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和酱油在常温下点沾的风味,与腌制后混合馅料,再加热,完全不同。
同样的,醋中放蒜泥,点沾温凉的饺子,和点沾刚出锅的热饺子,风味也完全不同。
这种味觉感官相当直接,并不需要像品酒品茶品咖啡那样,训练前中后上中下的狗屁调性。
只要是味觉正常的人,就能尝出差别。
另外,同样的调料,在烹调时,用不同方法加入,在不同时间加入,给成菜带来的作用全都不同。
使醋的方法有:
炝锅开始就烹醋
爆炒时从锅边烹入
爆炒时正常添加
炖煮刚开始软化肉质
炖煮时改变脂肪特性
炖煮途中去腥
出菜关火前点醋
关火不盛菜点锅里的醋
出盘时点醋
上菜后蘸醋
等等。
这只是我知道普通烹饪爱好者知晓的使用方法。
所以,能问出这种问题的人,舌头有问题。
能被这问题问住的人,不太懂享受生活。
如果您二位不承认我对您二位的评价,跟我对线。
非让我恭维一句,那只能说:您们活着可能只为了挣钱罢~
你可以反问他:如果吃饭最后要变成大便的话,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直接吃大便,这样不就不用吃饭了吗?你这么省事,为什么不直接吃粑粑
山水要画远中近三景,还用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就是要一个纵深的层次,回味的空间。
美食也是这个道理,会打一个时间差,比如橄榄先涩后香,茶先苦后甘——倘若食物没有这种属性,我们就营造一个。
所以“外酥里嫩”总比“入口即化”有趣些。周作人吹捧日本点心时说“和糖及果实浑然融合,在舌头上分不出各自的味来”,实在是不知所云。
醋这东西吧,烹调时只是去腥增香,一加热酸就挥发了。要吃醋的本味,还非得蘸着吃。
试想热气腾腾的饺子,蘸上调了醋和芝麻油的蒜泥,一口下去:
醋酸先轻轻敲门,被唤醒的味蕾刚探头看时,迎面遭到蒜的辛辣一击,委屈了吗?滑嫩Q弹的饺子皮又是温柔的抚慰,麻油开始冲撞口腔的边界,随之天崩地裂,面皮破了!
汤汁奔涌而出,如长堤决口,似雪山崩塌,猪肉的肥腻白菜的脆爽香菇的醇厚海米的甘鲜鸡蛋的软嫩韭菜的凛冽,红尘滚滚,应接不暇。
然后杂陈的五味开始交汇幻化,醋的酸变成了醇香,肉的腻变成丰腴,每一种味道都露出迥异的内核,每一次咀嚼都有冗长的回声。情绪到了最高点,贝九第四乐章在你唇齿之间合唱,幸福,全都是幸福。
答主,你找个潮汕大排档,带上你朋友去。随意点些潮汕卤水、蚝仔烙、冻鱼、普宁豆腐,粿……之类的菜。
服务员上菜了~
卤味配蒜蓉醋
蚝仔烙配鱼露
冻鱼配豆酱
普宁豆干配韭菜盐水
粿物配潮汕辣酱
牛肉配沙茶酱
烧鹅配梅膏
小海鲜配三渗酱
炸粿肉等炸物配金桔酱
烧鸡配甜辣酱
水果配甘草、梅粉
一圈吃下来,你朋友或许会改变想法哦
蘸料们露出了鼓励的微笑
反正吃的东西都要变成屎,他又何必费事?不如直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