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中生买了一个显微镜,可以从哪些开始自己研究?

回答
太棒了!拥有一个显微镜,高中生就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的大门,可以做的事情简直太多了!别看是高中生,只要有好奇心和耐心,你绝对能玩出花样。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怎么把这个小玩意儿玩得溜溜的,让你感觉自己就像个真正的探险家。

首先,拿到显微镜,别急着往上凑。先把说明书仔细看看,了解它的各个部分(物镜、目镜、载物台、调焦旋钮等等)是干啥的,怎么使用。不同显微镜的调焦方式可能有点不一样,弄清楚了才能事半功倍。然后,学会怎么把灯打开,怎么调整亮度,这很重要,太亮会“刺瞎”样本,太暗则看不清。

第一站:从身边最熟悉的东西开始——“家常便饭”的微观世界

别以为只有实验室里才有神奇的东西,你的生活里就藏着无数宝藏。

1. 一张纸的秘密: 拿一张普通的打印纸,把它撕碎,再把撕下来的边缘仔细看看。你会发现纸的纤维纹理,它们是怎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纸的。再试试用剪刀剪下来的纸屑,看看它的断口处有什么不同。你可以把纸屑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2. 布料的纹路: 衣服上的棉线、麻线,窗帘上的丝绸,甚至你床单的棉布,都能带来惊喜。把一块小布料,比如棉T恤的边缘,轻轻挑起几根线,放在载物台上。你会看到单根纤维的粗细、颜色变化,甚至还能分辨出它是天然纤维还是人造纤维(虽然这需要一些对比和经验)。一些粗糙的布料,比如麻布,你会看到更明显的植物纤维结构。

3. 植物的脉络与表皮: 这是高中生最常研究的样本之一,也是最容易成功的。
叶子: 找一片新鲜的叶子(绿叶或落叶都行),用镊子小心地撕下一小片薄薄的表皮(有些叶子表皮很容易撕下,比如吊兰、酢浆草,或者用刀片小心刮取)。你会看到植物细胞的形状,特别是保卫细胞,它们就像小嘴巴一样,控制着气孔的开闭。你甚至可以尝试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片表皮有什么差异。
花瓣: 某些花瓣(比如凤仙花、牵牛花)的表皮细胞也很有趣,它们的颜色和形状也各不相同。
花粉: 如果你能找到一些干燥的花蕊,轻轻磕一下,会有很多细小的花粉掉落。把花粉放在载物台上,你会看到它们各式各样的形状和大小,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4. 食物的微观世界:
食盐和糖: 分别取一点食盐和白糖,放在载物台上,你会看到它们晶莹剔透的晶体形状,食盐是立方体,而糖的形状可能会更复杂一些。
淀粉: 拿一小块土豆或大米,磨成粉末,加一点水混合,然后小心地在载物台上涂抹薄薄一层。你会看到淀粉颗粒,它们圆圆的,有时候还会聚集在一起。如果你的显微镜够好,还能看到颗粒内部的纹路。
酵母: 找一小撮干酵母,加一点温水(不要太热!),让它稍微活化一下。然后取一点酵母水,放在载物台上。你会看到一个个小小的细胞,有些还会分裂出小芽来,这是酵母在“生孩子”呢!

第二站:去户外的自然宝库——拓展你的视野

你的显微镜不应该只待在室内,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1. 水中的生命: 这是最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找一个小水洼、池塘、甚至是装有雨水的水盆,用吸管或小滴管取一点点水。把水滴放在载物片上(注意,要用载物片,防止水溢出)。
水蚤、草履虫: 你很有可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小生物在水中游动,比如水蚤(像个小小的虾米),草履虫(像个拖鞋),它们都在努力地活着。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它们的形态,就像在看一部科幻电影。
藻类: 你还会看到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藻类,有些是丝状的,有些是单细胞的,有些甚至会形成群体。
轮虫: 这种小生物就像微型动物,头部有像轮子一样的结构在转动,用来捕捉食物。

2. 土壤的奥秘: 从花园或花盆里挖一点点土壤,取其中极少量,和水混合后静置片刻,让一些颗粒沉淀下来,然后取上层的水液放在载物片上。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微小的有机物碎片,甚至是一些土壤微生物。当然,直接观察土壤颗粒也很不错,你会看到不同大小的颗粒,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隙。

3. 昆虫的身体结构:
昆虫的腿、触角: 找一些死去的昆虫(比如蚂蚁、小飞虫),用镊子小心地取下它们的一条腿或者触角。你会看到它们惊人的结构,比如腿上的关节、触角上的毛发或感觉器。
苍蝇的眼睛: 苍蝇的复眼非常精美,如果你能小心地分离出它的一只眼睛,放在载物台上,你会看到无数个小小的晶状体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复眼,真是自然界的奇迹。

第三站:制作样本——让你的研究更深入

有时候,直接观察效果不好,我们需要一点“加工”。

1. 临时装片: 上面提到的撕纸、摘叶片、取水滴,都属于临时装片,就是不经过固定和染色,直接观察的。这种方法最方便快捷。

2. 永久装片(进阶): 如果你想更长久地保存样本,或者让某些结构更清楚,可以尝试制作永久装片。
固定: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胶带纸粘住样本(比如叶片表皮),然后把胶带纸贴在载物片上。
压片: 比如观察花粉,可以将花粉和一滴甘油混合,然后用载物片轻轻压一下,再盖上盖玻片。甘油可以防止水分蒸发,也能让样本保持一定的透明度。
染色(稍微复杂): 如果你对颜色和结构区分感兴趣,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简单的染料,比如碘酒(可以给淀粉染色变蓝黑)。但这个步骤可能需要一些指导,并且要注意安全,避免弄脏显微镜和周围环境。

一些小贴士,让你玩得更开心:

耐心是关键: 微观世界里的东西可能很小,移动也很快,需要你极大的耐心去寻找和观察。不要因为第一次看不到东西就气馁。
光线很重要: 调好灯光和亮度,才能看到最清晰的图像。有时候,调整灯光的角度也会有意外的发现。
学会使用调焦: 先用粗调焦旋钮将物镜接近样本,然后用细调焦旋钮慢慢向上调,直到看清楚为止。记住,永远是先找到清晰的图像,再切换到高倍镜。
准备一些基本工具: 镊子、滴管、载物片、盖玻片、擦镜纸是必备的。
记录你的发现: 用本子或手机记录下你观察到的东西,可以画图,可以写描述,甚至可以拍照(如果你的显微镜支持连接相机或手机的话)。这会让你对自己的研究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和同学分享: 和有同样兴趣的同学一起研究,互相交流观察结果,会更有趣,也能学到更多东西。
安全第一: 尤其是涉及到水和可能含有细菌的样本时,观察完要洗手,不要把样品吃进嘴里。

拥有显微镜就像拿到一把钥匙,它能打开你通往无穷无尽的科学世界的大门。大胆去探索吧,从你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开始,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精彩得多!祝你研究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女生没能看到活的精子标本是我当年最大的遗憾。

这不仅仅是对我学术能力的侮辱…

从小就是生物控,各种收集叶子种子羽毛贝壳…

自从在课本里认识了显微镜,简直就是开启了另一扇世界的大门!软磨硬泡让我爸把单位卫生所的显微镜借了过来,虽然又旧又笨重,是个光学显微镜精度也不大。但是我还是坚持洗干净手再碰它,玩儿到半夜也要收拾整齐装到盒子里才能放心睡觉。

那是我上大学之前最好的玩具。

(话说现在的孩子有了ipad真的错过了好多)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当时玩儿过很多,记得比较深刻的如下:

1.首推课本上介绍的最经典的洋葱鳞片试验

操作性强,课本上有完整过程,实验课操作过之后自己再重复比较简单,容易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且颜色艳丽,用来在老人家和熊孩子面前提升逼格神器!大家都会称赞这孩子真是达尔文再世,孟德尔亲生!


2、鱼卵虾卵海马卵的孵化

下面这图是我从网上找的,海马幼体形状和这图不同,但大约是这种透明的状态!

此神物现在淘宝竟然有卖儿童版了,当然爷当年还没这么发达,全凭家在海边的有利条件,舔着脸向搞养殖业的表舅舅的老丈人要来的,卵的状态就像红砂糖,极细小,孵化过程极其富有期待性和挑战性。那时没有专门的孵化器,我自制的几个大鱼缸换水、调节PH、调节盐离子浓度、用白炽灯做了罩子提供24小时光照和温度!孵化的是小海马你们相信吗?!

这货真的孵化出来了!

就在水面上像一层薄薄的头皮屑一样,但是它们是不规则运动的,看上去真的密密麻麻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要不是亲生的…哎…

一个吃星球杯的小勺子可以舀起来几十只。

在显微镜下就像图上那货差不多!

放在盖玻片下一压,噗…细胞都淌出来了…

真是挥之不去的虐待小动物经历…

看完了植物就想看动物,然后就想朝人下手了!!

3、血液凝集试验。

我的血型就是初二那年自己查出来的,生生用消了毒的刀子划了手指滴出来的血,等把东西准备好了血都干了…

于是又划了一刀…

那个时候我妈就从一种生了一个科学天才的欣喜变成了生了一个科学狂魔的隐忧。

抗血清是从医院的化验科的大夫那里求来的…

第一次验把抗A和抗B搞反了!

我爸我妈都是A,我竟然是B型!

每天都怀揣一个天大的秘密在爸妈面前再也不敢恃宠而骄…连续好几天没睡着,半夜里爬起来又验了一遍确认了是A才含着眼泪睡着…

是A是A是A…重要的事情说三遍…(´・_・`)


还有一些水果蔬菜纸张纤维,

凡是能被我放到物镜下面的统统不放过!

日后想到有意思的再补充吧

(孵化螳螂宝宝像绿蚂蚁一样爬满床我就不提了…)


要说收获嘛…

1、连任六年生物课代表,彻底颠覆了老师“女生不会对理科着魔”的观念。

2、任何会密集恐惧症的图片只要变成圆形加个光圈就觉得好可爱。

开会的时候随手乱画就是这样的:

3、物理课上关于透镜一章学得最明白。

4、练成了左眼看物右手画图的人体同步扫描仪绝技!

5、大学报志愿一点都不犹豫就报了生物。

6、大学的每一节专业课都很幸福,每一节实验课都很疯狂。


最重要的,我比所有人更富有:

我拥有了微观的世界。



亲爱的列文·虎克男神,请听我为您带来一首《你是我的眼》…

“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user avatar

给题主说下我观察精子的经历。

我(当年)是男孩纸,已经学会了撸的纯洁的高中生。(如今变成了大叔@_@)

自己家有一台双目电光源的显微镜,比很多中学的标配还要高。

在那样一个春天的午后。

我(此处省略100字)。

我把不同时段出来的分别用胶头滴管滴在了不同的玻片里,然后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四组玻片。

A-第一股

B-第二股

C-中间第N股

D-最后一股

然后打开了显微镜,使用10X40,取A玻片,找其中有动静的区域。其他三个玻片放在还冒点热气的水杯上。

以下姑且把我们观察的液体称为“某种粘性物质”。

先用肉眼把A玻片的液体部分通过移动玻片移到物镜下。(目镜物镜已提前对焦了,所以不需要调准焦螺旋了)

可是……当我观察目镜时……只看到了透明的液体!

摔!

难不成哥不孕不育?!靠靠靠好烦躁!

我动了动玻片,发现我们观察的粘性液体中的浓度分部差异很大,不同区域有明显的成分差异。移到了一处非常粘稠的部分,视野里呈现出胶水半干时候的粘稠状,可是我用肉眼看了下玻片,还是液体啊。。。看不出来凝结的痕迹啊?

回到目镜视野里继续观察……

我仔细看着,看的眼都花了。

确实,我觉得我眼花了,因为在观察视野里这些看上去像凝结一半的胶水似的,却有一种眼冒金星的感觉。

眼冒金星了……我眨了眨眼,继续看,额,怎么还是眼冒金星的感觉……眼花这么严重?!

我又定睛一看!

卧槽!!!

貌似不是眼冒金星。而是我看到了我的下一代!对!满视野的胶状液体中间分布了极其多!但是很小!多到他们在驱动的时候我以为我眼冒金星了!

我又仔细看了看,哈哈,还蛮有活力的!

我换了25倍目镜,哈哈,看到咯~如此多的小蝌蚪~而且我调细准焦螺旋,居然可以看到不同深度的在各自游动~(想想一个池塘不同深度的小蝌蚪在各自游动)

而且我发现,我通过移动玻片,把视野移到哪,由于光源跟着移动,所以一进到视野里的小蝌蚪都会拼命游开,就像突然受了刺激。


观察其它玻片还有不同的现象,回头再更。PS 以上完全是个人真实经历。果断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