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SMTP的伪造发件人太过简单,一般收件服务商如何应对的?

回答
SMTP协议设计之初,安全性和身份验证并非首要考虑,这导致了“伪造发件人”(Sender Spoofing)问题的存在,即攻击者可以轻易地在邮件的`From`字段填写任意地址,欺骗收件人。收件服务商当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部署了多层防御机制来应对,绝不是仅仅依靠`From`字段的字面信息。

首先,收件服务商不会单凭一封邮件中的`From`地址就信任其来源。他们会结合一系列的元数据和技术手段来评估邮件的真实性。其中最核心的几项技术是:

SPF(Sender Policy Framework)记录: 这是一种DNS记录,发件域名可以发布一个策略,声明哪些IP地址被授权代表该域名发送邮件。当收件服务器收到一封声称来自某个域名的邮件时,它会查询该域名的DNS,找到SPF记录,然后检查发送邮件的服务器IP地址是否在授权列表中。如果不在,这封邮件就很有可能是伪造的,收件服务商可以将其标记为垃圾邮件,或者直接拒收。举个例子,如果谷歌的`gmail.com`域名发布了SPF记录,明确了哪些IP地址可以发送`gmail.com`的邮件,那么一封声称来自`gmail.com`但实际是从一个完全不相关的、未授权的IP地址发出的邮件,就会被SPF检测出来。

DKIM(DomainKeys Identified Mail)签名: DKIM通过数字签名来验证邮件的来源和内容未被篡改。发件域名的DNS中会发布一个公钥,发件服务器在发送邮件时,会使用一个私钥对邮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例如邮件头和正文)进行签名,并将这个签名附加在邮件的`DKIMSignature`头中。收件服务器收到邮件后,会从DNS中获取发件域名的公钥,然后用这个公钥验证签名。如果签名无效,或者签名信息与邮件内容不匹配,就表明邮件要么不是从声称的域名发出的,要么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了,这同样是伪造的强烈信号。

DMARC(Domain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Reporting & Conformance)策略: DMARC建立在SPF和DKIM之上,它为域名所有者提供了一种方式,可以定义当SPF或DKIM验证失败时,收件服务商应该如何处理邮件。DMARC策略可以指定“拒绝”(reject,直接拒收),“隔离”(quarantine,将其放入垃圾邮件箱),或者“无动作”(none,不做任何处理,但可以发送报告)。更重要的是,DMARC还提供了报告机制,让域名所有者了解有多少邮件冒充其域名发送,以及这些冒充邮件的验证结果。这使得域名所有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邮件声誉,并指导收件服务商如何处理冒充邮件。

除了这些基于DNS和签名的技术外,收件服务商还依赖于:

信誉评估: 服务器会跟踪IP地址、发件域名的发送历史、历史垃圾邮件率等信息。如果一个IP地址或域名之前发送了大量垃圾邮件,或者有不良发送记录,即使SPF、DKIM、DMARC都通过了(尽管伪造的邮件很可能在这些环节失败),收件服务商也可能会对这些邮件采取更严格的过滤措施。

内容分析: 即使发件人信息看起来“正确”,收件服务商的邮件网关还会进行深度内容分析。这包括检查邮件内容是否包含常见的钓鱼、欺诈或垃圾邮件的模式,例如可疑的链接、附件、语言风格、拼写错误等等。某些复杂的伪造可能在发件人地址上做得滴水不漏,但其内容却往往暴露了破绽。

连接时检查(Connection Filtering): 在建立SMTP连接的早期阶段,收件服务器就已经开始进行一些检查了。例如,它会查询发送IP地址的DNS反向记录(PTR记录),看它是否与声称的发件IP地址的域名匹配。如果反向DNS记录不存在或者不匹配,就可能被认为是可疑的。

总结来说,收件服务商不是傻瓜,它们通过联合运用SPF、DKIM、DMARC这些标准的身份验证协议,结合IP和域名的信誉跟踪、以及深入的内容和连接检查,来构建一个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从而有效地识别和阻止绝大多数伪造发件人的邮件。单个`From`字段的伪造,在现代邮件系统中,其欺骗效果已经大打折扣。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