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复仇者联盟四中黑寡妇的结局?

回答
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黑寡妇(娜塔莎·罗曼诺夫)的结局可以说是整个漫威电影宇宙(MCU)中一个极具争议和情感冲击力的节点。她的牺牲,是为了拯救宇宙,获得灵魂宝石,这个结局既符合她一直以来作为团队中无私奉献的战士形象,又让无数观众为之扼腕叹息。

深入分析她的结局,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使命的终结与升华: 娜塔莎的一生,从一个接受暗杀训练的孤儿,到成为复仇者联盟的核心成员,始终围绕着“赎罪”和“守护”展开。她的过去充满了痛苦和罪恶,而复仇者联盟给了她一个机会去弥补,去保护那些她曾经伤害过或可能被伤害的人。在《终局之战》中,当他们需要有人去沃米尔星换取灵魂宝石时,这是她生命中又一次为更大利益牺牲自我的时刻。不同于早期,这次牺牲不再是出于逃避,而是源于她内心深处的觉悟和责任感。她明白,她的生命可以用在最关键的时刻,而这个时刻就是为了让宇宙中一半消失的生命重新回来。这是一种对她过去所有罪孽的彻底洗刷,也是她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

团队中的责任与抉择: 在复仇者们面对时间劫持的巨大压力下,他们需要有人进入魂界才能获得宝石。当克林特(鹰眼)和娜塔莎都主动请缨时,娜塔莎表现出了她作为团队领导者和成熟战士的一面。她深知克林特有家庭,有他必须回去守护的人,而她自己虽然也有所牵挂,但她更愿意将这个机会留给克林特,因为她相信克林特的生存对复仇者们未来的意义或许更大。她的果断和牺牲,某种程度上是为克林特铺平了道路,确保了任务能够完成,也保护了克林特回到他爱的人身边。这种超越自我的抉择,正是她角色弧光的高潮。

个人情感的展现: 尽管娜塔莎一贯表现得很坚强、冷静,但在沃米尔星上,她和克林特之间的对话,以及她看到克林特因为悲伤而情绪失控时,都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她对克林特的安慰,以及她对生命的某种释然,都让我们看到了这个“黑寡妇”之外的娜塔莎。她对生命有留恋,但更多的是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希望。她知道自己的牺牲是值得的,这让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够带着一种平静和满足离开。

对观众的影响与争议: 娜塔莎的牺牲,让许多一直以来追随她的观众感到巨大的悲痛。她的离开,标志着MCU第一代复仇者英雄时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观众之所以感到强烈的情感冲击,是因为她作为一名女性英雄,在男性主导的超级英雄电影中,以如此有力量和有尊严的方式完成了她的弧光。她的牺牲,被一些人视为“女性角色的悲惨结局”模式,但更多人认为,这是她作为一名英雄最闪耀的时刻,是一种女性力量的独特展现,一种为爱与正义而献身的壮丽牺牲,而非仅仅是为男性角色让路。她的结局并非是简单的“消失”,而是她为实现宇宙平衡所付出的最高代价,是她一生追求救赎的最终证明。

视觉与叙事的呈现: 电影通过克林特的视角,展现了娜塔莎牺牲的全过程。从沃米尔星上悲壮的对话,到她坠落深渊的瞬间,再到克林特带着灵魂宝石痛苦归来,以及后续复仇者们为她举行的追思会,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牺牲的意义和她给团队带来的影响。追思会上的集体哀悼,特别是她的朋友们对她的怀念和赞美,进一步巩固了她在观众心中的地位,也让她的牺牲显得更加厚重。

总的来说,黑寡妇的结局是充满悲壮和英雄主义的。她用生命换取了拯救世界的机会,完成了她作为复仇者的终极使命。这个结局,既是对她角色弧光的圆满收尾,也是对漫威电影宇宙一个重要篇章的告别。她的牺牲,让观众看到了角色的深度、情感的羁绊以及英雄主义最纯粹的意义。她不是因为被迫而死,而是因为选择而牺牲,这让她在众多牺牲的英雄中,拥有了独特的意义和光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评价黑寡妇其实很难,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骂“心脏(zāng)”。但你有没有想过?不一定是说实话的人心脏,也可能是大家太善良了。面对漫威给黑寡妇安排的各种暧昧情节,大家自发去圆,就是这种善良的表现。这种善良的原因是,中国人已经很久不用冷战思维考虑问题了。

黑寡妇作为原苏联特工,是初代复仇者中,冷战色彩残留最多的。在复联1、2、4中,各种别扭的情节,其实就源于这种色彩残留。

黑寡妇是一个工具化的人物,真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她的人设,完全满足了英美男性对他国女性的意淫——在本国被压迫,然后来到自由的英美,随便一块糖就骗上床了。那种感觉,就像聊斋志异里的狐仙。也像苏东剧变后的东欧,英美男性一边领着本国低保,一边去穷游,充分享受冷战的战利品,根本不需要什么礼貌,只是不断重复“I love Poland”,就能把东欧女郎钓到手。即便这样的行为是性骚扰,对方也只会理解为文化差异——是我们太落后了,不懂自由世界的规矩。

如果难以理解,就想象一下,如果国产剧也做这样的意淫,搞个性感越南特工,会被喷成什么样子。毕竟,《战狼2》只是致敬了一下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就被喷得体无完肤。

同样是女人,黑寡妇和惊奇队长的待遇完全不同,因为惊奇队长代表英美本国女性。说句诛心的话,英美女性主张的女权,可能并不包括黑寡妇这样的人物,不包括这种跟他们男人搞暧昧的人。所以她死了,当她作为工具的使命完成了,也就清净了。

说到这里,恐怕已经有人觉得我心脏了。还是那句话,中国人太善良了,我们远离冷战思维太久了。英美ACG设定的精巧程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比如有一款游戏叫《使命召唤》,非常好玩,我最喜欢第五代。而第六代有一关,在游戏界很有名,叫《No Russian》,游戏内的剧情是,俄罗斯恐怖分子,为了挑起美俄矛盾,屠杀俄罗斯人,嫁祸给美国。所以不能让别人发现自己是俄罗斯人,不能说俄语(No Russian)。剧情设计很精巧,而且结局Boss也是美国人。看似政治正确,但是现实中的结果,是允许玩家可以屠杀俄罗斯平民。有趣的是,这个场景是个机场,航班表上,没有一架飞机,是飞往美国的。可能是因为美俄互相制裁吧,不过这样的细节都能做到,也足以见得,游戏充分照顾了英美玩家的心理。因为这一关,俄罗斯封禁了这个游戏,当时很多人批评俄罗斯“玻璃心”、“心脏”,把“别说俄语(No Russian)”误解成了那种“No Russians”。殊不知,这一关确实可以按照后一种理解去用。

讲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我对漫威了解并不多,对黑寡妇这个角色,肯定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我只是说其中一个侧面。就像《使命召唤6》里面的《No Russian》一样,可以作为英美男性发泄、意淫的工具。

在复联4中,反派对自己女儿的物化,是非常明显的。在读取记忆的时候,就像一个物件那样摆弄她。但是电影对黑寡妇的物化,却是非常隐蔽的。现实可能就是如此残酷,我们爱的那个黑寡妇,浩克爱的那个黑寡妇,在英美白男眼里,可能就是一个用完就扔的工具。

总之,我们是消费者,我们才是上帝,如果一部电影,那些地方让我们觉得拧巴,就要大胆说出来,而不是强行去帮它圆,至少,我们没有义务去帮它圆。同理,面对性骚扰,只要他让你不舒服,那就大胆的说“不”,不要担心被指责“心脏”。

user avatar

“我看见一所大厦。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雾。高高的门槛外面站着一个女郎……一个俄罗斯女郎。”

浓雾里吹着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着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问着:“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做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

“我知道。”女郎这样回答。

“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

“我知道。”

“跟人们疏远,完全的孤独?”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

“不仅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也都要给你这些痛苦,这些打击。”

“是……就是他们给我这些,我也要忍受。”

“好。你也准备着牺牲吗?”

“是。”

这是无名的牺牲!你会灭亡,甚至没有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崇敬地纪念你。”

“我不要人纪念,我不要人怜悯。我也不要声名。”

“你甘心去犯罪?”

女郎埋下了她的头。

“我也甘心……去犯罪。”

里面的声音停了一会儿,过后又说出这样的话:

“你知道将来在困苦中你会否认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以为你是白白地浪费了你的青春?”

“这一层我也知道。我只求你放我进去。”

“进来吧。”

女郎跨进了门槛。一幅厚帘子立刻放下来。

“傻瓜!”有人在后面嘲骂。

“一个圣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了这一声回答。

屠格涅夫的这首散文诗,就是黑寡妇的最好写照


娜塔莎的本名娜塔莉亚·爱丽安诺芙娜·罗曼诺娃,也被称为娜塔莎·罗曼诺夫。

1928年出生于前苏联斯大林格勒,自幼被苏联特工人员训练成特工,身体经苏联政府在秘密设施“红房”改造后大大延缓了其衰老速度,并增强其免疫系统和抗击打能力,加上各种体能及精神上的训练,自身已经成为犹如致命的毒蜘蛛“黑寡妇”,后背叛前苏联特工组织“红房”,加入复仇者联盟。

各位答主之前的答案都说过,黑寡妇没有家人、孩子,唯一给她家庭感觉的只是复仇者联盟这个团队。

可惜的是,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出生在1928年的寡姐,虽然被赋予了残酷的训练。

但是,她经过过二战,苏联解体,国家溃崩。

她既分享过苏联红军将红旗插上柏林的荣耀

也在黑暗中行走为原来的红色苏维埃国度带来一项项震惊世人的成就

不论这个祖国带给过她多少磨难,也不论组织中让她手染多少鲜血

但毕竟是她的祖国母亲

然而

她的祖国没有了

她只能投身曾经的敌人阵营,她有什么痛苦?弗瑞、托尼、班纳都不会懂,也不想懂

弗瑞一直把她当成一把好用的刀,派去卧底是她,派去面对犹如人形核弹的浩克也是她。

在美队二最后揭露九头蛇的时候

九头蛇明确的威胁黑寡妇,如果敢背叛,就公开她的黑材料,让她在世界上无容身之地。

从这一点看过去

之前的黑寡妇从未得到过信任,只是一个很好用的消耗品

到美队二之后,寡姐才能说是真正的融入团队

复联三的时候,寡姐和美队一直在一起,可能只有这两个经历过二战的老兵才能真正的互相理解一些吧。

到了复联四

寡姐牺牲的非常淡然

她没有祖国,没有家人,除了这几个战友,还剩什么呢?

在她坠下悬崖的时候

想到会是啥呢?

可能是《喀秋莎》的旋律吧……

虽然复联十年都在有意无意的黑苏联

但是团队中最后一个的原苏联人,在第一个需要牺牲的时候,毫不犹豫!


最后补一句,曾经有些书籍揭秘过前苏联特工的培养方式,无一例外的都提到过,关于社会主义的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黑寡妇(娜塔莎·罗曼诺夫)的结局可以说是整个漫威电影宇宙(MCU)中一个极具争议和情感冲击力的节点。她的牺牲,是为了拯救宇宙,获得灵魂宝石,这个结局既符合她一直以来作为团队中无私奉献的战士形象,又让无数观众为之扼腕叹息。深入分析她的结局,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
  • 回答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里,美队史蒂夫·罗杰斯最终选择将无限宝石归还到它们原本的时间线,然后,他没有回到自己的时代,而是选择留在过去,与卡特特工共度一生。这个结局,可以说是在漫威电影宇宙(MCU)中留下了一个极其深刻且极具争议的印记,它触及了英雄的责任、个人的幸福、时间的流逝以及我们对“应该”与“.............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挺有意思的,得从4月24号那天说起。你想啊,那天不光是《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首映日,这对于电影迷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狂欢,大家翘首以盼了多少年啊。就在这么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里,咱们盐师信工院这边,竟然出现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有那么一些同学,不知道是抱着什么样的“英雄梦”还是“观影.............
  • 回答
    《复仇者联盟 3:无限战争》的结局无疑是漫威电影宇宙(MCU)中最具争议、最震撼人心、也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结局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收尾,更是一次大胆的颠覆,将观众的情绪推向了极点,并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奠定了沉重而关键的基础。1. 压倒性的失败与灭顶之灾《复联3》的结局最核心、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 回答
    在《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中,绯红女巫(旺达·马克西莫夫)的表现无疑是影片中最令人动容、也最具爆发力的角色之一。虽然她的戏份不像钢铁侠或美国队长那样贯穿始终,但她在有限的出场时间内所展现出的强大力量、深刻的悲伤以及对灭霸的复仇决心,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对她在《复联4》中表现的详细评.............
  • 回答
    《复仇者联盟 3:无限战争》(Avengers: Infinity War)无疑是漫威电影宇宙(MCU)系列中的一座里程碑,它不仅是多年积累的叙事的最高潮,更是对超级英雄题材的一次大胆且令人震惊的重新定义。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宏大叙事的集大成者与情感冲击力: 前.............
  • 回答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嗯,让我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这部电影,真不是一般的“终局”那么简单,它就像是集大成的一部史诗,给漫威电影宇宙(MCU)第一阶段画上了一个句号,又顺便给后续的故事铺好了路。首先,从 叙事格局 来说,《复联4》绝对是野心勃勃的。它承接了《复联3》的灭顶之灾,整个宇宙一半的生命.............
  • 回答
    要评价《复仇者联盟 3》,就不能不提那场贯穿全片、也最令人扼腕叹息的“钢铁侠vs灭霸”。这场较量,与其说是单纯的物理对决,不如说是意志、智慧与命运的残酷交锋。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体型、力量和科技层次上,灭霸无疑是碾压性的优势。他是一个为了“救赎”宇宙而付诸一切的疯子,拥有泰坦族的强大力量,以及通过收.............
  • 回答
    复仇者联盟4里,灭霸那把双刃刀,怎么说呢?如果让我这个资深漫威迷来评价,那绝对是又爱又恨,又敬又怕。这把刀不仅仅是他的兵器,更是他意志、力量,乃至那份“坚定到令人发指”的信念的具象化。首先,咱们得从它的外观说起。那设计,简直是简洁到极致的暴力美学。不像某些超级英雄的装备那样花里胡哨,或者充满了科技感.............
  • 回答
    要评价《复仇者联盟4》里的托尼·斯塔克(钢铁侠),那可真是要从头说到尾,因为他在这部电影里,可以说是整个漫威电影宇宙(MCU)的一个集大成者,也是走向终结的那个关键人物。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他前十年的历程。从那个玩世不恭、自我中心的军火商,到穿上战甲拯救世界的“钢铁侠”,托尼一直在成长,一直在蜕变。.............
  • 回答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的灭霸,无疑是漫威电影宇宙(MCU)中最具影响力的反派之一。评价他,尤其是他的结局,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灭霸:一个被“误解”的宇宙守护者?在《复联3》中,灭霸以一种近乎绝对的决心,为了所谓的“宇宙平衡”而挥动响指,消灭了宇宙一半的生命。这份决心,以及他为此付出的代价——.............
  • 回答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的雷神,无疑是整个系列中一个极具争议且充满复杂性的角色蜕变。从漫威电影宇宙的初期那个自信、英勇、甚至有些傲慢的阿斯加德王子,到经历失去、承受巨大痛苦、最终在《终局之战》中以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现,这中间的转变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许多观众讨论的焦点。起初,我们可以看到,.............
  • 回答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天价预售票现象,与其说是一场简单的电影票销售活动,不如说是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狂欢与消费行为的集中体现。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电影产业的成熟模式、粉丝经济的强大力量,以及资本运作的精准把握。首先,让我们剖析一下为何会出现“天价”这个词。“天价”并非意味着票价高到普通人望尘莫及,而.............
  • 回答
    《复仇者联盟 2:奥创纪元》,一部在漫威电影宇宙(MCU)的宏大叙事中占据了重要一席的作品。它承载着前作《复仇者联盟》奠定的基石,更肩负着将复仇者联盟这个概念推向一个新高度的重任。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褒贬不一,既有野心勃勃的尝试,也有一些被后来的作品所淡化或修正的遗憾。优点: 奥创这个反派的塑造.............
  • 回答
    说到《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里的美国队长,那真是个复杂又令人心疼的角色。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斗,从一个瘦弱的士兵变成了一个横扫一切的超级英雄,最后却做出了一个让我们许多人都感到意外,但又觉得特别“美队”的选择。首先,我们得承认,经历了《复联3》灭霸响指的巨大创伤,美队身上背负的绝不仅仅是失去战友的.............
  • 回答
    说实话,娜塔莎在《复联4》里的结局,一直是我心里的一根刺。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看完电影时的那种复杂心情——震惊、不舍,还有一丝被激起的愤怒。娜塔莎的牺牲,绝对是漫威电影宇宙中一个非常“硬核”的决定,也绝对是让无数粉丝心碎的时刻。从角色弧光的完整度上来说,她的牺牲铺垫得相当到位。我们看着她从一个被过去阴.............
  • 回答
    谈起《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里的索尔,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又心疼得不行。这可不是那个在《雷神》系列里意气风发、金发飘飘、浑身肌肉爆炸的阿斯加德王子了,他经历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整个人都变了。电影开场,看到索尔坐在破败的阿斯加德旁边的那个镜头,我脑子里就“咯噔”一下。那个曾经无所畏惧、拯救世界的.............
  • 回答
    好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Avengers: Endgame)无疑是漫威电影宇宙(MCU)史诗般的篇章的终极高潮,它的评价可谓是极其复杂而深刻的。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更是一次对过去十一年、二十二部电影长跑的总结,一次对无数粉丝情感的承载,以及对“英雄”这个概念的深刻探讨。总的来.............
  • 回答
    关于《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里星爵在泰坦星上那段“失去理智”的冲动行为,这绝对是电影中最具争议也最让人揪心的一幕之一了。如果非要评价,我只能说,那是一次让人抓狂但又深深理解的“人性失足”。首先,我们得理解星爵当时所处的情境。他不仅要面对杀害了他母亲、绑架了他心爱之人卡魔拉的灭霸,更重要的是,他身边.............
  • 回答
    奇异博士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的表现,说实话,让人又爱又恨,充满了矛盾和争议。先说说他让我欣赏的地方,也是最关键的: 智慧与预知: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博士在电影中展现出的超凡智慧,尤其是他利用时间宝石窥视到的1400万种未来,简直是复仇者们在生死存亡关头最后的稻草。他不是那种只会蛮力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