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小说《废都》?

回答
《废都》这本书,一经问世就激起了千层浪,争议声不断,但即便如此,它在很多读者心中依旧占据着特殊的位置。谈起这本书,脑海里浮现的首先是那种令人窒息的氛围,以及一群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迷失的都市人。

庄重是个挺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内心深处有一种知识人的优越感,但同时又被现实的窘迫弄得焦头烂额。他写东西,稿子一摞一摞的,但写出来的东西似乎又没有人真正理解,或者说,即使理解了,也无力改变什么。他的婚姻,和柳月,充满了裂痕。柳月那种近乎绝望的反抗,以及她身上透出的那种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助和挣扎,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而另一边,庄重又被那些女人纠缠,她们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欲望,却都在庄重身上投射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说,是她们在那个“废都”里找不到的出路。

书里的人物关系网错综复杂,但又好像总隔着一层什么,那种疏离感和孤独感是贯穿始终的。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自己的欲望,都在一种压抑的环境里寻找喘息的空间,但最终似乎都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虚无。读这本书,总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好像压着很多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就是觉得难受。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里对细节的描写,那些日常生活的琐碎,那些对话的背后隐藏的潜台词,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你可以感受到那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疲惫,那种对未来的迷茫,那种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夹击下的无奈。书里的一些场景,比如那些昏暗的房间,那些堆积如山的稿子,那些欲言又止的对话,都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颓废美学。

当然,《废都》之所以引起巨大争议,也离不开它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赤裸裸的展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冲击,也带来了思想上的碰撞。《废都》里的那些人物,就是被这股浪潮裹挟着,在新的规则和旧的价值观之间摇摆,最终迷失了方向。庄重他们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曾经被寄予厚望,但当他们走出象牙塔,面对现实的复杂和人性的阴暗时,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有人说这本书过于压抑,过于“颓废”,看不出希望。但我觉得,这恰恰是贾平凹的勇气所在。他没有回避现实的灰暗,没有刻意去制造一个美好的结局。他只是把一个时代的侧面,一群人的困境,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就像一幅画,即使色彩斑斓,也总会有阴影的存在。

从文学价值上看,《废都》无疑是一部有分量的作品。它的语言风格独特,叙事方式也很有匠心。那种看似散漫,实则处处暗藏玄机的写法,需要读者去细细品味。它不像很多励志小说那样给人“正能量”,而是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中复杂、矛盾的一面,也照出了社会转型期的一些阵痛。

总的来说,《废都》是一本让人难以忘怀的书。它可能不是那种读完会让你感到轻松愉悦的书,但它一定会让你对那个时代、对人性产生更深的思考。它像一杯烈酒,初尝可能辛辣,但回味却悠长。每个人读《废都》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它触及了太多内心深处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往往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废都》是八十年代西安的《红楼梦》。

我这么说,不是说《废都》在文学价值上一定能和《红楼梦》并驾齐驱,而是《废都》在书中对《红楼梦》的种种模仿、借鉴、隐喻,时时让人感觉这就是荣国府的故事在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的翻版。


我第一次从书中明显地读出《红楼梦》,是钟唯贤的死。

钟唯贤是庄之蝶的一干朋友里行政地位最高的一个。虽然一直没评上高级职称,但是资历老、地位高,在庄之蝶十二年前刚到西京做编辑的时候,钟唯贤就是庄之蝶的组长,现在也掌管着《西京杂志》的一班文人。在周敏文章的事情闹大后,也是钟唯贤承担着来自上级的大部分压力,甚至可以直接当面跟文化厅厅长甩脸子:“现在正儿八经算是个主编,我就那么稀罕?大不了,我还是下台,还是当右派嘛!”

钟唯贤的死,和《红楼梦》中的元妃之死一样,意味着庄之蝶失去了最亲密的庇护。面对各方面的风浪,只能托身于他自己也无法掌控的力量。为了书店他要央人求四大恶少,为了官司他要把柳月卖给市长。钟唯贤之死是全书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这一刻起,庄之蝶风流逍遥的艳情史少了,无奈悲苦却多了,主要角色也相继走向终点。

我第一次读书读到这里,心里想的是,看来庄之蝶要有大麻烦了。果不其然。

甚至元春的两句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虎兕相逢大梦归”,都能套在钟唯贤的头上。先是被打成右派,后来又在波诡云谲的编辑部当了十多年小媳妇,可不是二十年来辨是非吗?临到末了,怀抱着对那个早已去世的女同学的梦,和评上高级职称拿到红本本的梦,死了之后还被火葬场的人欺负,可真是“虎兕相逢大梦归”了。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唐宛儿因情私奔到西京,因情和庄之蝶出轨,又因情债被抓回老家凌虐至死。她在书中的短暂人生,正是因情而生,又因情而死。她对爱情的追求最感性,最浓烈,最不管不顾,也最孤注一掷。尽管懦弱的庄之蝶根本不敢娶她为妻,但她最后的愿望也仅仅是到庄之蝶的卧室欢爱,做一次庄家的主妇。

唐宛儿和秦可卿一样,都是出身不明,一个是养生堂的弃婴,一个有着不清不楚的婚姻。她们也都讨人喜欢,一个是“重孙媳妇里第一个得意之人”,一个是逗弄大家乐不可支的“小骚精”。

秦可卿去世之后,贾蓉几乎无动于衷,贾珍倒是哭天抢地死去活来。唐宛儿被抓走之后,周敏还是一心挂念他的官司,反倒是庄之蝶抛了几滴泪水。

由于畸笏叟的建议,秦可卿究竟做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如果秦可卿真是和贾珍偷情,那她和唐宛儿又多了一个共同点。

按照现代人的观点看,唐宛儿是没有做错什么的,她不过是追求了爱情而已。但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追求爱情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就是“淫”。而在《废都》里,真正击垮庄之蝶,让他家破人亡的,客观来说也正是他与唐宛儿的感情。或许曹雪芹看到这里,也会狠心写下一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


其他的人的影射则更为明显。柳月和探春一样,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柳月趁着庄之蝶造访自荐当了保姆,探春则是在凤姐患病之时,把大观园整治得有声有色。但两人还是因为出身不好,因为政治原因被迫远嫁。

而路边时不时冒出来,念着谶语的收破烂的,和那头满脑子哲学思想的牛,无疑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的翻版。


最有趣的,还是书中人物的吃穿用度。贾平凹不厌其烦地写书里人物吃什么、用什么、送礼送什么,当年或许是现实小说,但在现在看来就是细节详实的历史小说。

周敏第一次见到庄之蝶吮牛奶,身上穿的是印着“汉斯啤酒”Logo的文化衫,让他顿觉来到了大城市;黄厂长求庄之蝶写文章,送的礼是蓼花麻糖和三五牌香烟;庄之蝶送汪希眠的中秋礼物,是雀巢咖啡,咖啡伴侣,和一盒口香糖。

这些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物品,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独特见证。这正和《红楼梦》里,贾宝玉穿的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秦可卿屋里放的伤了太真乳的木瓜,有着相同的趣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