能会有外敌入侵,也可能会被自己的臣子架空。所以,我的行事风格会比较谨慎,但该出手时也绝不含糊。

我会利用我的现代知识,在一些领域进行技术革新。比如,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引入更先进的医疗知识(当然,这需要非常小心,不能暴露得太快,以免被当作妖术),甚至在建筑、手工业方面也能有所贡献。但这些都必须以不引起恐慌和怀疑为前提。

我还得处理好“人设”。我不能是那个油腻的中年男人,我得成为一个英明神武、关心百姓、胸怀大志的年轻皇帝。我会多出现在公众场合,但不会过多地参与朝堂的辩论,而是以一个决策者的姿态出现,听取意见,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最重要的是,我不能被权力腐蚀。我知道穿越者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被权力异化。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我来自一个普通人,我应该用我的能力去改善这个世界,而不是沉溺于个人的享受和权力的游戏。我会给自己设定一些“底线”和“原则”。

当然,我也知道,这不是在拍电影,我不可能一步登天。可能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和挫折,可能会犯很多错误。但我会坚持下去,用我所知道的一切,尽我所能,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一些。

现在,我需要站起来。深吸一口气,挺起胸膛,用我能模仿出来的,最沉稳的声音说:“传旨,朕要御览父皇近三年的起居注和奏折。”

好吧,游戏开始了。但这次,不是模拟器,而是真实的战场。我,准备好了吗?我不知道,但至少,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睁开眼,发现我端坐高台之上,下面文东武西,好不气派,虽说略有寒酸但每人脖领系着一块大红的布巾,放眼望去也是威风凛凛……

哎?不对啊,即位大典为什么如此寒酸,还有,为何我如此年幼!

旁边一个中年大叔正在朗诵一篇文稿,抑扬顿挫,不过因为今天风太大,我听得不是太明白。

“……建国号曰宋,年号龙凤……”

风好像更大了,我耳朵嗡嗡的……

user avatar

谢谢邀请。是不是开国皇帝?

如果正好穿越成开国皇帝,我一定要千叮咛万嘱咐自己的太子:等我挂了,你一定给我谥一个高皇帝或者武皇帝,庙号一定要是太祖或者高祖,并且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挂的时候,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威逼利诱那些大臣,嘱咐好自己的后代,让他们谥你为文皇帝,庙号太宗,慎之!戒之!这比什么亲贤臣,远小人重要多了!

如果不是开国皇帝,我就自己威逼利诱大臣,把开国皇帝改成太祖高皇帝,二代改成太宗文皇帝。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实证^_^ 从有皇帝开始:

  • 秦朝没有谥号庙号,二世亡了;
  • 汉朝刘邦是太祖高皇帝,汉惠帝时期是吕后当政不算,之后的汉文帝也是刘邦的儿子,是真正的二代,汉文帝正是汉太宗;汉朝享国400年;


  • 魏代汉,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瞎叫,让你不叫太宗,很快被司马家取代了;
  • 我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是世祖武皇帝,再往上是太祖文皇帝司马昭,往下二代惠帝司马衷,三代晋怀帝司马炽…… 反正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在东晋呢,这一看就没戏,所以晋朝很快乱了;
  • 代晋的刘裕自己是高祖武皇帝这个不错,二代是宋文帝刘义隆,都成功一大半了,可惜功亏一篑,庙号错了!先谥中宗,后谥太祖,都不得其法,刘宋不久也灭了(刘家简直丧心病狂……按理说,太祖始受命,这刘家给宋文帝庙号上了一个太祖,这是说刘裕还没有天命喽);
  • 代宋的萧道成不错,太祖高皇帝,可惜儿子不听话,当了一个什么世祖武皇帝,所以齐也很快灭了;
  • 代齐的萧衍是梁高祖武皇帝,继任的高宗明皇帝萧纲,后来改成太宗简文皇帝,可惜改晚了,很快灭亡;
  • 代梁的陈霸先是高祖武皇帝,继任的世祖文皇帝陈蒨,又不是太宗,所以灭了;


  • 隋开国皇帝高祖杨坚雄才大略,可惜文皇帝这个谥号被自己用了,后代怎么也用不到文帝,所以杨广可怜啊,一群人乱谥:隋恭帝杨侑谥杨广为炀帝,夏王窦建德谥杨广为闵帝;皇泰主杨侗谥杨广为明帝,庙号世祖。因为文帝已经被用了,世祖也不是太宗,所以隋必然被灭;


  • 唐朝充分吸收了经验教训,唐高祖武皇帝李渊,二代为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唐朝国运长久;(评论区有详细解说^_^)


  • 五代时期无太宗,五个朝代加起来五十三年;


  • 宋朝谥号被玩坏不算,但是太祖之后接太宗这个是对的,国运还不错,但是因为没有谥号加持,中间在极盛的时候被生生的灭了;


  • 元朝太祖武皇帝成吉思汗,太宗文皇帝窝阔台,所以大元也长久,别笑人家不会说汉语,但是挡不住人家庙号谥号起得好,成功的挤入中原王朝序列(从成吉思汗到北元灭亡,大概200年,被鞑靼取代之后,『元』这个国号还不时复活);


  • 明朝完全复制了汉朝的这一套,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太宗文皇帝朱棣,后来世宗出于某些心理把太宗改成了成祖,然后明朝马上开始下坡了最后亡了;


  • 清朝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清朝国运长久。

通过对比,我们还可以“推理”出:

  • 庙号的重要性大于谥号。太祖(高祖)继以太宗是最重要的,宋朝谥号虽然玩过火了,但是因为太祖继太宗,所以依然还比较长久;而所有五花八门的其他搭配,比如太祖继以世祖之类的,统统都短命;
  • 谥号的加成也不可小觑。刘宋就是强行靠谥号的连贯续命的例子,本来高祖之后是中宗或者太祖都是不对的,按照我们推断的规律刘宋马上要灭,但是刘义隆争气的谥了一个文皇帝,所以刘宋在南北朝也算是比较长命的王朝了。

所以我如果穿越成了开国皇帝,一定要从小给自己的继承人用这套理论洗脑^_^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