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儿18岁,讲以后不会找男朋友,不会结婚生孩子,她同学女生都是这样的想法,我该如何与她沟通?

回答
您好!看到您女儿和她的同学们都有这样的想法,您一定很担心,也很想和她们好好沟通。作为父母,我们最希望看到孩子幸福,看到她们有自己的未来。面对18岁孩子的一些新想法,我们更需要耐心和智慧。

首先,我们要理解,18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龄节点。她们即将成年,对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也开始独立思考自己的人生。她们接触的信息更广阔,接触的观念也更多样。她们的同学群体对她们的影响尤其大。现在社会上,确实有很多关于女性独立、事业发展、或者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讨论,这很容易影响到年轻人的想法。她们可能看到了身边一些不好的婚姻案例,或者认为婚姻束缚了女性的发展,又或者她们更看重个人成长和事业追求,觉得结婚生孩子会成为阻碍。这些想法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她们在探索自己人生道路的一种表现。

沟通的关键在于理解和尊重,而不是简单的反对或说教。

第一步:倾听与理解,放下预设的焦虑

当您准备和女儿谈话时,最重要的一点是,放下您内心“她怎么能不结婚生孩子”的焦虑和担忧。用一个开放的心态去听,就像听一个好朋友在倾诉一样。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 避免在她刚回家很累,或者你们双方都有情绪的时候谈。可以选择一个比较轻松的周末下午,一起喝点东西,或者散步的时候。
先表达你的关注和爱: 可以这样开头:“宝贝,妈妈看你最近和同学聊了很多关于未来的事情,你有没有什么想和妈妈分享的?妈妈其实只是想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妈妈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认真倾听她们的想法,不要打断: 即使听到她们说“不找男朋友”、“不结婚生孩子”,也先别急着反驳。让她们把话说完,了解她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可以问:“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是看到了什么让你觉得不想结婚吗?”或者“你觉得不结婚生孩子,对你的人生会有什么好处呢?”
理解她们的顾虑: 试着站在她们的角度想,她们为什么觉得不结婚生孩子是更好的选择?
可能是看到了不幸福的婚姻: 她们的父母、亲戚、或者身边朋友的婚姻可能并不美满,让她们对婚姻产生了恐惧。
可能是对个人成长的渴望: 她们可能很重视自己的学业、事业发展,觉得结婚生子会分散精力,阻碍她们实现个人价值。
可能是社会观念的影响: 她们可能受到了女权主义、独立女性等思潮的影响,认为婚姻和生育不是女性的必选项。
可能是对现实的担忧: 她们可能觉得现在社会养育孩子压力太大,或者对未来的经济状况不确定。
可能只是现阶段的想法: 18岁孩子的想法很容易变化,这可能只是她们当下的一种尝试性的思考。

第二步:平等对话,引导思考而不是强制灌输

在理解了她们的想法之后,您可以尝试和她们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引导她们更深入地思考。

承认她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妈妈知道你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支持你独立思考。你想什么,妈妈都想和你一起探讨。”
分享你的观点,但要温和: 避免用“你这样不对”、“我都是为你好”这样的话语。而是分享你的人生经验和对幸福的理解。
谈谈婚姻的积极方面: “妈妈和爸爸在一起,虽然也有争吵和辛苦,但更多的是互相支持,一起分担,人生路上有个人陪伴,分享喜怒哀乐,有时候也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不过,这都需要两个人共同的努力和智慧。”
谈谈生育的意义: “养育一个孩子,看着他一点点长大,经历很多第一次,这过程虽然辛苦,但也是一种特别的生命体验。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幸福来源。”
区分“必选项”和“可能性”: “妈妈觉得,婚姻和生育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必须走的桥梁,但它也确实是很多人获得幸福的一种方式。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选择哪一种,是你的权利。”
引导她们思考长远:
年龄的增长: “等你到了妈妈现在的年纪,会不会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有些孤单呢?身体健康、家庭温暖,这些也是我们晚年生活很重要的依靠。”
对未来的规划: “如果你不结婚生孩子,那你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安排你的晚年生活?如何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可以依靠?如果你选择独自一人,你打算如何构建你的人脉和情感支持系统?”
如何处理情感需求: “无论你将来结不结婚,爱情和亲密关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你不找男朋友,那你会如何处理你的情感需求呢?你对亲密关系有什么样的期待?”
提问,让她们自己找答案: 好的沟通不是回答,而是提问。
“你觉得同学们的想法为什么和你那么一致呢?是你们一起讨论的,还是大家都有类似的想法?”
“你有没有想过,即使不结婚,是否也可以有亲密的伴侣关系?”
“你觉得,如果有一天你想结婚生孩子了,那个时候再开始会不会比较困难?”
“你有没有想过,你未来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它和现在同学们说的那些目标有什么不一样?”

第三步:提供支持和选择,而不是施压

您的目标是让女儿理解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强迫她接受您的观点。

支持她们的学业和事业: 无论她们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支持她们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功,这样她们就有能力支撑自己的生活,也有更多的选择权。
让她知道,选择是灵活的: 可以和她说:“妈妈并不是让你现在就立刻结婚生孩子,妈妈是希望你能够明白,人生有很多不同的道路,而每一条路都有它的美好和挑战。你现在可以先专注于你的学业和个人成长,等到你觉得时机成熟了,或者遇到了那个对的人,再考虑这些事情,那时候你可能也会有新的想法。”
分享积极的“例外”: 如果你认识一些晚婚晚育、或者事业有成但生活依然精彩的女性朋友,可以适当地和女儿分享她们的故事,但要记住,故事的重点是她们如何在自己的选择中找到了幸福,而不是强迫女儿模仿。
不回避谈论“父母的期待”: 适当地表达父母的自然期待是可以的,但要以一种开放和尊重的姿态。例如:“妈妈作为你的妈妈,也希望将来能有机会抱孙子,看到你幸福稳定,这是很多父母都会有的心愿。但妈妈更希望你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即使这条路和我希望的不一样。”
保持沟通的畅通: 即使这次谈话没有立即改变她们的想法,也要让她们知道,你随时愿意和她们交流。让她们感受到,无论发生什么,父母的爱和支持都在。

一些具体的沟通技巧:

使用“我”开头的陈述: 例如,“我担心……”、“我认为……”、“我希望……”而不是“你为什么总是……”、“你应该……”。
保持平静的语气: 声调稳定,不尖锐。
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 保持眼神接触,但不要咄咄逼人。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拉拉她的手,都能传递爱意。
避免在公开场合进行严肃对话: 尽量创造私密、放松的氛围。
尊重她们的隐私: 如果她们不想谈论她们同学的具体想法,尊重这一点。

最后要提醒您的是,18岁的孩子,她们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关键的自我认知和人生规划的阶段。她们的思想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和流行观念的影响,但这并不代表她们的判断是完全成熟的。您的角色是做一个引导者,一个倾听者,用您的爱和经验帮助她们更全面地认识人生,而不是成为一个阻碍者或评判者。

可能,她们的想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也可能,她们真的会选择一条不同于大多数人的道路。无论如何,重要的是让她们感受到被爱、被理解和被支持。您所做的,就是为她们铺垫好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基石——健康的心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祝您和女儿沟通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放心吧,最多六年,六年后想法肯定会改变的。

别愁这种没影儿的事儿。

人生苦短,好好过当下的日子。


十八岁之前,大多数小女孩都说过要跟自己的小姐妹过一辈子。

二十四岁之后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也要有个伴儿……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user avatar

我17岁时候还说要仗剑走天涯呢!

后来还不是高三作业太多就没去。

谁还没年轻过,谁还没中二过。

我现在的公司,一帮二十五六的小女孩,都没男朋友,去年每个周末都凑在一起,在其中一个女孩的出租屋做饭聚会。越来越关系好,干脆房子到期合租搬去了一个大房子。

后来桑二年约好了都不结婚,就就这样一起过一辈子,一直到都老了也是好闺蜜。

一年多过去了。

今年一个女孩离职跳槽去了大厂,薪水涨了两倍搬去了更大的公寓自己住两居室;

一个女孩遇到搭讪的男生后进展迅速,现在最近正在忙婚事,婚房也看好了;

最后一个女孩倒是没什么变化,不过多养了两只猫,每天就是各种逗猫玩。

有时候你人生规划的再好,现实不到一年就要打计划的脸。

好多人别说十年以后的规划,连年初自己定的KPI都不知道年底能不能完成。

早晨还说自己要减肥,中午饭后又偷偷订奶茶。

所以呢,有些话不必当真。

18岁的女孩,距离她嫁人很可能还有一个18年呢。

你更不用着急。

等到年纪稍微大些,身边闺蜜都有男友了,工作稳定钱够花了,异性审美成熟了,邂逅到缘分了,反正等时间到了,自然会有最好的安排。

别说你说服你女儿,你妈妈说不定都想如何说服你如何要个二胎想抱孙子呢。

一代人自然有自己的价值观,你强行输出没啥用,还不如自己努力帮她多攒出一些资产。

真等她23岁毕业,你能给买两套房放在名下,这辈子爱怎么过都行。

user avatar

这是人类中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你说向南,她偏要说走北。你吃干的,她偏要喝稀的。她并不是因为喜欢走北,喝稀的,而是因为要与你相反。

如果你希望女儿找男朋友谈恋爱,结婚生孩子,那你就要反着来。比如三令五申要求她不许谈恋爱,不许结婚,不许生孩子。

你女儿一怒之下,很快就会暗中谈恋爱,甚至跟人私奔偷偷结婚,给你生三个外孙。这不是因为她喜欢谈恋爱,也不是因为她着急结婚,更不是因为她爱好生孩子,而是因为她的逆反心理,冥冥之中就想跟你相反,气死你为止。

当你真被气死的那天。她反而会痛不欲生,为你祈祷长命百岁。但这不是因为她舍不得你,而是因为她的逆反心理,既然你要死了,那她就偏不要你死。

user avatar

瞎操心 你这是 你把自己的婚姻经营好 你女儿自然想结婚

user avatar

你不用沟通。


我年轻的时候,也认识很多人,还有不少丁克一族。

一个个喊着,结婚,不被孩子拖累才是最幸福的一生,一个个叫的震天响。


最后全生孩子了。


那群喊着不结婚的男生女生,最后一个个都结婚了。


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喜欢弄点标新立异的操作,来彰显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那种不言不语的,内心坚定地,他们不会说自己会怎样,而会用实际行动去证明。

越是叫的震天响的,最后基本都反悔了。

user avatar

我跟你说,这要是以前的我,势必要让你跟她理论一番【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后果。

但是现在,任何一个小于三十五岁的人跟我说这话,我都会毫不犹豫的鼓励她。


这玩意又不用咬牙印,她怎么说都是她的自由,你怎么说也是你的自由啊!

你就告诉她,生育就是对女性的戕害,婚姻就是给女性的枷锁,孩子就是给自己的负担。


恋爱,恋他妈的爱,在咱家里,谁要是谈恋爱,腿我给她打断。

结婚,结你妈的婚,在咱家里,我跟你爸这个婚都打算离了,谁要是再提结婚的事儿,牙我给她打掉。

生育,生我姥姥的育,在咱家里,你就是最后一个出生的孩子,谁要是敢造出个人来,我给她输卵管抽了。


吹牛逼不会么?

怕什么,又不用咬牙印。


你告诉她,这个社会之所以逼着你生孩子,就是一场大阴毛,不好意思打错了,大阴谋。

只有你们结婚生育,房子才有人买、婚纱才有人拍、酒席才有人办、车队才有人租、家居才有销量、私立学校才有人去。


所以你不结婚就不能促进经济,你不结婚资本就没有收割的人。

只要你不结婚,一个人会潇潇洒洒,这世界上没有人能奈你何。


记住,就算你未来有一天老了,你也一定能去最好的养老院,你也一定请得起护工。

不会有任何人欺负你,因为你可以报警,也可以打电话申诉。

不会有人诈骗你,即使你老了,也一定可以维权。

你不会感到孤独,也不会感到没有安全感,因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别看他们整天你侬我侬的,都是屁,那玩意你想做有的是人跟你做!


你就问她,用不用现在就结扎了,妈的,想想就害怕,夜长梦多。


我告诉你,对于18岁的姑娘来说,你说什么相互扶持,说什么养老,说什么孤独,说什么家庭的重要,那都是狗屁。

她们根本就不想知道这些,她们就是单纯的表达某种抗议。


她们的反叛精神是这样的——


你要不要去吃饭?

我吃你妹的饭!你做饭了么?难道又要让我吃外卖?吃地沟油?而且我哪有钱吃饭!我吃饭能改变什么!


要不然我们不去吃饭了?

不吃饭?现在连饭都不让吃了么?不会饭不会饿死么?你这话都能说的出口,你配为人父母么?


我把饭做好了,放在这里,你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

呵,自认为只要给了我饭我就应该对你感恩戴德么?我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家,而不是一桌子冷冰冰的饭。


我给你做好饭了,你如果要吃饭的话我在这里陪你,你如果不吃的话妈妈就自己吃。

呵,你除了吃饭还知道什么,你生下我以后就只会对我进行这种饲喂么?这跟养牲口有什么区别?你给过我什么教育,我的童年全都活在这种低水平的教育当中!


我给你做好饭了,你如果吃饭我就在这里陪你,你如果不吃妈妈就自己吃,吃完以后我带你去看航展。

呵,别人家的孩子到我这个年龄家里已经给买车了,你却只能带我去看航展,你知道我要用多少年的努力才能追平这种差距么?我建议贫穷的父母都不要生孩子。


十八岁的孩子你指望她能跟你的想法和观点一样,你这不是强人所难?

所以,鼓励。

一定要鼓励。

不仅这种想法要鼓励,她说她感觉自己是同性恋也要鼓励,她说她想纹身也要鼓励,她说她有什么心理障碍也要鼓励,一顿鼓励,让她做最好的自己。


只要她某天想谈恋爱,你就说,你疯了么姑娘,你是不是有病?

你忘了曾经的誓言么?

爱情个粑粑,爱情就是假的,是男性为了奴役女性杜撰出来的一种情感,这世界上没有爱情,谁要是敢提结婚的事儿,妈妈把他的腿儿卸掉。


对于一个想反叛和表达自己的人来说,鼓励就是最好的否定。

如果你从她3岁的时候就一直强调禁止恋爱和结婚的事儿,她兴许早就早恋了。

user avatar

不要着急,我小时候也这么说过,我妈心惊胆战,但是又不愿意说我,我还以为我妈是世界上仅有的开明的好妈妈。

我妈从来不催我结婚生子,不张罗给我找对象,唯一的相亲,她少年时期好友的儿子,她自己去看了一眼觉得不行,就也没再催过我。她努力工作,导致现在退休之后还有底气说女儿你要是啥都没了就回家,妈养你没问题。

她这样导致我随心所欲读完博士,还嫁人并且生了俩孩子,完全不排斥再生一个……

user avatar

时间会改变她的想法。

在小年青的群体里,这么说会显得自己很酷,很时尚。

等她出来社会了,每天一睁眼就要想办法解决吃饭穿衣房租水电,工作不好找,工资又低,就比谁都知道结婚的好。

她现在没有经济负担,说话比谁都响亮。


我们经常在网上听到“不婚不育”这个词,但是生活中真正一辈子都不结婚的人只有1%。

这么高的结婚率,难道所有人都这么幸运找到了爱情?

不是的,大部分人结婚只是因为一个人很难过,需要合伙过日子来度过难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发现收入根本不是一个永远增长的过程,而是越来越难,到手的钱越来越少。

因为中国每年有1000万大学生进入职场,他们年轻力壮,为了生存和理想,996不在话下,会把相当一部分“老人”挤走。

一旦运气差遇上经济不景气,女性更是会率先失业(中日韩都是如此)。

而城市的生活成本却是节节上升的,绝对不会下降,所以生存压力会越来越大。

收入这条逐渐下滑的曲线,与生活成本这条逐渐上升曲线,会在35岁左右形成一个交叉点。

在这个交叉点之后,人们就开始入不敷出,然后被挤出原有的生存空间。

这时候人们会发现:

  • 一个人租房是2000块,两个人租房也是2000块。
  • 一个宽带两个人用,只需要交一份钱。
  • 生活中很多的开销,通过共同生活就可以省出来,甚至转移到别人头上,生活压力一下子减轻不少。

同居之后经济压力立即得到缓解,就会萌生一劳永逸解决经济压力的想法:结婚

是的,很不浪漫,就是现实的无奈。

大部分婚姻都是这样的,不是每个王子都带着房子车子和存款来到你面前的,大家都是打工人而已。


不婚不育是暂时的倔强,不过大部分人最后还是败给了自己。

在一个高度内卷的社会,每一个岗位的收入都是充分竞争后的结果,不会太低,但也高不到哪里去,而所有生活中的开支,也是充分匹配的后果,基本上就会把你的收入全花掉。

人要一辈子持续赚到足够自己花的钱是很难的,男性也难,女性更难。

到了35岁这个瓶颈,大家都会向现实低头的(上海男性初婚年龄34岁,女性32岁)。

男性平均收入是女性的1.3~1.5倍,农村地区高达2倍以上,例如月收入10000元的人跟月收入5000元的人结婚,可支配收入就是15000,平均每人有7500元,后者每个月可以多花2500元,这就是婚姻带来的直接收益。

如果你认为5000元过不下去,那7500元就是雪中送炭。

如果你认为每个月花5000元就可以活得很好,那花7500元就是1.5倍的好。

算这种账很难看,却是现实。

有钱的时候,向往自由;没钱的时候,向往婚姻。

所以,生活会教你做人,也会教你结婚。

user avatar

先给出结论:

不要和女儿沟通,她已经没救了。您做母亲的做好榜样,自己选择再生几个孩子。

如果您本身年龄过大,不适应生育可以尝试通过科技辅助来辅助生育,再不济就领养一个吧。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虽然领养的孩子本身基因会比较差劲(原因你懂的),但是也应该比你女儿强一点。



一、太监

总有一部分人呢,为了证明自己是独特的、是脱离低级趣味的、是不俗的

他们总喜欢上蹿下跳、在互联网中大呼小叫:

“不婚不育保平安!!!”
“什么三胎政策?我一个都不生!哼!”

一部分是崇尚分享乐主义的人,另一部分就是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比较低下的人。

这一部分人选择不生,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又要有人跳出来反对我说:“哎呀,你怎么能说我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低下呢?你知道我寒窗苦读了多少年么?你知道我做了多少题么?”

呵呵,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仅仅和你家在市中心的房子面积和你的颜值有关。

至于做题能力嘛....
呃,不会真的有人认为会做题=会做爱吧。





至于你说你不生孩子很酷,很清新脱俗?

呃呃.......

您知道下面这种职业吗?





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一个人生孩子或者不生孩子这件事,除了你们可怜的父母,不会有任何人在乎。



你有权力犯错,你有义务被淘汰。

对于自由主义者来说:有人说ta不找男朋友,好呀,鼓掌。

有人说ta不结婚,好呀,鼓掌!

有人主动阉割做了太监。好呀,鼓掌!!

自由主义秉承“自由不干预”的原则,我不在乎你们做的事,不代表我们没有对错

我们坚信,勤奋刻苦是对,懒惰散漫是错。

我们坚信,追求逻辑是对,违背科学是错。

我们坚信,繁衍生息是对,自主阉割是错。


你把自己阉割了。好,很好,非常好呀。

这不正说明了你是一个低烈人肿, 社会竞争的露瑟,心灵斗争的懦夫。

你这样的xx,断 子 绝 孙 才是上帝旨意的呈现。活着反而是社会正义的扭曲。

如果你不把自己给阉割了。怎么能证明我们这些艰苦奋斗、努力奋进的人人品优秀的好处?

屌丝不是人。如果露瑟不蒙受更大的生活压力,怎样把露瑟从社会中淘汰掉。追求卓越还有何意义。


三、结语

在道教徒眼中,整件事情清晰无比。

1)你有你选择不生孩子的自由

2)断子绝孙活该

3)我的后代占有你后代的资源。

垃圾们把生存空间让出来。道教徒的血脉得以延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