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飓风营救当中的情况是真实的吗?法国有那么乱吗?

回答
“飓风营救”这部电影确实改编自真实事件,但情节的戏剧化处理和对法国混乱程度的描绘,更像是为了增强影片的观赏性和刺激感而创作的。让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关于“飓风营救”的真实性:

电影的核心故事,即一位退役的特工利用自己的技能去营救被绑架的女儿,这类事件并非完全虚构。在现实世界中,确实发生过一些由个人力量或小团队对犯罪组织进行反击,并成功解救人质的案例。然而,“飓风营救”中的情节,尤其是主角布莱恩·米尔斯(连姆·尼森饰演)展现出的那种几乎无所不能、超乎常人的战斗力和情报获取能力,是经过艺术加工的。

专业技能的夸张: 米尔斯作为一名身怀绝技的前特工,他的战斗技巧、对付不同类型罪犯的策略、以及在陌生环境中快速适应和利用一切资源的能力,都被极大地强化了。现实中的退役特工或许有扎实的训练基础和丰富的经验,但不太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如此高效且几乎毫发无伤的方式,瓦解一个规模不小的犯罪网络。
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电影中,米尔斯能够轻松入侵各种系统,获取详细的个人信息、实时监控画面,甚至定位到精确的地点。虽然现代科技确实能做到很多,但电影中的操作流程往往简化和加速了许多,以符合叙事节奏。现实中的信息追踪和获取,通常需要更复杂的流程、更长的准备时间,并且会受到法律和技术限制。
犯罪网络的规模与效率: 影片中描绘的涉及人口贩卖的犯罪网络,虽然规模庞大且组织严密,但其在被米尔斯一人几乎“团灭”的过程中展现出的脆弱性,也带有戏剧性的安排。现实中,这类犯罪组织往往更加隐蔽,且可能拥有更强的反侦察能力和应对机制。

关于“法国有多乱”的描绘:

电影中对法国的描绘,尤其是在巴黎的地下世界,给观众留下了“法国非常混乱”的印象。这其中包含了对某些现实问题的反映,但同样存在艺术渲染的成分。

人口贩卖问题的存在: 不幸的是,人口贩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法国也未能幸免。电影中描绘的涉及年轻女性被绑架贩卖的罪行,是真实存在的。这些犯罪活动往往隐藏在社会的阴暗角落,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电影通过揭示这一残酷的现实,也引发了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电影为了营造一种紧张、危险的氛围,可能会选择性地展示巴黎一些相对破败或治安相对较差的区域,或者侧重于表现犯罪活动发生的环境。这并不代表整个法国或巴黎就是如此混乱不堪。巴黎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既有光鲜亮丽的旅游景点和繁华街区,也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某些区域的治安挑战和流动人口的聚集。
欧洲社会的社会问题反映: 欧洲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类似的人口结构变化、移民融合、贫富差距等社会挑战。法国作为欧洲重要的国家之一,也未能完全避免这些问题。电影中的一些情节,例如对移民社区的描绘,或许也暗含着对这些社会现实的影射。但将这些零散的社会问题放大并与极端的犯罪活动联系起来,是电影为了情节冲突而采取的手法。
“乱”的定义与程度: “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说法国存在犯罪活动、社会不平等和部分地区治安有待加强,那么可以说是“乱”的。但如果将电影中描绘的、由一个孤胆英雄几乎凭一己之力解决的极端犯罪场景,等同于法国的普遍治安状况,那显然是失之偏颇的。法国总体上是一个法治健全、治安稳定的国家,与电影中展示的极端情况有很大区别。

总结来说:

“飓风营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动作片,它成功地将个人英雄主义、惊险刺激的情节与一些现实社会问题(如人口贩卖)相结合,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观影体验。电影中的许多桥段和对法国“混乱”程度的描绘,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和增强电影的吸引力而进行夸张和艺术化的处理。

现实中的法国,和任何一个国家一样,有其光明和阴暗的两面。它有美丽的风景、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包括犯罪活动的存在。但将电影中的极端情境作为衡量法国社会现实的唯一标准,则是不准确的。电影提供的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不是一份详尽的社会调查报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巴黎遇险,中国姑娘的真实遭遇!——这不是电影

  巴黎并不是每个人心中的浪漫之都,此地极高的犯罪率和光天化日的偷窃抢劫让这个城市的旅游满意度持续走低。两个星期前,我第二次来到巴黎,一半为了工作一半自己玩,我很了解这里的偷窃和抢劫已经明目张胆到何种程度,因此一直很小心。然而,我从未想过,在即将离开巴黎飞往尼斯的前一晚,我竟会遭遇到与电影《飓风营救》在同一地点一模一样的情景——绑架!既然我此刻在电脑前打字,说明我一切安全,与电影中的坑爹女主角不同,我逃掉了。现在把事件重述,告诫后人。

  7月19日凌晨三点43分,我正在酒店里睡觉,被我房间的内线电话吵醒。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在电话响起的时候,我以为是morning call,拿起手机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时间,凌晨3点43,并不是morning call,因此很疑惑。

  接起电话,是一个男声,说是reception,请我立即离开房间到楼下大厅去,我的信息出了问题需要核实。

  我问为什么,他只说请我立即离开,我又问为什么,他挂掉了电话。

  当时我没有理,觉得不合情理,再有问题,也不至于半夜三更把我赶走。于是关了灯准备继续睡,然而十分钟不到,有人敲我的门。

  半夜三更被敲门是很恐怖的事情,我立即起床飞到门边,问怎么了,还是那个男声,说lady你现在必须下楼到大厅来,你不可以在房间里了,必须离开。我又问为什么,门外没有声音了。我在门前听了一会儿,安静的。

  这时我已经完全没有睡意了。当时的判断是半信半疑。虽然知道巴黎犯罪率极高,我一单身女性独自在酒店其实很不安全,更别提半夜三更出门去;信的是,因为我住的是国际五星,这是一家很有声誉的酒店,对于客人的安全应该有足够的保障,秉承这一点,我穿着睡衣就出门了。

  出门之前,我不是没有考虑,我有想过如果一旦出了事情,我要怎样自救。因此,我在房间里把法国报警设为手机快捷键,在下楼到大厅的一路上,我详细观察了楼梯、电梯、洗手间、火警箱的位置,而正是我当时的这一点点“先见之明”,在后来救了我的命。

  我住酒店的五楼,酒店客房一共有八层,我坐电梯直接摁到大厅的0层。

  出电梯的一瞬间,我扫了一眼大厅,瞬间就意识到,糟了要被坑。当时我眼前的情景是,lobby只开了一半的灯,reception一个活人都没有,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酒店门口,车门大开,一个中东人站在车门前,一个黑人站在lobby中间,白色蓝纹T恤,人高马大,看见我下来,伸出手快步走过来要抓我。我当时刚刚跨出电梯几步,下意识地自我保护般,指着他说你站住,他回头跟那个中东人说了句话,就在这一秒不到的时间里,我转身就跑。

  我面对的第一个选择是:跑楼梯还是坐电梯。

  0、1秒思考:坐电梯!因为我跑楼梯他们会上来追,我不可能跑得过他们,而且在楼梯里面被抓,喊都没人听到,坐电梯最起码还有机会摁紧急呼叫按钮。电梯门打开,我来不及回头看,直接砸向关门键,好在国际五星的电梯也给力,闭合超级快····第二个选择是,摁几楼。

  当时我没有时间思考,若那黑人追上来摁电梯,我就毫无逃开之路,所有的动作都是在不到一秒种内一气呵成,我砸向关门键后,立即把四楼到八楼所有按键摁下。

  其实这个涉及到一个常识,我在书上读到过,无论多快的电梯,三层之内,人在楼梯的奔跑速度是可以达到的,就是说,三层之内,后面的黑人是可以跑楼梯把我截住的,所以我一定要摁三楼以上,我住五楼,但我不能回五楼,因为担心上面有人截我,所以索性全摁了,也算是个迷惑的措施。

  电梯到四楼只有几秒钟的时间,我在电梯里面把高跟鞋脱掉,免得跑步有声音,出电梯后,我立即朝火警窗的方向跑,敲响了酒店的火警,然后躲进了保洁间最里侧。其实最近的地点是洗手间,但我不能去,如果那黑人在楼下看到电梯停在四层,他们一定会去检查四楼的洗手间,因为躲进洗手间是每个人的第一反应,所以我绝对不能去,而除了保洁间,四楼实在无处可躲了。我蹲在那个黑暗的角落,虽然全身冰冷但还好头脑清醒,也没有怕,立即把手机调到静音,免得手机声响招来祸端。酒店火警乌拉乌拉地响,过了大概十几分钟,我听到外面很吵了,客人和工作人员陆陆续续出门来,我才敢站起来走出去......

  事情其实没有电影里那样刺激,我甚至不知道那两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当时也没有特别怕,脑子中只想一件事,就是让自己安全。之后,我联系我同事,说明事由,他过来跟史上最不靠谱的法国警察交涉,我当时还兴高采烈地跟同事讲怎么回事,他却直后怕,说我怎么可以这样相信人,在巴黎,别说我一个女人,就算他一个大男人半夜也是不敢下楼的,会被杀的!我仍旧没有过于担忧,想着好在已经安全,然而我同事要深究,为什么半夜reception没有人,为什么那两个人会知道我的房间内线,为什么酒店不提供监控记录,为什么是我?

  大概知道事情真相后,我才开始真正地恐惧。

  reception有内鬼是跟法国黑社会联络的,专门找独自住在高级酒店的人下手,男的劫财,女的抓走卖掉。我当天从巴黎春天购物回来,回酒店的时候就被盯上,因此有了半夜的那一幕。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当天只来了那两个人抓我,也正好因为那个黑人回头说了一句话,给了我一瞬间的逃跑时间。我现在非常佩服当时自己冷静的分析,如果哪怕一步的判断失误,现在我的命运则截然不同。知道自己差点被绑架后,我没有办法呼吸,跟同事讲,法国我待不了,我要走。他说有同事在苏黎世,要不要去,我说好。第二天下午,瑞士同事开车在琉森接到我,直到那时,我才放下心来。

  我的“酷炫”经历,算是有惊无险,今后必不再一个人去法国,也希望能给那些“独自旅行涤荡心灵”的文青们一个警示。欧洲分外混乱,不可轻信于人,失财是小,人身安全万万要保证,一旦遇到危险,不能惊慌,就当做自己在拍电影,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往往能够给你最正确的判断。

  (后怕过后,我的大脑为了保护自己,选择了自动删除部分记忆,所以当时一些细节的反应,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如有遗漏,后续补充。)

  总之,个人建议,巴黎并不是一个最优的旅游目的地,出门在外,请一切小心,保证安全,愿所有游客平安愉快。

  (原作者刘瑾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