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湿润疗法真的能够有效作用于面部皮肤吗?

回答
湿润疗法,听起来就带着一丝温柔和治愈的色彩,对咱们脸上的娇嫩肌肤,它究竟有没有那么神乎其神的效果呢?其实,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效果还挺实在,关键在于它怎么“湿润”以及“疗”在哪里。

咱们先来拆解一下“湿润疗法”这个概念。它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医美项目,更多时候是指一种科学的皮肤护理理念,核心在于维持皮肤的“湿润度”,并且通过这种湿润来帮助皮肤自我修复,达到“疗愈”的目的。这里的“湿润”可不是简单地涂点水在脸上,而是指给皮肤提供充足的水分,并且锁住水分,创造一个适合皮肤正常生理功能运作的环境。

那为什么说它对脸部皮肤特别有效呢?咱们的脸部皮肤,可以说是全身皮肤里最暴露在外的,也是最娇贵的。风吹日晒、空气污染、熬夜加班、甚至我们时常变换的护肤品,都会让它悄悄地“干涸”,屏障功能也跟着受损。当皮肤干燥、屏障受损时,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摸起来粗糙、容易泛红、紧绷感、甚至冒痘痘、泛油光(是的,干性皮肤有时也会冒油,因为皮肤缺水,反而会失衡出油)。这时候,湿润疗法就派上用场了。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湿润疗法的作用机理:

1. 强化皮肤屏障,建立“防御工事”:

皮肤最外层有一层叫做“角质层”,它就像我们身体的城墙,负责把身体内部的水分锁住,同时抵挡外界的细菌、病毒和刺激物。角质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主要由神经酰胺、胆固醇、脂肪酸组成)。当皮肤缺水,或者用了过于刺激的清洁产品,这层“城墙”就会出现裂缝,变得不完整。

湿润疗法通过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能够补充细胞间脂质的成分(比如一些含有神经酰胺、脂肪酸的保湿产品),可以帮助受损的角质层细胞重新吸收水分,让细胞饱满起来。同时,这些成分也能填补角质细胞之间的空隙,就像给城墙“修补砖缝”,重新建立起一个完整、坚固的屏障。一旦屏障功能恢复了,皮肤就能更有效地锁住水分,外界的刺激物也难以侵入,自然就不容易泛红、敏感了。

2. 促进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和修复:

皮肤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更新,都需要一个湿润的环境。想象一下,一颗种子要在干燥的土地上发芽生长,远不如在湿润的土壤里来得快和健康。同样,皮肤细胞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下,它们的代谢活动也会更加活跃,老的坏的细胞能够更顺利地脱落,新的健康的细胞得以更快地生成和成熟。

湿润疗法不仅仅是补水,它还会使用一些“促愈合”的成分。比如一些含有维生素B5(泛醇)、积雪草提取物、尿囊素等成分的产品,它们本身就有舒缓、修复的作用。当皮肤屏障好了,这些成分就更容易渗透到皮肤深层,发挥它们的作用,加速皮肤的自我修复过程。所以,对于一些因为干燥引起的细纹、脱皮,甚至痘痘留下的痘印,湿润疗法都能起到温和的改善作用。

3. 提升皮肤的光泽度和弹性:

饱满的水分会让皮肤细胞充盈,反射的光线也会更均匀,所以皮肤自然就会看起来更加透亮、有光泽,不再是那种干巴巴的哑光感。同时,充足的水分也能让皮肤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保持良好的状态,增加皮肤的弹性和饱满度,摸起来的手感也会更柔软、细腻。

那么,具体该怎么“湿润疗法”呢?

这可不是随便糊一层保湿霜就完事了。它更像是一种循序渐进、温和呵护的过程:

温和清洁是基础: 别再用强力清洁的洁面产品了,选择氨基酸类或者温和的皂基洁面,用温水洗脸,避免过度摩擦。清洁的目的是去除污垢和多余油脂,而不是把皮肤天然的保湿因子也洗掉。
多层次补水: 不要只依赖一种保湿产品。可以先用一些含有透明质酸、甘油等成分的保湿水或精华,给皮肤打底补水。这些成分像海绵一样,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并将其带入皮肤。
锁水是关键: 补水之后,一定要用含有神经酰胺、角鲨烷、天然保湿因子(NMF)等成分的保湿乳液或面霜来锁住水分。这些成分能够填补角质细胞间的缝隙,形成一层锁水膜,防止水分流失。油皮的朋友也不用害怕,可以选择质地清爽的锁水产品,比如含有角鲨烷的精华或者清透型的面霜。
湿敷是个好帮手: 如果皮肤特别干燥或者有泛红情况,可以用一些舒缓型的化妆水进行湿敷,但注意,湿敷的时间不宜过长,以感觉皮肤湿润但不至于滴水为宜,而且要选择无酒精、无刺激的产品。
避免刺激源: 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在极冷、极热的环境中,或者强风吹拂。一些含有酒精、香精、皂基的护肤品也要暂时避开。
内外兼修: 别忘了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这些也是维持皮肤健康湿润的重要因素。

所以,湿润疗法对脸部皮肤到底有没有效?

答案是:非常有效,而且是一种相对温和、能从根本上改善皮肤状态的方法。 它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奇迹”,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呵护,通过恢复皮肤自身的健康机能,来解决各种皮肤问题。尤其对于那些因为干燥、屏障受损而引起的泛红、敏感、粗糙、暗沉等问题,坚持湿润疗法,你会看到肉眼可见的改变。

这是一种回归皮肤本质的护肤方式,简单却不容忽视。当你感受到皮肤不再紧绷,摸起来滑滑嫩嫩,看起来也有了健康的光泽时,就会明白,这种看似朴实的“湿润”,其实蕴藏着强大的治愈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简单说说啥是湿润疗法。

大家知道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吗?其实是皮肤,我们人体整个体表的皮肤如果全部铺开来算大约有2㎡,重约5kg。所以,毫不为过的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就是皮肤了。所以,在临床上,对于伤口的处理始终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而且对于伤口处理的结果,往往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皮肤伤口,根据受伤时间内(急性/慢性),受伤累计的皮肤深度(部分皮层/全层伤口)和受伤原因等有不同的分类,但对其护理的基本遵循同一个大原则。

1. 清除刺激源(比如烧伤,化学伤,要马上用水冲洗)

2. 清除坏死组织

3. 预防控制感染(伤口清洁,消毒)

4. 保护伤口及周围组织

5. 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

而这第五点嘛,就是基于湿润疗法的理论。上世纪60-70年代,George winter教授以幼猪为试验对象进行伤口愈合的研究[1],他发现保持伤口的湿润性(用聚乙烯膜覆盖猪的伤口),伤口上皮化率增快了50%,基于此理论,慢慢发展出了一种被称为湿润疗法的治疗手段,由此证实了湿润疗法比干燥伤口疗法愈合速度更快,且不易留下疤痕。所以对于伤口的愈合,环境的封闭湿润程度,可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2]

而湿润疗法修复伤口之所以具有明显的优势,简单来说主要因为,湿润环境有利于表皮细胞游泳和移行,有利于上皮细胞爬行,使得伤口组织修补速度更快,而传统的干性疗法,保持伤口局部脱水或干燥,反而会导致细胞行动受阻,修复速度也因此会变慢。因为上皮细胞无法在干燥结痂的细胞层移动,所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绕过结痂层,向痂皮下的湿润组织移动。

另外,湿润疗法在具体的处置上,除了用伤口渗出液保持湿润性以外,还要借助药膏和敷料来实现,这样可以保持良好的油性湿润环境,而敷料包括最常用的纱布,以及水凝胶、藻酸盐等辅料,可以吸收多余的伤口渗出液,从而调节伤口的干湿度;同时药膏还与纱布结合形成一层油性保护层,可有效防止粘连伤口,阻挡外界病菌侵入,并且制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的生长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l时至今日,除了治疗以外,基于湿润疗法的原理,也有不少相关的产品被开发出来,但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创伤治疗层面:

有利用湿润疗法的伤口敷料和创口贴。比如,邦迪的亲水胶质敷料和保湿创口贴,这些产品覆盖创面的地方是用水胶体素材制成的。而伤口的渗出液可以被亲水性水胶体粒子吸收,膨胀,从而为伤口提供一个良好的湿润环境。这些材料往往刚贴上去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渗出液渗出来,所以一天内需要进行数次更换。

3M也有同类产品

再比如,由日本的湿润疗法创始人夏井睦医生发明的Plus Moist (湿润敷料),这种敷料的优点是,无论是哪种性质的伤口都能使用。但它和水胶体治疗材料不一样,它没有粘性材料,所以需要创口贴来固定住它,否则就无法使用。

还有问题提到的面部皮肤护理层面:

近年,在护肤品上,也开始有基于湿润疗法的产品出现,比如日本皮肤科医生研发的护肤品牌pluest,该品牌的产品就高度还原了湿润疗法的原理,它家的洁面是利用保湿剂来清洁,不仅清洁还能保湿,其保湿原理就是利用含有丰富湿润成分的水凝胶,使其清洁完还可以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保湿层,保持皮肤自身的水分不流失,从而维持皮肤的湿润环境,保湿同时加速修护肌肤问题,提升皮肤的自愈能⼒。

这些年来,其实我们越来越频繁的看到,各种医学技术,通过应用转化被利用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转化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又能更好的促进研究的推动与热情,希望这样的良性循环越来越成熟稳定吧。

参考

  1. ^ [1] Winter G D . Some Factors Affecting Skin and Wound Healing[M]. Macmillan Education UK, 1976.
  2. ^ [1] D Mccoll, Cartlidge B , Connolly P . Real-time monitoring of moisture levels in wound dressings in vitro: An experimenta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2007, 5(5):316-322.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